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七言絕句】(2)
- 納蘭性德全集第三冊:詩集
- (清)納蘭性德
- 4925字
- 2016-11-02 22:06:11
又
戰壘臨江少落花,空城白日盡饑鴉。
最憐陌上青青草,一種春風直到家。
又
陣云黯黯[1]接江云,江上都無雁鶩群。
正是不堪回首夜,誰吹玉笛吊湘君[2]?
【注】
[1]黯:黑。
[2]湘君:傳說舜南巡死后,成為湘水男神,后世稱之為湘君。
又
邊月無端照別離,故園何處寄相思?
西風不解征人苦,一夕蕭蕭[1]滿大旗。
【注】
[1]蕭蕭:凄清孤獨的樣子。
又
移軍日夜近南天,薊北[1]云山益渺然。
不是啼烏銜紙[2]過,那知寒食又今年。
【注】
[1]薊北:今河北省薊縣以北。
[2]紙:此處指清明時節上墳用的紙。
又
鬢影蕭蕭夜枕戈,隔江清淚斷猿多。
霜寒畫角吹無力,歸夢秦川[1]奈爾何!
【注】
[1]秦川:泛指今陜西、甘肅的秦嶺以北的關中平原地帶。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地屬秦國而得名。
又
一曲金笳客淚垂,鐵衣閑卻臥斜暉。
衡陽十月南來雁[1],不待征人盡北歸。
【注】
[1]雁:一種候鳥,古代傳說雁十月南歸到衡陽就不再往南了,此處暗指衡陽已經從吳三桂手中收回兩個月了。
又
才歇征鼙[1]夜泊舟,荻花楓葉共颼颼[2]。
醉中不解雙鞬[3]臥,夢過紅橋訪舊游。
【注】
[1]鼙:古代軍中的戰鼓。
[2]颼颼:形容風聲。
[3]鞬:盛弓箭的工具。
又
去年親串[1]此從軍,揮手城南日未曛[2]。
我亦無端雙袖濕,西風原上看離群。
【注】
[1]親串:指親戚或者關系親近的人。
[2]曛:落日的余光。
賦得《柳毅傳書圖》,次陳其年韻[1]
黃陵[2]祠廟白蘋洲,尺幅圖成萬古愁。
一自牧羊涇水上,至今云物不勝秋。
【注】
[1]柳毅傳書是神話故事。洞庭龍女在夫家遭虐待,柳毅見此就仗義為龍女傳送家書,入海見龍王。龍女得救后,與柳毅感情日增,于是結成夫婦。陳其年,即陳維崧(一六二五至一六八二年),字其年,號迦陵,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宜興(今江蘇)人。清初與朱彝尊、納蘭性德并稱為三大詞人。
[2]黃陵:指洞庭湖邊的黃陵廟,古稱黃牛廟、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都建在舜之二妃的墳墓上。
又
花愁雨泣總無倫,憔悴紅顏畫里真。
試看劈天金鎖去,雷霆原惱薄情人[1]。
【注】
[1]薄情人:指虐待龍女的丈夫。
又
晶簾碧砌玉玲瓏,酒滴珍珠日未中。
忽報美人天上落,寶箏筵里盡春風。
又
凝碧宮寒覆羽觴,洞庭歌罷意茫茫。
玉顏寂寞今依舊,雨鬢風鬟[1]枉斷腸。
【注】
[1]鬟:古代婦女梳成環形的發卷。
題照[1]
畫出東風別一般,綠窗人靜獨憑闌。
就中真色[2]圖難就,最是春山[3]兩筆難。
【注】
[1]題照:在畫像上題詞。
[2]真色:人的真實本色,內在思想和性格。
[3]春山:春天的山色如黛,比喻女子的雙眉如春山。
別意
晶簾低映美人蕉[1],雨歇芳叢點未消。
應是玉鞭歸較晚,故從花底坐無聊。
【注】
[1]美人蕉:雙關語。既是花的名字,又說美人的心焦躁難捱。
又
濃香如霧恍難尋,執燭櫻桃[1]伴夜深。
慚愧十郎[2]歸未得,空題紅淚寄焦琴[3]。
【注】
[1]櫻桃:比喻女人的櫻桃小嘴,此處代指女人。
[2]十郎:古代有兩個“十郎”,唐代的李益和清代的李漁。因為李漁和納蘭性德同處一個時代,當時也沒有社會地位,所以此處指的應該是李益。李益,字君虞,唐代詩人,陜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后遷往河南鄭州。
[3]焦琴:琴中的佳品。
又
獨擁余香冷不勝,殘更數盡思騰騰[1]。
今宵便有隨風夢[2],知在紅樓第幾層?
