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性格決定人生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有的人能歷盡艱難最終成就一番事業,而有的人則半途而廢;有的人喜歡刺激的攀巖,而有的人則喜歡安全的慢跑;有的人向往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有的人則追求平實的婚姻;有的人選擇浪漫,而有的人則選擇穩定。在人的一生中,除了機遇和才華,我們回頭看看就會發現,其實,一直在左右我們人生的,正是我們的性格。

怎樣的性格決定怎樣的命運

約翰·梅杰被稱為英國的“平民首相”。這位筆鋒犀利的政治家是白手起家的一個典型。他是一位雜技師的兒子,16歲時就離開了學校。他曾因算術不及格未能當上公共汽車售票員,飽嘗了失業之苦。但這并沒有擊倒年輕的梅杰,這位信心十足、具有堅強毅力的小伙子終于靠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困境。經過外交大臣、財政大臣等8個政府職務的鍛煉,他終于當上了首相,登上了英國的權力之巔。有趣的是,他也是英國唯一領取過失業救濟金的首相。

正是約翰·梅杰這種不屈不撓、自信堅強的性格讓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從一個領救濟金的人最終成為英國的首相。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感動過無數人的張海迪,她之所以能感動無數人,不僅僅因為她的成就,更因為她同時還是一個殘疾人。

多年以來,曾動過3次大手術,摘除了6塊椎板,嚴重高位截癱,自第二胸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覺的張海迪,以保爾·柯察金的英雄形象鼓舞自己,憑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同病殘做頑強的斗爭,同時勤奮地學習,忘我地工作。她自修了小學、中學的主要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近20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她還自學了針灸,并閱讀了大量的醫學專著,免費為病人診斷疾病。1992年她獲中國作家協會莊重文學獎,1994年獲全國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長篇小說一等獎,1993年張海迪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對于一個殘疾人來說,能取得比很多正常人更大的成就,她靠的就是性格帶給她的力量。

好的性格能讓人不管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中都能積極面對,并且不懈地努力,并最終取得成功。那么,相反,不良的性格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進而造成悲劇性的結局。

韓信雖為一代名將,其性格卻優柔怯懦。胯下之辱雖說明了他的忍,同時也說明了他的怯懦,倘若不是如此,他就不會懼怕劉邦,而會果斷地反劉自立。

韓信其實不能忍,漂母的幾句話,他就容忍不下,羞慚得無地自容,倘若能忍,何至于此。正因如此,開國之后,劉邦對他一貶再貶,他便忍耐不住了。倘若他真能忍住,斷不會招來殺身之禍。

韓信不敢反,又不愿忍,從而形成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他在優柔寡斷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也許,對于優柔性格的韓信來說,最理想的行為方式就是讓別人先反,自己在一旁優柔地觀看,敗則與己無關,勝則乘勢而起。韓信確實這樣做了,他讓陳搴起兵,自己則優柔觀望。然而,劉邦和呂后卻不優柔,他們快刀斬亂麻地處決了韓信。

韓信在優柔中被殺,其實他并沒有真反,而只是在猶豫,他是被硬拉上刑場的,我們不知是否直到臨死一刻,他才真正不再優柔。

在歷史上,因性格上的缺陷而毀掉大好前程的又何止韓信一人呢?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集大學者、大權謀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李斯,作為秦國丞相曾經大紅大紫、權傾一時,但最終他被腰斬于咸陽街頭,全家老少都被殺害。李斯的一生是秦國政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自身個性特征的體現和結果。

李斯出生于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人。少年時家境貧寒,年輕時曾經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官。

有一天,李斯上廁所,看到老鼠偷糞吃,老鼠又小又瘦,見人來就驚慌逃竄。過了不久,李斯又在國家的糧倉里看到老鼠在偷米吃,這些老鼠又肥又大,看見人來,不但不逃避,反而瞪著眼很神氣的樣子。李斯覺得很奇怪,仔細一想,他悟出一個道理:又瘦又小見人就逃的老鼠,是無所憑借;而又肥又大見人不逃避的米倉老鼠是有所憑借而已。

為了能做官倉里的老鼠,求得榮華富貴,李斯辭去了小吏的職務,前往齊國,去拜當時著名的儒家學者荀子為師。李斯十分勤奮,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術”,即怎樣治理國家、怎樣當官的學問。學成之后,他便辭別荀子,到秦國去了。由于李斯才華橫溢,并且提出了許多治理國家的好建議,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韓非是李斯的同學,他們同在荀子門下求學。韓非著作極豐,秦王感嘆道:“我若能見到此人,和他交游,死而無憾。”

后來韓國在國勢危急之際,起用韓非,讓他出使秦國。李斯知道韓非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出于嫉妒,他對秦王說:“韓非是韓王的親族,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理。”

秦王說:“既然不能用,那就放走吧!”

