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二章 健康法則的應用

一天一位女士來到藥店,向藥劑師討要治療心身疾病的藥劑。

藥劑師犯難了,藥架上根本找不到她所需要的藥。但是不要急,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適合所有人的配方,那就是用祈禱加信念再拌上積極的人生態度。

各種調查統計的結果告訴我們每天有50%~75%的人都處在疾病的狀態中。不健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人的生理狀態,并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想要從病痛中解救出來,人們可以選擇使用下面所講到的這個健康公式。只要遵循醫師的指導,這個方法將會幫助人們重獲健康。

專門針對精神和情緒方面的治療,可以大大緩解人體能量的流失,此話源于一位銷售經理的親身經歷。當時的他正處于人生的低谷期,能力的喪失和精力的渙散讓這個從前高效、活力四射的人完全失去了光彩。他不再擁有積極的創造力,過去銷售上的種種奇思妙想也不再出現在他的腦子里,輝煌的業績也成了歷史,他的思想源泉就此枯竭了。日漸萎靡的情況看在同事們的眼中,在他們的強烈建議下,銷售經理找到了家庭醫生尋求幫助。不僅如此,公司還特意送他去大西洋城休假,轉而又去佛羅里達,希望能夠有助于他恢復狀態。可惜,兩次旅行都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情況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

就在這時,他的個人醫生向公司主管提及了我們的“宗教——精神治療診所”,并建議安排一次見面。于是在主管的要求下,銷售經理來了,帶著他的滿腔憤怒走進了我們的辦公室。

“把一個生意人送到一個牧師那兒真是一件愚蠢透頂的事,”他憤憤不平地說,“我想你大概正準備為我做祈禱,或是要讀《圣經》給我聽吧。”

面對他的怨氣,我平靜地回答道:“這沒什么不對,有些時候人們在面對困難會感覺無所適從或是無能為力,但做祈禱卻能帶給我們積極的力量,幫助我們走出困境。”

銷售經理卻是一口拒絕了我的合作要求,他以最漠視的態度面對我,直到最后我不得已拿出威脅的口吻對他說:“我可以坦白地告訴你,如果你再不好好配合,到時候就等著被公司炒魷魚吧。”

“誰對你這樣說的?”他著實被嚇了一跳。

“就是你的老板,”我回答,“事實上,他說除非我們能夠在這里把你徹底治好,否則他也只能忍痛割愛把你開除出去。”

那刻,他的臉上寫滿了震驚:“那你覺得我應該怎么做?”他說得有些結巴。

“通常,害怕、不安、緊張、痛苦、負罪感等等情緒或是它們的復合物會讓人們陷入一種消極的狀態。一旦陷入了這樣的狀態,并且當這些情感阻礙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讓人們感到無力承受也無法釋放,因為那些原本處在正常狀態下的情緒、精神以及智力都被封鎖了起來,所以人們會感覺陷入到了痛苦、恐懼或者是罪惡的泥潭。我不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里,但是我希望你可以把我當成是一個可以互相交心的朋友。你可以完全信賴我,告訴我所有關于你的事情。”我向他強調只有當他將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將心中所有的懼怕、痛苦,或者是罪惡感都向我傾訴時,我才能幫到他。“我可以保證我們之間的所有談話內容絕對不會外泄,而公司想要看到的不過是從前那個積極奮發的你。”

于是他放開了戒備,問題也隨著談話的逐步深入而漸漸顯山露水。原來他曾經參與過一些違法活動,其中還包藏了無數復雜的謊言,所以他整天生活在恐慌中,害怕東窗事發。他的內心正為此而折磨得混亂不堪。過去犯下的錯誤成為了他人生中的一大污點,無論如何都清洗不掉。

客觀地說,這位先生本身是個正派的人,和他談話不太困難。他時刻都在為自己的罪行感覺恥辱和后悔。于是我安慰他,告訴他我理解他不愿啟齒的原因,但是若想要徹底治愈他的心理疾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將所有藏在心理的東西傾吐出來。

