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太平州新學記

本文通過敘述州官李侯興建州學這件事,表達了作者對李侯善待文人,鼓勵學習做法的贊賞。并由此發出“學之不可以已也久矣”的感慨。作者認為文人要知道學習,更要知道為什么學習,一味沿襲道的一切比不上善行,而善行又比不上仁義。告誡文人士子應該積累善行充實自己,實行仁義而使自己上進。

文章敘議結合,行文簡略,言理略顯單薄。

【原文】

太平新學在子城東南,治平三年,司農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侯之為州也,寬以有制,靜以有謀,故不大罰戮而州既治。于是大姓相勸出錢,造侯之庭,愿興學以稱侯意。侯為相地遷之,為屋百間,為防環之,以待水患。而為田二十頃,以食學者。自門徂堂,閎壯麗密,而所以祭養之器具。蓋往來之人,皆莫知其經始,而特見其成。既成矣,而侯罷去,州人善侯無窮也,乃來求文以識其時功。

嗟乎!學之不可以已也久矣。世之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為先,又能不費財傷民,而使其自勸以成之,豈不賢哉!然世之為士者,知學矣,而或不知所以學,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焉。蓋繼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仁之施,自父子始。積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謂神。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學者之所當以為事也。昔之造書者實告之矣。有聞于上,無聞于下,有見于初,無見于終,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學者之所以訟也。學乎學,將以一天下之學者至于無訟而止。游于斯,鋪于斯,而余說之不知,則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為是也,豈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臨川王某記。

【譯文】

太平州的新學在子城的東南,是治平三年司農少卿建安人李侯字定仲要求所建立的。他治理州里的事,平穩而有節制,平靜又有謀略,因此不用大的懲罰與殺戮州里就安定了。所以貴族相互勸說出錢,到李侯的家中,愿意興建州學來使李侯滿意。他為他們尋找地方遷移過去,建屋百間,建堤防來環繞,以防止水災。并且買了二十頃田來供養求學的人。學校從大門到正房,十分雄偉壯麗,是用來祭祀先師和供養求學者的設施。來往的人都不明白學校的建設是怎么開始的,只見到了它的完工。而州學剛成,李侯就離職走了,州里的人對他十分感激,因而來我這里求文章來記錄他的事。

哎!學習不可以停止已經很久了。世上做官的人有的不了解這些,而李侯自己很早就知道了,而且可以不耗費錢財傷害人力,讓有錢人相互勸勉出錢來成就這件事,難道不賢明嗎?然而世上的士人,知道學習,卻不知為什么學習,因此我在他們來求文章的時候,就把這些告訴他們。大概,沿襲道的一切都比不上善行,而善行沒有什么比得上仁義,仁的給予,從父子開始。積累善行而充實自己,直到圣明至別人不能明了就叫做神。實施仁義而使之上進,就達到圣人對天道所能了解的地步,這是求學的人應當把它作為自己的本分的事。過去造字的人已經告訴我們了。使上面的人知道,但在下面的人里卻不出名,有起始卻見不到最終的效果,這就是道之所以散,諸子百家之所以興盛,而求學的人們相互爭辯的緣故呀!就學于學校,要統一天下的觀點而沒有紛爭。在這里游歷,在這里吃飯,而對我所說的不明了,那是吃美味的食物安逸的居住罷了。李侯做這件事,難道是為了士人們有美食和安逸的處所嗎?治平四年九月四日,臨川王安石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包头市| 饶阳县| 苗栗市| 昂仁县| 南漳县| 襄垣县| 金湖县| 景洪市| 勐海县| 泰宁县| 星子县| 海阳市| 鄂托克旗| 宝丰县| 本溪市| 靖远县| 渭源县| 邳州市| 额敏县| 钟祥市| 长顺县| 桑日县| 大姚县| 瑞丽市| 保山市| 乌拉特前旗| 曲水县| 沿河| 阿瓦提县| 上栗县| 莆田市| 天柱县| 双牌县| 宾阳县| 新泰市| 江油市| 内黄县| 商城县| 浮山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