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幾歲,男人要具備的20種杰出能力
- 游一行
- 1372字
- 2019-01-02 20:16:30

溝通幫助你達到目的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時常有一些人特別愛做“悶葫蘆”,老愛讓別人猜測他的想法和心思,要么就是“茶壺煮餃子——滿肚子的貨倒不出來”。這些人都很難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因為缺少了有效溝通這一環節,人就很難達到自己的目的。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則有關吳士宏的故事。
吳士宏初入微軟時做簡短致詞:
“各位,第一次見面,我不多講,因為我以后會有很多機會主持這樣的會議,會有很多機會講給大家聽。我本來準備的致詞是謙虛的外交辭令,臨時決定最好從開始就把真實的我交代給大家。我接受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的職位是為了一個理想:那就是想把微軟中國做成中國微軟。我所謂‘中國微軟’的定義是:公司在中國成長,也要為中國作貢獻。員工與公司一起成長,在公司里得到最好的事業發展。我和在座的大多數人一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地員工更快地成長起來。”
作為中國人,吳士宏的這番話情真意切,將自己的理想公布于眾,任何一位有良知的微軟中國員工都會為之動容。她接著謙虛地說道:“我前面十二年多的經驗都是IBM的,我在微軟的經驗比在座任何一位都少。我會努力學習做一個真正的微軟人,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總經理。我需要大家的幫助,我不打算‘帶自己的人來’,想和大家一起做這番事業,拜托各位!”下邊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然而微軟的實際與吳士宏的理想相去甚遠,15個月后的1999年6月,她決定辭去總經理的職務。首先吳士宏選擇她的頂頭上司喬治心情很好的時候攤牌:
“我來微軟是為了一個理想,為了這個理想,我做了很多,忍了很多,努力了很多。我終于理解了,對于‘總經理’這一職位,公司的期望其實單單只是銷售業績這一項。而我當初之所以接受這個職位,是因為被‘賦予’的責任是對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全面策略和運營負責。這個差距太大了。現在,銷售的業績做到了。您清楚地了解,我不同意公司在中國的很多重大策略,既然不同意,而在無數次努力之后都無法對其有任何影響,這個總經理職位于我也就失去了意義。我決定,辭職。”
吳士宏這番話直言不諱,沒有絲毫做作。然后她解釋為什么在這個時間提出辭呈,為什么要在業績好時提,并且還對公司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在離職演講中吳士宏說“:我選擇微軟中國公司取得優秀業績時離開,心中多了一點欣慰。”點出“取得優秀業績”幾個字,是為了消除“業績不佳被迫辭職”的猜測。“在我任內能與這么一群優秀的人共事,是我永遠的驕傲。我知道,他們都會繼續努力去追求我們共有的理想——那絕不僅是為微軟或是別的外國公司做出好的業績,而是為中國的IT產業,為中國有所貢獻。”這些話既是對原部下的肯定,更是對他們的鞭策,希望他們做一個自尊自強的中國人。
吳士宏與人溝通的能力無疑是非常卓越的,她在任職致詞中與員工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這一番話表明了她在公司的立場和態度,成功地達到了凝聚人心、樹立威望的目的;與上司的談話直截了當,開誠布公,讓上司充分理解了自己辭職的苦衷;在離職演講中,既澄清了事實,在員工心中樹立了好的形象,又達到了鼓勵原部下為中國IT產業作貢獻的目的。吳士宏每一次講話都有明確的針對性,這些恰到好處的語言也確實達到了有效溝通的效果,她通過溝通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在微軟得到員工的支持。
溝通的終極目標是達到我們的目的,盡管目的因人、因事、因時而異,但良好的溝通是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任何事情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