【注】
[1]騰騰:一直跳動,好似火焰那樣旺盛。
[2]隨風夢:隨風而來的好夢。
又
芭蕉陰暗玉繩[1]斜,風送微涼透碧紗。
記得夜深人未寢,枕邊狼藉一堆花。
【注】
[1]玉繩:星名。經常泛指群星。
又
銀屏對影自生憐,正是看花中酒[1]天。
剪卻合歡雙帶子,一般牽恨又今年。
【注】
[1]中酒:醉酒。
又
茗碗[1]香爐事事幽,每當相對便無愁。
金籠自結雙棲愿,那得齊紈怨早秋。
【注】
[1]茗碗:茶碗。茗,由嫩芽制成的茶或者由老葉制成的茶。
暮春見紅梅作,簡梁汾[1]
杏花庭院月如弓,又見江梅一瓣紅。
知是東皇[2]深著意,教他終始[3]領春風。
【注】
[1]康熙二十一、二十二年春季納蘭性德都不在京城,只有二十三年春天在京城,所以此詩應該是作于那時。
[2]東皇:指司春之神。
[3]終始:即始終。
詠絮
落盡深紅綠葉稠,旋看輕絮撲簾鉤[1]。
憐他借得東風力,飛去為萍[2]入御溝[3]。
【注】
[1]簾鉤:卷簾用的鉤子。古代的床上都有幔,睡覺時拉上,白天用簾鉤掛在兩旁,就像現在的蚊帳一樣。
[2]萍:水上的浮萍。
[3]御溝:也叫禁溝,指的是宮墻外面的護城河。
柳枝詞
一枝春色又藏鴉[1],白石清溪望不賒[2]。
自是多情便多絮[3],隨風直到謝娘[4]家。
【注】
[1]藏鴉:烏鴉躲藏起來。此處是說柳樹枝繁葉茂,春色漸深。
[2]賒:遠。
[3]絮:雙關語。既指柳絮,又指思緒。
[4]謝娘:晉朝女詩人謝道韞有文才,所以后人把才女稱為“謝娘”。
又
春到江南春草生,乍驚搖曳撲簾旌[1]。
黃鸝無語昏鴉起,深閉重門[2]待月明。
【注】
[1]簾旌:簾端所綴的裝飾。也泛指簾幕。
[2]重門:多層的門。
又
七香車[1]過殷[2]輕雷,十里紅樓[3]照水開。
遙指玉鞭[4]鞭白馬,柳陰陰下是郎來。
【注】
[1]七香車:用多種香木制成的車,非常華貴,最早出現于商周時期。
[2]殷:雷聲。
[3]紅樓:古代富貴人家的女兒住的地方。
[4]玉鞭:比喻有才之士。
又
水亭無事對斜陽,宛地[1]輕陰卻過墻。
休折長條惹輕絮,春風何處不回腸。
【注】
[1]宛地:此處應該是指納蘭性德曾經到過的北京近地宛平。
又
何處纖腰不可憐,纏頭[1]拋與沈郎錢[2]。
女兒睡覺推窗看,忽憶迎歡舊系船。
【注】
[1]纏頭:唐朝打賞給唱歌跳舞之人的小費。
[2]沈郎錢:東晉大將軍王敦手下的參軍沈充所造的錢幣。此種錢非常輕,并且小,就像榆錢似的。
又
永豐坊里謝啼鵑[1],移植紅泥[2]曲檻邊。
涼月一簾思往事,是他曾與伴無眠。
【注】
[1]啼鵑:傳說杜鵑啼血,叫聲凄苦。
[2]紅泥:因為杜鵑啼血,染紅了泥土。實際上指的是花欄邊上的落紅花瓣。
又
人去樓空屬阿誰?月明惟見影垂垂。
尋常已是堪愁絕,何況春來贈別離。
又
何事憑闌怨月明,乍晴樓閣倍晶瑩。
相思一夕溪流漲,倒影絲絲拂水平。
又
綠到長干[1]第幾橋?晚晴簾幕隔吹簫。
前身自是輕狂甚,嫁得東風帶水飄。
【注】
[1]長干:古代建康里的巷名,此處泛指京城里的街巷名。
又
辛夷[1]開罷絮紛紛,青粉墻頭日未曛。
記得個人春病起,是他縈惹[2]綠羅裙。
【注】
[1]辛夷:中藥材,又叫木筆,俗稱玉蘭,落葉喬木,高數丈,春初開花,有香氣,主要產于中國河南、陜西等地。
[2]縈惹:牽纏,招引。
又
手綰長條倚水樓,困人風日懶梳頭。
