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氣度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養(3)

說到曾國藩,總會被提到的一點,就是他天資平平,一生的成功大都是他堅持不懈、勤奮努力的結果。

一勤天下無難事。天資再聰穎的人,如果不能勤奮做事,終究只能一事無成,自怨自艾“傷仲永”。看起來很平凡,甚至在別人看來有點“笨”的人,只要肯努力,也能取得輝煌的成就。加倍的勤奮和付出,是成功最根本的捷徑,只不過在“聰明的人”看來,這種“笨”方法是那么可笑,簡直徒勞而已。

但看看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勤奮與努力的。我們要看到他們頭上的光環,看到他們站在領獎臺上的風光,把它作為前進的動力、激勵;但更要看到他們在成功道路上付出的勤奮努力,將他們這種踏實、勤奮作為獲得成功的模板。請記住,不要懷疑,付出就會有回報,不論早晚。

著書立說,成就學業,要勤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也知道它是用來稱贊某人的文章寫得好,使得大家爭相閱讀、購買的。但這背后卻有一個以勤補拙、困知勉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晉代文學家左思。

左思自幼反應遲鈍,不善言辭。父親讓他學習書法和彈琴,都沒有學成。一次,父親當著他的面對朋友說:“這孩子腦子太慢了,不如我小時候。”左思聽了很不服氣,于是發奮讀書,經過刻苦努力,果然大有進步。他自知腦子慢,就以勤補拙,不怕多花時間。他曾用一年時間寫成《齊都賦》,雖說時間長了一些,但由于反復推敲,可謂滿篇錦繡,字字珠玉,氣勢宏偉,壯麗無比。

寫成《齊都賦》后,左思又想寫《三都賦》。當時,江東著名的才子陸機在洛陽為官,也想寫《三都賦》。他聽說左思有此想法后,覺得很可笑,寫信給其弟陸云說,這里有個很笨的人也想作《三都賦》,而他寫的文章只能給我蓋酒甕。

左思并未被陸機的名氣嚇住,寫文章的決心毫不動搖。他自知讀書不多,就請求擔任掌管國家圖書經籍的秘書郎借書給他,夜以繼日地研讀。他沒去過成都,就向閱歷豐富的張載請教,了解那里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為了寫好這篇文章,他像著了魔一樣,無論做什么事,想的都是《三都賦》,無論是官府辦公的地方,還是家里,連廁所里也都放了紙筆,只要想出一個好句子,就隨時隨地記下來。這樣經過十年努力,終于寫成了《三都賦》。

左思的十年苦功沒有白費,他的《三都賦》震動了京城洛陽,不少名士為《三都賦》作序、作注。陸機看了《三都賦》之后,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自己再寫一篇《三都賦》,無論怎樣也無法超過左思,只好擱筆。因為洛陽城中的達官顯貴都競相抄寫《三都賦》,一時間,洛陽的紙價都上漲了。因此“洛陽紙貴”成了一句成語,一直流傳至今。

成就大事,建立奇功,要勤

在現代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競爭都十分激烈。無論你是自己創業,還是給別人打工,要想取得成功和成績,都必須勤奮努力才行。要想在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有立足之地,唯有依靠勤奮。只有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不斷進取。

幾年前,戴維只是一名普通的送水工。那時,他每天都往一個工地送水。與其他的送水工不同,在送完水后,戴維不去抱怨工資太少或者躲起來抽煙,而是為每位工人倒滿水,并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去了解相關的工地的情況,有時也會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兩周后,他很自然地當上了工地的計時員。當上計時員后,戴維依然勤奮努力。他每天第一個到工作崗位,最后一個離開。在工作的時候,他非常認真地對待建筑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并對其了如指掌,甚至連一些工地上經驗豐富的工人,都會常向他請教或與他討論相關工作情況。現在,戴維已經成為了這家建筑公司的一名副總,但他一如既往地專注工作,勤奮努力,從來不說閑話。他經常鼓勵大家學習和運用新知識,還經常向大家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他總會把客戶希望的做到最好。

在這個故事中,戴維只是一個普通的送水工。他沒有出眾的才華,也沒有顯赫的出身,但他勤奮,他靠自己的勤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要想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就必須付出勤奮和努力,并且要比以往任何時代付出的都多。

齊格勒說:“如果你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么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擁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心,加上你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你就會成功,就能讓老板認可。

不去計較一時的得與失,要把眼光放長遠,去做一些在別人看來非常“吃虧”的事,并且堅持不懈,最后命運之神一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要沉得住氣,要始終堅信天道酬勤。

在很多行業中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學徒為了能夠掌握一門手藝,通常都要跟隨師傅苦干多年,其間學徒沒有工資或工資很少。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明白,現在是在“白干活”,但從中學到的卻是金錢買不到的生存技能。人生要有長遠目標,重要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學徒們想到的是未來開辦一家屬于自己的作坊和店鋪,而現在的努力就是為未來打基礎。

