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3章 參考文獻
- 第32章 做人要智慧深藏,方顯雍容氣度(2)
- 第31章 做人要智慧深藏,方顯雍容氣度(1)
- 第30章 做人要謹言慎行,懂得說話的藝術(4)
- 第29章 做人要謹言慎行,懂得說話的藝術(3)
- 第28章 做人要謹言慎行,懂得說話的藝術(2)
第1章 前言
做事能否把握好尺度,做人是否擁有容人的氣度,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是影響一個人一生命運的重要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因把握不好做事的尺度,拿捏不好做事的分寸,而把事情辦砸,讓自己吃虧受苦。比如,職場中就有一些人因為把握不好和領導、同事之間來往的尺度,以致在做事的時候失了分寸,讓領導厭煩、被同事排斥,最終使自己失去了不錯的工作和發展機會。再比如,在處理家庭事務、朋友關系的時候,該計較的時候不計較,不該計較的時候又計較,拿捏不好做事的分寸,以致家庭破裂、朋友失和。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
聰明人在做事的時候非常講究尺度。他們在應該前進的時候絕不猶豫,在應該后退的時候也會適時避讓;他們分得清做事的輕重緩急,做事有章法、有條理,總是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前面,不讓那些不重要的小事浪費自己的時間;他們分得清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假意,也懂得利用策略;他們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該低頭的時候低得下頭,該彎腰的時候彎得下腰,能夠冷靜面對屈辱;他們知道自己的分量,說話、做事深淺適宜……正是因為能夠把握好做事的尺度,所以他們往往能夠戰無不利。
我們不僅要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如何把握做人的火候、能否擁有做人的氣度,都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工作、生活。《菜根譚》里有這樣一段話:“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這段話說的就是君子做人的大氣度、大胸懷。
人人都喜歡跟有氣度的人交往,因為他們心胸豁達、寬容忍讓,不會為一點兒小事兒計較,跟他們來往放心、舒心、安心。若是和小氣的人交往就不一樣了,這類人往往就沒什么氣量,錙銖必較,動輒打擊報復,跟他們來往費心費力,很難愉快、融洽。
《論語·述而》中也有類似的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常胸懷天下,具有包容之心,氣度不凡;而小人則常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沒有氣量。顯然,做人就要做有氣度的君子。
做事有尺度,做人有氣度,知易行難。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上篇主要講如何把握做事的尺度,下篇主要講如何擁有做人的氣度。書中采用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闡釋了做人做事的智慧,是讀者學習做人做事智慧的最佳用書!
編著者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