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年的研究(2)
- 怎樣延長你的壽命
- (俄羅斯)梅契尼科夫
- 5030字
- 2016-05-05 11:12:42
這些過程的發生之所以不像傳染病那么明顯,乃是因為吞噬細胞吸收主要細胞的成分,其過程十分緩慢。這種作用的狀態,可以用卵細胞的萎縮來加以說明。卵細胞周圍的巨噬細胞會逐漸吸取細胞中的卵黃顆粒,隨著這個過程的進行,卵細胞會逐漸萎縮、變形,最后僅存幾個殘片,乃至消失。馬琴斯基曾在我的實驗室中研究這種現象,我也認為對于卵巢的萎縮,巨噬細胞產生的影響最大。
由身體的其他組織被破壞而產生的衰老及其他萎縮現象,因為吞噬細胞的性質各不一樣,所以它們表現不像在神經細胞和卵細胞中那樣明顯。
肌肉逐漸萎縮,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現象。年過60的人,體力已經衰退,難以承擔較大強度的體力勞動。這是非常明顯的事實。由于他們肌肉的運動能力衰退,容易感到疲乏,所以他們的行動遲緩而僵硬。有的老年人雖然智力健全,但他們的體力卻已經衰退到極點。這是由于肌肉的萎縮所致,幾乎人所共知??屏⒖耸茄芯考毎M織學的前輩,他曾注意到這個現象。他對肌肉組織衰老的變化是這樣闡釋的:“老年人肌肉萎縮,肌肉纖維軟弱無力,在肌肉纖維間存在著很多的黃色或褐色的微粒及球形的核體。這種核體往往排列成長條形,明顯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與胚胎時期細胞組織的情況很相似?!?
在科立克之后,對這種現象繼續加以研究的,是維爾皮安和杜安德二位先生。他們也發現老年人已經萎縮的肌肉中存在著許多核體。
在研究衰老的機制中,肌肉組織的衰老現象至關重要。溫伯格和我曾考察多數人類及低等動物老年時期肌肉萎縮的例子,我們能證明前人研究的各種現象都是真實可信的。在已經衰老萎縮的肌肉中,其肌肉纖維中含有相當多的核體,而且這種核體增長迅速。在這種情況下,肌肉富有彈性的物質幾乎完全消失。肌肉纖維在一定的時期內仍然保持狹長的形狀,但最后都會變形,成為參差不齊的塊狀。因為核體增加得非常迅速,所以肌肉纖維中包含的核體就更多了。
上述的事例雖然很新穎,但核體增加的數量之多及增速之快,可以證明細胞缺乏生長能力雖然被視為衰老的作用,但是肌肉的萎縮并非由于細胞缺乏生長能力所致。在肌肉萎縮的時候,細胞的繁殖不但沒有停止,反而相當旺盛。從肌肉的萎縮、毛發的變白、神經細胞的退化以及其他衰老現象來綜合考察,可以知道衰老的發生并非細胞停止繁殖的結果。在大腦萎縮的時候,神經膠質的數量仍然在增加,而且在這些神經膠質中能檢測到噬神經細胞的存在。這個肌肉組織萎縮,但仍有肌肉核體的存在。當肌肉細胞中的核體增加時,細胞質也會隨之增加,這種細胞質,就是所謂的“肌漿”。肌漿增加,則肌肉中具有特殊伸縮性的肌質就減少了。這種現象和肌肉中的吞噬作用同時存在。在健康正常的肌肉中,肌漿、肌質、肌質核的比例是相互平衡的。一到老年,肌肉中的肌質就會減少,而肌漿和肌質則會增加。因為三者間的平衡被打破,肌肉的能力因此而減弱。在這種情況下,肌漿對肌質的作用,也被看做是吞噬作用。這與毛發中的噬色素細胞及神經細胞中的噬神經細胞相似。
我們再研究其他肌肉萎縮的情況,現在以蝌蚪的尾部肌肉為例,從中我們更能了解上述老年人肌肉萎縮的過程。因為在這兩種情形中,肌肉萎縮的現象都是由一種特殊的細胞——噬肌肉細胞對肌肉中固有的伸縮性物質產生破壞作用所致。
人在衰老的時候,體內器官的組織發生硬化,這也是一種特殊的現象。骨骼是人身體中最堅固的部分,但是到了老年,骨質容易變得疏松,不像以前那樣密致,因此,骨骼就容易變脆弱。這種情況常常使老人容易發生骨折,從而遭受外來的危險。老年人的骨質不但疏松多孔,而且重量也會減輕。雖然巨噬細胞能夠破壞神經細胞和肌肉纖維中的柔軟物質,但它們能否吞得下堅硬且含礦物質的骨質,仍是一個疑問。如果前面講到的巨噬細胞不能吞下堅硬的骨質,那么骨骼的衰老萎縮,必定是另一種吞噬作用所為,與其他組織或器官的吞噬作用不太一樣。在骨組織細胞中發生的情況,與巨噬細胞產生的作用非常相似,其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核體,就是所謂的破骨細胞。這些破骨細胞生長在骨板周圍,恣意發揮其破壞作用。然而這種破壞作用不能將骨質分解成碎片,也不能溶解骨質中的物質而加以吸收,這種破壞作用的實質雖然還不能完全弄明白,但現在可以知道,似乎是破骨細胞分泌了一種酸性物質,使骨質中的無機鹽分解而軟化,這種作用也能在各種骨瘍中發現。
