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別讓優勢消失在不良的心態中(1)
書名: 優勢的力量:告別勞碌命甩掉平庸作者名: 徐憲江編著本章字數: 3902字更新時間: 2016-05-18 09:03:39
其實每個人都有優勢,只是,起初,我們知道自己有優勢,但卻不去運用,也不去挖掘。直到多年以后,我們會突然發現,曾經那么惹眼的優勢,比如,擅長繪畫、記憶力超強、善于化解矛盾……竟然在不知不覺間開始退化,甚至消失。
誰動了我們的優勢?答案很簡單:是你自己動了你的優勢,懶惰、抱怨、情緒化、自我設限等一系列的不良心態削弱甚至扼殺了你曾引以為傲的優勢。不過生活永遠不會太遲,現在發動反擊并不晚!
抱怨聲越大,生活越糟糕
一位哲人說:“這個世界上最多的‘東西’不外乎兩種:窮人和抱怨。而且兩者之間存在著雞和蛋的關系——貧窮孕育了抱怨,抱怨又孵化了貧窮。人們越窮越抱怨,人們越抱怨越窮。”這句話雖然有失偏頗,但也不無道理:如果心情垃圾堆積久了,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給自己招致很多的麻煩,使情況越來越糟。
張世杰是名牌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新近到一家廣告公司工作,薪水待遇都十分優厚。他的工作能力很強,領導對他相當器重,原本打算試用期過后就給他安排到策劃部門承擔重要的工作。但是他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愛抱怨。比如因為堵車上班遲到了,或者因為小感冒、身體不適耽誤了一點工作等。領導本來也并不在意,本來嘛,這些問題都是在所難免的,都是人之常情,但他卻沒完沒了地抱怨。起初領導同事都認為他是對工作太認真,還好心安慰他。但相處久了大家都發現,他好像從來就沒有順心的事,什么時候與他在一起,都會聽到他在不停地抱怨。見到人就抱怨自己所謂的不如意,結果他把自己搞得很煩躁,同時也把身邊的人搞得很不安,漸漸地大家都對他避而遠之。而且公司的氛圍也因為他的抱怨變得不那么融洽了,結果試用期還未結束,張世杰就得到了“不予合作”的通牒。
通常抱怨者只看到自己的煩惱,于是怨天尤人、抱怨命運,發一些無謂的牢騷,做一些無謂的抱怨。如果每件不稱心如意的小事都長久地堆積在心里、掛在嘴上,自己的心態、情緒會變得很糟,在這種情緒下做事情,也一定很難做得好,那么新的一輪抱怨又會重新開始,如此反復,會造成心理上的極大負擔,也會使生活的不如意惡性循環下去。可是如果我們變換角度,用一種寬容的態度去想,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在生活中,總會有各種問題使人沮喪、悲哀、痛心、懊惱、焦慮甚至絕望。“萬事如意”是人們真誠的祝福,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那只是一個美好的祝愿而已,真正的生活不是事事如意。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明智的人會一笑了之,因為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無力改變的或是無法預測的。能救的應該盡力補救,無法改變的就坦然面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做該做的事情。
法國作家阿蘭在論述這個道理時說:煩惱是我們患的一種精神上的近視癥,應該向遠處看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我們的腳步就會更加堅定,內心也就更加坦然。
比如在刮風下雨的時候,我們正走在街上,那么你只要把雨傘打開就夠了,犯不著去抱怨:“真糟糕,又刮風下雨了!”這樣說對于刮風下雨根本不起作用,風該刮的還是會刮,雨該下的還是會下。我們不如換個角度,欣賞一下它:“下場雨真好,多有詩意啊!”這句話同樣對風雨不起作用,但是它卻讓我們享受了下雨的快樂,使自己的心情開朗起來。
戴爾說:“停止抱怨,你就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不要做一只鴨子,要做一只雄鷹,鴨子只會‘嘎嘎’抱怨,而雄鷹則在蕓蕓眾生中奮起高飛。”我們不可能保證事事順心,但可以做到坦然面對,該放則放,能遠離煩惱就是智慧,能享受快樂就是幸福。與其為煩惱而抱怨,不如主動用快樂驅趕煩惱。
優勢儲能罐
實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而來,可是實際上,行動和感覺是同時發生的。如果我們使自己在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動規律化,也能夠間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覺規律化。”而運動是煩惱最好的去除劑,當情緒不良時,我們可以試著做一些運動,比如跑步,登山,或者打籃球。讓煩惱隨著汗水的流逝而消散。
特別是對于工作在城市里的人來說,去郊游未嘗不是一個舒緩心靈的好辦法。當我們再度歸來時,煩惱就留在荒郊野外,只帶回新的活力。在運動中我們忙得沒時間煩惱,新的靈感和決心很容易就會出現。
做情緒的奴隸,只能受情緒擺布
心情極好的時候,人往往會遇到一些好事情,比如加薪、晉升、中彩票、見到老朋友……好情緒是貴人,它能給你帶來一切美好的東西。相反,壞情緒就是洪水猛獸,有可能沖走本該屬于你的那些好運。這次,情緒化的小王犯了老毛病:
“小王,趕緊想好策劃案,否則咱們這次競標就遭殃了!還有這個文件,你看看,趕緊幫我做出一份數據分析!”老板一副焦急的樣子。
小王在老板走后,向同事發牢騷說:“他早干什么去了,為什么總是在下班前派工作來?要命!煩死了!”小王帶著壞情緒,速戰速決做完策劃案,然后又帶著壞情緒處理數據。
結果小王的策劃案沒有亮點,沒有賣點,更缺少創意,導致公司沒有中標。老板遺憾地對小王說:“你一向很有才,本打算趁這次機會提拔你做主管呢,不過,你還是先控制好你的壞情緒吧!”
