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歲前要做的50件事
- 游一行 張艷紅編著
- 3615字
- 2019-01-02 20:17:01
人離不開交往,交往離不開信用,“小信則大信也”,無論是治國持家還是做生意,講信用在其中都必不可少。要想成就大事業,你在35歲以前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賬戶,并要注意不斷地儲蓄,因為這將是使你受益一生的財富。
第12件事
建立自己的信用賬戶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歷來重視誠實守信的道德修養。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古代的圣賢哲人對誠信有諸多闡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為證明、驗證之意。“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就是說人說話要算數。“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講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孔子也多次講過誠信,如:“信則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墨子也極講誠信:“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準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這就把誠信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總之,古代的圣賢哲人都把守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干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一個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糊弄國家與社會、騙取榮譽與報酬的人,他們是要遭人唾罵的。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是社會對做人的基本要求。
人離不開交往,交往離不開信用,“小信則大信也”,無論是治國持家還是做生意,講信用都必不可少。要想成就大事業,你在35歲以前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賬戶,并要注意不斷地儲蓄,因為這將是使你受益一生的財富。
人無信則不利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贊譽送給的是秦末漢初的季布,凡是他答應做的事情,一定會做到,因此,他在那個時代名滿天下。他曾在項羽軍中做過軍官,并曾多次把漢軍打敗,打得劉邦狼狽不堪。后來項羽被圍自殺,劉邦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舊仇不忘,懸賞千金捉拿季布,誰敢隱藏季布,抄斬三族。由于季布威信很高,不僅沒人貪財告發他,反而有人敢冒險保護他。“一諾千金”的成語就來源于此。不過,在我國古代還有一個比季布更守信的人,他叫季札。
有一次,季札出使北方各國,經過徐國。徐國的國君接待他的時候,見他佩帶的一口寶劍,流露出非常愛慕的樣子。季札當時就覺察到了,可是他還要到別的國家去做客,不能把佩劍送人,心想:回來再送也不遲。
不料季札從北方回來,再到徐國的時候,徐君卻已去世。季札很是悵惘,便找到徐君的墓地,把寶劍解下來,掛在墓前的樹上,再拜而去。隨從人員對季札說:“徐君已經死了,還把寶劍送給他干什么,豈不是白扔了嗎?”季札說:“不,我已經答應把寶劍送給他,不能因為他死了,我就失信!”隨從說:“你并沒有答應過他呀……”季札說:“我雖然嘴上沒有答應過,可是我確實心已許之。”
僅僅因為一個“心已許之”,就把心愛的寶劍贈送于人,而且還是已死之人,古人就是這樣信守自己的諾言的。
美國政治家羅斯福說過:“做一個有信義的人勝似做一個有名氣的人。”也許有一天,你會失去你所擁有的地位、財富、權力,但是你做人的信用卻不會被時間沖刷掉,它是你人生無形的財富。
商鞅為了推行新法,在城門“立木為信”,正是他這種“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才使廣大百姓心悅誠服,并借此實現了自己變法的偉大愿望。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曾說:“遵守諾言就像保衛你的榮譽一樣。”在人們心里,守諾言、重信用的人往往也是一個有責任心、知書達理的正人君子,而只有那些虛偽圓滑的小人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失去了信用,就會像那個大叫“狼來了”的小孩一樣陷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當你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才悔不當初時,恐怕等待你的只有失信的苦果了。所以,不論何時何地,35歲以前的你一定要記住:“不要違背自己的諾言,否則別人也會違背對你的諾言。”
建立誠信
如何提高別人對你的信任度
真實地表現自己
坦誠,不加掩飾地再現自己的本來面目,是獲得信任的基礎。
注意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別人對你進行最終評價的參照。
慎許承諾
提高信任度最關鍵一點是把握好允諾和兌現的尺度。
一談到誠實與守信,你也許會說“老實吃虧”。是的,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也許我們會由于誠實而暫時錯過一些東西,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為我們樹立了誠實守信的形象與名聲,贏得別人的信賴,這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有時,或許憑借欺詐和暴力,可以獲得一時的成功,但是只有憑借誠實與守信,我們才能獲得永久性的成功。
