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苦與樂,堅持與放下(1)

人的一生中總是充滿苦與樂,正是由于苦與樂的交織才構成了完整的人生。那么大家該如何看待人生中的苦與樂,并最終從苦與樂中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所在?古往今來,那些成功者的事例告訴大家,只有承受非同一般的苦楚和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你認為的幸福一定是快樂的嗎?你所經歷的失敗又是否一定是痛苦的呢?只有正確認識人生中的苦與樂,你才能輕松作出取舍,進而獲得生命的真諦。

何為苦,何為樂

人的一生如同在海上航行,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涌。盡善盡美的人生并不存在,只有經歷過酸甜苦辣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常常會因為陷入困頓之中而感到痛苦萬分。其實,苦難不一定總是帶來痛苦,苦與樂相依而存,苦可以向樂轉變,它們之間只存在一步的距離。

如何看待苦與樂,是人生哲學中的一大學問。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存在著種種困難,擁有正確的苦樂觀,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堅定地奮斗下去。

何為人生之苦

有人說生活的困頓便是苦,也有人說生離死別才是苦……苦的范圍可謂無窮之大。然而,從本質上來看,苦產生的根源正是一個人的心境。一個人若不能在個人修養和理想追求等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便不能看透人生的真諦。因此,有些人遇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便呼天搶地,破罐子破摔,從此一蹶不振,這樣的人生可謂苦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想,倘若在挫折面前仍然鎮定自若,樂觀曠達,那么痛苦便會縮減許多。

苦由心生,任何挫折和不幸都可能成為苦;而榮華富貴、一擲千金卻也同樣可能是苦。

人生最苦的事情是什么?苦樂感是因人而異的,有人把不能實現目標作為人生最苦的事情,有人則把客觀環境的艱難看做是最苦的事情。

其實,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于不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嗖坏扔谕纯?,苦同樣也是一種奮斗著的狀態。對一個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寫作的作家來說,創作是辛苦的過程,但這種苦卻是值得的,是作家所心甘情愿的;在長征過程中,紅軍跋山涉水的旅程無比的艱苦,但沒有這種艱苦的付出也不會迎來勝利;古人“頭懸梁,錐刺股”,可謂苦到極點,但苦功之后便能實現上進之志。

總而言之,人生最苦的事情在于不能苦。

何為人生之樂

有人說有錢有勢、吃喝玩樂是快樂,也有人說精神上的滿足與幸福才是快樂。其實,快樂的實質并不僅僅意味著生活的安穩、舒適。吃喝玩樂也許能使人獲得感官上的滿足,但不能使人獲得真實的愉悅。換句話來說,樂亦從心生。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真諦的愉悅才是真正的快樂。升官晉爵、金榜題名固然是快樂之事,殊不知在這榮耀的背后正是艱苦的奮斗。讓人真正感到快樂的并不是最后的結果,而是那一番奮斗的過程。沒有經歷吃苦奮斗得到的名利與榮耀,只能徒增人的懈怠和空虛。

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有人把實現自己的夢想作為人生最快樂的事情,也有人把物質上的享受作為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其實,真正的快樂源自對生命意義的領悟和體會,而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在于能夠經歷艱苦奮斗之后實現自己的夢想。古有陶淵明,一生窮困卻不為五斗米折腰,對他來說“禾鋤田頭,采菊東籬”便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當代保爾”張海迪克服了身體殘疾之苦,以超強的毅力先后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文小說,對她來說戰勝病魔,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是快樂的。

總而言之,人生之樂在于能從苦中品嘗到樂。

苦與樂相依而存

苦與樂是相互聯系的,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有苦也有樂。成功的快樂,必定經歷過艱苦的奮斗。

沒有苦,又怎么能體會到快樂。人的心境決定著一件事情的苦與樂,有人豐衣足食依舊愁眉苦臉,而對于乞丐來說一碗米飯卻足以讓其感到快樂。人生的苦與樂不是絕對的,苦可以轉化為樂,樂亦可以轉化為苦。生命的意義關鍵在于如何去看待苦與樂的內涵,為了夢想而奮斗的過程是艱苦的,但當回頭之時卻能發現不少值得回憶的快樂。

鋼琴大師貝多芬在失聰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創作,他將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怒轉化為音樂創作的靈感與動力,從而創作出了無數聞名世界的作品;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索倫·克爾凱郭爾,他一生致力于哲學的研究,即使經歷無數的阻撓與劫難,他仍然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研究。