他聽從了我的建議,當講完自己所有的過去之后,我看到了他的反應,那真是讓人難忘的一幕。他起身,伸展開四肢,踮起腳尖,把雙手伸向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天啊,”他說,“我果然覺得好了許多。”戲劇性的轉變發生了,他不再執著于自己內心的罪惡,他的情緒得到了緩解。接著我建議他做祈禱,以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你的意思是讓我大聲地祈禱嗎?”他遲疑地解釋道,“可我沒有這樣的經驗。”

“沒關系,”我鼓勵他,“這不難,而且祈禱對你來說會非常有幫助,它會讓你找回力量。”

于是他做了一個簡單的禱告,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他說的全部內容:“我是一個罪人,我為自己所犯的過錯而感到羞恥。我現在將這一切都告訴了身邊的這位朋友。我現在請求寬恕,希望這樣做能幫我找回內心的平靜,能讓我變得強大,以抵抗再次陷入過去的錯誤中去。讓我重獲自由,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祈禱結束后,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一切又都恢復如初。他重拾往日的自信,大踏步地向前進。那個優秀的銷售經理又一次出現在了公司里,出現在大家眼中。

湊巧在那位先生康復后不多久,我遇見了他的公司主管,主管高興地對我說:“我不知道你對比爾做了什么,不過他現在的表現實在是太好了,他擁有像火一樣的工作熱情。”

“我沒做什么,是信念幫助了他。”我回答道。

“是的,我明白。不管怎樣,從前的那個比爾回來了。”

以上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的活力下降時,可以嘗試上面所講的信念法則,它能幫助人們找回往昔的激情。那位銷售經理正是用了這樣一劑治療身心疾病的“藥方”,才治愈了他的心理問題,重塑了他的精神世界。

美國科羅拉多州醫學院的富蘭克林·伊博醫生曾把醫療過程中的病例情況大致分為3類,一類屬于純粹生理器官上的疾病,第二類是結合了情緒問題和器官問題的疾病,而第三類則是完全的精神問題。

佛蘭德斯·鄧巴醫生,健康與心理學方面的專家說過:“疾病的關鍵不在于劃分是生理還是心理問題,而是要知道兩者各占多少比例。”

醫生經常會給病人一些情緒上的告誡,比如他們會勸解人們盡量避免怨恨、憤怒、忌恨、憎惡以及嫉妒和報復的心理情緒,因為這些情感都會危害身體的健康。通常情況下,聰明人都會明白醫生的這些忠告。很多時候,當我們陷入怒火中燒的情緒中時,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胃也在燃燒,而事實上,這時候我們正是在傷害自己的胃。人體在情感爆發的時候會發生許多劇烈的化學反應,同時也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將這種激烈的、沸騰的狀態維持一段時間,人體機能將會迅速發生惡化。

一位知名的醫生曾經這樣對我說:人們都是因嫉恨而死的。在他看來死亡是因為長時間的嫉妒和怨恨。“因為這個原因,機體受到了破壞和損傷,抵抗力開始下降,”他解釋道,“當外界疾病開始蔓延侵襲個體時,人便失去了抵抗疾病、恢復健康的能力。人類就是因為自身存在的惡念而破壞了機體的健康。”

來自舊金山的查爾斯·邁納庫珀醫生在一篇名為《心對心的建議——談心臟疾病問題》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你必須抑制自己的情緒活動。我遇到過一位病人,只要一發怒,他的血壓就可以立刻飚升60個單位。可想而知,這樣的結果會對心臟造成多大的損傷。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急脾氣’的人,這些人總會為一點小錯或是過失而沖動得責怪周圍的人。在他們身上缺少一種冷靜與克制,所以他們最終都無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亂而又無法可挽救的狀態。借用蘇格蘭著名醫生約翰亨特的例子,醫生自己也是一名心臟病患者,所以非常明白情緒刺激對心臟的傷害。他說自己的一生都在努力學會寬恕和忍讓,不讓自己因為他人的過失而生氣。但是最后他還是沒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忘記了自己的戒條,死于心臟病突發。”

庫珀醫生文章最后這樣總結:“當生意上的問題讓你惱怒,或是其他事情惹你生氣時,請記得讓自己放松下來。這會幫你分散在內心不斷積累起的混亂。健康的心臟需要一個快樂、平和的居住環境,所以你需要有足夠的智慧來控制所有生理、精神以及情緒的活動。”

