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
- 《唐宋八大家 大全集》編委會編著
- 931字
- 2021-02-23 11:42:40
傷仲永
這是一篇傷天才之作。方仲永五歲就“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這樣一個天才,他的父親不是悉心培養(yǎng)他,而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以至成年,便“泯然眾人矣”。作者最后提出了一個發(fā)人深思的道理:如果有天資卻沒有后天的培養(yǎng),也只能成為普通人。
全文行文流暢自然,語言樸實,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深切的惋惜之情。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予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譯文】
金溪人方仲永,祖上世代務(wù)農(nóng)。仲永五歲時還沒見過書寫的用具,卻突然哭著要這些東西。他父親感到很吃驚,就借了附近人家的紙筆給他,他隨即寫下了四句詩,并且自己題寫了詩名。他的詩以孝敬父母、親近族人作為主題。傳給村子里的秀才看。從此以后他便能指著一個事物立即作出詩來,那些詩的文采、旨意都相當(dāng)不錯。縣里的人覺得他很特別,他們或者稍微宴請他父親一下,或者用錢來購買,以得到仲永的詩文。他父親以為這樣可以牟利,便天天帶著仲永到處拜訪縣中的人,而不讓他學(xué)習(xí)。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直到明道年間跟從父親回老家,才在我舅父家見到他,那時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再讓他作詩,卻不能作出傳說中的那樣的詩了。又過了七年,從揚州回家,又到舅父家,問到他。人們說:“仲永已經(jīng)和常人一樣了。”王子(王安石自謂)說道:“仲永的悟性,是先天獲得的,因而他后天的才能遠遠超越了一般的人才。他最后淪為常人,則是后天的教育不夠的緣故呀!有先天的才能,就會非常智慧,但如果沒有后天的培養(yǎng),也會成為常人。現(xiàn)在即使沒有獲得上天的資助,固然是常人,但如果有天資卻沒有后天的培養(yǎng),也只能成為普通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