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堅忍彰顯氣度(1)
- 氣度成就人生:曾國藩家書中的成功密碼
- 楊立朋 王園園編著
- 5878字
- 2016-05-24 19:21:12
堅忍是一種自內而外的精神,是氣質、氣度、品質、格調的凝聚。堅忍是持之以恒?!叭恕弊忠黄惨晦啵α⑻斓亻g。想來當年倉頡創造“人”字的時候,也是希望后人能像“人”字一樣,挺拔向上,頂天立地。而要成為一個挺拔向上、頂天立地的人,則需要“恒”字的支持。人有恒心萬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堅忍是動心忍性,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總會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在自己實力還不夠雄厚的時候,在時機還不夠成熟的時候,忍一忍,退一步又何妨。能忍得一時之念,才能成就一世成功??鬃诱f:“小不忍,則亂大謀。”成大事者都不拘小節。忍,是一種大智慧,是一種大胸懷,是一種大氣魄,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利器。
做人做事重在一個恒字
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恒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當以為鑒戒。
——《曾國藩家書之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恒心篇》
曾國藩:行之有恒,實為人生第一大事
這封信寫于咸豐七年,信中曾國藩勸誡九弟國荃做人做事都要有恒心,不要這山望那山高,見異思遷,這樣做的結果只會一事無成。思及平生,悔不當初。希望國荃不要像自己一樣,到處挖井,卻沒有恒心不能深挖;挖了那么多的井,卻沒有堅持到挖出泉水為止。
這其中有一個小故事。咸豐七年,曾國荃大敗太平軍石達開的軍隊,事業有了一定的基礎,但他卻對將來的發展方向搖擺不定,于是他給曾國藩寫信說,自己的志趣不在這里,想向其他方面發展看看。其實,曾國荃很想像曾國藩那樣通過科舉,考取功名,謀得官職,因為他覺得帶兵打仗太辛苦。曾國藩對九弟十分了解,知道他年輕還沒定性,又自恃才智略有過人之處,有點把握不準自己的方向。于是曾國藩就在信中告誡國荃“舍帶勇以外則一概不管”——好好安心訓練湘軍,把其他的事都放下。做事不能虎頭蛇尾、中途放棄,否則會功虧一簣,一事無成。曾國藩認為做事要有一條主線,把握當下,腳踏實地。
曾國藩一生都致力于磨煉自己的恒心和韌性,“幾十年如一日”,漸漸地他的氣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為人處世也越來越大方、從容、得體,品質更是超然。大氣磅礴之勢,自有一番別樣氣場。
雖然曾國藩在這封信中自責在行軍打仗期間,每天一有時間就讀書寫字,擾亂了本應該專心打仗的心志。但這也正是他有恒心的表現,是有氣度者從嚴要求自己的表現。梁啟超就曾盛贊“曾文正在軍中,每日必讀書數頁,填日記數條,習字一篇……終身以為?!薄靶兄泻?,實為人生第一大事”。
人有恒心萬事成
“人”字一撇一捺,挺立天地間。想來當年倉頡創造“人”字的時候,也是希望后人能像“人”字一樣,挺拔向上,頂天立地。而要成為一個挺拔向上、頂天立地的人,則需要“恒”字的支持。人有恒心萬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
洛陽紙貴的《三都賦》是晉代左思花費了十年時間收集素材,并通過不懈的醞釀構思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寫出的;給人類歷史帶來新世紀曙光的《資本論》,馬克思用了40年才寫成,由于長時間在大英博物館里“啃”書本,博物館里的水泥地都被磨出了一個洞;美國生物學家吉耶曼和沙得等人,能夠堅忍不拔地在實驗中一個接一個地處理27萬只羊腦后,成功地獲得了1毫克的“促甲狀腺釋放因子”樣品。他們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把自己從普通人變成“天才”,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人們:只要擁有堅持到底、迎難而進的精神,做任何事都可能取得成功;相反,半途而廢只能得到功敗垂成的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形象地給學生分析道:“人才的‘人’字上加一橫,就成為‘大才’,這一橫代表的是勞力加勞心的主觀勤奮精神。如果‘大’字上再加一橫,就成為頭角崢嶸的‘天才’,也就是說人要付出雙倍努力才能成為天才?!倍@所有的努力都離不開一個“恒”字。