濛濛一抹催花雨,半系斑騅[1]半系舟。
【注】
[1]斑騅:毛色相雜的駿馬。
又
軟風吹雪帶微香,曾向珠樓掃鈿[1]床。
塘上鴛鴦三十六,只今何處月茫茫。
【注】
[1]鈿: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物品上作裝飾。
又
風過游絲卷落花,又隨飛絮上檐牙。
東鄰為約清明后,陌[1]上輕衫共采茶。
【注】
[1]陌:田間東西方向的道路,也泛指道路。
又
一水縈回雁齒橋,紅泥亭搭綠絲絳[1]。
潯陽縱有麻姑[2]信,春雨春風自寂寥。
【注】
[1]絳:用絲線編織的花邊或扁平帶子,用來裝飾衣物。
[2]麻姑:道教中的神話人物。《神仙傳》有記載:麻姑,修道于牟州東南姑馀山,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經家,十八九歲,很漂亮,自稱“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所以古代用麻姑比喻高壽。江西有麻姑山,在今南城縣的西南部,風景秀麗,物產豐富。
又
細細萍吹水面風,百花飛盡綠陰同。
別離管盡人如昨,羅袖長垂玉筋[1]紅。
【注】
[1]玉筋:眼淚。
又
休栽楊柳只栽桐,待鳳藏鴉好盡空[1]。
不見胥臺[2]明月夜,一池黃葉但西風[3]。
【注】
[1]好盡空:結果總是一場空。
[2]胥臺:即姑蘇臺,故址在今江蘇省吳縣的西南部,為春秋時期的吳王闔閭所建。
[3]黃葉、西風:眼前所見的秋景,也象征了吳王的失敗。
又柳枝詞[1]
長條短葉漾東風,寒食青郊處處同。
不待含煙兼帶雨,春山一半綠紗中。
【注】
[1]馬云翎死于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秋天,由詩意來看,此詩應當是在馬云翎辭世之后所作。系康熙十八年晚春時所作。
又
馬卿[1]苦憶紅泥閣,我亦傷心碧樹村。
病骨沉綿詞客死[2],更誰攀折與招魂。“綠楊天半紅泥閣,朱槿風前翠袖人。”亡友馬孝廉云翎《柳枝詞》。
【注】
[1]馬卿:納蘭性德的已故的朋友馬云翎。
[2]詞客死:馬云翎因為沒考中回鄉,卻不幸早逝,年僅三十歲。
又
池上閑房[1]碧樹圍,簾文如縠上斜暉。
生憎飛絮吹難定,一出紅窗便不歸。
【注】
[1]閑房:可能是馬云翎曾經住過的地方。
又
翠袖寒輕立畫橋,江謳越吹激山椒[1]。
看來都未關情緒,別向東風弄柳條。
【注】
[1]山椒:山頂。
又
只恐隨風化彩云,夢回酒醒怨斜曛[1]。
陌頭自領行人意,可奈閑來便見君。
【注】
[1]曛:落日的余光。
又
三春何處系人情,惟有垂楊傍戶明。
月到簾櫳[1]遮不斷,雨來池館聽無聲。
【注】
[1]簾櫳:也作“簾籠”。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簾子。
又
蕭條齊映白蘋洲,宛轉青蛾恨未休。
梅雨過時憔悴了,年年無緒到清秋。
又
密護軒窗障小樓,從今不作少年游。
一生幾許心閑日,不見相思見又愁。
初夏月偕仲弟作[1]
云母[2]窗扉夜不扃[3],露華和月滿中庭。
可憐春去無多日,已怯微暄[4]敞畫屏。
【注】
