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叢前言

從一個單細胞,變成由上萬億個細胞組成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運動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等系統協同運作的聯合體,這當中包括一顆要持續跳動幾十年的心臟,加起來長達十萬千米的血管,一個會思考觀察、具有語言能力、能產生各種情緒的大腦……需要的總時間為40周,或者35億年。

地球上的人類,或者更準確來說,智人(Homo sapiens),就是這么一種看似頗費周折、事實上也的確是費盡了周折才生產出來的事物。

而且,直至其出現以后,真正的麻煩才算到來,因為他們會不停地問:人是什么?人的目的是什么?這當中以一位叫做康德(Immanuel Kant)的追問最甚。

該類問題的回答,歷史上存在無可計數之多種,規模堪比銀河中的星星。

有一位叫做劉易斯·托馬斯(Lewis Thomas)的,為“人的目的是什么?”提供了其中較為詳實、聽上去還像那么回事的一則——“我們(人)的處境或許和巨蛤差不多,只是規模大些。大概事情無非如此:在地球形態發生的某一具體階段,需要有我們這樣的生物,至少有一段時間,需要我們獲取并輸送能量,照著新的共生系統,為將來的某一時期積累信息,做一定量的裝飾,甚至把種子向太陽系里傳播。就是這么回事,地球算是找著干活兒的了。”

不過關于“人是什么?”的爭吵才是真正厲害而彌久未息的。遠者,有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和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關于性別二態性、雜交與雜種不育及人類起源諸問題的信件往來交鋒;近者,有斯蒂芬·杰·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和克林頓·理查德·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在自然選擇的作用層次、進化是否具有進步性等方面的唇槍舌戰。

在豐富的人類生活場景中,這些生氣勃勃的爭論是勞作之余不可多得的好調劑,甚至,也逐漸成為了勞作本身。有無數總稱為“科學家”的人為此一路踐行,發明各種方法,致力于找到我們感官、功能、情緒、情感的起點和路徑,用實際行動響應當年蘇格拉底的號召:人啊,認識你自己。

其中更有一部分,留下了以優美文字來精心書寫的卷宗,于浩瀚書海中閃閃發光。從今日始,果殼閱讀攜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將它們陸續搬運到中文世界中來,以饗讀者。叢書命名為“第六日譯叢”,取上帝第六日造人之意。

小莊(果殼閱讀主編)

2013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清县| 吴桥县| 宁津县| 额敏县| 临西县| 峨眉山市| 柳河县| 湖北省| 含山县| 台安县| 五寨县| 扶余县| 增城市| 怀仁县| 淮阳县| 长春市| 江华| 张家川| 济宁市| 安丘市| 封丘县| 紫阳县| 民权县| 靖边县| 乐昌市| 大洼县| 瑞金市| 兰溪市| 图们市| 兴仁县| 疏勒县| 庆城县| 安溪县| 多伦县| 城步| 万宁市| 舒兰市| 乌海市| 榆社县| 象山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