約翰年輕時,家里的生活非常艱難,他不得不出去賺錢養家糊口。有一次,他看到一家汽車修理廠在招聘,他就去求職。他對人事部主管說:“即使是最差的工作,給最低的工資也沒關系,只要能給我一個工作的機會。”但人事部主管見他身體瘦弱又衣著不整,就說:“現在不缺人,你過一個月之后再來看看吧。”令人事部主管沒想到的是,一個月后約翰真來了,無奈之下,他只好借口推托有事。然而,過了幾天約翰又來了。這樣反復多次后,人事部主管又挑剔說:“你這樣臟兮兮的,進不了廠?!庇谑牵s翰回去借錢買了衣服,穿戴整齊后又來了。這次人事部主管毫不留情地對約翰道:“關于汽車修理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不能收?!眱蓚€月后,人事部主管再次見到了約翰。這次沒等人事部主管開口,約翰就主動真誠地說:“我已學了不少汽車修理方面的知識,您看哪個方面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人事部主管看了他半天,最后感慨地說:“我干這項工作幾十年了,頭一次見到你這樣來找工作的,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你留下吧!”工作后,他一如既往地發揚持之以恒的精神。經過不懈努力,10年后,約翰有了自己的汽車修理行,雖然不是很大,但足以讓他和家人生活富足。有一天,約翰又見到當年的人事部主管,他真誠地說:“謝謝你當年給了我機會,現在我要開第二家汽車修理行了,你有時間來看看。”那位人事部主管笑著說:“我沒有幫你,是你的堅持讓你有了今天的成績?!?
成功了更要持之以恒
俗話說,攻城容易守城難。同樣的,樹立志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堅持不懈地為實現目標而付諸行動。
多年前,有個叫賈金斯的人,雖然沒有獲得過什么學位,但也受過一定的教育,并且他的先輩為他留下了一些本錢。如果他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出一番事業也不是難事。他拿出10萬美元投資辦了一家煤氣廠,可是煤氣所需的煤炭價格昂貴,這讓他虧了一大筆錢。于是,他把煤氣廠轉讓出去,并用換來的9萬美元開辦了一個煤礦。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采礦機器的耗資大得嚇人。于是,賈金斯又把在礦里擁有的股份變賣成8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制造業。就這樣,他不停地從一個行業換到另一個行業,卻始終沒有定下心來認真地做一件事,而他原本擁有的資金也在一次次的投資中變得越來越少。
一事無成的賈金斯越來越窮,最后,他只能賣掉最后一項生意的股份,用這筆錢買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終身年金??上攵?,只出不進,終生年金會越來越少,如果他活的時間太長的話,早晚得挨餓。
現實社會中,像約翰這樣的人很少,像賈金斯這樣的人卻很多。他們有改變自己處境的志向,卻因在向目標奮斗的路上,對一個“恒”字的堅持程度不同而讓人生有了完全相反的結果。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說起來總是比做起來容易。自身條件的限制、對手的故意打擊……成功會遇到種種困難,也會存在種種干擾。這些困難和干擾就像一座座山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是望山止步,還是翻山而行?有恒者,當然會選擇翻山前進。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恒心。
所以說,有恒、堅持,是在萬事俱備下獲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只要堅持住了,成功終會降臨的。
舍勒,18世紀在化學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的瑞典化學家。直到有一次去歐洲旅行的途中,瑞典國王才知道有這樣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國王感到非常自豪,決定授予舍勒一枚勛章。但辦事官卻敷衍了事,把勛章發給了一個與舍勒同姓的人。而此時的舍勒,正在瑞典一個小鎮上當藥劑師。當他知道本該發給自己的這枚勛章,卻錯發給了別人時,他只是一笑了之,繼續埋頭于化學研究之中。就這樣,舍勒在業余時間,利用簡陋的自制儀器裝置,先后發現了氧、氯、氨、氯化氫等幾十種新元素和化合物。他曾從酒石中提取出酒石酸,并把實驗結果加以整理,寫出兩篇內容翔實且有理有據的論文,送到斯德哥爾摩科學院,希望發表后對化學領域的研究有所貢獻。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學院拒絕發表他的論文,而原因竟是“格式不合”。舍勒知道,這只不過是敷衍的托詞,但他并不灰心,繼續進行研究,最后他的著作終于面世,并在他32歲那年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