很多人都感到命運的不幸和痛苦,但真正能夠將痛苦轉化為奮斗的力量的人卻只有一小部分。當一個人經歷過痛苦,最終領悟到生命的真諦時,才能明白苦與樂的意義所在。

正確的苦樂觀能幫你選對前進的方向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挫折所引起的痛苦卻是可以減少的。人的一生中注定會經歷波折與風浪,能夠“以苦為樂,苦中作樂”才是人生的大智慧。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不能從痛苦中變得堅強樂觀。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千條萬條,正確對待苦與樂,才能選擇正確的前進方向。在經歷痛苦的時候,不應該悲觀失望,在面對喜事的時候也不能欣喜若狂。

一個人的快樂與否在于是否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既然人生中的風雨和挫折不能避免,那么能改變的就是我們面對人生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抱著“趨樂避苦”的想法,然而越是想避開困難,就越是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直面那些困苦與艱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小和尚總是感到非常的苦悶,總是抱怨這、抱怨那,覺得自己的生活苦不堪言。

一天,老和尚派小和尚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小和尚取回鹽后,老和尚讓他把鹽倒進杯子里喝下去,然后問他味道如何。

小和尚剛將鹽水喝到口中便吐了出來,說:“很咸?!?

老和尚又笑著讓小和尚帶著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到了湖邊,老和尚讓小和尚把鹽撒進湖水里,然后說:“現在你嘗一嘗這湖水?!?

小和尚喝了口湖水后,老和尚問:“有什么味道?”

小和尚回答:“不咸了,很清涼?!?

老和尚想要告訴小和尚的道理是,人生中所要經歷的苦就如同那些鹽一樣,它們的多與少不會發生改變,能改變的只有我們承受痛苦的心。

因此,當我們面對苦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應該去避開,而應當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調整自己的心境,認識到苦與樂相互依存的關系,也認識到苦著堅持才能最終到達人生的目的地。

不經風霜苦,難得臘梅香

梅花,向來以其不畏嚴寒,獨步早春而為人們所敬仰。它趕在東風之前,向人們傳遞著春的消息,被譽為“東風第一枝”。梅花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意志,歷來被人們當做崇高品格和高潔氣質的象征。元代詩人楊維幀詠之:“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不錯,當春暖風清,百花爭艷,我們看不到梅花的影子;可是,當天寒地凍,萬物荒涼時,我們驚訝地看到了那種沖破一切黑暗的絢爛。試想,如果我們是在山花爛漫的春季看到她,還會那么欣喜么?不會了吧。那時的梅花只不過淪為了茫?;êV凶钇椒驳囊恢?。所以,我們愛梅花,愛的是她頂著風雪頑強盛開的精神。同樣,如果你愛上了梅花,想要去品味、去欣賞,那么你也得做好頂著狂風大雪的準備,在凄寒的冬日中跋涉,正所謂“不經風霜苦,難得臘梅香。”

然而,在我們尋梅的路途中,會經歷哪些苦呢?

風霜苦

第一個擺在眼前的,同時也是最現實的——風霜苦。

在尋夢的旅途上總是布滿了荊棘與坎坷,我們就那樣頂著太陽,任風沙從我們稚嫩的臉上劃過,任大雨將我們澆得渾身透濕。我們不斷重復著跌倒、爬起、再跌倒的過程,衣衫襤褸,滿面風塵,氣喘吁吁。

打車太貴怎么辦?每天比別人早起一兩個小時披星戴月去趕公交車。食堂物價太高怎么辦?每天帶上自己簡單制作的便當,微波爐一熱,足以果腹。下雨天,風沙天,我們撐著幾乎起不到多大作用的雨傘在惡劣的天氣中艱難地前行著。

這樣是苦么?不錯,是苦??墒牵阍僖幌胂?,這苦雖是最現實,但卻也正是最容易去承受的。只要咬住牙,不那么嬌氣,你照樣還可以在吃飽穿暖后繼續去尋自己的夢。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是我們最容易去承受的。

人言苦

人言可畏。

我們并不是生活在自己一個人的水晶宮里。親人、友人、同學、同事,甚至來不及編號的甲乙丙丁之外的路人。于是,我們開始在意,在意別人怎么說,在意什么是別人眼中的成功。如果別人說的不如自己所想,那么痛苦也就開始了。

阮玲玉死前留下的四個字——人言可畏,成為她對世人說的最后一句話。誠然,人言固然可畏,她就是為這樣的痛苦付出了生命,可是又能有多少人理解她的痛苦呢?漫天飛舞的假報道,世人的嘻笑怒罵,真相被假相覆蓋,有誰能夠想象得到那種痛苦呢?而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又有多少人會相信她?于是,她留下了這四個字,飄然而去,留給世間的只有“絕望”。

其實,人言當真那么可怕嗎?當夢想與人言形成了對立,你又將如何選擇呢?

