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
- 《唐宋八大家 大全集》編委會編著
- 1619字
- 2021-02-23 11:42:31
猛虎行
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
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
身食黃熊父,子食赤豹。
擇肉于熊豹,肯視兔與貍。
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朝怒殺其子,暮還飧其妃。
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
狐鳴門兩旁,烏鵲從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歸。
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
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
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為。
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
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
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為?
《猛虎行》,為古題樂府相和歌。韓愈此篇為一首詠虎詩,詩人以虎喻人,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教育意義。
“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匹儕”,指同伴。“望風”,指觀察對方動靜。句意:雖然說猛虎很兇惡,但也各自有自己的同伴。它們成群結隊在深谷間穿行,百獸見了它們便望風而逃。在首二句中,詩人描繪了“猛虎雖惡,亦有匹儕”的現(xiàn)象。后二句詩人則通過“群行”“百獸望風低”烘托了猛虎的威猛可怕。
“身食黃熊父,子食赤豹。擇肉于熊豹,肯視兔與貍。”“身”,指猛虎。“
”,幼鹿,這里用來泛指幼獸。“擇”,選擇、挑選。句意:猛虎吃過老黃熊,幼虎也吃過小赤豹。它們專在熊豹中挑選好肉,壓根兒也看不上兔子與狐貍。這幾句描繪的是老虎的食性,進一步突出了猛虎的可怕。
“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矜”,自夸。“當對”,對手。“縱”,放縱。“乖”,乖戾、暴戾。句意:它白天在山谷中躺著,百步之內都能感到它眼中的威風神氣。它自夸沒有一個對手,脾氣性格越來越放縱而暴戾。這幾句寫虎的脾性。前兩句寫出了猛虎的不怒自威。后兩句則通過“自矜”、“縱以乖”刻畫出了猛虎自以為是和不可一世的驕蠻。
“朝怒殺其子,暮還飧其妃。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妃”,這里指雌虎。“飧”,晚餐。句意即:早上這只猛虎在一怒之下,殺死了自己親生的兒女,晚間又吞食了自己的妻子。伙伴們因害怕而四散離去,只剩下猛虎獨自孤獨地棲息。詩人在這里通過“食子飧妻”體現(xiàn)了猛虎“縱以乖”的習性,突出了它的兇殘與可怕。
“狐鳴門兩旁,烏鵲從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歸。”狐貍在猛虎的門邊嗥叫,烏鵲也跟著嚷啼。猛虎出門去捕捉食物,猴子跑來占據了它的窩巢,猛虎卻不知道回哪兒去。前兩句描寫了猛虎離群后,其他動物高興的樣子。后兩句則刻畫了離群后的猛虎到處游蕩,顯得非常的狼狽,孤單無依。
“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銜”,嘴含。“攫”,抓取。“頤”,面頰。句意:誰說猛虎兇惡?你看它在路途中哭得正凄慘。赤豹用嘴咬住了它的尾巴,黑熊用爪抓傷它的面頰。詩人這幾句描寫的是猛虎的悲哀,以前是“擇肉于熊豹”,而現(xiàn)在眾叛親離的它卻被“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真可謂虎落平陽,與犬羊何異!
“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為。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不辭”,不怕。“坐”,因為。句意:猛虎雖然不怕死,卻對以前的行為感到慚愧起來。兇猛的老虎尚且會因為孤立無援而死去,更何況像你這樣弱小細微的人呢?詩人在這幾句詩中,不僅通過“虎坐無助死”描寫了猛虎悲慘的下場,而且由猛虎之死,引出了自己的感嘆。詩人用猛虎的“慚前所為”告訴人們千萬不可任意殘害同類,不可作惡多端,否則不會有好下場,猛虎如此兇猛,尚且無法逃脫“無助死”的結局,更何況是弱小細微的人呢?
“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為?”“故”,指朋友。“親”,指親人。“私”,即恩私,恩情。句意:對朋友當以誠相交,對親人當以情相待。如果連親人朋友都無法在你身邊待下去了,又有誰相信你的為人呢?詩人用“結以信”、“結以私”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這是詩人從猛虎悲慘的下場中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
全詩用擬人的筆調刻畫了猛虎暴戾、兇殘,最終導致眾叛親離、命喪黃泉的形象,夾敘夾議,非常生動,體現(xiàn)了詩人“奇崛險僻”的詩風。詩的末尾論“死”、講“信”、議“私”,又純粹是在“以文入詩”。這一切都鮮明地體現(xiàn)了韓詩的一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