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你的儀容“禮”做主

禮儀,不僅反映著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素養,更反映著一個國家整體的國民素質,反映著一個民族整體的精神文明狀態。禮儀,作為一門人生必知的學問,對工作、生活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是不同時代、不同人士為人處世的通則。遺憾的是,出于對禮儀的敬畏或不看重,很多人只是偶然學得一點皮毛便止步了。其實,禮儀就在我們身邊,表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只要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可以成為懂禮儀的社交高手。

在社交場合中,一個人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由他的儀容儀表決定的,其中包括他的服裝、佩戴的飾品、舉止等諸多方面。在一個禮儀社會,很難想象一個不注重儀表的人會得到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好的儀表才能讓人發揮自身的形象魅力,從而打開一扇完美的交際之門。

儀容的基本要求

一個人的儀容由三個方面組成:第一,人的先天條件,也就是我們的容貌、身材、形體等。這些方面是由遺傳條件決定的,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雖然我們不提倡以貌取人,但是我們也承認先天美好的儀容儀表會給人帶來賞心悅目的愉快感覺。第二,人的后天修飾。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千差萬別,但這并不意味著先天條件可以決定一切,通過對儀容的良好修飾,揚長避短地進行修護、設計和塑造,同樣可以打造出美好的個人形象。第三,源自心靈的內在美,也就是每個人展現出來的氣質修養和文化素質。

社交中儀容一般有四個基本要求:衛生、自然、協調和美觀。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一個人不論形貌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必然會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后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自然是指人的外表表現得真實、生動,各種修飾與本人的氣質、身份相應,而不讓修飾“喧賓奪主”,破壞了自身的協調性。協調是指個人的儀表與所處的環境、場合相適應。比如在職業場所、辦公地點需要端莊典雅,不可過分暴露;在休閑宴會上,淡妝濃抹可以隨意搭配;在追悼會、莊嚴會議等場合,需要素衣淡妝等。美觀是指在社交場合中保持一份漂亮、美麗的外觀儀容,這需要在把握自己的臉部特征和正確的審美觀下進行。

頭發美化

發型是儀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美與修飾美的結合,不僅反映了人的物質、文化生活的水平,還展現了一個人的精神風貌。一個好的發型能給人整潔、大方、莊重、活潑等感覺,所以儀容修飾往往應該從“頭”做起。

發型的修飾和打理應該本著清潔第一、長短適宜和得體自然三個原則進行。首先,頭發應該定期做好日常的清洗護理工作,特別是頭皮屑多、油性發質的人,更是要對頭發勤于梳洗,這樣既能保養頭發,還能消除異味、去除異物。如果忽視了頭發的清潔工作,整日蓬頭垢面、滿頭異味,個人形象也就無從樹立。其次,頭發的長短應該適宜。雖然頭發的長度是個人自由,但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喜好問題,從社交禮儀的角度來說,頭發的長短也受性別、年齡、身高、職業等條件的限制,也要遵循得體適宜的規矩。比如女性可以留短發,但是寸頭和光頭并不適宜女性的身份;男性可以留較長的頭發,但披肩長發并不適宜男性的身份。最后,頭發的修飾應該得體自然,不要過分修飾,也不要不修不飾。

在具體的發型選擇上,應該按照臉形、身高等自身的條件進行發型設計。橢圓形臉的人,適合采用中分的發型,左右均衡、略顯蓬松的發型可以襯托出臉形的線條,更添美感。圓形臉的人,適合將頭發安排在頭頂或前部,用劉海將雙耳和一部分臉頰遮住,這樣可以在視覺上沖淡臉圓的弧度。長臉形的人,適合用俏皮些的發型沖淡臉形過長的感覺,最好的發型是將劉海下梳,適當遮擋前額,兩頰的頭發可以適度蓬松,但千萬不能將頭發后梳,也不適合梳成中分發型,而要盡量將頭發橫向梳理,以發型的寬度來沖淡臉部狹長的感覺。方形臉的人,燙發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將頭發盡量向下和兩邊梳攏,用劉海將額頭遮住,營造出臉部較窄、柔順的視覺效果。梨形臉的人,將頭發均勻覆蓋住前額和兩頰,用帶波浪的頭發遮蓋住前額,造成寬額頭的效果。此外,發型和身材的搭配也很有講究。身材高大的男子,應避免樣式復雜、呆板生硬的發型,盡量選用健康大方、簡單灑脫的發型;身材高瘦的人,適合留較長的發型,還可以增加些頭發裝飾物,以增加橫向的感覺,而不應當將頭發盤起;身材矮小的人,適合留短發或者將頭發高高盤起,增加小巧精致的感覺,而要避免留長發,避免對比性地凸顯身高的劣勢;身材較胖的人,適合將頭發向上梳起,兩側頭發削薄,露出脖子,給人以瘦些的感覺,而要盡量避免留波浪形頭發或者兩頰蓬松、過長的頭發,這樣會增加胖的感覺。