李斯希望趕盡殺絕,他對秦王說:“如果放他回韓國,他定會為韓王出謀劃策,對秦國十分不利,不如在他羽翼未滿之時將他殺掉。”

秦王聽信了李斯的話,賜給韓非毒藥,令他自盡,就這樣,李斯除掉了他的對手。

而后,秦王統一了中國,李斯也升為丞相,職位越來越高,權勢也越來越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以趙高為首的舊貴族意欲立胡亥為帝。而要立胡亥為帝,就必須通過李斯,李斯身為丞相,掌握著最高權力,沒有李斯的同意,胡亥是當不了皇帝的。當時,朝廷內部李斯是可以揭露趙高、粉碎其篡位陰謀的唯一的人。但是,由于李斯軟弱、妥協,更是因為他希望保住他的榮華富貴,他沒有這樣做。

為了讓胡亥上臺,趙高抓住李斯的弱點,用高官厚祿去引誘李斯,而李斯過于貪戀“富貴極矣”的社會地位,總想保全已經到手的既得利益,所以面對趙高的威脅和引誘,他聽信了趙高,對趙高的陰謀未進行及時的揭露和制止。

胡亥繼位以后,趙高便開始陷害李斯,最后忍無可忍的李斯到秦二世面前揭露趙高的罪行,但秦二世非常信任趙高,并告訴了趙高。趙高進一步詆毀李斯:“李斯最嫉恨的就是我,我一死,他就可以謀反了。”秦二世聽后,立即把李斯逮捕入獄,并派趙高負責審訊。

李斯被套上了刑具,關進了監獄,并受嚴刑拷打、百般折磨,他忍受不了痛苦,只好供認了“謀反”的“罪行”。經過10余次的審訊,李斯被打得死去活來。后來,李斯被判處死刑。

李斯的悲劇結局固然與當時的局勢有關,但與他的個性更是不無關聯。他的老鼠哲學注定他是一個貪婪的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可以除掉他的同學韓非,甚至不惜幫助胡亥篡位,最終走入了趙高的陷阱,落得身首異處的可悲下場。一切的結局可謂是咎由自取,怪不了別人。

性格與職業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人士似乎永遠都只是少數,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向往成功的,但很多人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卻不得不承受職業給他們帶來的多種巨大的痛苦,在郁郁不得志中了卻一生,適合當老師的卻在商海煎熬,天生的商人反而坐在機關的長椅上,本該馳騁疆場的人卻成了公司的小職員……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正在從事著與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盡管他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盡管他們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但是,平庸就像揮之不去的夢魘一樣,依然伴隨其左右,他們的腳步仍然無法邁向成功的大道。

因為他們走的是一條南轅北轍的路,他們越是在這條路上努力,成功離他們也就越遙遠。他們背離了自己的天性,背離了自己的使命和歸宿。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人,上蒼在賦予他使命和歸宿的同時,也賦予了他相應的性格,順著自己的性格,你就能尋覓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相反,拋棄了上蒼饋贈的人,他們注定會平庸,注定會因碌碌無為而抱憾終身。

上蒼對每一個人都寄予了厚望,他給了別人那樣的天性,就一定會給你這樣的天性;他讓別人在這條路上成功,就一定會讓你從另一條路走向成功。上蒼賦予人不同的性格,就是讓人去完成不同的使命,這就是天命。而只有懂得了天命的人,才能喜歡并接受自己的性格,也才能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種性格都有其擅長的職業。有的人擅長這一行,有的人擅長那一行,還有的人整天游來蕩去,他們所擅長的就是無所事事。無論是哪一種性格,你都應該接受它,并按照這一性格去尋找適合的職業。職業只有順應了自己的天性才能肩負起上蒼所賦予的使命,才能開啟通往成功的大門。要知道,每一種性格的人都能成功,關鍵就在于人是否選對了職業,找準了位置。