生活就是這樣,有恒者總會得到回報。如果你覺得自己努力了,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那么請堅持下去,成功也許就在下一個路口等著你;如果下一個路口也沒有,那么請繼續堅持下去,也許更大的驚喜和成功在等著你。
恒,磨煉一個人的毅力,培養一個人的品質,提升一個人的氣質,體現一個人的氣度。但凡成大事者,都是持之以恒,堅持到最后的那一個。
忍得一時,伸得一世
接李少帥信,知春霆因弟覆奏之片,言省三系與任逆接仗,霆軍系與賴逆交鋒,大為不平,自奏傷疾舉發,請開缺調理。又以書告少帥,謂弟自占地步,弟當此百端拂穢之時,又添此至交齟齬之事,想心緒益覺難堪。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曾國藩家書之致九弟·必須逆來順受篇》
能忍,成大事者必備的氣度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總會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在自己實力還不夠雄厚、時機還不夠成熟的時候,忍一忍,退一步又何妨。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背纱笫抡邞痪行」?。忍,是一種大智慧,是一種大胸懷,是一種大氣魄,是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利器。
曾國藩在家書中對弟弟說:“九弟現在正受到各方面瑣事的煩擾,又受到這樣不公平的待遇,心里一定很難受。不過,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希望九弟能忍一忍,接受這個現實,用‘悔’字與‘硬’字訣來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些。一定要保持家族堅忍、堅強的傳統,不要因為一時的屈辱或困難而一蹶不振?!?
在曾國藩給弟弟國荃的另一封家書中寫道:“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語: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這封信是在曾國荃遇到瓶頸時,曾國藩給弟弟寫的,目的就是希望國荃能把這當作一種考驗、磨煉。曾國藩坦承,他的學生李申夫看透了自己能忍的特點,這正是曾國藩成功的訣竅。正因為曾國藩的堅忍氣度,讓李申夫即使在軍情告急時也沒有離開他,成為跟隨曾國藩最久的學生。
忍是一種氣度,能夠忍的人都有超人的毅力和忍受力,他們可以忍受很多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東西。韓信能忍受胯下之辱而后統帥百萬大軍;越王勾踐為雪國恥臥薪嘗膽;牛根生曾被伊利掃地出門,努力創業七年,把“蒙牛”推向市場……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能忍辱才能負重,才能撐起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能忍的人往往能看得更遠更深,總是從大局出發,不在乎一時的得與失,著眼于未來。能忍的人都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胸中自有一種寵辱不驚的大氣。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明明自己有理,明明自己付出了,明明自己有能力、有才干,卻偏偏要吃啞巴虧,偏偏沒有機會施展,任誰都會覺得委屈,簡直就是自己為難自己。但請再忍一忍吧,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能忍,變被動為主動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那些政壇上的歷史人物,很多都是“忍術”高手,他們知道怎樣用隱忍不爭來為自己贏得機會,趨利避害。他們的成功多是靠自己的“忍”換得的。
