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給孩子溫暖的關懷(3)

那么,面對這種大局勢,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強化孩子的歸屬感,從而讓孩子快樂幸福呢?

首先,多讓孩子感受溫暖,讓孩子明白溫暖的價值。

個體對他人的心理依賴是歸屬感的首要來源。強化孩子的歸屬感首先就要讓孩子在家庭里獲得安全感,讓孩子覺得家人是可以依靠、依賴的。當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以后,他(她)自然就會對家有了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正是建立在家庭溫暖的基礎之上的。

其次,父母還可以給孩子講一講家族的故事,如父母的戀愛故事、祖父的奮斗史等。還可以讓孩子了解在他(她)小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這樣一來,孩子與家中的關系自然得到了強化,而對家的歸屬感自然也就強了。

此外,培養孩子對集體的情感,支持孩子健康向上的行動。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不可能只在家庭中生活,他(她)還會走上社會。

因此,只有父母圍繞在孩子的身邊,他(她)的關系網是不夠的,而歸屬感也會相對顯得單薄,因此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走到集體中去,建立屬于自己的廣泛的關系網。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更強的歸屬感。

總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歸屬感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對那些心理敏感、用關系來看社會的孩子來說,歸屬感尤為重要。作為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溫暖的關懷,幫助孩子強化歸屬感,擺脫當前孩子歸屬感弱的現狀。

【疼愛與管教的小課堂】

為人父母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打罵孩子會導致孩子歸屬感的喪失或轉移。成年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孩子的心理核心是歸屬感,因為孩子生存所必需的穿衣吃飯問題是無法自己解決的,他必須有所歸屬。歸屬感在誰那里,孩子就愿意聽誰的話。打孩子的結果是讓孩子的歸屬感喪失或轉移。父母打孩子,孩子就認為歸屬感不在父母這里。一旦歸屬感不在父母這里,就可能轉移到電視、電腦甚至同學、朋友身上,他不會去管這些對他是利是害,而只要心理上獲得滿足就好,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

強健孩子的內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時不得不面對一些言語攻擊、失望或失敗等,這時候就需要讓孩子憑借強大的內心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有一些父母天真地以為,只要讓孩子提前經受一些打擊,產生對痛苦的免疫能力,那么,當他再遇見他人的冷嘲熱諷時,孩子就能夠從容應對了,于是這些父母不時地和孩子說一些比較刻薄的話。但是這些父母并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并不能解決問題,相反甚至會讓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這樣做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很大的傷害,不利于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

在這個壓力越來越大、安全感越來越少的世界里,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將成為父母疼愛與關懷孩子的重要方式。同樣的環境下,內心強大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以更加樂觀向上、勇敢面對的心態掃除道路上的障礙;內心脆弱的孩子,只能灰心喪氣、畏懼退縮,逃避遇到的困難。

一位父親一直為他的兒子苦惱。兒子都已經12歲了,卻依然沒有一點兒男子漢的氣概。對此,他實在沒有什么辦法了,于是去拜訪一位拳師,請求這位拳師來幫助他訓練自己的兒子,希望把兒子塑造成男子漢。

拳師說:“那好吧,請把你的兒子留在我這里半年,這半年期間你不要見他,半年后,我一定會把你的兒子訓練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轉眼間,半年過去了,這位父親迫不及待地來接兒子,拳師還特意安排了一場拳擊比賽來向這位父親展示他半年來的訓練成果。與男孩對打的是一名拳擊教練。比賽開始了,教練一出手,男孩便應聲倒地。但是,男孩一倒地就立即站起來迎接下一次挑戰,倒下去又站了起來……如此來來回回大概二三十次。

最后,拳師問這位父親:“你認為你的兒子是否已經具備了男子漢氣概?”

“我簡直無地自容了,沒想到我送他來這里訓練了半年,他卻依然這么不經打,這么輕易就被人打倒了,何談男子漢的氣概?”那位父親失望地說道。

拳師意味深長地說:“我很遺憾,因為你只是看到了比賽表面的勝負,卻沒有看到你兒子在一次次倒下后又立刻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而敢于面對挑戰、永不放棄的勇氣和強大的內心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啊!”