因此,我們之所以總是失敗,我們之所以不能成功,只因為我們違背了自己的性格,違背了上帝賦予我們的天性,如果我們來了解一下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經歷,我們就會更明白這一點。

大文豪馬克·吐溫可謂家喻戶曉。他就曾經因為沒有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天賦去做事,結果一敗涂地。馬克·吐溫曾十分熱衷于經商,但上帝并沒有給他適合經商的性格和天賦。盡管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他還是失敗了,一次就賠進了十幾萬美元。但馬克·吐溫并未因此而收手,他不服輸,他還要在經商的道路上走下去。這一次,他總結了上一次的教訓,他要做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出版。結果,他再一次失敗了,幾乎賠進了自己全部的家底。

當馬克·吐溫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里,將一切都告訴了妻子,妻子平靜地對他說道:“別灰心!我一直相信你的性格適合文學創作,而不是經商。”馬克·吐溫最終聽從了妻子的建議,開始進行文學創作,結果,他因此而成為一名偉大的文學家。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性格對其職業的選擇和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因此,如果我們想找對職業而獲得成功。那么,我們首先應該了解和尊重我們的性格。這正如一篇文學作品中寫道的:

動物明白自己的特性:

熊不會試著飛翔,

駑馬在跳過高高的柵欄時會猶豫,

狗看到又深又寬的溝渠時會轉身離去。

但是,人是唯一一種不知趣的動物,

受到愚蠢與自負天性的左右,

對著力不能及的事情大聲地嘶吼——堅持下去!

出于盲目和頑固,

他荒唐地執迷于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

使自己歷盡艱辛,然而收獲甚微。

性格與婚姻

日本社會學家木村俊夫曾給戀愛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由于某個異性的個性令人滿意,因此覺得他(她)可親又可愛,并對他(她)抱有好感,而對其他人則采取排斥的態度,而對所愛采取獨占的態度。也就是說,意欲獨自占有對方,并希望為對方所接受,從而與之結合。”

外貌也好,衣著打扮也好,說話時的表情和措辭也好,脾氣也好,觀點也好,對于對方的一切全都感到滿意,就成了戀愛的出發點。這種滿意,是你心目中所喜歡的異性形象和實際接觸到的異性的一切相互作用后所產生的結果,即在性格和智力的基礎上。因此,也許可以這么說,喜歡對方,完全是喜歡對方性格中的下述因素:他性格中的某些因素正好是你的性格中所缺少的,他的性格能和你的性格形成互補,并不斷地幫你改進和提高。

然而,結為夫妻雖然是戀愛基礎上的產物,可是結婚和戀愛不同,婚后,雙方進一步加深了了解,雙方的優點和缺點都暴露了出來,就是藏也藏不住。因此往往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他怎么是這樣一個人啊?”

因此,夫妻倆婚后生活幸福與否,是由丈夫和妻子所具備包括性格在內的種種條件決定的,也是由雙方能否很好地適應對方的性格、滿足對方的要求決定的。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人的相貌、內在性格、氣質各不相同,即使是一對孿生姐妹,也可以找到內在性格、氣質等方面的差別。更不要說在不同環境下成長,有著不同經歷的夫妻了。夫妻之間性格不同甚至迥異,就像兩種各自生長在不同的土壤里的植物一樣,感情將兩株不一樣的植物收到一塊土壤上,想必會有互補和沖突。

因而,夫妻在興趣、志向等方面比較一致,會使兩個人共同的話題多一些,不覺得無話可說,會增進彼此的感情。但如果在氣質、脾氣上不一致,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夫妻組合,最好的是夫妻兩個人在個性上互為補充,在志向上又彼此相近,才能夠彼此適應,做到相互諒解,自覺協調夫妻關系。

夫妻在個性上互為補充,能避免很多矛盾的產生,有時候還可以避免災難。

個性互補有利于夫妻生活更加和諧融洽,對婚姻生活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夫妻兩個人如果做到在各個方面都互為補充,顯然是有些不太現實的,但只做到大體一致、互相協調,是很有可能的。為了讓今后的婚姻生活更幸福、美滿,夫妻雙方不妨在個性互補上多下一點工夫。

