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五言律詩】
- 納蘭性德全集第三冊:詩集
- (清)納蘭性德
- 4229字
- 2016-11-02 22:06:11
茉莉
南國素嬋娟[1],春深別瘴煙。
鏤冰含麝氣,刻玉散龍涎。
最是黃昏后,偏宜綠鬢[2]邊。
上林聲價重,不憶舊花田。
【注】
[1]嬋娟:形容女子姿態優美,這里代指美女。
[2]綠鬢:烏亮的鬢發。形容女子年輕貌美。
丁香
芳譜稱佳客,仙株也姓丁。
鶴翎風細細,雞舌[1]氣冥冥。
紫勝心中結,銀珰耳上星[2]。
深閨多韻事,名愛借余馨。
【注】
[1]雞舌:即丁香。其氣芬芳,可治口氣。
[2]紫勝、銀珰:婦女的首飾和銀質耳飾。
魚子蘭
石家金谷里,三斛[1]買名姬。
綠比瑯玕[2]嫩,圓應木難[3]移。
若蘭芳竟體,當暑粟生肌。
身向樓前墮,遺香淚滿枝。
【注】
[1]斛:古代量器名,也是容量單位。一斛十斗,后改為五斗。
[2]瑯玕:翠綠的竹子。
[3]木難:又作“莫難”,寶珠名。
荷
魚戲葉田田[1],鳧飛唱采蓮。
白裁肪玉瓣,紅剪彩霞箋。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憐并蒂[2],常繡枕函邊。
【注】
[1]田田:蓮葉茂密相連的樣子。
[2]并蒂:兩朵或兩朵以上的花并排長在同一根徑上。常用來比喻夫妻恩愛。
又
華藏[1]分千界,憑闌每獨看。
不離明月鑒,常在水晶盤。
卷霧舒紅幕,停風靜綠紈[2]。
應知香海[3]窄,只似液池[4]寬。
【注】
[1]華藏:又稱“華府”,佛家之府庫。
[2]紈:細絹。
[3]香海:借指佛門。
[4]液池:即太液池,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御池。
桂
叢樹淮南茂,秋林嶠[1]外芳。
碧珊天女珮,金縷月娥囗[2]。
露鑄鸞釵色,風熏鷲嶺[3]香。
釀花新醑熟,味美勝椒漿[4]。
【注】
[1]嶠:泛指高峻陡峭之山。
[2]囗:女子身上的佩帶。
[3]鷲嶺:因在印度,佛曾居住于此地,故后世借指佛寺。
[4]椒漿:即用椒浸泡而制成的酒,古時多用來祭奠神靈。
題蘇文忠《黃州寒食》詩卷[1]
古今誠落落[2],何意得斯人。
紫禁稱才子,黃州憶逐臣。
風流如可接,翰墨[3]不無神。
展卷逢寒食,標題想后塵。
【注】
[1]蘇文忠即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死后追溢文忠。嘉佑間進士,學識淵博,天資聰穎,精通詩文書畫。元豐初被貶至黃州,于元豐三年(一〇八〇年)寒食節作《黃州寒食》一詩。
[2]落落:眾多而堆積的樣子。
[3]翰墨:即“筆墨”,泛指文章、書法。
郊園即事
勝侶招頻囗[1],幽尋[2]度石梁。
地應鄰射圃[3],花不礙球場。
解帶晴絲弱,披襟露葉涼。
此間蕭散絕,隨意倒壺觴[4]。
【注】
[1]囗:同“懶”,懶惰,懈怠。
[2]幽尋:探勝尋幽。
[3]射圃:習射場所。
[4]壺觴:盛酒之器具。
入直西苑[1]
望里蓬瀛[2]近,行來閬苑齊。
晴霞開碧沼[3],落月隱金堤。
葉密鶯先覺,花繁徑不迷。
笙歌回輦[4]處,長在鳳城西。
【注】
[1]西苑指舊時北京的北海、中海、南海以及太液池,為清代宮禁之內苑。此詩當系納蘭性德任侍衛期間某次值班時所作。
[2]蓬瀛:指蓬萊和瀛洲。相傳為神仙所居之處。泛指仙境。
[3]碧沼:碧水池。
[4]回輦:天子御駕回轉。
景山[1]
雪里瑤華島,云端白玉京[2]。
削成千仞勢,高出九重城[3]。
繡陌回環繞,紅樓宛轉迎。
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榮。
【注】
[1]景山:又稱煤山,在今北京神武門之北。據考,康熙曾多次至此,此詩當為其中某次性德隨扈到此時所作。
[2]玉京:道家傳說為天尊居住之所。
[3]九重城:古代天子所居之紫禁城有門九重而得名。
蕉園[1]
見說齋壇閉,前朝大乙[2]祠。
鶯邊花樹樹,燕外柳絲絲。
宮籞[3]人稀到,詞臣例許窺。
今朝陪豹尾[4],新長萬年枝。
【注】
[1]蕉園:即芭蕉園,在北京太液池東。