唐代武則天專權時,為了給自己掃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來俊臣、周興等一批酷吏。她以嚴刑峻法、獎勵告密等手段,實行高壓統治,對抱有反抗意圖的李唐宗室、貴族和官僚進行血腥鎮壓,先后殺害李唐宗室貴戚及大臣數百人。至于所殺的中下層官吏,更多得無法統計。武則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陽四門設置“匭”(即意見箱)接受告密文書。對告密者,任何官員都不得詢問,告密核實后,對告密者封官賜祿;告密失實,并不反坐。這樣一來,告密之風大興,不幸被株連者不下千萬,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來俊臣誣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謀反行為。來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將狄仁杰逮捕入獄,然后上疏武則天,建議武則天降旨誘供,說如果罪犯承認謀反,可以減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監禁,既來不及與家人通氣,也沒有機會面奏武后說明事實,心中不由焦急萬分。審訊的日子到了,來俊臣在大堂上宣讀武后的詔書,就見狄仁杰已伏地告饒:“罪臣該死,罪臣該死!大周革命使得萬物更新,我仍堅持做唐室的舊臣,理應當誅?!钡胰式懿淮蜃哉械倪@一手,反倒使來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戲了。既然狄仁杰已經招供,來俊臣將計就計,判他個“謀反是實”,免去死罪,聽候發落。
來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壽悄悄地對狄仁杰說:“你如果再誣告幾個人,把平章事楊執柔等幾個人牽扯進來,就可以減輕自己的罪行。”狄仁杰聽后,感嘆地說:“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既沒有干這樣的事,更與別人無關,怎能再加害他人?”說完一頭向大堂中央的頂柱撞去,頓時血流滿面。王德壽見狀,嚇得急忙上前將狄仁杰扶起,送到旁邊的廂房里休息,又趕緊處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漬。狄仁杰見王德壽出去了,急忙從袖中抽出手絹,蘸著身上的血,將自己的冤屈都寫在上面,寫好后又將棉衣撕開,把狀子藏了進去。一會兒,王德壽進來了,見狄仁杰一切正常,這才放下心來。
狄仁杰對王德壽說:“天氣這么熱了,煩請您將我的這件棉衣帶出去,交給我家里人,讓他們將棉絮拆了洗洗,再給我送來?!蓖醯聣鄞饝怂囊?。狄仁杰的兒子接到棉衣,聽到父親要他將棉絮拆了,就想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壽后,急忙將棉衣拆開,看了血書,才知道父親遭人誣陷。他幾經周折,托人將狀子遞到武則天那里。武則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來俊臣叫來詢問。來俊臣做賊心虛,一聽說太后要召見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偽造了一張狄仁杰的“謝死表”奏上,并編造了一大堆謊話,將武則天應付過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曾被來俊臣妄殺的平章事樂思晦的兒子也出來替父申冤,并得到武則天的召見。他在回答武則天的詢問后說:“現在我父親已死了,人死不能復生,但可惜的是太后的法律卻被來俊臣等人給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說的話,可以命一個忠厚清廉、可信賴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謀反的狀子,交給來俊臣處理,我敢擔保,在他酷虐的刑訊下,沒有不承認的?!蔽鋭t天聽了這話,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招來,不解地問道:“你既然有冤,為何又承認謀反呢?”狄仁杰回答說:“我若不承認,可能早死于嚴刑酷法了?!蔽鋭t天又問:“那你為什么又寫‘謝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斷然否認說:“根本沒這事,請太后明察?!蔽鋭t天拿出“謝死表”核對了狄仁杰的筆跡,發覺完全不同,才知道是來俊臣從中做了手腳,于是,下令將狄仁杰釋放。
這是一個典型的以柔克剛,忍一時委屈,而最終達到目的的例子。狄仁杰的做法告訴我們,有時候按捺住剛強直率的性格與對手周旋,是斗爭中的良策;若以硬碰硬,只會讓自己吃大虧,這樣做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