因此我建議,當發現自己的情緒不穩定時來做一個徹底的自我分析。誠實地考究自己是否包藏了憎惡、憤恨或是嫉妒之類的情緒,一旦發現了這些情緒的蹤影,請立刻將它們清除出去。將這些惡念毫不猶豫地扔出自己的思想之外,因為它們除了一味地傷害你的身體,根本不會對其他人造成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到你所痛恨的人分毫。它們只會日復一日,不分晝夜地噬咬你的心。許多人不曾因為吃壞東西生病,卻反被自己的情緒吞食而損害了原本的健康。情緒上的疾病會讓人變得興奮,它侵蝕人的能量,削弱人的效率,最后危害到機體的平衡,自然它也帶走了你原本的快樂生活。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逐漸意識到思維模式對生理狀態的作用,我們要清楚了解人可以通過憤怒而讓自己生病,要明白罪惡感會引發人體各種身心疾病。不僅如此,恐懼與不安也會顯示相似的疾病癥狀。因此總的來說,只有讓思想發生轉變并且恢復到正常狀態,疾病的治療才會收到效果。

我曾經讀到過一段非常有趣的話,它出自于一位心理學家,講的是嬰兒可以“捕捉”周圍人的恐懼與憤恨,并且捕捉的速度要遠快于麻疹或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速度。恐懼的病毒分子會深深埋藏在他們的潛意識里,陪伴他們一生一世。“但是,”心理學家補充道,“也有許多幸運的孩子,他們捕捉到的是愛和善良以及信念,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們一直都是在健康快樂的情緒中生活和成長。”

《婦女家庭》雜志中有一篇文章,作者康斯坦絲·J.福斯特引用了天普大學醫學院愛德華·韋斯醫生在美國醫師學會的演講中的一段話。根據韋斯的觀點,所有慢性肌肉疾病和關節疼痛的病因都可以追溯找到一個長期壓抑的生長環境,這種積郁狀態是由身邊親近的人所帶來的,并且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形成了一種慢性的積怨。

“在這里我們需要澄清一些概念,”作者解釋道,“首先要強調的一點便是消極的情緒和感情就好比是引發疾病的細菌,兩者甚至可以說是別無二致。消極情緒會引發疼痛和疾病,這不再是一個空口無憑的說法,它與細菌的作用機制其實是一樣的。更糟糕的是,人們會習慣性地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將疾病想得比事實情況嚴重許多。有很多人,雖然他們的神經系統沒有問題,但在情緒上卻是一團混亂,這通常與婚姻以及親子關系有關。”

在《婦女家庭》雜志上還刊登了另外一則故事。×夫人來到醫生辦公室抱怨自己的雙手一下子長出了許多濕疹。醫生建議她詳細復述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在她的講述過程中,大夫發現病人對自我的要求很高,從外表上來看,她的嘴唇很薄,顯得異常剛毅,此外她還有關節炎的病癥。醫生覺得她的問題應該是出在心理上,便推薦她去看心理醫生。于是,夫人來到了心理醫生那兒,心理醫生一看便明白了問題的成因。原來她的生活一度過得非常不平靜,激動的情緒引發了皮疹,導致在后來的日子里讓她不自覺地轉變成了一個對人對事都十分苛刻的人。

于是,醫生直白地問自己的病人:“有什么事正在困擾你?”他問道,“你正因為某件事而生氣,我說的對嗎?”

“那位夫人聽后堅決地站了起來,她僵硬地走出我的辦公室。我知道自己說中了她的心事,但因為太過直接她一下無法接受。結果幾天之后,她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辦公室里。因為濕疹的困擾,她不得不求助于我。這也意味她最終決定放棄自己的憤怒。

“她的問題出在家庭里,她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與年幼的弟弟相同的待遇。每當她消除敵意,放棄與弟弟爭吵之后,濕疹也就在24小時內自動消退了。”

不光如此,據L.J.索爾醫生的研究表明,情緒的混亂在一定程度上還與我們平日里經常見到的感冒有關。這位來自于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博士,一直致力于此項研究工作。