夫妻在性格方面的差異,往往成為夫妻關系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處理不好容易引起夫妻矛盾。據西方古老的神話傳說,一開始上帝耶和華用火造了一個美女,與亞當配為夫妻。但亞當是用泥土造的,兩人氣味不合,秉性不投,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矛盾甚多,無法繼續共同生活下去。上帝見亞當終日愁眉不展,就決定再為他造一個合適的女伴。這次,耶和華是抽取亞當身上的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這個“骨肉相附”的女人就成了亞當最忠實的生活伴侶。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告訴人們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夫妻趣味、性格方面差距太大,勢必會影響夫妻關系的穩定。生活中,離婚的理由多種多樣,但以性格不合為由的占有相當的比重。

怎樣才能避免和解決夫妻由于性格上的差異引起的矛盾呢?下面來教你如何避免這些矛盾:

1.雙方都要試圖去改變自己的性格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并不是先天注定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環境中、教育影響下和實踐活動中形成和逐步強化的。因此,性格迥異的夫妻不必過多地煩惱和擔心,應對彼此的性格適應與協調充滿信心,以一種良好的心境去改變自己、影響對方,力爭性格的相近。

2.互相理解和尊重雙方的性格

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人的個性一經形成,就有它的相對穩定性。夫妻雙方都應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并對對方的性格表示理解,注意尊重對方的個性。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努力創造一種平和的家庭和心理環境,促使愛人改掉不好的個性。要正確認識和評價對方的性格,不要一味地橫加指責,尊重對方的性格。要做到性格上的相互尊重,必須做到承認對方的個性風格,主動適應對方的個性風格,要能夠寬容,不要吹毛求疵。

3.雙方都要對自己的性格揚長避短

沒有人的性格是完美的,這也就是說,任何人的性格都有長處和短處,既然如此,那么對自己的性格應一分為二,長處就發揚,短處則努力克服。避短的方法是發現對方之長,善于發現配偶性格中的長處,并吸收過來補充和完善自己。揚長避短的第二層意思是在家務安排上,凡是需要講求時間短的,不妨由性子比較急的去做;凡是質量要求高的,就讓慢性子的去做,這就發揚了各自性格之“長”。

性格與健康

完美的健康,應該是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健康,因此,健康與性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情緒的時漲時落原本是正常現象,愉快、喜悅給人以正面的刺激,有益于健康;而苦惱、消極會給人以負面影響,誘發各種疾病,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如何調控好喜怒哀樂,讓內在力量“性格”有利于我們的健康,便成了值得深究和學習的課題。

研究資料表明,各種精神疾病,特別是神經官能癥,往往都有相應的特殊性格特征為其發病基礎。例如強迫性神經癥,其相應的特殊性格特征稱為強迫性性格,其具體表現是謹小慎微、求全完美、自我克制、優柔寡斷、墨守成規、拘謹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狹窄、事后易后悔、責任心過重和苛求自己等。又如,與癔病相聯系的特殊性格特征是富于暗示性、情緒多變、容易激動、耽于幻想、以自我為中心和愛自我表現等。有人以癔病為例,對精神刺激因素和特殊性格特征這兩種因素在造成心理障礙過程中所起作用的相互關系,用一個長方形來表示。長方形中的一條對角線將其分為兩個三角形,上方的三角形表示精神刺激因素,下方的三角形表示特殊人格特征。如果與癔病相聯系的性格特征越明顯,則只要有較輕微的精神刺激因素即可致病;相反,與癔病相聯系的特殊性格特征越不明顯,則需要有較強烈的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才能致病。此外,精神分裂癥被認為是與孤僻離群、多疑敏感、情感內向、膽小怯懦、較愛幻想等特殊性格特征密切相關。

有些人平時特別容易激動,生活中一遇到困難或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整天焦慮、緊張,還有恐懼感,這種性格的人很容易得高血壓病。

有的人生來樂觀,而有的人卻容易悲觀失望,抑郁性格的人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容易情緒消沉,對工作、活動喪失興趣和愉快感,憂心忡忡,有時還有自殺念頭,很容易得抑郁癥。

性格與健康之間應該是互動的關系,我們常說的身心平衡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心情好了,健康狀況就會好;人的身體健康了,心情也就自然會舒暢。

