第4章 活著是一場修行(3)
- 心靈雞湯:讓你受益一生的300個哲理故事
- 張麗婕編著
- 5465字
- 2016-05-24 19:21:09
女人笑了,說:“可不是,我小時候也這樣,可咱們兩個好像從來沒有吃完過一個西瓜……”
“是啊,兩人吃半個,剛剛好。”男人同意女人的說法。
女人停了勺子,仿佛很艱難地開口道:“以后去超市,別買一個西瓜了。”她吸吸鼻子,“吃不了,浪費。”
男人嘆息了一聲:“一半也吃不了,兩個人吃才能正好吃了……”他的話還沒說完,女人就掉下了第一滴眼淚。因為她想起了他們剛結婚的那年,也是他們最窘迫的那年,他們也是這樣,兩個人圍著半個西瓜,在悶熱的出租房里,一人一個勺子,把西瓜吃得只剩薄薄的皮兒。他還說了讓她感動萬分的情話:“我們拉拉鉤,一輩子一起吃半個西瓜好不好?”而如今,伊人還在,情境依然,只是當年的那份熱情已經煙消云散。
她低低的啜泣聲,讓他心煩意亂,那半個西瓜仿佛也在哀悼著他們的過往。忽然,他拿起簽好的協議幾下撕成了碎片,扔到一邊。女人愣愣地看著,淚眼蒙眬:“為什么撕了,再寫,多麻煩……”
他有些煩躁,卻輕聲說道:“先把這半個西瓜吃完,其他的事,以后再說……”
某部電視劇里有這樣一個情節,男主人公向女友求婚,說了這樣一句話:“以后你要和我一起吃苦啦!”看得出來,男主人公的內心是飽含歉意的——結婚,不會給你帶來幸福,只會讓你跟我一起吃苦。其實,一起吃苦,一起分擔彼此的喜怒哀樂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患難見真情”,也許只有一起經歷過一些苦難,一起承受過一些痛苦,才能體味到最純真的幸福的味道。
不要草率地說再見,仔細回味以前,那個一路走來一直在你身邊不離不棄,與你甘苦與共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才是最值得你去珍惜的人。
他和她,算得上世間最平凡的男女——收入不高,工作不輕松,每天辛辛苦苦地上班。
下班后,他們通常會一起去菜場買菜,回家做簡單卻可口的飯菜吃。看電視時,他總讓她選臺,有時她看得直樂,他卻在一旁睡著了。她就笑他,讓他挑一個喜歡的節目看,他說隨她。很長時間他們才會有一次奢侈的外出就餐的機會,她點什么他就跟著點什么。過節時他們也會去看一場電影,也由她指定喜歡的片子和時間。
剛開始,她很高興,也很滿足,漸漸地就覺得乏味了。終于,在一次晚飯是吃米粉還是吃面條的左右為難中,她生氣了,執意讓他自己拿主意:“你自己就沒有想吃的東西、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嗎?你自己就沒有一點兒想法嗎?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你和我一起生活真的沒有一點兒興趣了嗎?”
他低下頭,半晌才說:“我愛你,我心疼你,可我不能像其他男人那樣送你跑車,給你別墅,連一次旅游都得讓你一等再等,我怕實現不了你的夢想。而在我的心里,你是該得到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的女人,所以,我只能盡量滿足你在生活中一個一個的小心愿。就像今天晚上,你想吃什么?”她看著他,已然淚流滿面。
這世間,有平凡的男女,但是就他們的愛情而言,卻一點兒都不平凡。其實,愛就是無私地為另一半付出,讓他(她)感覺到和你在一起,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都是無怨無悔的。
永遠不會過時的“自尊”
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無論是自己對自己價值的肯定,還是他人對我們價值的肯定,即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自尊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某位商業領袖曾說過一句話,大致可以翻譯成:這個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除非你證明自己的價值。后來這句話被很多“成功學”歪曲地引用,以至于很多人真的放棄了自尊和傲骨,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去做很多違背做人原則的事情。
在“厚黑”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需要反問自己:這么做快樂嗎?當最初那個純潔自重的你被涂抹得面目全非時,是否覺著不幸福了?