心志苦

誠如之前所說,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會遇到風霜苦、人言苦,最后便扎根在了心志的痛苦上。

在風沙中,我們身體累了;在人言中,我們靈魂累了。而在一次次的失敗后,之前的夢想更加開始動搖,我們一定要賞梅么?為何不等到春天,風輕云淡,溫暖宜人,去賞一賞櫻花的爛漫、牡丹的嬌艷?

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因為心太苦而放棄了自己尋求多年的夢想??墒?,真的就非放棄不可了嗎?真的就不能再忍忍,真的就不能再堅持了嗎?

的確,心累了,才是最累??墒?,如果心累了都還能堅持繼續走下去,今后還又有什么事能夠阻撓我們前進呢?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人生一世,實乃不易。痛苦之于人,猶狂風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臟。百世滄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狹隘之人因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意志消沉;萬古曠世,又不知有多少內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于萬劫不復的深淵……終于,當我們忍受了風霜的苦、人言的苦、心志的苦堅強地一路走來,終會聞到幽幽的梅香,看到絕美的景致!

王勃的詩為世人所熟知,可是他的人生當真如大家所想的那么風光、那么顯赫嗎?其實,對于王勃來說,他的經歷也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了,可是面對這樣的生活,他卻仍然能夠達人知命,笑看人生。試想,如果沒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開朗闊達的胸襟,哪能有他“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正所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大家可還記得說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豪邁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后,他沒有沉寂,沒有消沉,而是“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于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孟子曰:“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生命本就是一個過程,當終于成功后,再回味起當年那些苦難,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才是自己成功的緣由,這些才是自己真正應該去珍惜的東西。想必到那時,你也就真的可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了。

從古今看那些堅持不懈的人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币簿褪钦f,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當然,這種理想狀態不可能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那么就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孜孜以求,堅持不懈,直至人瘦帶寬也不后悔,只有這樣才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也才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到自由王國。

不錯,縱橫古今,多少名家偉人的經歷著實印證了這一規律。

古有勾踐臥薪嘗膽終伐吳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戰死,夫差即位,誓要報仇。公元前494年春,夫差為報父仇而率軍攻越,把越國打得一敗涂地。眼看越國正將覆滅之際,夫差并未手刃勾踐,占領越國,而是應越國之求,與越交和。雖有群臣力諫,但夫差一意孤行,志在北上攻楚,與晉爭霸。故只將勾踐和范蠡押往吳國,從此開始了勾踐的屈辱之旅。妻子侮辱則忍氣吞聲,士卒辱罵則不加反抗,夫差得疾則親嘗其便。

終于在公元前491年,勾踐以他的衣服破爛不堪,臉色布滿灰色,身體遍體鱗傷之落魄之態騙過了夫差,回到了越國,從此越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漫漫征程。勾踐回國后,臥薪嘗膽,意在一舉滅吳。食不加肉,衣不加彩,與民同甘共苦;勵精圖治,厲兵秣馬,與臣艱苦奮斗。十年積聚,十年教化,越國終于從失敗中重新崛起。公元前473年,勾踐舉全國之兵伐吳,破吳國之境俘吳國之王終稱霸于吳越之地。

試想,遭到戰爭嚴重破壞,國力弱小的越國,為何能在短短的十年滅掉強大的吳國?這都是因為越王勾踐的堅持不懈,故而成功貴在堅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金湖县| 通渭县| 宜兰市| 兴宁市| 灵丘县| 新田县| 甘泉县| 和田市| 上蔡县| 德钦县| 饶阳县| 吉林省| 田阳县| 三亚市| 绥宁县| 洞头县| 邳州市| 嘉峪关市| 浮山县| 左云县| 朝阳县| 怀来县| 阜南县| 普兰县| 永吉县| 抚顺县| 凉城县| 札达县| 镇江市| 榆树市| 吐鲁番市| 石河子市| 扎兰屯市| 顺平县| 溆浦县| 高密市| 甘肃省| 荆门市| 佛坪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