[1]仲弟:納蘭性德的二弟揆敘,生于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二月。納蘭性德比他大十九歲。
[2]云母:礦石名,俗稱千層紙。因為它的晶體呈片狀,極薄,并且很華麗,所以古人常用云母裝飾門窗。
[3]扃:本指從外面關門的門閂。后來用為動詞,即上閂關門。
[4]暄:暖。
龍泉寺書經巖叔扇[1]
雨歇香臺散晚霞,玉輪[2]輕碾一泓[3]沙。
來春合向[4]龍泉寺,方便[5]風前檢較[6]花。
【注】
[1]巖叔為經綸的字,著名畫家。龍泉寺有多處。此處的龍泉山寺可能是以前曾以“龍泉寺”為名的潭柘寺或者靈光寺,兩寺都在北京的西郊。
[2]玉輪:月亮。
[3]泓:深而廣。
[4]合向:共同向某處去。
[5]方便:佛語,指誘導某人,使其領悟佛的真正意義。
[6]檢較:本來寫作“檢校”,散官名,非正式官銜。
又
繡旛[1]風定晝愔愔[2],證取蓮花不染心。
佛法自來空色相[3],當年何事苦吞針[4]?
【注】
[1]旛:古時儀仗用繡帛作長幅,上面圍上圓罩子,下面系著鈴鐺,后來作為旌旗的總稱。
[2]愔愔:寂靜凄清。
[3]空色相:佛家講究一切皆空之相。
[4]吞針:佛語。但此處是自討苦吃的意思。
上元竹枝詞[1]
碧落[2]簫聲轉玉壺[3],踏燈[4]隨處笑相呼。
相逢若個能相賞,消得金霞[5]照夜珠。
【注】
[1]竹枝:樂府名。由古代巴蜀間民歌演變而來。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為詩體,開始盛行起來。后來多寫為《竹枝詞》。
[2]碧落:天空。
[3]轉玉壺:漏聲已經轉了好幾次,夜都過午了。玉壺,即漏,計時的工具。
[4]踏燈:上元節的時候,街市掛滿燈,人們上街賞燈叫做踏燈。
[5]金霞:婦女綴有金飾的禮服。
又
舞散應憐化彩云,盡收紅紫付東君[1]。
長安[2]一片團圓月,只有秧歌徹曉聞。
【注】
[1]東君:司春之神。
[2]長安:泛指京城。
又
天上[1]朱輪繡幰[2]車,幾看春色到梅花。
而今卻畏春寒甚,獨掩重門自試茶。
【注】
[1]天上:皇帝所住的地方。
[2]幰:車上的帷幔。此處指皇宮里的車。
又
半落銀燈爆麝煤[1],似聞秾[2]李踏歌回。
上清[3]更有新翻曲,不許瓊簽[4]傍曉催。
【注】
[1]麝煤:即麝墨,寫字所用的墨。
[2]秾:花木茂盛的樣子。
[3]上清:即侍女。
[4]瓊簽:漏壺的美稱,報時用的工具。
雜題
巖扉日日望城囗[1],近水誰家背市塵。
白板[2]窗齊烏桕樹,紅衫飄曳上樓人。
【注】
[1]囗:城的重門。
[2]白板:門。
又
碧嶂夫容[1]不可攀,閑聽客話釣臺間。
惟應短棹迎潮去,雷殷空江看雪山。
【注】
[1]夫容:即芙蓉,荷花的別稱。
又
亦有閑園臨水裔[1],行來棋響漸丁丁。
新陰四面無窮竹,一逕中通白石亭。
【注】
[1]水裔:水邊。
又
碧城[1]西去面山椒,細路緣堤未覺遙。
日上麗譙看浴馬,千章[2]高柳赤闌橋。
【注】
[1]碧城:《太平御覽》有記載:“元始(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闕,碧霞為城。”后來“碧城”指仙人住的地方。
[2]千章:千棵,指數量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