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天夜里,李淼和丈夫蔣銳就是這樣糾纏起來的,兩個人也顧不上球賽了,前塵舊賬都翻騰出來,吵得不可開交。最后,一氣之下,李淼順手把電視遙控器摔碎在地上,蔣銳真的憤怒了,摔門而去,直到今天也沒回家。
說完了來龍去脈,李淼又抓心撓肝地問我:“我討厭他看球賽,是我不對,怎么我配合他,努力和他一起欣賞球賽最后也落得這個下場,難道真的是我錯了嗎?這到底是為什么啊?”
足球沖突的真相:野性難馴帶來家庭恐慌
是啊,當足球怨婦們經歷了多年的困惑,興致勃勃準備改變態度,變打壓為參與的時候,新的問題卻又出現了。
對于既困惑又委屈的李淼而言,其實擺在她面前的問題很簡單。我準備從一個投射測驗開始:“如果說足球這件事就像一部電影,從最初的不贊成到后來決定參與,你覺得自己通常是以什么身份出現?”說著,我列給她幾個選項:導演、演員、觀眾、評論人、其他。
幾乎不用思考,李淼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導演。“我覺得我一定要做我生活的主宰。所以,我選擇導演。”
“那么,你覺得你丈夫是什么角色呢?”
李淼開始有點皺眉頭:“他啊,我覺得他像演員吧。他很少跟我溝通這些的。”
“所以,我聽到的事實是這樣的嗎?你丈夫在關于足球的事情上,并沒有很明確地表達過他的意見或期待,而你從開始到現在,一方面很努力地去猜測或者說揣摩丈夫的內心想法,一方面就自己展開行動了。”千萬不要小看咨詢師的這種對來訪者某些表述看似缺乏剖析的翻譯,有時候并不需要總是面對來訪者講很多道理,而只要把他們過去可能從來沒有從一個高的角度整合、串聯過的事實,平實地解釋給他們聽就足夠引起他們的警醒了。
“啊?”這是李淼聽到我說完之后的第一反應,“也……不……是……唉,其實是這樣的。”
接下來,我留給她充分整理思路的時間。
“從頭到尾都是我在自作主張,沒錯,我以為我做的是他需要的,我以為那樣他會開心。”
雖然覺得李淼其實也很“無辜”,然而,我還是要讓他認識到更深層次的東西。“現在看來,他并不開心。”
手掌握成拳又無奈地放開,李淼內心無法接受自己在同一個問題上或進或退的兩次失敗。然而,事實就是事實,只有去面對才能夠有解決的可能。
“我該怎么辦?”戰勝了心中的挫敗感,李淼決定在咨詢中繼續前進。
我給她一個贊賞的點頭:“首先就要弄清楚:你、你丈夫和足球之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聽了我的問題,她也點點頭,很無奈又很迷惑:“我真的搞不懂,到今天我一點頭緒都沒有了。所有的方式我都愿意去嘗試了,可是……我不知道他為什么那么喜歡足球,而且一定要那么瘋狂。我曾經對自己解釋那是他自己的愛好,愛一個人不就是要愛他的全部嗎?于是,我嘗試接納,結果還不是……”
“好,我換一種問法:他喜歡足球這件事,給你帶來的困擾是什么?”
我給了李淼一張紙,希望她盡量整理出每一個令她不舒服的點。
足球的困擾:
1.日夜顛倒,擾亂我的作息,同時有損他的身體。
2.跟朋友在一起,經常過度興奮,喝醉、通宵這些都不是成年人應該有的行為。
3.過度專注于足球,會忽視很多其他重要的事。
當我看到第三條,我又進一步要求她說明一下會有哪些重要的事被忽略。
她開始有點猶豫,不過還是很坦誠地說:“就是我唄。怎么說呢,就好像我和他突然處于兩個不同的世界了,他兩個眼睛里就剩下那些球賽,根本不管我。就借用帖子上大家常常說的話吧,很多妻子一碰到賽季就會突然變成臨時寡婦,你的丈夫突然消失了。”
當李淼說出這番話,我突然感覺此刻足球已經遠遠不是一個興趣愛好那么簡單,而成了橫亙在他們夫妻之間的障礙。為了求證我的猜想,我決定通過把內心現實化的方法,來確切地了解李淼、蔣銳和足球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于是,我拿出兩個人偶分別代表他們夫妻倆:“現在這里有一個方格,代表你們的家庭。首先是當沒有足球這件事,比如非賽季,或沒有談論到相關話題的時候,你們夫妻之間的關系,如果用空間距離和彼此的姿勢來表示,你會怎么擺放?”