服裝的選擇

中國有句俗話“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這并不是在宣揚“先敬衣服,后敬人”的錯誤觀點,而是說人的衣著服裝在社交場合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就像英國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的“服裝可以表現人格”,得體的著裝可以幫助我們將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表彰于最外層,在心理學上會影響到自我激勵和自我肯定的作用,幫助我們便捷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這里的得體并不是指越昂貴、越華麗越好,而是要根據自身的身材、年齡、氣質、修養而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服裝的選擇要采用以下四項原則:

第一,“TPO”原則,這里的TPO是時間(Time)、地點(Place)和目標(object)三個單詞英文的首字母縮寫,這個原則是日本男裝協會在1963年提出的一個理論,是指人們在服裝穿著方面不但要考慮自己的個性、風格和身體條件,還必須適應不同的時間、地點和行為的具體要求。這里的T代表時間,泛指早中晚、四季的時間變化,穿著必須注重這些因素,早晨不能穿晚禮服、晚上不能穿晨禮服,春裝、夏裝、秋裝和冬裝也要按季節穿著,超前和滯后都是有損禮儀的行為。這里的P代指地點,穿著必須根據不同的地點和場所進行選擇,在工作、社交和休閑狀態分別選擇正裝、便裝和休閑裝。這里的O代表目標,是指根據你想達到的目標進行穿著,通過合適的穿著來促進融洽的氣氛和目的的達成,比如參加酒會或社交晚會,應該選擇成熟穩重、典雅端莊的服裝;和朋友踏青游玩,應該選擇休閑、輕便的服裝,等等。

第二,適己性原則,也就是服裝的選擇要根據自身的年齡、體形和職業進行。從年齡上講,年輕人適合穿著鮮艷、活潑、個性化的服飾;老年人適合穿著穩重、深沉、理性的服裝。從體形上講,體形較胖的人適合穿深色調或縱向條紋的服裝,使人顯得消瘦一些;體形較瘦的人適合穿淺色調或暖色調或橫向條紋的服裝,使人顯得豐滿一些;身高較高的人適合穿上下顏色不同的服裝,身高較矮的人適合上下穿顏色一致的服裝。從職業上講,科研、教育、醫療工作者和公務人員適合穿著典雅、莊重的服裝,切忌穿著妖艷暴露、新奇野特的服裝;商務人員和企業高管,適合穿著優雅、穩重、干練的服裝;文藝工作者、演員適合穿著時尚、浪漫的服裝。

第三,整潔性原則,也就是不論穿著什么類型的服裝,整潔都是第一要素,布滿褶皺的襯衣、落滿灰塵的皮鞋、油漬污垢的外套都是邋遢的象征,是社交禮儀中的大忌。

第四,合理搭配原則,外衣、襯衫、鞋襪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要講究呼應和搭配,這樣才能產生和諧的效果。因此,著裝要講究合理搭配,遵循生活中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穿著西裝時應搭配皮鞋,而不能配運動鞋、拖鞋或布鞋。

服裝選擇除了要注重以上四項原則外,色彩搭配也相當重要。根據色彩學的原理,色彩因為色相不同,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盡相同,紅色、黃色能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所以被稱為暖色調,藍色、黑色能給人冷靜、平息的感覺,所以被稱為冷色調。具體到生活中的服裝色彩選擇時,體形較胖的人應該盡量選擇冷色調的服裝,這樣能起到視覺收縮的作用,能夠使體形顯得苗條些;體形較瘦的人應該選擇暖色調的服裝,這樣能起到視覺擴張的作用,能夠使體形顯得豐滿些;皮膚較黑的人應該選擇藍色、綠色、銀灰色、米色等淺色調的服裝顏色,能增加整體的明快感;膚色發紅的人應該選擇冷色或淺色的服裝顏色,而避免選擇綠色、藍色等顏色,皮膚較白黃的人應該選擇紅色、黃色等顏色,以映襯出皮膚的紅潤感。