破骨細胞所產生的作用,與巨噬細胞實際上是一樣的。這種作用能讓老年人骨骼中的一部分鈣質溶解,隨著血液的循環而消失。這或許是老年人體內其他組織中出現石灰質沉淀的原因。在骨質因為年老而變輕、變疏松的時候,體內軟骨硬化,腰椎間盤內也因含有鈣鹽而變硬。老年人脊柱變形是很常見的現象。
在老年人體內,因為石灰質的轉移,從而使血管產生明顯的變化。動脈粥樣化雖然不是老年人必發的疾病,但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因為有這種衰老的原因,鈣鹽類物質于是存積于細胞膜中,致使細胞膜硬化而變得脆弱。另有研究此類問題的專家法德爾與紹瓦熱等人,對動脈粥樣化的危害和骨質的衰老變異很是關注。這兩種變化間的關系在頭部最為明顯,腦膜動脈彎彎曲曲而出現動脈粥樣化的癥狀,那么顱骨內側腦膜所經過的溝也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原來的形狀。
老人體內的鈣鹽類物質,是從骨質轉移到血管中的,由老年人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現象來觀察,這個結論是很有依據的。由這種原因而產生的結果,往往使老人容易發生骨質脆弱及血管硬化,致使血管輸送營養物質到各器官的作用發生阻礙。這是人體內細胞性質上的兩大障礙,顯而易見。極容易與動脈粥樣化同時發生的病癥,還有動脈硬化,這也是老年人中常見的疾病。這種血管變化的總體情況是非常復雜的,如果不做各種特別的研究,是難以徹底了解的。
由各種原因誘發的動脈疾病,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動脈粥樣化和動脈硬化兩類【1】。然而有時動脈上發生的炎癥疾病,是由于病毒的作用引起的。如梅毒性硬化,是由一種特殊的細菌(紹氏螺旋菌)所引起的早發性衰老。其他動脈上所呈現的衰老現象,有由于石灰質血小板的形成而使血液循環發生障礙而產生的。
對動脈粥樣化產生的原因的研究,曾取得重要進展。雖然使用實驗的方法使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進而做進一步研究的實驗屢次失敗,但雅蘇將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注射到兔子的體內,兔子身上確實出現了動脈粥樣化的癥狀。
這個方法試驗了多次,結果基本上一樣,因此,這個實驗被認為是最著名的。在雅蘇以后,博韋里又將煙葉中的毒素尼古丁注射到動物體內,也得到同樣的結果。由此可知,與衰老現象有重大關系的動脈上的癥狀,屬于慢性炎癥,是由于細菌的感染而引發的;其余則屬于外部的有毒物質侵入體內引起的。
通過前面的敘述,我們就容易知道,動脈的病癥雖然非常普遍,但為什么在老年人的身上卻不那么普遍了。
因為腎上腺素與動脈疾病的發生有特定的關系,我們于是能夠知道,人身體上的某種或某幾種腺狀器官與人體的衰老有著重要的關系。羅蘭博士對這種關系,曾有過詳細的研究,他說:“衰老是身體中與營養有關的甲狀腺和無關器官退化所產生的病態現象。”黏液性水腫病是由于甲狀腺功能的退化而引起的,患者的樣子與老人很像,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凡是見過克汀病患的人都知道,得這種病的人雖然年紀很輕,外型上卻是衰老的樣子??送〔〉牟∫蚣吧眢w上的相關病癥,都是由于甲狀腺出現變異所致。就衰老的現象而言,老年人的甲狀腺與腎上腺經常有囊腫變性的現象,也是很明顯的事實。因此,我們知道這種腺體與身體的衰老有關。有各種事實能夠證明,這種腺體能夠消除外界侵入身體內的有毒物質。因此,這種腺體功能的退化,會讓身體內的組織器官遭受外部有毒物質的侵害。因此,不能說腺體的作用與衰老現象無關。溫伯格在巴斯德學院曾對這種現象做過詳細的研究,在老年動物體內,除了腎上腺稍有衰老外,其他的器官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有的年近80歲的老人患肺炎而死,他的甲狀腺卻是完全正常的。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老年人常因傳染病、肺炎、結核等疾病而死亡。在這類疾病中,腺體尤其是甲狀腺最容易受到影響。這些因傳染性疾病所導致的結果,有時容易被誤認為是衰老的特征。
雖然甲狀腺摘除的患者,其表現出來的癥狀與老年人的癥狀很相似,但這些現象往往多有夸大的地方。關于這種疾病,著名的外科醫師柯歇爾曾有過重要的記載,他指出幾點并不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現象。