李淼想了想,在方格中心她把兩個人偶彼此挨著成差不多45°角放在了一起,這樣看起來兩個人既非常親密,同時還能夠看到對方。
因為我想通過對比來說明問題,所以并沒有立刻解釋什么,而是暫時把這一組放到一邊,另外拿出兩個人偶,又拿了一個玩具足球:“現在擺出出現足球這件事時你們的關系。”
這次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男人偶帶著足球遠遠地站到了四方格的角落,面向著方格外面,女人偶站在中間,望向男人偶的方向。
我指著第二次擺放問她:“如果這樣,你最擔心什么?”
雖然沒有猶豫,李淼的聲音卻非常小,她說了兩個字:“離開。”還記得一部美國電影用這樣的畫面描繪過婚姻:一群擁有男性面孔的野馬四處撒歡奔跑,另一群女性像牛仔一樣手持繩套旋轉著套中其中的某一匹野馬,就結婚去了,男性的臉上多少帶著些無奈和不甘。這也就是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熱衷于搞告別單身的狂歡活動,因為告別單身對男性來說,確實具有更大的心理影響。
“每一次他一陷到球賽里,就真的是表情、舉止什么的都恢復到小伙子那種狀態,對家里、對我都視而不見,說實話我心里很不舒服。現在一擺這個圖,我好像有點明白了,我覺得本來穩定的家庭生活一下子又動蕩起來了。”
女性在沒有體察到這種焦慮感出現的根本原因的時候,就很容易轉化成針對足球的厭惡、抗拒,無非希望通過使丈夫遠離足球來恢復一個堅實可靠丈夫的常態。
因此,足球只是表象,只不過它最容易使男性恢復自由不羈的本性。
足球,可以留給男人的自由天空
李淼明白了心中真正引發焦慮的根源,加上蔣銳在我們初次咨詢之后,和我進行了電話溝通,已經回到了家里。不過,他們以后又該怎么辦呢?
我想了想,照著目前的咨詢狀態,家庭咨詢效果會更好。于是,李淼回家去征詢蔣銳的意見。
很幸運,蔣銳同意了接受咨詢。
蔣銳是個典型的北方男人,身材高大,少言而粗獷。他坐在我對面卻意外地帶著一些不好意思。“我其實也是一時沖動,后來覺得挺傷害妻子的。我也能理解,為了看球家里鬧矛盾的也不是就我們倆,這也都能去……包容吧!反正,男人多承擔唄。”
我立刻被他的話逗樂了,怎么一上來就跟我表起決心了。不過,我也能體會到蔣銳憨直的內心。“那我就提一個小問題吧。你覺得你妻子和你一起看足球不好嗎?或者說,你知道你妻子為了參與到你的愛好里,做了很多努力嗎?”
蔣銳點點頭,說:“我都知道,我也懂她的心,但是,說不上來,我覺得她真的沒必要強迫自己。你看她會去背那些球員的名字,其實很有心了,但我們真的玩足球對于喜歡的球員過去哪些場有經典的表現,什么時候轉會,效力過哪些球隊等,都會如數家珍,那種交流特別好。”
“你的意思是妻子其實跟你搭不上界。”
“這樣說不太好,我覺得我的愛好就是我的愛好,夫妻不必都一樣,而且能選擇的話,我更愿意要么跟特別好的哥們兒一起,大家熱鬧痛快,要么自己喝點酒什么,那是一種享受吧。”
“我可以理解成其實你并不渴望妻子也能參與到球賽這件事里,是嗎?”