堅強的意志和毅力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而免疫力又受到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和支配。神經系統是由中樞神經(大腦)和周圍神經組成。由這兩個系統通過神經纖維與激素來調節和支配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同樣對神經、內分泌系統有調節作用,相互調控使機體與外界保持動態平衡、維護身體健康。一旦某個環節發生故障,自身調節障礙,都可能對其他系統的功能產生影響而致病。

比如,婦女因精神情緒紊亂、生活不規律可導致月經失調,在哺乳期可導致泌乳停止。美國抗癌協會曾有統計資料說明,約有10%的癌癥病人可以自愈,這說明堅強的意志和毅力能激發體內產生“腦啡呔”樣物質,增強機體免疫力,在體內產生很強的抗癌力甚至自愈力。

樂觀、知足、友善的個性和恬淡、平和的心態,能刺激人體釋放大量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大腦可以合成50余種有益物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其功能狀況往往決定人對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力。樂觀、知足、友善的個性和恬淡、平和的心態能刺激機體釋放大量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促進新陳代謝。

恐慌、自我封閉、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或過于爭強好勝,或過分追求完美,都容易造成內心沖突激烈、人際關系緊張,這種狀況會抑制和打擊免疫監視功能,誘發或加重疾病。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中,每個人都要面對許多人和事的變化,都要受到各種各樣的刺激和影響。針對某一事物,不同的性格會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情緒反應不僅要通過心理狀態而且要通過生理狀態的廣泛波動實現。中醫把人的情緒歸納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當這些精神刺激因素超過人的承受限度,或長期反復刺激,便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失控,導致內臟功能紊亂,從而引發疾病,甚至會使臟器發生器質性病變。

人的心態,尤其是情感和情緒是生命的指揮儀和導向儀。在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使人頹喪、患病和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情緒和惡劣心境。相反,心理平衡、笑對人生,特別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有人說:“自信而愉快是大半個生命;自卑和煩惱是大半個死亡。”愉快的情感會使健康人不容易患病,而使患病者乃至危重病人也能得以康復,創造奇跡。

因此我們說性格是生命的指揮儀和導向儀。保持良好的性格是促進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保證健康的重要秘訣。

性格與人際關系

擁有豐富多彩的人際關系世界是每一個現代人的需要。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這種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他們總是慨嘆世界上缺少真情,缺少幫助,缺少愛,那種強烈的孤獨感困擾著他們,折磨著他們。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采取消極的、被動的退縮方式,總是期待友誼從天而降。這樣,雖然他們生活在一個人來人往的工作場所,卻仍然無法擺脫心靈上的孤寂。這些人只做交往的響應者,不做交往的始動者。

要知道,別的同事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對我們感興趣的。因此,如果想贏得別人的友情,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擺脫孤獨的折磨,就必須主動交往。而主動交往的第一步便是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抱有較好的態度,這樣才能邁開人際交往的第一步。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就是在這一點上出了問題。出于很多種的原因,他們總是對人際交往采取一種十分消極的態度,有排斥、恐懼、厭煩,進而遠離人群,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個人世界里。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兩點原因影響人們不能主動交往,而采取被動退縮的交往方式:

一方面是生怕自己的主動交往不會引起別人的積極響應,從而使自己陷入窘迫、尷尬的境地,進而傷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而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因此,我們主動而別人不采取響應的情況是極其少見的。

試想,如果別人主動跟你打招呼,你會采取拒絕的態度嗎?比如,生活中會有這樣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在硬座火車上,一個“隔間”里面坐有6個人,如果這6個人里面至少有一個是主動交往的人,那么他們總是談得熱火朝天,一路上充滿歡聲笑語;如果這6個人沒有一個人主動和別人交往,那么,從起點坐到終點,他們會始終處在無聊的氣氛中,看書也沒勁,對望又很尷尬,所以干脆閉上眼睛養神。與其尷尬地面面相覷,還不如主動打招呼,換得一路不寂寞,不是很好嗎?當你嘗試著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攀談時,你會發現,人際交往是如此容易。

另一方面,人們心里對主動交往有很多誤解。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先同別人打招呼,顯得自己低賤”,“我這樣麻煩別人,人家肯定會煩的”,“我又沒有和他打過交道,他怎么會幫我的忙呢?”等。其實,這些都是害人不淺的誤解,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其正確性。但是,這些觀念卻實實在在地起著作用,阻礙了人們在交往中采取主動的方式,從而失去了很多結識別人、發展友誼的機會。

當你因為某種擔心而不敢主動同別人交往時,最好去實踐一下,用事實去證明你的擔心是多余的。不斷地嘗試會積累你成功的經驗,增強你的自信心,使你在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狀況越來越好。

其實,社交對一個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因此,克服社交的消極心理是大為重要的。那么,克服社交的消極心理、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就從現在開始吧!

