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一位用生命來演戲的演員。如今他已聲名顯赫,但在從普通的武行成長為功夫巨星的這條路上,又有誰懂得他背后的心酸血淚和艱辛。有一次,成龍接演了一部戲,戲中要求3個女演員同時愛上他。成龍樂開了花,想要好好表現,結果卻聽到其中一個當時已經成名的女演員對編劇說:“大鼻子,小眼睛,我怎么會喜歡他?”這哪里是挖苦,簡直就是人身攻擊,女演員的話深深刺痛了成龍的心。初出茅廬的成龍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幾乎想要放棄。但他忍住了,還向坐著的女演員鞠躬!
后來,為了請武俠小說家古龍給自己寫一個劇本,成龍懷著敬意,每天陪古龍喝酒。古龍卻說:“我怎么會給他寫劇本?我要寫,也得找個好看點兒的。”每天拿命在喝酒的成龍聽說后再也控制不住,抱著同事哭得淚流滿面。
這些挖苦嘲諷,不僅沒有讓成龍一蹶不振,反而激起了他無窮的斗志。30多年過去了,成龍的功夫片深入人心,并成功闖進好萊塢,成為家喻戶曉的影壇巨星。
一次在訪談節目中,成龍回顧過去的是是非非,出人意料的坦然,他說:“我經歷了無數次這種遭遇,但我不生氣,我還感謝他們,請他們吃飯,因為如果不是他們,我不會努力,也就不會有今天。”
卡耐基說過:“朝著一定的目標走下去是‘志’,一鼓作氣中途不停止是‘氣’,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于此。”羅曼·羅蘭也曾說過:“只有把抱怨別人和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其實,有時候我們還真的應該感謝那些曾經踹過自己一腳的人。打擊、嘲笑、背叛又如何?他們正好讓你更清楚地看清現實,了解現實;他們正好激發你的潛能,磨煉你的意志,從而為你鋪就一條成功之路。
如果沒有他們,你可能不會重新認識自己;如果沒有他們,你不可能化挫折為動力,化困境為動力。在成功的路上,你不僅應感謝那些“貴人”的相助,更應該感謝那些“賤人”的踐踏,他們都是上天給你的最好的禮物!
有一句很喜歡的話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不管是人生的上升還是下降,很多人都希望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是一種境界。能不能做到,完全取決于你如何看待。
事物都有很多面,因為情境不同、認知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解讀。對各種打擊來說,倘若從好的一面看,你看到的將是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美好;倘若從不好的一面看,體會到的可能就是各種“氣”和不堪。不管從好的一面還是不好的一面,決定權都在你手中。當客觀無法改變的時候,不妨改變看事情的角度,你一定能找到出路。
多年前,臺灣佳能信息大型客戶事業部副經理李政達剛開始做業務。有一天,他進入一家大型旅行社開發客戶。當遞上名片,請求柜臺小姐轉交相關人員時,對方只是冷冷地說:“放下吧。”柜臺小姐連頭都沒有抬,懶得搭理他。李政達有些不死心,又上門拜訪,結果在第三次時,柜臺小姐當著他的面直接把名片和資料扔進了垃圾桶,并很反感地對他說:“我拿到很多次了,不需要。”
這對剛入這一行,還沒有開單的李政達來說,無疑是信心的重擊。他當時已沒有勇氣再繼續拜訪下一個客戶。
面對這樣的無禮對待,很多人可能就此放棄了,但那肯定不會是李政達,如果是,他就不會成為今天臺灣佳能信息大型客戶事業部副經理了。
有時候,對一些人、一些事情不解,是因為我們用了自己的評判標準,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了別人。如果我們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自己的不足,就不會那么糾結了。
李政達這樣做了,他冷靜下來,開始反復思考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后來,他告訴自己:“與其浪費時間難過,不如打起精神拜訪下一家。”于是,他重新走上開發客戶的行程。
生活就是這樣,給我們快樂,也帶給我們傷痛,但這都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面對困難和挫折,如果跌倒一蹶不振,是不是太可惜了?但如果轉換角度,不把它們當作問題來處理,而是當作事情來解決,又會怎樣?事情是一個中性詞,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想辦法,一切都可以解決!
智慧點睛
愚蠢的人只會生氣,而聰明的人懂得如何去爭氣,成就自己,贏得尊嚴!學會爭氣,適時轉彎,反向思考,讓自己成為聰明人吧!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有陽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有成功的一面,更有失敗的一面。哪一面才是真實的你?事實上,每一面都是真實的自己。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不愿去觸碰那些污點、瑕疵,別人不會接受、喜歡,自己也無法面對。于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完美,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偽裝、欺騙。
結果是,即使獲得成功和榮耀,但背后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害怕被揭穿、一切化為烏有的那一天。
消極、陰暗的那一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地接納它,擁抱它,你才能活出完整的人生!追求完美,是一種美好境界;接納不完美,更是一種崇高境界。
60個ATP巡回賽冠軍,其中8個大滿貫冠軍,這是美國職業網球運動員安德烈·阿加西輝煌成績的一部分。2006年9月3日,在美國網球公開賽上,36歲的阿加西1∶3不敵德國選手本杰明·貝克爾,宣布退役,結束了21年的職業生涯。
最后一場比賽以敗北告終,即便如此,也并沒有抹殺這位網壇傳奇巨星在球迷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球迷們依然對阿加西關注、崇拜、歡呼。
正在球迷們還為之瘋狂的時候,2009年11月,阿加西在自傳《OPEN》中猛爆料,披露了很多他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這一面并非光彩照人,值得炫耀。
阿加西的秘密在公之于世的那一天,所有人都震驚了,原本崇拜他的人說他陰暗、骯臟,熱愛他的人不解、不屑……究竟這些秘密是什么呢?