對于我直白的提問,蔣銳顯然不太適應,過了片刻他才回答我說:“這么說吧,我很享受看球賽的那個過程,非常自在,可以痛快地加油、點評,反正嬉笑怒罵吧,自己或者和朋友一起都沒了那些拘束,很爽。可以拋開很多平常的規矩啊,那種大丈夫的形象啊,其實是很享受、很舒服的一個過程。是我自己的一個空間。”
“而這個空間,你并不想被分享。”
“我覺得夫妻間也是需要各自空間的吧。”
到此,我終于理解他們之間的問題了。蔣銳其實很了解自己的需求,但他缺乏向妻子表達;李淼沒有和丈夫溝通就自作主張,既不明白自己為啥和足球過不去,也始終沒有摸透丈夫的真實需要。夫妻倆就這樣卷入了矛盾。至此,我已經有了如何調節他們的方法。通過咨詢我了解到他們倆要么是很靦腆的人,要么不善于傾聽對方的心,直接的溝通很少出現在他們的家庭生活中,我決定用木偶戲的方法,讓他們扮演拇指人偶,來突破直接溝通可能會遇到的阻礙。多了角色這一層保護,他們似乎都更容易表達內心了。下面是他們對話中非常關鍵的一段:
李淼:“我其實不是討厭足球,而是擔心你那種鉆到足球里,家和我都不管不顧的樣子。我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家,有老公的關愛和陪伴。”
蔣銳:“哦,我還以為你因為不了解足球,或者有偏見討厭足球呢。后來你硬是看球賽,我又心疼你,又不想你勉強。我看球賽也不是就不要家了,只是很想在那幾天讓我自由地放松一下,因為平常真的有很多的責任什么的,心里會渴望有另外一件事能讓我絕對投入,忘卻煩惱吧!”
李淼:“好吧,足球我可以讓你看,不過,你不會再有另外一個像足球這樣的愛好了吧?”
蔣銳:“你不要擔心,無論我有什么愛好,你都是我的妻子,我很清楚家庭是我最重要的,還有我對家庭的責任。”
李淼:“那我不陪你看足球,你不會覺得我不好吧?”
蔣銳:“我還擔心會勉強你呢。我很享受一個人,就像我不會摻和你們姐妹淘的活動一樣。我們都有各自的空間也很好啊!”
咨詢的最后,他們倆訂立了看球公約。如:蔣銳保證即使在賽季也會不時地向愛人表達一下愛意,以安撫妻子的焦慮感;李淼留給丈夫一片自由的天空,兩個人各自照顧好自己;蔣銳每個賽季不可以喝醉超過兩次;李淼在賽季有權去做完全自我的事情,家務沒人做的時候,兩個人都不抱怨等。
家有更年妻,點燃生命第二樂章
急診診斷書
丈夫:張建國 49歲 部門主管
妻子:孟淑芬 48歲 已退休
診斷:更年期,無論對妻子還是丈夫,都無疑是又一個家庭與情感的過渡階段,妻子面對突然瀕臨失控的身體和情緒反應,丈夫面對一夜之間陌生起來的愛人,孩子在家庭的巨大危機中逃離。如果能有一雙超脫的眼睛,引領彼此的心靈重新回歸“真誠愛”的軌道,看似巨大的困難,也許只需一針即可解決呢!
家有更年妻,丈夫患上綜合征
老張的妻子今年48歲,三年前退休在家,妻子的退休既讓他松了口氣,替妻子高興,又隱隱有些擔心,周圍的一些朋友退休后多少都要經歷些努力才能適應,自己的妻子會如何呢?果然,像是要證明老張的擔心似的,回家后的妻子先是新鮮了一個月,豐盛的早餐,整潔的家,熨得平整、漂亮的襯衣,然而一個月后,事情開始發生變化。妻子開始長時間地發呆,漸漸不再整理自己,整天穿個睡衣在家里晃蕩,不愿意出門,整夜整夜地失眠。
老張心里暗道一聲:“不好,問題來了!”
