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提高效率,你一定要了解的思考術(2)

逆向思維:從不一樣的角度高效解決問題

逆向思考又稱反向思考,是指從反面、對立面提出問題和思索問題的思維過程,是以悖逆常規的思維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運用逆向思維的人不落他人的窠臼,始終堅信自己的想法,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思考者。思想雷同化是人類的自然習性,因此需要你養成良好的習慣,把自己的思路引向淺露直白的相反方向。一目了然的思考方式,或者采取和其他人想法一致的思考方式,通常會導致錯誤的判斷和結論。

有一個細心的攝影師,他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每次拍集體照時,都會趕上有人恰好閉眼。閉眼的人看見照片自然不高興,心想“我絕大部分時間都睜著眼你為什么偏給我照一張無精打采的相片呢?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嗎?”。拍照時顧客往往等攝影師喊:“一!二!三!”,但堅持了半天以后往往會在“三”字上耐不住性子而閉上眼睛。于是這位攝影師換了一個思路,他請準備拍集體照的人全閉上眼,然后聽他的口令。同樣是喊:“一!二!三!”,但在“三”字上大家一起睜眼,照片沖洗出來一看,果然一個閉眼的也沒有,全都顯得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時還精神,大家皆大歡喜。

同時,逆向思考還是一種深刻的反思方法。運用它的人往往會有“當所有人都想得一樣時,可能每個人都錯了”的質疑的勇氣。有時不得不向大眾或權威的觀念發出挑戰,這時需要你一方面要訓練你的頭腦習慣于深思熟慮,選擇同大眾相反的意見,另一方面你還要根據當時事件的具體情況以及人類行為模式的當前表現來推敲自己的結論。

下面這一段就是運用逆向思考所做的反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論語》中的一句名言,說的是自己不愿意去做的,就不要強加于他人。強調的是要與人保持和諧,寬以待人。但任何道理、定律都必須在一定的條件或環境下才適合。當面臨生死存亡的敵我雙方對峙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期望自己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如果遵守的話,換來的只能是戰敗、傷亡。這時若逆向思考,“己所欲,施于人”,自己愿意做的,就可以施加于人,這樣做就具有合理性嗎?或許有合理性,但這樣就能贏得人際關系的和諧嗎?總的說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于人”這兩個命題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闡述見解和看法,然后抉擇是否施加于他人。客觀地說,無論自己是否“己所欲”,都不要強加于他人,給予他人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遵從他人的意愿,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意愿或標準強加于人。

注意,逆向思考只是一種思維方法,比較而言它更主要的是對普遍預期的一種矯正方法,而不是一種預測系統。簡而言之它是一件思考工具。它迫使我們徹底地考慮給定的問題,正如人們所說:如果你不把事情想透,事情就會漏過你的思想。

怎樣使汽車在胡同里調頭,就需要運用逆向思考的方法。汽車進入胡同后,要想出來司機常常先要觀前望后地慢慢地把車頭調轉過來,很是麻煩。運用逆向思維,可以這樣設想,如果汽車只是停留在原地,就可以將車頭調過來不就好了嗎?新西蘭首都惠靈頓的市政當局,就制造了這樣一個裝置:在死胡同的盡頭處安裝一塊活動平臺,司機只需將車開上平臺,一按電鈕,就能夠將車頭調過來。這既節省調頭時間,又減少了輪胎的磨損,還避免了調頭時可能遇到的麻煩和危險等。

逆向思維絕不僅僅是沿著“原路”返回,而是跳躍、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反向前進,從相反的方面抵達一樣的目標,或者達到一些新的目標,再或者從相反的方面超越他人。

用水滅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固有經驗,而以火滅火就屬于逆向思考的范疇,當然也是一種創新。

有一天,美洲的一處草原失火,烈火借著風勢熊熊地燃燒著。偏巧那天有一群旅客在草原上游玩,一見烈火撲來全都驚慌不已。

幸好這時在人群中混雜著一位老獵人,他見情勢危急,便大聲向游客喊道:“為了大家的安全,現在一切聽我指揮!”老獵人要大家先把前面的干草拔掉,以清出一塊空地。這時大火已緊緊逼近,情況很是兇險,但老獵人神態鎮靜,不急不躁,他要求大家站在空地的一邊,自己則靠近烈火的一邊,并果斷地在自己腳下燃起一堆火來。瞬時老獵人四周升起一道火墻,這道火墻并迅速向三個方向蔓延,奇跡出現了,老獵人點燃的這道火墻并沒有順著火勢向人群燒過來,而是迎著烈火來的方向燒過去,當兩堆火燃燒在一起的時候,火勢驟然減弱,然后就漸漸熄滅了。

游客們脫離險境以后,紛紛向老獵人請教以火滅火中暗含的道理,老獵人笑了笑,輕松地說道:“草原失火,火借風勢向我們這邊燒來,但近火的地方氣流會向火焰那邊吹去。我放的那把火就是抓準時機借用那股氣流向那邊撲去,我這把火將附近的草木燒著了,這樣草原烈火就再也燒不過來了,因此我們得救了。”

運用逆向思維還可以沖破思維定勢。思維定勢一般指的是隨著知識的積累、經驗的豐富,我們發現事物的一些規則,并且按照這種規則去行事。久而久之,就會沉溺其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如果我們缺乏打破它的意識和勇氣,它就會變成一座牢房,將我們困住。