眼睛只盯著薪水的人,得到的永遠只能是溫飽。很多單位經常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抱著這樣一種想法——老板對我太苛刻了,又沒有給太高的薪水,根本不值得我勤奮地去為他工作,為他賺錢,賺得再多也不是我的。每天想的不是怎樣做好本職工作,而是挖空心思地逃避工作。與那些“笨”得只知道為老板賣力工作的人相比,他們覺得自己賺了——同樣的薪水自己可以少干活。其實,那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那些有成就的老板們知道,勤奮的員工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也明白一個沒有上進心、懶散的員工會給自己帶來什么。一位優秀的老板能做到今天的成就,絕對不會去晉升和獎勵一個只耍小聰明、懶散的人。很多人看起來似乎應該獲得成功,但最后卻與其失之交臂,常常與那些“小聰明”不無關系。小氣、斤斤計較自然不會有大的成就。

在懶惰的人看來,那些成功的人總是有好運氣,很容易就能成功。他們永遠看不到別人在成功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看不到別人的勤奮。把別人的成功歸結于命運、運氣,覺得自己之所以沒成功就是因為運氣不好,沒那樣的好命,還找出種種借口來為自己的懶惰開脫。

改掉工作懶散的習慣有很多方法。比如,每天早上只要鬧鐘一響,馬上就起床,不要想著“再睡一會兒”;今天要完成的事決不拖到明天,不要對自己說“反正還有時間”;要主動去做事情,而不是等待別人的指示后才去完成……時間久了,勤奮努力的習慣自然就形成了。

請記住,好運氣總是與勤奮努力相伴。

感恩別人,成就自己

故兄自庚子到京以來,于今八年,不肯輕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宜,將來若作外官,京城以內無責報于我者。澄弟在京年余,亦得略見其概矣,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說,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切記切記!

——《曾國藩家書之致諸弟·切勿占人便宜篇》

知遇之恩,謹記心間

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其實感恩才是心靈的泉水,它源源不斷地滋潤著心田,讓感恩的人與被感恩的人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洋溢朝氣,遍灑陽光。感恩是一種心靈間的溝通與交流,不假外求,關鍵只在我們的一轉念之間。

感恩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心存感恩的人都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他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回報每一個對自己有恩的人。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朋友的知遇之恩,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感謝生活磨難對自己的歷練之恩……感恩是一種氣度,它讓一個人即使在面對對手時也微笑:“謝謝你的刁難、打擊,它讓我成長,讓我更勇敢地面對生活。”你的氣量有多大,就決定你的胸懷有多寬。一個胸懷寬廣的人,一定有顆包容的心。因為能包容,所以懂得感恩,而懂得感恩又能提高一個人的修養和氣度。這樣的一個無限循環,造就了高品質人生。

曾國藩是一個心存感恩的人,他在信中常常會提到曾對自己有過幫助的親戚、朋友、師長、同僚等,并說明將來一定要回報這些人。

曾國藩一生都非常感恩祖父和父母。他多次說過,祖父和父親的教導讓他有了事業的成就,母親的慈愛讓他感到家的溫暖。每次給父母寫家書的時候,開頭總是“男國藩跪稟父母親膝下”或“男國藩跪稟父母親萬福金安”,而結尾則多為“男謹稟”或“男謹呈”等字樣。

對父母如此,同樣,曾國藩對師長也常心存感恩。穆彰阿對曾國藩的仕途可以說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838年,曾國藩三上春闈,自此與當時為總裁的穆彰阿結下了深厚的師生之誼。穆彰阿對曾國藩非常欣賞,對他的學問、文章和行事更是贊賞有加。有一次,皇上召見曾國藩,但曾國藩不知有什么事,這讓他不安,于是他先到了穆家請教恩師。知道他的來意后,穆彰阿就設法弄清皇上召見曾國藩的目的,并告知他。從此,曾國藩可以說一路官運亨通。

仕途亨通的曾國藩對穆彰阿的恩情一直銘記在心。在穆彰阿被罷官后,曾國藩仍舊經常拜望恩師。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后,曾國藩受命處理此事,他知道自己這一去可能就沒有再回京的機會了,就專門寫了一封信讓兒子曾紀澤送到穆家,表達對恩師的歉意。

不僅如此,曾國藩常常在家書中教導兄弟子侄,要

懂得感恩,讓他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去幫助親戚鄰

里。不苛求生活,知足常樂。

不知道感恩的人,即使物質富有,但內心仍然是貧窮的;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感恩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你有什么樣的心態,就能照出什么樣的影像。以一顆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間,則會覺得這個世間很可愛、很富有:樹上鳥兒的叫聲像唱歌一樣好聽,太陽是明媚的,花朵是芳香的。世界級的科學巨匠斯蒂芬·威廉·霍金,在常人看來命運之神對他是十分苛刻的,他有口卻不能說話,有腿卻不能站立,有身體卻不能動。可他仍存有一顆感恩之心,他說:“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是多么美的文字呀!一個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肌肉萎縮的殘疾人都感恩生活,我們這些什么都不缺、手能動、腳能走、口能說、腦也能思的人有什么資格抱怨生活而不去感恩呢?