1.列出一張人名表

表上記載著同你所希望接觸的社會領域有聯系的人。在需要的時候去挑選能夠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2.把自己同別人聯系起來

為了建立關系網,你應該善于把自己同別人聯系起來。你可以通過公司的同行或者是合作伙伴,建立更廣的人際圈。

3.讓更多的人了解你

不論你想向哪一個方面發展,最重要的是使決定你命運的人了解你。如果你從早到晚只是埋頭待在辦公室,那么你根本無法實現你的目標。

4.顯得更忙碌些

今后你不論到哪里都帶上點東西,文件、表格、書等。讓其他人都注意到你的忙碌。因為這足以表現出你的抱負和進取心,更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幫助。

5.找機會與高層領導接觸

盡量錯開公司內部的郵件來往,把需要報送的材料親自送去。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提升了自己在別的部門的知名度,最終把自己同其他的同事聯系起來,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二是你將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高層領導。

6.把自己同組織、團體聯系起來

記住,你現在的工作不是你非要干一生的崗位,今后你還會有更理想、更適合自己的崗位。因此你應該把自己同本行業或者相關行業的組織聯系起來,樹立自己在其中的人緣。今后你準備換工作的時候將大有益處。

其實,上面說了這么多無非想讓我們知道,與人打交道、進行人際交往是件很簡單的事,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只要我們敢于打開心扉,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主動地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不要再猶豫了,也不要再被內心消極的社交態度所左右了,從現在開始,徹底改變和擺脫內心的消極態度,以積極的態度開始你的人際關系吧!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攤開你的手掌你會發現:你的手掌上布滿了在“算命學”和“相術”中決定命運的紋路線條,倘若這些紋路和線條真的能表示一個人的命運,那么,上帝將這個奧秘偏偏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心里是不是又很耐人尋味呢?那是因為,上帝想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兩個人在杭州同游,兩人信步走到了天竺寺,蘇東坡看到寺內的觀音菩薩塑像手里拿著念珠,就問佛印說:“觀音菩薩既然是佛,為什么還拿念珠,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說:“拿念珠也不過是為了念佛號。”

東坡又問:“念什么佛號呢?”

佛印說:“也只是念觀世音菩薩的佛號。”

東坡又問:“她自己是觀音,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號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為求人不如求己呀!”

佛印的一句“求人不如求己”道出了命運的天機。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天上會掉餡餅,總是希望人生能有一個依靠,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生命線就在自己的手心里,人生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你可以替你自己選擇和決定你的人生,不要總是期待不勞而獲地擁有,因此,須主動找尋出自己最合適的位置與角色,不要苦等別人的安排;既然決定了,就不再三心二意,冷靜發揮百分之百的力量,終究能引出別人百分之百的回應。

我們想要的人生真的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就看我們如何去經營。

每個人都是一座金礦,每個人都有無比巨大的潛能,而挖掘者就是自己。人生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成功與否由自己決定。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不會因為自己是一個窮人、是一個下層人物,而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或憤憤不平,就不會受自卑困擾、懶得行動而坐以待斃。下定決心,奮斗,拼搏,勇往直前,成功就屬于自己。

有這么一個人,他就是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不斷地努力,并最終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8歲時,由于家庭原因,他必須自謀生計;

21歲時,做生意失敗;

22歲時,角逐州議員失敗;

24歲時,做生意再次失敗,并欠下一大筆債,用了17年才還清;

26歲時,伴侶去世;

27歲時,曾一度精神崩潰,臥床半年;

29歲時,候選州議員發言人失敗;

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5歲時,參加國會大選失敗;

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0歲時,連任眾議員,失敗;

41歲時,任州土地局長被拒絕;

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47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

52歲時,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

這個從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終其一生都挫折不斷,兩次經商均告失敗,8次競選8次落選,甚至還曾一度精神崩潰的人就是亞伯拉罕·林肯。