在一聲嘆息中,小王與晉升的機會失之交臂。他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太情緒化,以至于讓這種惡劣情緒影響了他才能的發揮。
當你怒氣沖沖地大喊“誰動了我的優勢奶酪”、“誰讓我丟了金飯碗”時,不如好好反省一下:壞情緒這位“客人”是否經常在閑來無事時拜訪你,你還熱情款待它?
如果回答“是”,那你就該矯正一下情緒的天平了。你目前所必須做的,就是學會駕馭情緒、協調情緒、管理情緒,而不是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讓那些消極情緒影響甚至左右你的生活。
當然,要由情緒的奴隸角色轉變成情緒的主人角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現在起,你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一般來說,你可以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自我反省兩種途徑來不斷修正情緒中那些糟糕的因素。
你從別人那些不同的言論中了解自己,比如朋友們對你的評價是多愁善感、容易沖動,那證明你比較情緒化,不妨試著針對這些方面,來逐步加以改善。
當你意識到壞情緒這個魔鬼要到來時,你要及時阻止,試著微笑。盡管你不一定是真的很高興,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緩沖你的壞情緒。記住,人們不是因為高興才笑,而是因為笑才高興。
你還可以通過自我反省的形式來掌控情緒走向。在人生的每一次閱歷中,來發現自己的情緒特點,在自省中重新認識自我,找出某種情緒和心境產生的原因,并將自己的情緒調節到一個最佳頻道。你很快會發現這樣做的好處,那就是:一種積極的改變正悄然發生,壞情緒越來越少,而好情緒則越來越多。
優勢儲能罐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蘭迪,曾提出過七種很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人們擺脫和消除壞情緒的困擾。
1.想方設法找到消極情緒的根源。
2.對事態加以重新估計,不要只看壞的一面,更要看到積極的一面。
3.經常提醒自己,曾在很多方面都有點小成績。
4.壞情緒來臨時,不妨自我犒勞一番,譬如去逛街,逛商場,去飯店美餐一頓,聽歌賞舞。
5.想一想今后如何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6.想一想還有許多處境或成績不如自己的人。
7.將自己當前的處境和往昔做一對比,學會知足。
把自己看得過重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假如有一天,你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坑里,你會怎么做?
第一招,趕緊自己往上爬。
第二招,看看坑是什么樣的。
第三招,看有沒有好東西,有的話就找點好東西。
第四招,自己爬不上來,也看夠了,就找個人拉自己上來。
無論你如何選擇,你都該上來。有人拉你上來是你的幸運,沒人拉你上來是你的命運。你必須上來,而不是一味地等著別人去拉你,很多時候,把自己看得太重的后果往往是被更多的人所忽視。
人們都喜歡和低調、謙虛的人交往,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換言之,就是勇于看淡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迅速融入到群體中,被大家所歡迎和接納。這樣無論做什么事,都會有人熱情主動地幫助你,幸運才會降臨到你頭上。
一年夏天,在一所醫學院讀大四的小池和另外三名同學到同一家醫院實習。沒過多久,一個殘酷的問題擺在她們面前——這所醫院最后只能在她們之中留用一人。
能夠在最高等級的醫院工作是她們共同的愿望,于是一向和睦相處的她們不得不面對“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殘酷競爭。
一天,她們接到一個緊急通知,一位孕婦就要生產,醫院需要她們立即趕往她的家中進行救治,幾個人急急忙忙地上了救護車。
一名副院長、一名主任醫生、兩名護士、五名實習醫生,同時去搶救一位待產婦,這樣龐大的陣勢讓她們倍感緊張。
小池的一個小姐妹悄悄地問副院長:“是什么人需要我們如此興師動眾?”
副院長說:“她的身份和情況都有點特殊,讓你們都來,是想讓你們都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你們一定都要認真觀察學習啊。”頓時,車內一片沉寂。
等大家來到孕婦家,把她抬上急救車后發現了一個問題,車內已經十分擁擠,待產婦的丈夫沒法上來了。大家都清楚,孕婦到了醫院必須由親屬辦理一些相關手續。
她們都下意識地看著副院長,副院長忙著為孕婦做檢查,讓救護車趕緊去醫院。大家都愣在那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一番思想斗爭后,小池突然跳下車,讓孕婦的老公上了急救車,而自己則攔路打的回到醫院。
等小池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回到醫院時,已經過去半小時了。
在醫院門口,小池被副院長攔住了:“這么難得的學習機會,你為什么下車了?”
小池說:“車上人太多了,缺少我也不會影響搶救。但如果沒有病人家屬隨行,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搶救。”
一周后,小池被醫院意外地留用了。副院長給出的理由是:“一周前那次急救是一次特別的測試,小池表現得很好,她沒有看重自己,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要記住一句話:‘天使能飛翔,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
看輕自己,并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有自知之明,把自己看成普通人,懂得取舍,處處尊重別人,把大家當做自己最好的老師,這樣才能學到更多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