沒錯,想在這個社會立足,想謀求一番事業,確實需要學著妥協,需要把自己的鋒芒遮掩起來,需要把敏感的心變得強韌些,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把最最寶貴的自尊丟掉。你是窮人、是普通人、是草根,但是你的尊嚴和傲骨絲毫不遜于最尊貴的王爵。
現在,那些世界名著可能不是太流行了,但是名著里的一些偶像依然堪稱經典。我一直沒忘記《簡·愛》里那句宣言:“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也沒有心了嗎?你想錯了!我和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顆心!要是上帝曾賜予我一點兒美貌、大量財富的話,我也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
簡·愛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孩,換作今天,就是典型的“草根女”。她貧窮,身世坎坷,也算不上多漂亮,但是她卻不會因此就覺得自己低微。在她的心里,最重要的永遠都是人格上的平等。正因為她這份寶貴的自尊,才贏得了刻薄舅媽的尊重,才得到了羅切斯特的愛。
離開羅切斯特,也是因為簡·愛的這份自尊。他是有妻子的,雖然是個瘋子,跟羅切斯特也毫無感情,可她終究是他名分上的妻子。這對簡·愛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她不能為了自己的愛情,去無視那客觀存在的婚姻,更不會為了財富和身份而讓自己處于“小三”的地位。她的自尊不允許自己這么做。
終于,瘋妻子放了一場大火毀了莊園,而羅切斯特變得一無所有,甚至瞎了眼睛,簡·愛卻在這個時候回到了他的身邊。他自由了,他們可以平等地戀愛,可以毫無愧疚地生活在一起。這才是最好的大團圓結局。
對比現實生活,很多人口口聲聲為了愛情,以愛的名義做不忠于婚姻的事,放低了自己的自尊。也有些人,宣稱自己為了事業,打著“曲線救國”的旗號出賣自己的人格,換取名利和財富。這些人表面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但總有一天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越孤單,越無親無友,越無人依靠,我越是要尊重自己。”
不卑不亢的簡·愛對深愛的男人羅切斯特這樣說。這句話穿越了時空,放到我們面前,仍然具有震撼的力量。自尊永遠不會過時。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
當然,我們要分清楚“自尊”和“敏感”的區別。維護自己的尊嚴,不是別人稍稍批評你兩句你就要臉紅脖子粗地反駁,也不是稍稍遭遇挫折就慨嘆“人生無希望”而自暴自棄,更不是成天抱怨“懷才不遇”進而仇恨社會……那是自負,不是自尊。
在自尊的驅使下,你會心甘情愿地為了目標鍥而不舍地奮斗,你能牢牢守住底線,不去做那些讓你無法安心入睡的錯事。有了自尊,你會坦然接受并喜歡自己,你能衣著樸素卻昂首闊步,你能位卑權輕卻熱愛這個世界。那時,你的心里是滿滿的平凡的幸福感。
在社會上打拼,我們難免要妥協、要博弈、要裝糊涂,但是心里一定要守住底線。尊重自己,別人就不會任意踐踏你;放任自己,別人就永遠看輕你。被人看扁的人是很難有幸福感的,只有把持住自己內心的傲骨和堅持,才能在奮斗的過程中擁有一份永不變質的資本。
多反省,才清醒
孔老夫子教導我們“一日三省”。三省恐怕有點兒多了,但我們必須從寶貴的時間里抽出一點兒用來“自省”。忙碌可以是生活的常態,卻不能成為“混沌”的借口。忙到沒有時間反省,那就很有可能沒空看清前進的方向,忙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使我們常把“忙”和“累”兩個字掛在嘴邊。好不容易有點兒休息時間,只想看看韓劇、打打游戲,真是“難得糊涂”!
可真實情況往往是,糊涂了一時,糊涂不了一世。那些丟在腦后的煩心事總會不期而至又跳到你眼前,你想視而不見都不行。越不想,越煩;越煩,越亂!腦子里沒有清楚的條理,做起事情來非常不順,每天忙忙叨叨地也沒見著個好結果。我們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了?
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沒反省,不清醒。
人類的眼睛如果只朝外看,只能看到別人身上的污點,卻永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瑕疵。所以,孔子才說:“人苦于不自知。”
蘇格拉底說:“一個沒有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認識自己,你就是一座金礦,你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現出應有的風采。認識了自我,你就成功了一半。自省是自我凈化心靈的一種手段,只有時常自省,你的人生才能清醒。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活在世上,誰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誰都難免有丑陋的一面。就連牛頓都宣稱,他的錯誤占90%,我們普通人身上的錯誤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你要學會跳出自身反省自己,反省工作、反省人際關系、反省自己最近的成敗得失,這樣才能戰勝自己內在的敵人,打掃自己思想靈魂深處的污垢塵埃,減輕精神痛苦,從而凈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薇薇從小嬌生慣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把她寵成寶貝,她就是家里獨一無二的公主。在這種成長環境下,她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永遠都是錯的。
在學校里倒還好,老師和同學們都不太計較她的小毛病,偶爾和同學吵幾句,在老師和家長的勸解下也就化干戈為玉帛了。可是,到了職場里,再也沒人慣著她。她耍小脾氣,上司絕對不縱容。她有“公主病”,同事們都對她敬而遠之。最讓她郁悶的是,連相戀三年的男友都跟她說“再也受不了你了”,一去不回。
