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山石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此詩作于貞元十六年(800年)或十七年(801年)。詩雖以“山石”為題卻并非為詠“山石”而作,只是取首句首二字為詩題而已。此詩全用“單行”,為七古散文化的典范。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犖確”,奇高險峻的樣子。“微”,窄小。“支子”,即梔子,屬茜草科的常綠灌木,夏天開白花,有濃烈的香味,是我國人民歷來所喜愛的觀賞植物。句意為,山石奇高險峻,小路狹窄不平,來到寺中時已是黃昏時分,蝙蝠在空中飛舞。步出廳堂,坐在臺階上,觀看寺內草木雨后景象,只見芭蕉葉子寬大,梔子花葉厚肥。這四句用平直淺白、簡括凝練的語言把因山石奇險高峻、道路窄小難行而黃昏才至寺中看到的景象描繪得清清楚楚,讓觀詩者也禁不住想隨詩人去此寺中一探究竟。

接下來的四句寫得極有情趣。“僧言古壁佛畫好”,寺中僧人告訴我寺中古壁上的佛畫畫得很好。下句似乎該是把這壁畫來贊美一通了,不料卻是“以火照來所見稀”;“鋪床拂席置羹飯”,鋪開大床展開卷席添置羹飯。似乎該是精美的素饌了,結果卻是“疏糲亦足飽我饑”。接連兩聯,都是下一句直接否定了上一句。這種“無有”之美,“否定式”之美,是韓詩的獨創。就是這些被藝術的強力納入詩內的世界中的“反美”之美、“不美”之美,構成了韓詩“狠重奇險”的境界。在這一切都結束之后,“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夜已經深了,靜臥在床上聆聽昆蟲的鳴叫聲,直至其消失。冷冷的清月灑下的月光,照入了門扉。詩人在夜寺的靜謐安逸中緩緩入睡。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轉眼第二天到了,詩人見到了另一番景象:天明以后獨行在煙云迷茫的深山中,辨不清道路,走出了這個山谷,又進入了那個山谷,一上一下,時高時低。山上的樹葉一片紅色,鮮艷奪目;澗中的流水清澈碧綠。松櫟粗大繁茂。赤腳走在澗水中,踏著澗水中的石子,聽著潺潺的水流聲,看著衣服被風拂動。這幾句把詩人怡然自得的閑情逸志描述得淋漓盡致,體現了詩人閑適的心情,也把詩人對山林幽雅的隱居生活的向往引到了正題上來,于是有了“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的結尾。“局束”,猶言拘束,局促。“為人,為別人所控制,不得自由。套在馬口上的韁繩。句意為,人生如能像這般怡然自樂,又何必去受他人的束縛呢,我們幾個人,怎樣才能在這里待到老也不復歸去呢?至此詩人把心中對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全部傾瀉而出,而那種不能脫于塵世、隱居避世的惆悵也深蘊在其中了。

全詩波瀾起伏、神采飛動,“短幅中有龍跳虎臥之觀”(汪婉《批韓詩》)。元好問有名的《論詩絕句》中曾提到“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渠(他)指宋詩人秦觀,說秦觀的詩如“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之類,是一種婀娜作態的美,終不及韓愈的詩如“山石犖確”的剛健美,男性的美。查晚晴以為此詩“寫景無意不刻,無語不僻;取徑無處不斷,無意不轉。”語雖夸飾,確也說出了韓愈詩創作方法上的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青岛市| 通道| 永新县| 昆山市| 达孜县| 呼伦贝尔市| 山西省| 河南省| 玛沁县| 洛川县| 通榆县| 炎陵县| 蓬安县| 张家界市| 容城县| 泊头市| 天镇县| 河间市| 镇原县| 乌什县| 太康县| 乃东县| 璧山县| 潮安县| 监利县| 洛隆县| 醴陵市| 沙河市| 台中市| 双流县| 淳安县| 英山县| 虹口区| 华亭县| 杭州市| 临沭县| 伊通| 宁远县| 新乐市|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