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名著 全知道
- 朱立春主編
- 2159字
- 2019-01-02 22:30:14
爾雅/戰國/中國古代第一部詞典
作者簡介
《爾雅》最早著錄于《漢書·藝文志》,但未記載作者姓名。對于《爾雅》的寫作年代及作者,歷來說法不同,有人認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后來孔子及其弟子作過增補,有人認為是孔子弟子編寫的。這種種說法都令人懷疑。根據史料推測,《爾雅》成書的上限不會早于戰國,因為書中所用的資料,有的來自《楚辭》、《莊子》、《呂氏春秋》等書,而這些書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書中談到的一些動物,如狻猊(即獅子),據研究,不是戰國以前所能見到的。《爾雅》成書的下限不會晚于西漢初年,因為在漢文帝時已經設置了《爾雅》博士,到漢武帝時已經出現了犍為文學的《爾雅注》。最初成書當在戰國末年,是由當時一些儒生匯集各種資料而成。歷經秦火、戰亂之后,這部書在漢代初年重新問世,又經過經師儒生的陸續增補,才成為今天所見到的《爾雅》。

《爾雅》書影
背景介紹
《爾雅》是一部以解釋五經為主通釋群書語義的訓詁匯編,而訓詁萌芽于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才有較大的發展。因為從春秋戰國到西漢,幾百年間,語言文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人已經不大看得懂古書,需要有專門的學者來講解。而漢代的統治者力圖用儒家的經典來鞏固自己的統治,于是尊《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并設立五經博士,在官學里講授經義。這就促進了訓詁的繁榮。
作品評價
《爾雅》匯總、解釋了先秦古籍中的許多古詞古義,成為儒生們讀經、通經的重要工具書。在漢代《爾雅》就被視為儒家經典,到宋代被列為十三經之一。事實上,它是一本獨立的詞典。人們借助于這部詞典,可以閱讀古籍,進行古代詞匯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會,增長各種知識。《爾雅》首創的按意義分類編排的體例和多種釋詞方法,對后代辭書、類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名著概要
已知最早提到《爾雅》這部書的是《漢書·藝文志》,其中它被著錄為3卷20篇。此處所列的數字與現行本劃分為19篇的歧異歷來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現行版本19篇,每一篇的題目都以“釋”字打頭,緊跟的下一個字則描述本篇中所要處理的材料的性質。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題目及各篇的內容如下:(一)《釋詁》:動詞、通常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以及一些語法虛詞。(二)《釋言》:動詞。(三)《釋訓》:原始的狀態動詞或者描述動詞,其中許多是重疊的雙音節詞。(四)《釋親》:親屬稱謂。(五)《釋宮》:建筑用語。(六)《釋器》:范圍很廣的器具之名,以及與使用這些詞條有關的動詞。(七)《釋樂》:樂器名及某些音樂術語的條目。(八)《釋天》:天文、歷法及氣象用語。(九)《釋地》:地理及地質用語。(十)《釋丘》:與土丘有關的用語。(十一)《釋山》:與山有關的用語及著名山脈之名。(十二)《釋水》:與河流、溪水有關的用語以及諸如島嶼和船舶的各種各樣的相關條目。(十三)《釋草》:草、草藥以及蔬菜之名。(十四)《釋木》:樹及灌木之名。(十五)《釋蟲》:昆蟲、蜘蛛、爬蟲等蟲類之名。(十六)《釋魚》:各種各樣的水生動物諸如魚、兩棲動物以及甲殼類動物。(十七)《釋鳥》:野禽之名。(十九)《釋畜》:家養動物及家禽之名。這19篇的前3篇與后16篇有顯著的區別,可以分成兩大類。前3篇,即“釋詁”、“釋言”、“釋訓”解釋的是一般語詞,類似后世的語文詞典。其中“釋詁”是解釋古代的詞,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個詞類聚在一起,作為被訓釋詞,用一個當時通行的詞去解釋它們。“釋言”是以字作為解釋對象,被訓釋詞大多只有一兩個。“釋訓”專門解釋描寫事物情貌的疊音詞或聯綿詞。《爾雅》后16篇是根據事物的類別來分篇解釋各種事物的名稱,類似后世的百科名詞詞典。其中“釋親”、“釋宮”、“釋器”、“釋樂”4篇解釋的是親屬稱謂和宮室器物的名稱。在漢代,兒童在完成識字階段的教育后,要讀《論語》、《孝經》和《爾雅》這3部書。學習《爾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蟲魚之名,增長各種知識。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爾雅》的知識容量比較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經非常可觀了。
相關鏈接
《廣雅》是仿照《爾雅》體裁編纂的一部訓詁匯編,相當于《爾雅》的續篇,篇目也分為19類,各篇的名稱、順序、說解的方式以至全書的體例,都和《爾雅》相同,《廣雅》的作者是三國時魏人張揖,原書分為上中下3卷,總計18150字。《廣雅》前3篇,“釋詁”、“釋言”、“釋訓”,解釋的是一般詞語。“釋親”以下的16篇解釋百科名詞。其中“釋親”解釋親屬稱謂以及人的形體的名稱。“釋宮”解釋的是關于房舍建筑方面的詞匯。“釋器”除了解釋器用,還解釋了一些有關骨骼、肌膚、臟腑、飲食等方面的詞語。“釋樂”解釋的是音樂的名稱、樂器的名稱、形制和禮樂的制度。
精彩語段
明明、斤斤,察也。
條條、秩秩,智也。
穆穆、肅肅,敬也。
諸諸、便便,辯也。
肅肅、翼翼,恭也。
癰癰、優優,和也。
兢兢、,戒也。
戰戰、蹌蹌,動也。
晏晏、溫溫,柔也。
業業、翹翹,危也。
惴惴、憢憢,懼也。
番番、矯矯,勇也。
桓桓、烈烈,威也。
洸洸、赳赳,武也。
藹藹、濟濟,止也。
——《爾雅·釋訓第三》
閱讀指導
根據《爾雅》本身的分類,一類一類地看,注意把握大的方向:《爾雅》前三篇即“釋詁”、“釋言”、“釋訓”解釋的是一般語詞,類似后世的語文詞典;《爾雅》后16篇是根據事物的類別來分篇解釋各種事物的名稱,類似后世的百科名詞詞典。

“五經”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