[2]大乙:又作“太乙”。
[3]宮籞:天子的禁苑。
[4]豹尾:天子車乘上的裝飾物,掛在最后一輛車上。
雄縣觀魚[1]
漁師[2]臨廣澤,侍從俯清瀾。
瑞入王舟好,仁知圣網寬。
撥鱗[3]飛白雪,行鲙縷[4]金盤。
在藻同周宴,時容萬姓看。
【注】
[1]據《康熙起居注》記載,康熙皇帝曾多次到雄縣,而作為侍衛的納蘭性德必當隨扈前往。此詩應是在其中某次觀魚時節的隨扈中所作。
[2]漁師:漁人。
[3]撥鱗:魚兒在水中嬉戲游動。
[4]縷:細絲、細線。
戒臺同見陽作[1]
敧斜[2]一徑入,門向夕陽邊。
何必堪娛賞,凋零自可憐。
松寒疑有雪,僧老不知年。
只合千峰上,長吟看月圓。
【注】
[1]此首并未載于《通志堂集》中,而是據《飲水詩詞集》補入。戒臺即“戒臺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馬鞍山麓,歷史悠久。見陽與納蘭性德二人于國子監就讀時相識,后多年來往密切,康熙十八年秋見陽離京赴湖南就任江華知縣。此詩當作于上述交往期間內。
[2]敧斜:歪斜不正。
送張見陽令江華[1]
楚國連烽火,深知作吏難。
吾憐張仲蔚[2],臨別勸加餐。
避俗詩能寄,趨時術恐殫[3]。
好名無不可,聊欲砥[4]狂瀾。
【注】
[1]張純修,號見陽,字子敏,浭陽人;江華,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康熙十八年,張見陽令江華縣,性德作此詩以送。
[2]張仲蔚:張純修之別稱。
[3]殫:《廣雅》:“殫,盡也。”
[4]砥:比喻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寄梁汾,并葺茅屋以招之[1]
三年此離別,作客滯何方[2]?
隨意一尊酒,殷勤看夕陽。
世誰容皎潔,天特任疏狂[3]。
聚首羨麋鹿,為君構草堂。
【注】
[1]性德與梁汾(顧貞觀)二人感情深厚??滴醵炅悍跉w鄉喪母,后性德特為其修建茅屋招他回京,直至康熙二十三年梁汾才自鄉返京。此詩當作于其年春。
[2]此處云梁汾“歸鄉”為“作客”,可見性德認為梁汾的故鄉應在北京才對。表達了其希望梁汾速速歸京之情。
[3]疏狂:狂放無拘束。
歲晚感舊
時序忽云暮,離居倍悄然[1]。
誰將仙掌露[2],換卻日高眠。
短夢分今古,長愁減歲年。
平生無限淚,一灑燭花前。
【注】
[1]悄然:憂愁的樣子。
[2]仙掌露:漢武帝好神仙之道,特命人作承露盤,上有仙人墩以接甘露,服之以延年。
盛京[1]
拔地蛟龍宅[2],當關虎豹城。
山連長白[3]秀,江入混同清。
廟社靈風肅,豪強右族[4]更。
明明開創業,休擬作陪京[5]。
【注】
[1]盛京即今遼寧省沈陽市,曾為后金都城,一六三四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康熙二十一年三月上旬納蘭性德曾隨皇帝在盛京駐留。
[2]蛟龍宅:蛟龍象征帝王,為帝王居所。
[3]長白:即長白山,橫亙于中國的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的東部及朝鮮兩江道交界處,為東北第一高峰。
[4]右族:名門貴族。
[5]陪京:即陪都,是國家在正式首都之外設立的輔助性首都,以加強對全國的控制。
松花江[1]
宛宛經城下,泱泱[2]接海東。
煙光浮鴨綠,日氣射鱗紅。
勝擅佳名外,傳訛舊志中。即混同江也。《金史》有宋瓦江,舊志遂以混同、松花為二江,誤矣。
花時春漲暖,吾欲問漁翁。
【注】
[1]松花江發源于中、朝交界的長白山天池,跨越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四省區,是黑龍江右岸的最大支流??滴醵荒辏ㄒ涣硕辏┐?,納蘭性德隨皇帝到東北,曾多次泛舟松花江上,此詩當系其時之作。
[2]泱泱:形容水勢浩大。
沈進士爾燝歸吳興,詩以送之[1]
成名方得意,幾日問歸舟。
獨有離居者[2],蕭然感素秋[3]。
一筇[4]黃葉寺,孤棹白蘋洲。
無限江湖興,因君寄虎頭[5]。時梁汾客苕上。
【注】
[1]沈爾燝,康熙二十一年進士,浙江吳興人,與性德為好友。中進士不久旋即返鄉。性德贈此詩以送別。
