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謊言與潛意識中的種種本能(1)

不論歷史還是現在,不論社會還是家庭,謊言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需要誠信來維持社會的基礎,也需要謊言來取得生存和競爭的優勢。謊言,是生存的本能,人類想要進步,個人想要發展,就不能缺少謊言。

接受謊言,就是要接受這個謊言交織的世界,就是接受現實。我們不能拒絕謊言,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什么樣的方式說謊,為什么目的而說謊。

病毒也說謊

——欺騙是潛意識中的競爭本能

13世紀,一個叫馬可·波羅的人從威尼斯出發,幾經跋涉去東方經商。他飽覽了東方古國美麗的景色,為東方的富饒欣羨不已,對異域文化的神秘充滿贊嘆。后來,他到了中國,那時中國正是元朝時期,他就在繁盛的元大都生活,他認為那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而且,他還在元朝政府謀取了一個官職。

后來,馬可·波羅回到歐洲,將他的經歷寫成一本《馬可·波羅游記》,這本書成了歐洲各國的暢銷書,人們對東方世界的富饒神秘向往不已,在書中,東方簡直是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地方!于是,各國的探險家、商人、學者等都想到東方一探究竟。

為了去東方,歐洲人開辟了新航路,于是,美洲被發現了,環球旅行實現了,從海外殖民地掠奪的大量財富被轉化為資本,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了,文藝復興出現了,各國開始資本主義革命,工業革命開始了……

人類的歷史也因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紀元,封閉的環境被打破,世界開始聯成一體,有些國家發達,有些國家被奴役,先進的國家侵略著別的國家,也把文明輸送到了落后的地方,落后的國家開始謀求發展,世界格局一再地變化著……這一切,人們都會追溯到馬可·波羅那本神奇的東方見聞書。

可是,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過東方,在他的書里,雖然有詳細的東方生活細節,但也有一些地方含糊不清,還有一些大事,他竟然一無所知,這不像親歷,更像道聽途說;而且,一個大胡子高鼻梁外國人在元大都當官,這么稀奇的事,元朝政府竟然沒有任何記載。林林總總,都表明《馬可·波羅游記》只是作者把聽到的故事編輯起來的大雜燴,而那個游歷東方,在元朝做官的人,也許根本不存在!

歐洲社會,由一本書引發的探險浪潮,由探險帶來的社會變革,由變革而得到的世界領先地位,竟然可能來自馬可·波羅的謊言!人類社會可以因為謊言產生巨大的發展,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面前,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事實。

不過,對這種事實,我們無需太過驚訝,世界本來就是由各種謊言構成的,謊言有時候會阻礙社會發展力,有時候也會推動社會的進步。社會的基礎是人,社會的發展來自于人與人的相互作用中,而謊言在人類交往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有些謊言能夠引導歷史的走向,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讓我們說得更大一點,自然界的基礎是各種生物,自然界的發展來自生物間的相互作用,所有生物都會說謊,都在用謊言讓自己生存下去。連一個病毒細胞都會說謊,病毒的表層蛋白會欺騙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誤以為其是安全的細胞而予以“放行”,病毒進入人體后,就開始肆虐,造成疾病。

讓我們說得科幻一點,如果病毒有高智商,懂得高級謊言,能夠通過對環境和對象的判斷,隨時偽裝自己,進入一切“敵人”體內,還能隨時進化,對抗“敵人”研究出的疫苗等武器,那么,地球將被病毒統治。

事實上,統治地球的是人類,人類才是段數最高的說謊者,就讓我們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謊言在人的發展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在原始社會,人類靠什么保護自己?一是頑強的意志和高超的智慧,他們以此避開危險,獲得生存所需的各種資源;二是原始部落中團體的力量,個人團結為集體,分工協作,合力對付猛獸;三是欺騙,人類擅長欺騙,他們會設陷阱欺騙野獸,欺騙部落的敵人,甚至欺騙自己的族人,為了讓他們能夠聽信自己,或讓自己在氏族中得到更高的威信。可見,謊言在人類童年時代便已出現,并成為了進化的一部分,成為道德與社會系統的一部分。

在落后的社會形態中,人們將統治者當成他們的天地,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希望人民愚蠢,以便相信他的謊言,所以,他們恐懼民主,恐懼每個臣民都擁有知識;不過,即使在當今的西方民主政治中,各個政黨依然爾虞我詐,相互奪權,對待人民,依然是講著老套的謊話,以獲取信任,得到更多的政治資本。