然而,一次次的失敗并沒有讓他放棄,反而使他越挫越勇。也正是因為他堅忍的性格和不懈的努力,在他52歲時,終于成功地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

無論是面臨生命中的任何問題抑或是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我們都應該牢記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去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改造我們的性格,更能改變我們的命運。

用性格來改變你的人生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性格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事業成功與否、家庭生活幸福與否、人際關系良好與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健全的個性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家庭幸福的根基、人際關系良好的基石。21世紀是文化、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健全的個性是通向成功的護身符。

心理學家曾一再告誡世人:改善你的個性,健全你的個性,扼住命運的咽喉,做命運的主人。要改善自己的個性、健全自己的個性,前提是要認識自己的個性,找到自己性格中尚存在的缺陷,對癥下藥,為明天的成功鋪一塊基石。

歐瑪爾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劍術高手,他有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兩個人互相挑戰了30年,卻一直難分勝負。有一次,兩個人正在決斗的時候,歐瑪爾的對手不小心從馬上摔了下來,歐瑪爾看見機會來了,立刻拿著劍從馬上跳到對手身邊,這時只要一劍刺去,歐瑪爾就能贏得這場比賽了。歐瑪爾的對手眼看著自己就要輸了,因此感到非常憤怒,情急之下便朝歐瑪爾的臉上吐了一口口水,這不但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怒氣,也是為了要羞辱歐瑪爾。沒想到歐瑪爾在臉上被吐了口水之后,反而停下來對他的對手說:“你起來,我們明天再繼續這場決斗。”歐瑪爾的對手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感到相當詫異,一時間顯得有點不知所措。

歐瑪爾向這位纏斗了30年的對手說:“這30年來,我一直訓練自己,讓自己不帶一絲一毫的怒氣作戰,因此,我才能在決斗中保持冷靜,并且立于不敗之地。剛才,在你向我吐口水的那一瞬間,我知道自己生氣了,要是在這個時候殺死你,我一點都不會有獲得勝利的感覺。所以,我們的決斗明天再開始。”

可是,這場決斗卻再也沒有開始,因為歐瑪爾的對手從此以后變成了他的學生,他也想學會如何不帶著怒氣作戰。

試想,如果當初歐瑪爾因對手的那口口水而一劍刺向對手,那么,他肯定成不了歷史上著名的劍術高手,他的劍術也會因他易怒的性格而大打折扣。所幸的是,他平時在改造自己易怒的性格上的努力最終讓他不僅贏得了勝利和榮譽,更贏得了對手的友誼。

改變性格所帶來的除了技藝的精湛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外,還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商機,獅王牙刷公司的加藤信三便是很好的例子。

加藤信三是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小職員。起床后,他匆匆忙忙地洗臉、刷牙,不料,忙亂中出了一些小亂子,牙齦被刷出血來!加藤信三不由火冒三丈。因為刷牙時牙齦出血的情況已不止一次發生過了。他本想到公司技術部大發一通脾氣,但走到半路上,他努力讓自己的怒火平息下來,并開始回想自己刷牙的過程,才發現自己一直都太急躁,但同時加藤發現了一個為常人所忽略的細節:他在放大鏡下看到,牙刷毛的頂端由于機器切割,都呈銳利的直角。“如果通過一道工序,把這些直角都磨成圓角,那么問題就完全解決了!”于是,加藤信三一改往日的急躁、粗心,在一次次試驗后終于把新產品的樣品正式向公司提出。公司很樂意改進自己的產品,迅速投入資金,把全部牙刷毛的頂端改成了圓角。

改進后的獅王牌牙刷很快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對公司作出巨大貢獻的加藤從普通職員晉升為科長,十幾年后成為了公司董事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隆德县| 都匀市| 房山区| 化州市| 清涧县| 侯马市| 内江市| 仲巴县| 肥乡县| 清徐县| 光山县| 平湖市| 丽江市| 兰溪市| 陇川县| 文登市| 隆昌县| 九江县| 高青县| 乐陵市| 当阳市| 比如县| 鄂温| 中宁县| 兰坪| 禹州市| 昭通市| 安顺市| 胶州市| 加查县| 邯郸市| 东莞市| 鄂尔多斯市| 扎鲁特旗| 兴文县| 康定县| 沙坪坝区| 长乐市| 灵璧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