“情緒的混亂會直接影響鼻腔與咽喉內部的血液循環,同時也會影響腺體的分泌功能,所有這些因素最終都會導致黏膜敏感,使得機體更加容易為感冒病毒以及細菌感染。”

(紐約州)哥倫比亞大學的埃德蒙·P.福勒醫生聲稱:“在醫學院中每當臨近考試,學生們之間總會流行起感冒。大部分人在旅行前后也極易染上傷風。當家庭主婦需要一下子照顧看管一大家子人時,她的體質也會變弱。我們經常會發現當岳母搬來同住時,女婿會立刻淪為感冒的奴隸,而當岳母搬走后,病又自然而然好了。”(當然,福勒醫生并未確定是否真是岳母或是婆婆的出現造成了女婿或媳婦心理上如此大的壓力,或許這些媽媽們本身就帶有容易傳染的感冒病菌。)

在福勒醫生的報告中還列舉了一位25歲女店員的病例。女孩來到診所時鼻塞,眼睛紅腫充血。她告訴醫生自己不僅頭痛還發低燒,相同的癥狀已經持續了整整兩個星期。于是福勒醫生仔細詢問了女孩發病前的各種情況,結果發現所有問題都可以追究到她與未婚夫的一場爭吵上。就在爭吵結束后的幾個小時,女孩的病發作了。

醫生對女孩做了基本的處理治療。奇怪的是,幾個星期之后,她因為二次感染又來到了診所,這次是因為她與小販發生了口角。在簡單處理之后,她回了家。但是打那以后女店員開始不斷重復感染,每次感冒發作都無一例外與她的急脾氣有關。最后福勒醫生告訴她,這樣反復的慢性感冒發作只可能是脾氣太過暴躁的緣故。醫生告誡女孩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態。女孩做到了,結果所有鼻塞打噴嚏的癥狀都消失了。

《圣經》里說人不應嫉恨和憤怒,但在現代社會里,有許多人卻把這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教條式說教”。《圣經》不是教條,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一本書,是它告訴了人們應該如何健康地生活。現代醫學向我們證明了生氣、憤怒以及負罪感讓人變得虛弱,這正是《圣經》所要告訴我們的真理。《圣經》指導人們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可惜許多人都無視它的價值,或是簡單地將它視作一本宗教書,沒有發現它事實上更是一本實踐之書。盡管如此,《圣經》依然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對照它我們可以不斷找尋自己身上的過失,不斷修整自己的言行舉止。

福勒醫生曾向人們呼吁要重視“情緒感冒”,這主要是指兒童心理問題。年幼的孩子容易對外界環境感到不安全,在福勒的報告中列舉了許多相關案例。在他的報告中發現來自于單親家庭的小孩多患有慢性感冒的情況。此外,年長的孩子還會因為家里有了新生兒而產生憂患意識,從而不斷引發呼吸道感染疾病。一個9歲大的孩子有一位獨裁的父親和一個縱容他的母親,父母雙方截然相反的教育態度給小孩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扭曲。他極度懼怕父親的懲罰,所以幾年來咳嗽、流涕接連不斷,只有在離開父母去外面野營的時候,感冒癥狀才會全部消失。

因此,我們說惱怒、氣憤、怨恨以及仇恨是疾病的強力誘導劑。那么面對這些情緒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抵擋它們,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呢?答案很明顯,那就是用積極、寬容、信念、友愛以及冷靜的思想來填充我們的大腦。想要做到這一切,請遵照以下所列的幾條來操作。許多人用親身經歷向我們證明了這些方法的可靠和有效,他們都成功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不再為暴躁所困擾。經常練習這些方法的人會逐漸從中體會到生活的奧秘,品嘗到幸福的味道。

(1)記住憤怒是一種情緒,而一般情緒總是火熱的。因此想要減弱一種情緒,首先就要將它冷卻下來。我們怎么才能做到冷卻情緒?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拳頭通常會不自覺地握緊,聲音會陡然升高,肌肉會開始繃緊,接著身體會進入一種僵硬狀態。(根據心理學上的分析,通常情況下,這時的人已經做好了戰斗的準備,腎上腺激素也隨血液被運輸到人體各個部位。)這正是原始人類遺留在我們現代人身上的一部分特征。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為情緒降溫,就需要有意識地將情緒冷凍起來。我們需要動用意念的力量,讓手掌不再握緊,要讓自己的手指自然地舒展開去。我們要刻意降低自己的音調,讓它輕得像是在耳語一般。沒有人能在竊竊私語中爭吵起來。此外我們最好能讓自己坐在椅子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選擇平躺,因為躺著的人不太容易激動。