故事中的孩子,雖然屢屢被打倒,但是他擁有敢于挑戰、永不放棄的強大的內心,也正是這種強大的內心,才是孩子真正的“男子漢氣概”。要知道,人生的道路漫長而曲折,總有人因為某種原因而倒下,然而倒下卻并不是最終的結局,只有倒下去又站起來,才會成為最終的強者。所以說,只有這樣的孩子才真正具有強大的內心,從而能夠應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逆境。

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離不開父母的關懷和努力。那么,具體來說,強健孩子的內心有哪些好方法呢?

1.告訴他,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遇到問題本身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父母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逐漸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意識到“我能行”。

父母要想讓孩子變得更加樂觀、自信,就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孩子的“我能行”的感覺不斷加強。比如,當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因為積木總是倒下而沮喪時,不要替他搭一個完美的城堡哄他開心,而是鼓勵他再試試。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有信心,再遇到問題時就不會茫然失措了。

2.讓孩子學會和自己的不良情緒相處

在生活中孩子可能會有沮喪、生氣、失望、害怕等種種不良情緒,這時候很多父母就會選擇逗孩子開心或是找其他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父母要想讓孩子一直保持開心是不可能的事情,孩子總要獨自面對一切。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感知自己的情緒,要讓孩子學會和這些消極情緒相處,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規律的生活會讓孩子更安心

很多人會認為只有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玩具、陪孩子一起去旅行、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才是讓孩子生活得更加快樂的一個重要標準。可是,由于很多原因父母并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于是父母就開始感到內疚。

其實,父母大可不必這樣。讓孩子擁有規律的家庭生活,要比那些東西重要得多。因為規律的生活可以讓孩子預知下一步將會發生什么,這時候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無比的安定,他(她)會感覺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比如,晚上大家一起吃完晚飯之后可以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并將此行為堅持下來,會給孩子一種可以掌控的感覺,孩子消極和焦慮的情緒也會逐漸減少。

4.讓孩子感覺到家里很安全,也很快樂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家庭環境。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是暴力、壓抑和沮喪,那么就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很大的傷害。孩子就會覺得連這個家都是不安全的,那么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什么地方可以讓自己安心地待下去呢?相反,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一直是歡樂、舒適、溫馨、溫暖的話,孩子也會更有勇氣面對自己所遭遇到的困難,因為家庭是他(她)最強大的后盾。

總之,父母們,給予孩子深摯的愛和溫暖的關懷吧,讓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從容地面對外界的打擊,并從外界的困難中掙脫出來,從而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疼愛與管教的小課堂】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強大的內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困難中一點一點地磨煉出來的。所以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人為地設置一些小障礙,這也是強健孩子內心的一個不錯的辦法。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選擇做一些事情的權利。作為父母,不要仗著自己是成年人就對孩子進行專斷的管制,這樣除了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外,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尊重,尤其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下面故事中的巴甫洛夫的父親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巴甫洛夫的父親非常開明,他總是能夠尊重孩子的意愿。巴甫洛夫在教會學習的5年期間,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爸爸非常希望巴甫洛夫能夠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名傳教士。但是,此時的巴甫洛夫已經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他不想走父親已經走過的路。于是巴甫洛夫悄悄地報考了彼得堡大學的生物學院,并且以優異成績順利地拿到了錄取通知書。當巴甫洛夫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的時候,父親并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對孩子的選擇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石景山区| 海晏县| 宁城县| 杂多县| 西丰县| 弥勒县| 陵水| 鸡泽县| 侯马市| 海宁市| 安阳县| 纳雍县| 本溪| 巩留县| 平山县| 和静县| 若羌县| 谷城县| 隆化县| 太康县| 东宁县| 汽车| 革吉县| 周口市| 天柱县| 邳州市| 大关县| 荣成市| 西盟| 清远市| 东丽区| 临泉县| 东丽区| 牡丹江市| 东源县| 绥中县| 缙云县| 三河市| 新宁县|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