人類在競爭,競爭目標有生存、金錢、地位、美色等,無一不包,競爭必然伴隨著謊言,在冷兵器時代,攻城略地的頭領們靠的不僅僅是武器,還有謀略。都說《三十六計》是部奇書,這部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教頭領們如何欺騙對方,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所謂的奇謀妙計,說穿了都是騙術,人類的歷史也在部落與部落、國家與國家的戰斗中不斷推進。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世界趨于和平,在外交領域,人們依然靠欺騙爭取主動權,以獲取更大的國家利益。

在商業社會,謊言更是無處不在,被稱贊智慧的商人無不老奸巨猾,讓對手深為忌憚。就拿各類鋪天蓋地的廣告為例,每個商品無不是質地精良、工藝考究、功效卓著,事實上,商人們的巨額廣告費背后,為的可不是宣傳商品有多物美價廉,僅僅是想把商品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出去,或讓某種商品占有市場。

為了爭奪人類社會的主體地位,兩性間的謊言從未停止,在母系氏族,女人占有統治地位,會告訴男人,他們的工作不外乎獵食和服從女人的安排;在男權社會,男人宣布“女子無才便是德”,以此把女人的天命定義為“服從”,剝奪女性的地位。延續到今日,男女之間的謊言依然在繼續。

我們不能武斷地說,是謊言造就了人類的進步,但至少可以說,人類因為謊言而不斷進步。

為什么謊言會有這么大的功效?

因為謊言代表靈活,“適者生存”這一概念的核心,就是一切都可以改變,一切都能夠適應的靈活機變。面對一種環境,會利用的人能夠反過來利用環境,不適應的人只能抱怨懷才不遇;面對一種危機,頭腦靈活的人可以順勢而為,將危機變成機遇,不知變通的人只能坐以待斃。

因為謊言代表想象力,當早年的人類說:“我可以坐在鳥背上在空中飛來飛去。”這當然是一句謊言。但是,這樣的謊言會讓旁人產生向往之情,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思索:“人到底怎么樣才能飛上天?”于是人們會嘗試在手臂上綁鳥翅膀,嘗試使用熱氣球,嘗試模擬鳥的羽翼,嘗試蒸汽機和機械的結合,最后,飛機產生了。人類社會的每一樣發明,都有想象力的作用,而在發明之前,人們不會相信一棵草能治病,一塊石頭能打獵,金屬可以磨尖,動物可以當家畜,人可以在太空中種糧食……

因為謊言代表相對和平。人類的基數大,資源少,戰爭不可避免,競爭和沖突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每一個家庭。僅僅靠道德的感化,不能解決資源匱乏和人性貪婪的沖突。這時候,謊言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謊言,能帶來暫時的、相對的和平,緩解人與人的關系,減少一觸即發的沖突。誠然,謊言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回避、求同存異等方式換來的相對輕松的空間,已經讓我們得到了很大限度的愉快。

謊言帶來人類的進步,但謊言不是人類進步的基礎,行動才是。謊言是虛構的,那些因謊言而產生的行動才是真實的,人類的歷史有謊言的參與。人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不論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有謊言的地方,同樣會有踏實肯干的人,實踐著美好的理想。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類社會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展,從野蠻走向文明。

禽獸之變詐

——深入基因的生存本能

面對謊言交織的世界,有時候,人們難免覺得身心疲憊,慨嘆道:“勾心斗角,勞心勞力,還不如做個動物呢!”且慢!你以為動物就不會撒謊嗎?讓我們聽聽養了三只狗的高太太說的話,她說:“我家里有三只狗,同一個品種,兩母一公,個個都是小狐貍。沒養狗之前,我一直以為狗是最誠實的動物,現在我可不相信了!就說我家這三只,做錯事你要教育它們,手還沒碰到,它們就開始哀叫,好像你虐待了它們一樣;你吃飯的時候,它們眼巴巴地看著你,坐在地上乖乖的一副受氣樣;有只小母狗最淘氣,平時咬壞了什么,偷偷叼到別的狗窩里嫁禍……大家說說,這狗和人有什么區別?都這么狡猾難纏!”

沒錯,那些認為動物簡單的人可以歇歇了,動物們的心思雖然比不過人類,但它們也知道如何撒謊,家養的寵物知道如何討主人歡心,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為了逃避主人的懲罰,它們也知道如何故作姿態,如何裝樣子,相信養過寵物的人心里都有數。

在自然界,半真半假有利于進化。騙術可不止是在人類社會才有,動物們為了生存,也在不停地騙騙騙。下面,讓我們看看動物界的欺騙:

說到狡猾的動物,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狐貍,其實狐貍的智商沒那么高,它們不過比其他動物更擅長好吃懶做鉆空子,攻其不備罷了,例如趁別人出門偷個蛋,趁別人不備咬一口。