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他的財產更重要。
——莫里哀
1968年,日本麥當勞社社長藤田田接受了美國油料公司訂制餐具刀叉300萬個的合同,交貨日期為同年8月1日,在美國的芝加哥交貨。
藤田田組織了幾家工廠生產這批刀叉,但這些工廠一再誤工,到7月27日才完工,但從東京海運到美國芝加哥,因為路途遙遠,8月1日肯定交不了貨,到時必然誤期。若用空運,雖然能及時交貨,但會損失一大筆利潤。
商人都是追求利潤的。這時,藤田田面對的,一邊是損失的利潤,一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信用。思量再三,藤田田毅然租用航空公司的波音707貨運機空運,花費了30萬美元的空運費,將貨物及時運到。這次藤田田的損失很大,但贏得了美國油料公司的信任。
在以后的幾年里,美國油料公司不斷向日本麥當勞社訂制大量的餐具,藤田田也因此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這就是恪守信用帶來的財富。
信守承諾也就是講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夠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們可以根據他的言論去判斷他的行為,進行正常的交往。你無法判斷一個不講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的人的行為動向。與這種人是無法進行正常交往的。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
一個人守信是最可貴的品性,要成大事者,必須守信。
誠信之人都是講信義的,也就是說,他們說過的話一定算數,無論大事小事,一諾千金。
越是在難以守信的時候越要儲蓄信用
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這樣的事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也許很多人都能踐行自己的諾言。然而,正像逆境見真情一樣,在難以堅守信用的時候守住自己的誓言,才是真正的守信者。
王安是一家私營公司的老板,那年他向友人借了一筆錢,沒有財產擔保,也沒有存單抵押,有的只是一句話:“相信我,年底無論如何都還你。”到了年底,王安的公司資金周轉非常困難,外債催不回來,欠款又催得緊,為了還朋友這40萬元,他絞盡腦汁才籌足20萬元,余下的20萬元怎么也籌不到。怎么辦?老婆勸他向朋友求求情,寬限兩個月。王安搖搖頭,公司里的“高參”給他出主意說:反正你朋友也不急用錢,不如先還朋友20萬元現金,其余的開一張空頭支票,等賬戶上有了錢再支付。王安勃然大怒,呵斥這位“高參”是沒有信用的人,并毫不猶豫地辭退了這位跟他多年的搭檔。最后,他決定用自家的私房去抵押貸款,但銀行評估房屋價值24萬元,只能抵押18萬元。王安橫下一條心,與老婆商量后,把房子以20萬元低價賣出去,終于籌齊了40萬元。一家人在市郊租了間房屋住。
朋友如期收回了借款,星期天準備約一幫人到王安家去玩玩,卻被他委婉地拒絕了。朋友不明白平日豪爽的王安為何變得如此“無情”,便一個人驅車前去問個究竟。
當朋友費盡了周折在一間農舍里找到王安的“家”時,只覺得陣陣熱流直沖淚腺,眼睛濕潤了,然后他緊緊地擁抱著王安,一個勁地點頭。臨別時,朋友擲地有聲地留下一句話:“你是最講信用的人,今后有困難盡管找我!”
不久,王安的公司陸續收回了欠款,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他又買了新房、添了小車。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正當他在商場上大展拳腳時,卻被一家跨國公司盯上,那家公司千方百計擠占他的市場,并勾結其他公司騙取他的貸款。王安的公司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公司垮了,車子賣了,房子押了,他破產了,不僅一無所有,而且負債累累。王安想重整旗鼓,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想貸款,卻沒有擔保人和抵押物。他向親友借,然而很少有與他在金錢上打交道的親戚,怎會輕易將大把的錢借給他呢?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又想起那位曾經借錢給他的朋友,他帶著試一試的心理,找到了朋友。
朋友沒有嫌棄落魄的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再借給他40萬元。他有些顫抖地捧著支票,咬咬牙,堅定地說:“最多兩年,我一定還給你!”兩雙關節粗大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朋友點頭說:“我信!”
曾經溺過水的王安再到商海里搏擊,自然會小心謹慎,而又能遇亂不驚。他又成功了,兩年后他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還賺了一大筆,重新跨入大款行列。每每有人問他怎樣起死回生時,他便會鄭重地告訴你:“是信用!”
試想一下,如果王安在他困難的時候為了應眼前之急而沒有按時還清借朋友的錢,那么,就不會有以后的40萬元,他就真的破產了。正是他這種不管面臨什么樣的情況,都要克服困難,寧使自己一時為難的精神為他帶來了雪中送炭的40萬元。為了一時利益而失信于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位“高參”,等待他的只有失信的苦果。
在人生的路上,任何的失敗都能成就你,唯有失去信用的后果是你所難以逆轉的。在所有原則中,任何絕對的原則都有靈活性,唯有信用的原則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如果你不想品嘗失敗的苦果,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建立你的信用賬戶,像捍衛你的榮譽一樣來踐行你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