(2)大聲對自己說:“別再傻了,生氣幫不了我什么忙,所以忘掉它吧。”或許在那一刻你很難平復自己的心情來做祈禱,但是無論如何都請嘗試一下。所以你不該執著自己的憤怒,將一切惱怒都拋開吧。

(3)憤怒通常是由點滴的摩擦累積而成,當這些小情緒集結到一定程度后就爆發出來。單獨分析每個讓人氣惱的小事情,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但當它們互相疊加在一起之后,情緒就很容易失控。它們會聚集成一股心火,由內而外燃燒開去,而在剎那的爆發之后又讓我們追悔莫及。所以,把所有激惱我們的事件都一一記錄下來。不要認為這是在小題大做,也不要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愚蠢無聊的。只管把一切都列在單子上。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我們能夠釋放心中的不快,讓這些惱人的情緒不再集結起來,從而避免怒氣的爆發。

(4)為每件讓你惱怒的事情做祈禱。每次只立一個目標對象,然后努力戰勝自己心中的那股情緒。不要妄想一次就可以徹底熄滅你心中所有的憤怒,它們的力量是很堅固的,只有依靠不斷的祈禱才能一點一點將它們清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完全掃清自己的憤怒。這樣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必須借助祈禱來削弱內心的怨恨,直到完全能用意識來調控自己的情緒。

(5)訓練自己一旦發現有情緒波動的征兆,就刻意告誡自己:“它值得讓我那么激動嗎?這會顯得我愚不可及,甚至是失去全部的朋友。”如果你想讓這個方法更加有效,那么請每天都對自己說上幾遍:“沒什么值得我激動和緊張的。”“它不值得我花那么大力量去生氣,這簡直就是在浪費我的情感。”

(6)當你感覺受傷時,請立刻將心中的委屈釋放出來。不要讓這種情緒滲透到血液中去,那會讓情況變得不可收拾。做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不要讓自己掉入到自怨自艾的圈子中去。不要悶悶不樂地將一切都看得特別灰暗。情感上的創傷其實與身體上的創傷一樣需要即刻包扎治療,否則一旦蔓延惡化,病情將會變得更加嚴重。所以當我們心靈受傷時,就向上帝祈禱吧,就像是割傷了手指需要抹上碘酒一樣,愛和寬恕是最好的藥膏。

(7)遇到委屈要及時宣泄。這是說著我們要盡量放開自己的思想,讓受傷的情緒及時排解出大腦之外。找一位你完全信賴的朋友,在他面前將所有的苦惱和悲傷都傾訴出來,不要有一絲保留,這樣你就能將所有的不愉快都拋到腦后。

(8)為傷害了你的人做祈禱,直到你覺得所有的憎恨都已經消退。有時候你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完成這項任務。有位先生告訴我,他曾經數過自己的祈禱次數,那次他用了整整64遍才將自己心中的憤怒平息了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他清楚地感受到了祈禱帶來的轉變。

(9)祈禱,同時將希望化為行動(或者祈求信念的引領),你將感到前所未有的釋懷。

(10)要懂得寬恕。需要70乘7的反復練習,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通過490遍的祈禱來徹底原諒一個人,也只有那時,我們才能完全從憎恨中解脫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巴彦县| 额尔古纳市| 贡山| 宜良县| 那曲县| 济南市| 高邮市| 新巴尔虎左旗| 玉田县| 永善县| 十堰市| 白城市| 米林县| 常德市| 黔南| 枣庄市| 平泉县| 岑溪市| 长阳| 道真| 高淳县| 富民县| 亚东县| 江西省| 正安县| 双柏县| 怀柔区| 南汇区| 扬州市| 抚宁县| 尉犁县| 兴山县| 临清市| 罗田县| 金湖县| 襄垣县| 新源县| 鹤山市| 蒙城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