對網球運動的痛恨:原來阿加西是在被逼迫的情況下走上網球道路的,而這個逼迫他的人就是他的父親,一個非常暴力的人。阿加西4歲就必須到球場練球——32個球筐,每個球筐里300個球,11臺發球機,兩三秒一個,從不同的角度發來。就這樣,阿加西每天的任務量就是要擊幾千個球,365天從不間斷。阿加西對父親充滿怨恨,他痛恨網球,卻又對網球欲罷不能!
吸食冰毒:1997年,阿加西沒有抵住引誘,吸食了冰毒。后來他接到ATP的通知,說他沒有通過藥檢。如果一旦被確認使用違禁藥物,后果就不僅是禁賽3個月,更嚴重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將有可能就此結束。這種情況下,阿加西撒了謊,他給ATP組委會寫信,謊稱是喝了被“下了毒”的飲料,ATP竟相信了。
一個網壇奇才的光輝形象就這么被自己毀了。人們常說,家丑不可外揚。藏還來不及,為什么竟如此大膽,冒著被批評、被諷刺,甚至是被球迷拋棄的風險,自暴丑聞呢?
面對質疑,阿加西解釋:“回首往事,事業的成功固然令人欣慰,可是我覺得,直面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值得驕傲的事情。如果說網球明星的桂冠是一朵艷麗的花,那么澄澈的靈魂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溪流。我不愿意為了一朵花的艷麗放棄溪流的澄澈,正如我不愿意為了成全網球小子的神話而放棄做一個勇敢的人一樣。”
阿加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面對真實的自己,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再如,經常看到這樣的故事情節:一個出生在貧困山區的孩子,在知識改變命運的驅動下,經過寒窗苦讀,順利拿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整個村莊唯一走出去的大學生,成為父輩的驕傲,成為同輩羨慕的對象。這種情況走出去的人,在融入城市、校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會出現強烈的自卑感。為了改變土氣,為了不被城里人鄙視,他們用父輩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沉迷都市的時尚,表現自己的闊綽,僅為了那一點點虛榮。
這樣活著不累嗎?累,但他們執迷不悟!因為剖析自己、揭開傷疤會疼痛,會看到丑陋,會失去所謂的光環。
榮格曾說:“與其做好人,我寧愿做一個完整的人。”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完美的事物,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美丑、善惡同時存在,你不可能只要善,不要惡,只要美,不要丑。這就需要我們正視自己的惡、丑,接納自己不完美的那一面。
要走出貧困獲得財富、成功,你可以用雙手、智慧去創造;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因為出生在什么樣的環境、家庭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很多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穿名牌、拎名包、坐高級轎車,而你可能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你比得起嗎?有必要比嗎?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剛進入北大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心理:為什么他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沒有!
什么都沒有就可以停止嗎?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說:“生命總是往前走的,我們要走一輩子。走到八九十歲時,人生到底是怎么樣你是不知道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下去。”俞敏洪從一個農民的兒子走到北大,又走到今天,他走了很遠。他并沒有因為自己什么也沒有就放棄,而是感到驕傲,激勵自己讀很多書,激勵自己去創業,即使成功了也保有農民的質樸。
智慧點睛
追求完美,是一種美好境界;接納不完美,更是一種崇高境界!消極、陰暗的那一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接納它,擁抱它,你才能活出完整的人生!
在得與失之間保持一顆平常心
人的一生就像一盤棋,要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棋,下錯了一步很可能就是一生之錯。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是一種人生的覺悟,一種生命的境界,它能幫你事業有成,實現人生價值。
聞名天下的居里夫人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一天,一位記者來她家中做采訪,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兒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小女孩把獎章隨便扔在地上,再撿起來,又扔出去。記者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眾多化學家夢寐以求的事情,您怎么能給孩子玩兒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告訴小孩子,榮譽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居里夫人這種對待名利和榮譽的心態就是平常心,正是有了這顆平常心,她才能迅速地走出生活的困境,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科學成就。
瓦爾德內爾與王勵勤爭奪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的銅牌。隨著瓦爾德內爾的一次發球失誤,比賽結束了,王勵勤贏了。瓦爾德內爾并未馬上離開,而是撿起球,向上拋了一下,尋找發球的感覺,回味著剛才失誤的原因。瓦爾德內爾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場比賽中的失敗。后來的奧運會上,瓦爾德內爾再沒有發過一個失誤球。這樣看來,一時的得與失并不是那么重要,本著一顆平常心才能逆轉敗局。
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是抵制貪欲、守住節操的堅固防線。“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云卷云舒。”這話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就必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所求,又無所求。
智慧點睛
世界在發展,生活在繼續,我們在得與失之間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順其自然,知足常樂。只有立足平凡,安于平凡,樂于平凡,才能于平凡中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不要讓小事耽誤你的行程
有人說:“使人疲憊的往往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的確,我們面對大風大浪時往往會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應對,而對于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小困擾與煩惱卻疲于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