然而料到了開始,老張卻沒有料到后來的發展,這一折騰,就折騰到了三年后的今天。
“這三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首先就是感覺她變化特別大,上班的時候她也一直都做得不錯,忙忙碌碌的,有時候你能感覺到她神采飛揚的那種樣子,很美。但是一退休,好像突然無所事事了,就變得老是情緒特別煩躁,有時候開始還好好的,不知道別人哪句話說錯了或是突然想起什么了,就會大發脾氣,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吵吵吵。不吵的時候就嘮叨,不停地嘮叨,八百年的事也揪出來說一遍,誰欠了她人情,誰幾年前有什么事做得不對不好,都要念叨,好像這一生她受多大委屈,全是人家欠她,誰都不好,就她偉大!”
“還有,一年前她漸漸絕經了,我覺得這對她影響挺大的,身體一下就變得不如以前了,人沒精打采,還老擔心身體,有點啥就吃藥,一不舒服就上醫院,這不,從過完年到現在,已經上醫院體檢兩次了,這太不正常了,我這心里得有多折磨!你還沒法跟她說,一說就急,好像我又心疼錢了,不關注她了,還得吵!所以,我索性就隨她了,愛怎么樣怎么樣吧,只要你心里舒服,不整天吵架。”
“其實這些我都能遷就,夫妻這么多年,她又正在一個人生的坎上,我必須得幫她,可是,你更年期也好,退休后不適應也好,這多少是有原因的,是不是?咱們從身體上多調理,沒事我也老拉著她遛遛彎、聊聊天。有一點我實在忍受不了,就是她那個疑心病,我都快50歲的人啦,難道我還干點啥去?好,她就成天成天地跟你找碴,你晚回來5分鐘,她就得問干嗎去了?你要和女同事通個電話,她就必須得問清楚干嗎要打這個電話。”
“說實話,半年前我們已經分臥室睡了。這種生活什么時候才是個頭,還是就真的沒出頭之日了?沒法說啊!”這真是一通強烈的宣泄。說完了,老張也躺倒在了沙發上,仿佛光訴說就已經耗盡了他最后的力氣。沮喪、孤獨、焦慮、責任與痛苦——40歲男人的心理壓力,在老張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該怎么幫助這個被痛苦緊緊束縛的男人呢?
關于更年期的話題早已討論過很多次,然而在關注處于更年期的女性的同時,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階段伴隨妻子共同生活的丈夫也會嚴重地受到更年期現象的影響,從而產生一些綜合征。試想生活中重要的伴侶變得神經質,變得自我貶抑,變得疑神疑鬼,變得陌生可怕,另一半會如何呢?強烈的情緒壓抑最終將導致自身的情緒紊亂。整個家庭系統的平衡被打破成為最糟糕的結果。
當我和他討論這些,長久以來的被壓抑和被忽視,仿佛都得到了釋放,老張漸漸可以比較流暢、輕松地談論他的生活,這位焦頭爛額的丈夫甚至還用他的幽默笑稱自己為“更年期邊緣綜合癥”。我們的咨詢顯然已經取得了效果,然而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努力。為此,我和他們在外地念大學的兒子進行了電話溝通,當然孩子也吐了一大堆的苦水,沒了工作要操心的媽媽變得異常關心起子女來,一天一個電話,事事都要插手,一旦兒子不耐煩,當媽媽的又會顯得異常受傷。真是讓兒子苦不堪言,干脆來個遠遠逃離。
在兒子和丈夫的配合下,我們制訂了一些改善措施,來促使妻子能逐漸接受心理咨詢,這樣終于使得問題的核心人物走進咨詢室。
1.丈夫重新回到妻子的臥室。
2.兒子主動給媽媽打問候的電話。
3.丈夫和兒子作為妻子情緒的鏡子,用包容且非批判的態度向妻子反映她的情緒。“生氣啦?”“又心煩呢吧!”
其實,當你理解一個人的時候,你應對她的方式就會自然地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將會真正促使對方也做出相應的改善。讓陽光重新回到家庭,才有新的開始。
走出更年期陰影,開始新人生
孟淑芬來到咨詢室是在兩周以后,她有點拘束地坐在沙發上。
我想了想,詢問她是否愿意將日光燈換成臺燈,她點了點頭,暖黃色的燈光似乎給了她保護,她緩緩地放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