[2]離居者:離開友人單獨居住者。
[3]素秋:指秋季。古代五行中說,秋屬金,其色白,故稱素秋。
[4]筇:一種竹子,適合作拐杖。
[5]虎頭:即虎丘,顧梁汾歸江南后居住在此。
與經生夜話[1]
率意[2]元無咎[3],經心[4]始自疑。
昔人猶有恨,今我竟何期。
客與齊書帙[5],人來問畫師。
若無心賞[6]在,愁絕更從誰。
【注】
[1]經生即指經綸,字巖叔,浙江余姚人,畫家,善繪侍女,納蘭性德之同事及友人。
[2]率意:率性,隨意。
[3]無咎:無過失。
[4]經心:留心,注意。
[5]帙:量詞,用以裝套的書。
[6]心賞:心情舒暢,怡然自得。
詠籠鶯
何處金衣客[1],棲棲[2]翠幕中。
有心驚曉夢,無計囀[3]春風。
漫逐梁間燕,誰巢井上桐。
空將云路翼,緘恨[4]在雕籠。
【注】
[1]金衣客:即指鶯,因其渾身羽毛金黃而得名。
[2]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3]囀:鳥婉轉地鳴叫。
[4]緘恨:含恨。
塞外示同行者[1]
西風千萬騎,颯沓[2]向陰山。
為問傳書雁,孤飛幾日還?
負霜[3]憐戍卒,乘月望鄉關。
王事兼程促[4],休嗟[5]客鬢斑。
【注】
[1]此詩系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秋納蘭性德奉命出使邊塞參與“覘梭龍”時所作。
[2]颯沓:快速迅猛的樣子。
[3]負霜:受霜寒之苦。
[4]促:緊急,急迫。
[5]嗟:慨嘆,傷嘆。
駕幸五臺恭紀[1]
杳杳[2]丹梯上,迨迨翠輦回。
慈云籠戶牖,佛日[3]現樓臺。
珠樹[4]參天合,金蓮布地開。金蓮花,惟山中有此種。
共傳天子孝,親侍兩宮來。
【注】
[1]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二月及九月納蘭性德曾隨皇帝兩次赴五臺山。而結合詩意,此詩系九月赴五臺山時(或其后)所作。
[2]杳杳:幽遠寧靜的樣子。
[3]佛日:比喻佛法慈悲為懷,普渡無私,如日之普照大地。
[4]珠樹:傳說中的仙樹。
扈從圣駕祀東岳禮成恭紀[1]
岱宗柴望[2]處,仙蹕[3]迥云霄。
禮樂猶三代,諸侯協肆朝。
東封金牒字,南指玉衡杓[4]。
闕里[5]應相近,回鑾亦不遙。時傳旨南巡回日祀曲阜圣廟。
【注】
[1]東岳即泰山,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納蘭性德隨扈南巡至此,并于十月初十日、十一日兩次臨東岳廟。此詩當系其時之作。
[2]柴望:古時的祭禮。“柴”就是燒柴祭天地;“望”就是祭山川。
[3]仙蹕:帝王的車乘。
[4]玉衡杓:北斗俗稱“杓星”,北斗七星之第五星為玉衡。
[5]闕里:孔子故里山東曲阜。
金陵[1]
勝絕江南望,依然圖畫中。
六朝幾興廢,滅沒但歸鴻。
王氣倏云盡,霸圖誰復雄?
尚疑鐘隱[2]在,回首月明空。
【注】
[1]金陵即今南京,別名秣陵、建業、揚州、建鄴、建康等??滴醵辏ㄒ涣怂哪辏┦辉鲁跻恢脸跛娜眨ㄊ铝罩辆湃眨?,納蘭性德隨皇帝南巡至金陵,此詩當作于其時。
[2]鐘隱:即李煜(九三七年至九七八年),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彭城人。在位十五年,世稱南唐后主。
夜合花[1]
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榮。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隨筠箔[2]亂,香雜水沉生。
對此能銷忿,旋移近小楹[3]。
【注】
[1]此詩是納蘭性德逝前七日即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所作,也是性德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詩。
[2]筠箔:竹簾。
[3]楹:屋前的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