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致竺摩法師
- 李叔同全集之書信(05)
- 弘一法師
- 641字
- 2016-11-02 21:38:32
(一九四一年冬,晉江)
竺摩法師慧鑒:
(前略)茲綜合律文,及南山、靈芝鈔、疏記義;列表如下:
犯相——與女說法,過五六語——波逸提。
五六語,且舉陰入。靈芝謂:亦可說余法也。此戒制意,如《南山戒疏》云:“凡說法生善,事須應時,不請而說,理無強授。本無敬信,情懷奢慢。脫因斯次。致有過非,不免譏謗,清白難拔?!膘`芝釋云:“敘制意有二:一乖說法之儀;二是生譏之本?!?
開緣——在有智男子前,過五六語說——不犯。
有智男子者,解知粗惡,不粗惡事。即檢小兒癡狂等。
不在有智男子前,若女請問者,應答廣說——不犯。靈芝云:“若請說,若問義,隨多少者,以虛心求請,義非強說,故不限多少。”
真諦三藏之三種解釋中,第三解謂:“女性暗弱,是故律云云?!贝伺c律文不同。是戒緣起,因與女耳語說法,發生嫌疑而制,決未云“暗弱”二字也。
說法貴觀機,不可拘泥。為女眾說法時,可以不用第三解。于前二解中,擇其契機者用之可耳。
大小乘佛典中,雖有似輕女性之說,此乃佛指其時印度之女性而言。現代之女眾不應于此介懷。
又佛之所以出此等語者,實于大慈悲心,以誡誨勖勵,冀其改過遷善,決無絲毫輕賤之心也。
大小乘佛典中,記述女人之勝行圣跡甚多,如證初二三四果、發無上道心,乃至法華龍女成佛、華嚴善財所參善知識中亦有示現女身者。惟冀仁者暇時,遍采《大藏經》中此等事跡,匯輯一編,以被當代上流女眾之機,則閱者必生大歡喜心,欣欣向榮,寧復輕生疑謗乎?
佛典中常有互相歧異之處,人每疑其佛意,何以自相矛盾?寧知此乃各被一機,不須合會,無足疑也。
演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