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事要把握進退的尺度(1)
-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氣度
- 余鴻編著
- 3309字
- 2016-05-18 09:02:49
生活中,不少人因為把握不好進退的尺度,前程受阻,事業不順,遺恨終生。是的,在做事時,能否把握好進退的尺度至關重要。
做事要有挑戰極限、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進則進,才能不失良機。同時,也要懂得適時后退的智慧,不能硬碰硬,更不能以卵擊石,迂回前進才能實現最終目標。當進則進,當退則退,做事進退有度才是智慧的選擇,才能成功。
向著目標和理想前進
生活中,不少人面對困難會選擇逃避、后退,還總是說:“我只想要過平平淡淡的生活,沒必要冒險激進。”想要過平淡的生活無可厚非,但是以其作為借口,凡事都選擇逃避、后退就不對了。平淡地生活是一回事兒,逃避后退是另一回事兒。不管是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要敢于挑戰自我,敢于凡事走在人前,抓住每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為只有挑戰極限、不斷向前才能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
而要想始終擁有昂揚的斗志、勇往直前的精神,首先要樹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理想和目標是人們前進的道路指向標,能夠激勵人們全力以赴,挑戰自我極限。只要樹立了目標和理想,并為之努力,很多不可能便會成為可能,甚至成為現實。
羅杰·羅爾斯是美國紐約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他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貧民窟——大沙頭貧民窟。大沙頭貧民窟環境極其惡劣:骯臟不堪,充滿暴力,偷渡者和流浪漢總是聚集在這里做一些下流、低俗的事情。出生在這里的孩子,因從小耳濡目染,絕大多數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成年后也幾乎沒有什么人能夠擁有體面的職業。然而,同樣是“生于斯、長于斯”的羅杰·羅爾斯卻是個例外,他不僅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大學,而且還成了美國紐約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
在州長就職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問他:“先生,是什么把您推向州長寶座的呢?”面對在場的三百多名記者,羅爾斯只字未提自己的奮斗史,只向大家講述了他上小學時的校長——皮爾·保羅。
1961年,皮爾·保羅被聘為諾必塔小學的董事兼校長。當時正值美國嬉皮士流行的時代,他一走進大沙頭諾必塔小學,就發現這里的窮孩子們比“迷惘的一代”還要無所事事。他們從不與老師合作,曠課、斗毆、砸爛教室的黑板是他們最常做的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皮爾·保羅可謂費盡心思,他想出很多辦法來引導他們,可是卻沒有一個是有效的。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這里的孩子們都非常迷信,此后他的課程便多了一項內容——講課之前給這些孩子們看手相。他想用這種辦法來鼓勵這些孩子,希望他們能夠從墮落、消極的狀態中走出來。
一天,輪到給羅爾斯看手相了,當小羅爾斯從窗臺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臺的時候,皮爾·保羅微笑著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肯定是紐約州的州長。”這話讓小羅爾斯著實地吃了一驚,因為從小到大,只有他的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奶奶說他長大后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可是這一次,皮爾·保羅先生竟然說他肯定成為紐約州的州長,真是太出乎他的預料了。于是,小羅爾斯便把這句話牢記在心,并且相信了它。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便在小羅爾斯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它就像一面鮮紅的旗幟指引著小羅爾斯前行的方向,激勵著他挑戰極限,勇往直前。顯而易見的變化在小羅爾斯身上發生,他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說話時的污言穢語也日漸消失。以前那個無所事事、愛搞破壞的小混混再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彬彬有禮、刻苦學習的好孩子。在此后的40多年間,羅爾斯每天都挺直腰板走路,沒有一天不按照紐約州州長的身份來要求自己。51歲那年,羅杰·羅爾斯真的成了美國紐約州的州長。
皮爾·保羅的那句“預言”就像羅爾斯前進的指明燈,在這句話的激勵和引導下,羅爾斯慢慢地改掉了街頭小混混的惡習,并且不斷挑戰極限,努力提升自我。就這樣,從一個貧民窟的小混混成長為美國紐約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羅杰·羅爾斯書寫了一個傳奇。