說說變色龍吧,這才是一種最擅長欺騙的動物。變色龍是一種熱帶爬行動物,最大特征就是有“保護色”——它身體的顏色會隨著周圍環境產生變化,以逃避它們的敵人。蛇和鷹都把變色龍當做食物,但是,即使以鷹的眼力,也很難在一大片綠葉中區分一只變成綠色的變色龍;即使以蛇的敏捷,也很難捕捉突然“消失”的與樹皮一樣成了棕色的變色龍。

再說說鷹和蛇,它們不僅有天賦的速度和優勢,而且有著聰敏的頭腦。一只鷹在山崖下,看遠處來了一群羊,它不會立刻沖上去,而是等獵物走近一點,才猛地起飛攫走一只;蛇就更狡猾了,會悄無聲息地接近獵物,讓獵物在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喪命。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詩人辛棄疾為我們勾勒的鄉村景象。不知道詩人知不知道,在青蛙的世界里,雄性青蛙靠叫聲吸引異性,叫聲越低沉,這只蛙越強壯。有些雄蛙身體小,力量弱,只好通過拼命壓低自己的聲音,來偽裝強壯,吸引異性,捍衛自己的領地,嚇退來侵犯的敵人。

伯勞鳥是一種肉食性雀鳥,十分兇悍,先看到危險的伯勞鳥會發出尖銳的警告聲,讓其他同伴趕快逃跑。不過,也有一些伯勞鳥看到美味食物,也會發出叫聲,這時,附近的伯勞鳥都會飛得遠遠的避開天敵,這只造假的伯勞鳥就能獨享美食。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在中國人心中,杜鵑是杜宇的化身,寄托了人們美好的哀愁,事實上,杜鵑這家伙可是動物界的撒謊慣犯,這種鳥好吃懶做,就算生了蛋也懶得去孵化去喂養,它們會把自己的蛋生在其他鳥的巢穴,具體做法如下:尋找一只剛剛下了蛋的傻鳥——趁那只母鳥出去覓食趕快進人家窩里生蛋——把母鳥的蛋全都踢下枝頭,留下杜鵑蛋——拍拍翅膀走人,等傻鳥回來孵小杜鵑、喂小杜鵑。惡劣吧?

還有些動物,能用身體的形狀模仿周圍的環境,例如有些爬行類動物可以把自己“變”成一根樹枝;某些深海魚類看上去如海底的沙石;某些鳥類看上去像老樹的皮……這種“擬態”也是動物們的經典騙術。

清朝的蒲松齡先生寫過一篇《狼》,一個晚歸的屠戶遇到兩只狡猾的狼,狼想盡辦法對付屠戶,最后被聰明的屠戶獵殺,并留下了那段經典的評價:“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但是,事實證明,人類小看動物是不行的!

比如,一些動物長得特別可愛,讓人一眼就喜歡,那你危險了……就拿大眼睛圓滾滾的海豹來說,它們的力氣可非同小可,被它們咬一口非送命不可。還有一些動物看似安全,其實全身都是毒汁,碰觸它們的身體就必然會中毒,何況,人類有一些騙術本來就來自動物界,例如軍人身上的迷彩裝。

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當場朗讀了一篇短篇小說,名字叫做《狼》,寫一只狼如何欺騙他人,危害人間。這篇很有魔幻色彩的小說,主題其實與蒲先生的《狼》如出一轍,只不過切入角度不同:動物一旦運用了人的智慧,能把人耍得團團轉,其實,動物們就算再狡猾,也比不過人類,人類還是技高一籌。

看完動物界多姿多彩的表演,再想想我們平日面臨的謊言,也只能笑著說一句“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現在,你知道為什么人類擅長說謊了嗎?因為所有生物都在一個謊言交織的世界生存,人類就是在這個謊言交織的自然界,經過殘酷的自然選擇才生存下來,謊言是人類天生的本領,已經刻入了DNA,成為生存的本能。

說到底,說謊不是人類的“專利”,卻是人類的“長項”,就是因為我們比其他生物更懂得智慧(或者說謊言)的作用,更善于運用權謀,才站在食物鏈的終端。有這樣一個“出身”,走出自然界的我們重新看看謊言問題,是不是能夠更明確地了解自身的位置?沒錯,我們從自然界脫穎而出,不但不能責難謊言,還要感謝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城市| 保亭| 天台县| 陇西县| 山西省| 礼泉县| 建阳市| 天峨县| 平乡县| 垦利县| 怀化市| 德庆县| 秦安县| 砚山县| 寿阳县| 方城县| 冕宁县| 马龙县| 类乌齐县| 怀集县| 福鼎市| 甘南县| 临安市| 玉山县| 永吉县| 通道| 昌宁县| 昆山市| 温泉县| 乐业县| 大同市| 金乡县| 时尚| 建瓯市| 新津县| 辽宁省| 贵南县| 马龙县| 宁海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