皮膚水腫是甲狀腺疾病患者所特有的癥狀,老年人中并不常見。毛發脫落也是甲狀腺疾病患者經常出現的癥狀,也不為老年人所特有?;拣ひ盒运[的婦女月經非常頻繁,但老年婦女已經絕經,而且黏液性水腫患者的皮膚也與老年人大不相同。
從生理上說,甲狀腺疾病患者的癥狀與衰老所呈現的癥狀,二者并沒有什么相似之處。據說摘除甲狀腺而產生惡病體質的,往往都是年青人。布爾納維爾與布里孔先生指出,摘除甲狀腺而產生惡病體質的趨勢,到30歲就停止了。因此,30歲可以視為界定年青的上限。在30歲以前,身體的生長能力是非常旺盛的,而甲狀腺的功能也是相當強盛的。而50至70歲者,因摘除甲狀腺而產生惡病體質的,極為少見。
嚙齒類動物,如鼠、兔等,雖然壽命不長,但摘除甲狀腺后,他們的身體并沒有什么變化,沒有出現一點惡病體質的癥狀。霍斯利說,鳥類與嚙齒類動物被摘除甲狀腺后,并不會出現惡病體質的現象;而反芻動物如馬,則會出現極輕微的惡病體質現象;人類和猴摘除甲狀腺后,雖然會出現惡病體質現象,但一般很輕微;然而肉食性動物卻大不一樣,它們被摘除甲狀腺后,往往會出現極嚴重的惡病體質現象。如果將上述情況與本書下節所述動物年齡上的關系加以對照,就能知道這種情況并不一致。
總而言之,腺體雖然能夠清除侵入人體的有害物質,但因此而認為與人體的衰老有關,我并不能贊同,所以,我并不認同羅蘭的理論。
我認為,人在衰老的時候,身體內的重要細胞發生變化是其主要的原因。因為這種細胞被巨噬細胞所破壞,其中主要物質也被巨噬細胞所吸收,而代以纖維組織。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內的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均受其影響。皮膚黏膜與骨骼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在所有的器官中,只有睪丸能夠抵抗巨噬細胞的侵襲。我在《人的本質》中曾舉了一個例子,一個94歲的老人的睪丸中,仍然能夠產生有活力的精子。一個近103歲的老人,其睪丸中也能產生有活力的精子。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不僅人類如此,其他哺乳動物也一樣,即使年老,雄性動物的睪丸的功能依然健全。
溫伯格博士與我曾研究過一只老狗的睪丸。這只老狗曾活到22歲,在死之前的幾年內顯得衰老不堪。由于巨噬細胞的侵蝕,某幾種特殊的器官已經退化得相當厲害,但它的睪丸的功能依然很健全。睪丸中的細胞能夠自由繁殖,而且還能產生豐富的精子。其性器官的情況也差不多。因此,老年動物的性功能仍然是正常的。我曾單獨研究過一只活到18歲的老狗,它患有睪丸癌,已經無法產生精子了。雖然這只狗顯得非常衰老,但它仍有性功能。
因此,我們知道,在衰老動物的身體中,并非所有的組織都發生變異,也不是所有的器官都被巨噬細胞破壞。能產生白細胞的器官如脾臟、脊髓及淋巴腺等,在其主人進入老年后,固然有明顯的纖維化跡象,但仍有適當的功能,從而產生巨噬細胞,破壞體內的主要細胞。對這類器官中的細胞分裂狀況,我曾特別留意。
像老年人的視力發生變化,就不是巨噬細胞的作用。白內障和出現于角膜附近的乳白色的環狀老年性渾暈,都是老年人中經常出現的病癥。這種變化是由于有脂肪性的物質摻雜其中,所以有渾濁不明的形狀出現。而脂肪的沉積,是因為營養物質的缺乏。在其他的器官中,吞噬作用隨著脂肪的變異而發生。但視覺器官中的角膜和晶狀體卻是一個例外。在大多數的器官中,除了本來就有巨噬細胞的存在,還有一種巨噬細胞產生的源泉。在神經組織中,其源泉為神經膠質;在肌肉組織中,則是肌漿;在骨質中,有破骨細胞。至于肝臟和腎臟,最容易受血液中吞噬細胞的侵襲。然而,在角膜和晶狀體中,就沒有變成巨噬細胞的細胞。
有些傳染病也能使人發生先期衰老的現象,如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兒童,他的模樣就是一個年幼的老人。他的臉上滿是皺紋,皮膚粗糙而松弛,蒼白而容易起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受母體梅毒病毒的影響。根據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說,人類的衰老是由于機體的慢性中毒所致。有毒物質侵入人體,如果不能及時地清除排出,就容易讓組織器官受到損害,進而使其功能退化,而使脂肪性物質沉積,等等。吞噬細胞抵抗侵入人體內有毒物質的能力比身體內的任何細胞都強,甚至受有毒物質的刺激而更加強大??芍?,人體內的普通細胞和巨噬細胞是一種互相競爭的關系,而巨噬細胞是略占上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