學會感恩,收獲成功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是收獲幸福生活的源泉,是推動事業成功的助力。失敗時,想一想:一定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并以此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不氣餒;成功時,想一想:成功的路上有哪些人幫助過自己呢?應該用什么來感謝他們?

在一家設計公司里,有一個年輕人,雖然他剛來公司沒多久,但工作認真熱情,很快得到老板的賞識。老板把談業務、簽合同、客戶維護和服務的工作交給他。他也非常勤奮努力,一心要把業務做好。總體上來說,這家公司的內部分工是十分明確的,但也有一些細節上模糊的地方,比如,作為一個業務員,客戶要求的印刷品最后到底誰來負全責,就沒有明確的說明。通常,在業務員與印刷管理員協商后,到工作地點去交接清楚后就付諸實施,是不會出現問題的。這次也一樣,他們共同去印刷廠,要求三天后取貨。做完這一切后,年輕人終于覺得可以稍微松一口氣了,在經過長期的努力之后,這筆單子終于要完成了。

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與這個年輕人作對。三天后,一摞厚厚的印刷品被老板摔在了會議室的桌子上。讓大家驚訝的是,在印刷品的扉頁上,客戶多次強調的標準顏色與標志外圍的“印金”全都不見了。

這時年輕人走進來,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會這樣?那可是幾十萬份的印刷品,就這樣搞砸了。等年輕人反應過來時,他開始指責與此事有關的公司人員。

他首先找到的是設計部的人,但設計總監的話讓他啞口無言:“印金”的概念在電腦設計稿上是無法體現的,“印金”的要求都是要當面向印刷廠說明的。

于是年輕人又把責任推到設計師身上,顏色的偏差總歸是你的錯吧。可是,設計師說:“當初你確定的是電腦里的色彩,印刷會有色差的,但你卻沒有向客戶說明印刷后的實際情況,也不去用色標和客戶溝通。”設計師的話也讓年輕人無話可說。

最后,年輕人又把所有過錯都怪罪到老板的表弟身上,他可是公司的印書管理員呀。年輕人越想越覺得是對方的錯,是對方在跟自己過不去,一定是對方忌妒自己的才能,才做出這種不負責任的事情。

可是,老板的表弟人不在現場,年輕人從心里覺得委屈,甚至把他的憤怒與不滿都表現了出來。想想這一年多來,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呀,現在都讓老板的表弟給毀了,想到這兒就更加郁悶。

突然間,他腦海里浮現出一年前找工作時的情景。那時填過很多求職表格,但都石沉大海。他兜里的錢越來越少,又不好意思再開口向家里要錢。

一定要找到工作,必須找到工作。下定決心后,年輕人走進人才市場,但現實再一次讓他絕望,沒有公司肯給他這個剛畢業的學生一個機會。所有招聘幾乎都寫著:XX年工作經驗。這真的太不公平了,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哪來的工作經驗?誰天生就有工作經驗啊?諸葛亮出隆中之前不也沒帶過一個兵嗎?憑什么要求剛畢業的我有工作經驗?

在看完幾乎所有招聘啟事后,年輕人更緊張了。就在這時,公司老板的表弟坐在辦公桌前向他微笑,他在誠惶誠恐中填完了表格,怯怯地問:“我什么時候能上班?”

老板的表弟看了他的履歷和那一段寫在補充欄里的自我評價后對他說:“你明天就來吧!”正是那個善意的微笑,讓他鼓起勇氣填了表格,找到了這份讓他充分發揮能力的工作。

就在年輕人陷入回憶的時候,一個人從老板的房間里走了出來,那人正是老板的表弟。他沒有跟任何人說一句話,只是靜靜地走回辦公室,開始收拾東西。

這時,一個同事小聲說:“你知道嗎?你現在的職位原來是屬于他的。”

年輕人震驚了,他隨即被叫到老板的辦公室。面對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的老板,年輕人那顆原本暴躁的心終于平靜下來了,而后他淚流滿面地說:“都是我的錯,這一切都是我的馬虎大意造成的,是我業務不精,不能怪別人,我愿意承擔這件事的一切后果。”年輕人像個沒出息的孩子一樣痛哭起來。

老板只是很平靜地說:“你真的這樣認為嗎?”

“是的,都是由于我不及時與同事交流,平時也不向大家學習,才會弄成今天這樣,都是我的錯。請你不要開除他,被開除的人應該是我!”年輕人懊悔地說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阳| 光山县| 任丘市| 桐梓县| 秀山| 太仆寺旗| 北碚区| 友谊县| 双牌县| 鱼台县| 凭祥市| 云安县| 淄博市| 阜阳市| 汾阳市| 古交市| 永吉县| 罗田县| 开化县| 威宁| 茶陵县| 宁晋县| 游戏| 错那县| 龙海市| 陈巴尔虎旗| 平凉市| 宣汉县| 祁连县| 双城市| 大兴区| 尚志市| 北碚区| 呼和浩特市| 海安县| 仙居县| 崇文区| 武鸣县| 格尔木市| 通道|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