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心中確立一盞指引自己前進方向的指明燈,樹立合適的前進目標和理想。只有有了這盞指明燈,人才會鼓舞自己的斗志,才會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懈努力,改變自己,挑戰自己,不畏險阻,勇往直前。
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的確,螃蟹外形堅硬可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確實勇氣可嘉。若是沒有勇氣,便不可能第一個嘗到螃蟹的美味。
生活中,不少人做事怕這怕那,畏首畏尾,不敢出頭露面,不敢做一點逾矩的事。在他們看來,隨大流是既安全又穩妥的做事方式。殊不知,對于那些害怕危險的人來說,危險無處不在;對于那些不怕危險的人來說,機遇無處不在。總是跟在別人身后走的人往往一生碌碌無為,只有那些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能有大的成就。
有一天,一只龍蝦與一只寄居蟹在深海中偶然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在脫掉自己的硬殼,露出了自己嬌嫩的身軀,寄居蟹嚇得面色蒼白,非常緊張地對龍蝦說:“龍蝦,你怎么能夠把唯一能保護自己身軀的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大魚一口把你吞到肚子里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小小一個急流也能把你沖到巖石上去,恐怕到時候你就性命難保了。”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蟹大哥,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明白,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如果不脫掉舊殼,我們的成長就會受到束縛,會永遠都長不大,不受舊殼的束縛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是為了以后能夠更安全。”
寄居蟹一聽,感到很慚愧,想想自己整天只知道找那些安靜舒適的避風港灣,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更好地成長,整天只活在別人的庇護之下,這樣永遠都不會出人頭地。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定的安全區域,每當人們面對危險時都會迫不及待地奔向它。然而,安全區域并不一定絕對安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當人們都在跨步向前走的時候,不前進就等于后退。如果你想超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能安于現狀,應該避開那些安樂窩,勇于接受挑戰、充實自我,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很多時候,只有面對種種誘惑時敢于沖破阻礙,走出禁區,才會得到理想的回報。
在一家效益極佳的公司,總經理再三叮囑他的員工:“任何人都不允許到頂層最右邊的那間房里去。”經理沒有解釋其中的緣由,員工們也都牢牢記住了經理的話,沒有一個員工對經理的話提出過疑問,他們認為經理提出的就要無條件遵守。既然不讓進去那就是禁區,進去之后也許自己的下場會很慘。
就這樣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公司又新招聘了一批員工,按照以前的慣例,總經理對這些員工交代了同樣的話。這時候,新來的一名員工疑惑不解,小聲問:“為什么不讓進去?”“不為什么,不讓進就是不讓進,我的命令你也要違抗嗎?”總經理似乎有些生氣地回答道。
這位員工回到崗位上后還在反復思考著總經理的叮囑。其他員工都奉勸他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不要瞎操心。但受好奇心的驅使,他還是想要看個究竟。有一天,他趁閑暇時間,悄悄地來到頂樓,并輕輕地敲門,但敲了許久,里面都沒有反應。于是他輕輕把門推開了,發現里面只有一張寫字臺,沒什么特別的地方。他來到寫字臺前,發現寫字臺上放著一張紙牌,上面寫著:請把這張紙牌送給總經理。
很快,公司其他員工都知道了他的這一舉動,大家都勸他不要去找總經理,還是把紙牌放回原處為好。但這名員工沒有采納同事們的建議,而是堅持自己的主張,拿著紙牌徑直走向了總經理的辦公室。
當他將這張紙牌交給總經理后,總經理面帶微笑地向他宣布了一項出人意料的決定:“從今天起,你就是本公司的銷售部經理。”
這個消息令他振奮,同時也令他感到疑惑:“就因為我把紙牌拿來了嗎?”
“不錯,你知道嗎?我一直在等待給我送紙牌的人,等了這么長的時間終于等來了。我相信你能勝任這份工作,因為你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經理自信地說道。
面對禁區,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后退,只有極少數人有勇氣走進去一探究竟。案例中的那位員工正是因為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勇敢地走進了禁區,所以他才贏得了做銷售部經理的機會。
總而言之,一味中規中矩做事,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會有什么突出成績;相反,敢于走進禁區,就等于為自己開拓了一片新天地,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倘若你想有大的發展,想有所成就,那么從現在開始勇敢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