西裝的穿著禮儀

在眾多的服裝中,最具有社交禮儀用途的正裝就是男士的西裝和女士的西裝套裙了。西裝是一種國際性的正裝,是男士必備的正統服飾,無論是辦公場所,還是出入晚宴,抑或是去劇院欣賞音樂會,西裝都是最佳的選擇。

西裝造型美觀,很能展現男士的身材和風貌,所以穿著西裝也有一些必須遵守的要求。第一,穿著西裝必須搭配合適的襯衣。作為西裝最重要的配件,襯衣一般有白色、純色、淺色等幾種,其中最為百搭的還是白色襯衫。無論選擇什么樣的襯衣,都必須保持整潔干凈,不要翻在西服之外,襯衣的下擺要扎入褲腰之中,襯衣袖子的長度要超過西裝袖子的長度。第二,穿著西裝必須系好領帶。領帶同樣是西裝的重要配件,一般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活動時,必須系領帶。如果襯衣和西裝之間還穿有毛背心或羊毛衫,領帶必須扎在這些服裝的里面,而不能扎在外面。特別要說明的是,如果穿著的是雙排扣的西裝,則不能扎領帶,而要扎領結。第三,學會系領扣。一般來說,西裝的領扣可以不全部扣上,兩顆領扣的可以只扣上面一顆,三顆領扣的可以只扣中間一顆。第四,鞋襪搭配要適宜。穿西裝時一定要搭配皮鞋,而不能穿休閑鞋、運動鞋、拖鞋。皮鞋的顏色應當與西服的顏色相配套,深色西服搭配黑色皮鞋,淺色西服搭配褐色皮鞋。

穿著西裝有很多講究,除了以上四個方面還有一些小細節必須注意。第一,袖口的商標要剪掉。名牌西裝上衣的左袖口一般都有一個商標,一旦剪掉就不能再復原,按照國際慣例,穿上之前應該剪掉,否則就有賣弄品牌的嫌疑。第二,口袋里不要放太多東西。第三,穿西裝時內衣不要穿得太多。襯衣外邊可以穿一件毛衣或背心,但盡量選擇緊身的類型,以免顯得身體過于臃腫。

飾品佩戴禮儀

在社交活動中,佩飾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不但可以展現佩戴者的過人風采,還可以體現佩戴者的知識、閱歷和審美品位。在社交場合佩戴飾品一定要遵守禮儀規則,這樣才能發揮飾品應有的作用。

戒指,是一種戴在手指上的古老佩飾,一般由黃金、白銀、白金制成。在現代社會,戒指是愛情的信物,一般來說戒指應該戴在左手手指上。在西方社會,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正處于單身狀態,戴在中指上表示已有意中人,戴在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戴在小拇指上表示獨身到底,大拇指一般不佩戴戒指。

項鏈是一種戴于頸部的佩飾,一般以金銀、鉆石、瑪瑙、水晶、珍珠等材料制成。項鏈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短項鏈長約40厘米,適合搭配低領上衣。第二種是中長項鏈長約50厘米,可以搭配各種服裝。第三種和第四種分別是長項鏈和超長項鏈,分別長約60厘米和70厘米,適合于正規的社交場合。

耳環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佩飾,具體又可以分為耳釘、耳環、耳墜等。一般來說,耳環講究成對佩戴,也就是每只耳朵上各佩戴一只,最好一只耳朵不要同時佩戴多只耳環。男性佩戴耳環,一般只在左耳上佩戴一只,右耳不戴。耳環的佩戴應該與整體的服裝一致,穿著鮮艷服裝時,應該佩戴同色調或淺色調的耳環,比如身穿紅色的晚禮服時,適合佩戴紅寶石的耳環或鉆石耳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绥德县| 高淳县| 山西省| 油尖旺区| 炉霍县| 吉安市| 沁源县| 高州市| 阿城市| 遵化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东丽区| 河池市| 吴江市| 芦山县| 阜平县| 合肥市| 永寿县| 南漳县| 宁安市| 临城县| 邵武市| 涞水县| 依安县| 兴城市| 禹城市| 古丈县| 九龙县| 渝中区| 锡林浩特市| 永平县| 涿州市| 阿拉尔市| 栾城县| 科技| 体育| 晋宁县| 安阳县| 大埔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