薇薇痛苦不已,拉住唯一的閨蜜訴苦:“我到底有什么錯?”閨蜜只得好言勸慰:“薇薇呀,你認真想想,自己有些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
在閨蜜的引導下,薇薇逐漸認識到了自己性格上的小瑕疵。誰都不是大奸大惡,她也沒犯過什么大錯,就是那小姐脾氣實在讓人受不了。薇薇學著檢討自己,反省自己,終于改掉了一些嬌生慣養的小脾氣,連男友都回心轉意,和她重修舊好了。
自省在大多數時候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因為它相當于給自己進行一次解剖。對一個生病的人來說,這種解剖是必要和可貴的。正如柏拉圖所說:“內省是做人的責任,沒有內省能力的人不會是個成功的人,人只有透過自我內省才能實現美德與道德的兼顧,才能真正地認識自我。”
一般來說,能夠時時反省自己的人,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的缺點在哪里?我有沒有做錯什么?……這樣一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后的行動打下基礎。
管理大師韋爾奇雖然工作很忙,但每個星期的星期六晚上,他總把自己關在書房里,安安靜靜地反思自己:自己在工作上有什么沒做好,今天哪些地方今后應該繼續做好,自己有沒有武斷地做出主觀的決定。對于這每周必做的必修課,他的理由是:若每年檢查1次實施成果,則1年只有1次機會可以改正錯誤;若每月檢查1次,則1年有12次機會改正錯誤;若每天檢查1次,則1年就有300多次機會改正錯誤。所以,隨著每天檢查次數增多,機會當然會相對增加。因為韋爾奇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所以只能一周一次。正因為這樣,韋爾奇才能領導著危機重重的通用公司一步步走向輝煌。
花一點點的時間好好反省自己,你的人生道路就會大大改觀。韋爾奇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和他的堅持自我反省是有著很大關系的。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能戰勝自己的缺點,就能夠戰勝整個世界;人生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只要懂得發現自己的潛質,就能提高自己的才能。如何認識自己,就需要運用人生智慧,反觀內心,反省己身,則必定有效。
趕走“自卑”的心魔
記住畢淑敏那句話:“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我們是自在之物,我們不必討任何人的喜歡,就可以歡天喜地地背負大地,面朝青天。只要你認定了這一點,(自卑的)枷鎖就被打開,你就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大學畢業后,周挺一時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在朋友的介紹下進了一家化妝品公司做銷售。“男孩子銷售化妝品,太沒出息了。”他被這樣的思維定式禁錮著,一直沒精打采,工作業績當然就十分慘淡。若不是為了那份還不錯的底薪,他早就不干了。
某天,部門經理把他找來談話,問他為什么入職好長時間卻毫無起色。周挺支吾了半天,終于鼓足勇氣說出了自己的困擾。
經理笑著說:“小伙子,當時招你進來是因為你看上去挺自信的,原來是個自卑的人。”
“我不自卑!”周挺漲紅了臉,“我只是……只是覺得不好意思……”
“底氣不足,不是自卑是什么?男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賣化妝品?男銷售員就不能為女顧客服務嗎?我們這里的王牌銷售員都是男的。除非你證明給我看,否則,我就認定你是個自卑的懦夫,你趁早辭職走人!”
經理這招“激將法”還真靈,周挺急了,就算不喜歡這份工作,他也要干出個樣子來。他私底下對自己說:“不就是賣化妝品嗎,有什么難的,賣汽車是銷售,賣化妝品也是銷售,我靠自己的本事吃飯,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想到這些,周挺開始打起精神,虛心向銷售冠軍學習銷售技巧,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光鮮體面,站在專柜里耐心為顧客們講解、推薦。沒用多長時間,他的銷售業績就有了很大的起色。他之前的青澀完全不見了,他甚至在那些喜氣洋洋買走化妝品的美女臉上看到了自己的功勞,覺得自己為這個城市的女人增添了一份美麗,一種幸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果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幾個“心魔”,那么,自卑無疑是最大的一個。它像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讓你陷入其中,自覺繳了武器,放棄了抵抗,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放棄,心甘情愿做了俘虜。
在自卑的籠罩下,你放逐自己、埋沒自己,缺乏勇氣,一邊痛苦怨恨,一邊又垂死掙扎,就像一只束縛在蜘蛛網上的蚊子,無法釋放自己,振翅高飛。卡耐基說:“一個對自己的內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對他自己有權獲得的任何其他東西也會有支配能力。”相反,一個連自己的內心都支配不了的人,即使獲得了一切也終將失去。
所以,自卑是最要不得的心理,它非但不會產生價值,還會讓原有的價值流失。自卑情結是我們幸福的最大敵人。
為了擺脫自卑的困擾,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點做起:第一,承認自卑,這是邁開改變它的第一步;第二,進行自我排查,找到自卑的根源,對癥下藥;第三,忽略那些讓你自卑的短處,寫下自己的長處,學會自我鼓勵;第四,找到新的生活模式,讓陽光沖淡自卑的陰影。
著名作家、心理醫師畢淑敏曾經分析過:人類的天性優勢大概有十幾種,一個人既不可能全部擁有,也不可能一項沒有,最少的人也會有三四項。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無須太過自卑,只要認真去尋找,總會發現自己閃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