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幾歲,男人要具備的20種杰出能力
- 游一行
- 1320字
- 2019-01-02 20:16:29

溝通使矛盾化解
人人都需要相互交流感情與信息,不溝通會造成信息的堵塞,人際關系易出現溝通“短路”,從而發生一連串的誤解、矛盾。
尤其是在有矛盾產生之時,必要的溝通能夠化解它。
良好的溝通能促進彼此的了解與理解,人們之間的誤會很多時候來自于不溝通意見或聽信第三人的話。
戰國時期,張儀和陳軫都投靠到秦惠王門下,受到重用。
不久,張儀便產生了嫉妒心,因為他發現陳軫很能干,比自己強得多,擔心日子一長,秦惠王會冷落自己,喜歡陳軫。
于是,他便找機會在秦惠王面前說陳軫的壞話,進讒言。
一天,張儀對秦惠王說:“大王經常讓陳軫往來于秦國和楚國之間,可現在楚國對秦國并不比以前友好,但對陳軫卻特別好。可見陳軫的所作所為全是為了他自己,并不是誠心誠意為我們秦國做事。聽說陳軫還常常把秦國的機密泄漏給楚國。作為您的臣子,他怎么能這樣做呢?我不愿再同這樣的人在一起做事。最近我又聽說他打算離開秦國到楚國去。要是這樣,大王還不如殺掉他。”
聽了張儀的這番話,秦惠王自然很生氣,馬上傳令召見陳軫。一見面,秦王就對陳軫說:“聽說你想離開我這兒,準備上哪兒去呢?告訴我吧,我好為你準備車馬呀!”
陳軫一聽,莫名其妙,兩眼直盯著秦惠王。但他很快就明白了,這話中有話,于是鎮定地回答:“我準備到楚國去。”
果然如此。秦王對張儀的話更加相信了。于是慢條斯理地說:“那張儀的話是真的?”
原來是張儀在搗鬼!陳軫心里完全清楚了。他沒有馬上回答秦惠王的話,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釋說:
“這事不單是張儀知道,連過路的人都知道。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王又怎么會要我做他的臣子呢?我一片忠心,卻被懷疑,我不去楚國又到哪里去呢?”
秦王聽了,覺得有理,點頭稱是,但又想起張儀講的泄密的事,便又問:“既然這樣,那你為什么將我秦國的機密泄漏給楚國呢?”
陳軫坦然一笑,對秦王說:“大王,我這樣做,正是為了順從張儀的計謀,用來證明我是不是楚國的同黨呀!”
秦王一聽,卻糊涂了,望著陳軫發愣。
陳軫還是不緊不慢地說:“據說楚國有個人有兩個妾。有人勾引那個年紀大一些的妾,卻被那個妾大罵了一頓。他又去勾引那個年紀輕一點的妾,年輕的對他很友好。后來,那個楚國人死了。有人就問勾引她們的人:‘如果你要娶她們做妻子的話,是娶那個年紀大的呢,還是娶那個年紀輕的呢?’他回答說:‘娶那個年紀大些的。’這個人又問他:‘年紀大的罵你,年紀輕的喜歡你,你為什么要娶那個年紀大的呢?’他說:‘處在她那時的地位,我當然希望她答應我。她罵我,說明她對丈夫很忠誠。現在要做我的妻子了,我當然也希望她對我忠貞不貳,而對那些勾引她的人破口大罵。’大王您想想看,我身為楚國的臣子,如果我常把秦國的機密泄露給楚國,楚國會信任我、重用我嗎?楚國會收留我嗎?我是不是楚國的同黨,大王您該明白了吧?”
秦惠王聽陳軫這么一說,不僅消除了疑慮,而且更加信任陳軫了,給了他更優厚的待遇。陳軫巧妙的一席話,既擊破了讒言,又保全了自己。
陳軫保住自己的性命完全得益于“會說話”,即有效的溝通。試想,如果陳軫與秦惠王一直沒有溝通,那后果將不堪設想。秦惠王會錯殺無辜,而陳軫則會枉送性命。
因此,有效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必要的潤滑劑,它不僅能表達清楚雙方的思想,更能夠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