比如,給你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的人英俊瀟灑;另一張照片上的人粗俗丑陋。然后問你,這兩個人當中誰是殺人犯?你應該會毫不猶豫地指出那個長相丑陋的人會是殺人犯。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意識都是因我們以前形成的知識、習慣、經驗等在起作用,導致我們形成思維定勢,難以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而逆向思維可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囿于成見和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感知和了解事物。逆向思維能夠突破書本定勢、經驗定勢、視角定勢、方向定勢、維度定勢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常規的救人方式是將人從水缸里拉出來,即人離開水。而司馬光卻運用逆向思維以石砸缸,使水從缸中流出,即水離開人。這其中運用的就是逆向思維,也因此沖破了人離開水的思維定勢。逆向思維可以沖破思維定勢,也可以說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時,要多角度、多層次、多手段地去考慮,而不是僅僅限于一個方面或一個答案。

杠桿思維:事半功倍的關鍵思考法

為什么許多人拼命工作,卻毫無收獲呢?為什么耗費了很多時間去努力,仍然沒有成果呢?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在一無所獲中還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收入不僅沒有得到提高,每天還生存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與之相反,一些人卻總是在時間和精神都有余力的狀態下工作,同時頗有收獲,收入也高。這些人是以什么樣的方法工作的呢?造成兩者差距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事實上,造成差異的主因當屬于思考方式。因此你必須轉變自身的思考方式,掌握“杠桿思維”。杠桿思維,指的是將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運用到工作、時間、知識上,以實現“DMWL”(Doing More With Less的縮寫,意為以較少的付出得到較多的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我們奉為至理名言的一句話,它指代的是一種固定的“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的思維模式。此種思維要求的就是要想有所收獲,必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因而也就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事實卻是很多時候即便你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也未必會有所收獲。

首先提出杠桿原理的古希臘數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杠桿思維就是一種把杠桿原理運用于商業方面的思考方法。在運用杠桿思維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以“DMWL”為主旨,以較少的付出贏得豐厚的回報。因此請把“Doing more with less”幾個字認真地寫在一張紙上,然后把它貼在辦公室、電腦等顯眼的地方,以加深對其的印象。常常以耗費一分的精力與時間,來收獲無限大的成果的思維,思考自己面對的所有事情,這樣做事會更加高效。

但關于“DMWL”,有兩點需要注意:

勞力耗費少不等于輕松做事

“DMWL”思維雖然耗費的勞力少,但并不是指做事馬馬虎虎、偷工減料,也不是輕松做事。比如,一項工作需要8個小時才能做好,而你運用杠桿思維只需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那么完成之后呢?剩下的7個小時是荒廢掉還是另有用途?答案當然是后者。當你1個小時完成后,就停下來無所事事,那最終的成果和8個小時完成沒有什么分別,而若是將余下的時間做更多有益的事情,那就非同一般了!像“工作完成了,就回家睡覺。”這樣的想法,最終是不會有所收獲的。而“1個小時若能完成一個成果,那么,8個小時的話,就會完成8倍的成果。”這樣的想法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僅僅提高效率并不能創造多余時間

比如,在一天中你因提升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了工作,然后就下班回家休息。這樣并不能增加多余的時間(這里的時間指的是為工作付出的有績效的時間)。但若是加速收獲更多成果,就自然能夠產生出多余的時間。緊接著,再把多余的時間用于投資,進而創造出更多的時間,使得1:1變成1:10。

杠桿思維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要掌握重點,做到有的放矢。“KSF”(Key Success Factor)定律正好可以做到這一點。效率差,耗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收獲,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掌握重點。如果無法掌握重點,即使拼命去做,也不會有什么收獲。因此你必須具備能找到“KSF”的能力。

關于“KSF”的重要性,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這樣陳述道:“完全仰賴日常工作的流程,決定要努力完成什么、采納什么、進行什么。于是,自己被這些日常工作所埋沒,縱然有知識和能力,也是白白浪費,得不到應該能收獲的成果。他們所需要的是,去了解什么才是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什么才是能讓他們朝貢獻和成果努力的標準。”

杜拉克所說的“去了解什么才是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什么才是能讓他們朝貢獻和成果努力的標準”,指的就是“KSF”。如果這個標準缺失,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是在“繞遠路而行”,空耗時間。與之相反,在開始工作之前,先思考一下“該如何做才好”,思索出最短的距離,然后有效率地付諸行動。這才是收獲成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們都知道,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收獲成果。即使耗費了許多的精力和時間,但如果沒有獲得任何成果,也是沒有意義可言的。要想用少許的精力和時間收獲成果,認清“KSF”是很重要的。但有時即使工作做得很快,但如果忽視“KSF”的話,也會使工作偏離目標。

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尋找“KSF”上,由此就能夠逐漸將目光專注在“結果”上,而非“任務”上,并會因此收獲更豐碩的成果。

找到“KSF”,然后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它上面,也就是說要放棄所有除此以外的事情。以準備考試為例,就要把最大的精力放在用功讀書方面,要暫時放棄應酬或娛樂,專心于此。

這樣也就恰當運用了杠桿思維,使做事變得更有效率和成效。

“問題”思維:用“問題”促成高效

當你在面對工作狀態不佳、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狀況時,此時就需要你從中找出問題,解決你面臨的困境。發現問題的思維,就是一個很好的尋找問題的思考模式,能夠使你從復雜的現象中找出本質的原因和問題,從而使問題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得到解決。所謂“發現問題”,可以說是從掌握應有的景象與現狀之間落差的結構開始。找出產生落差的原因,逼近其本質就可以發現通往解決方案的路徑。

發現問題最重要的方法是帶著“問題意識”,去尋找問題。時時刻刻帶著問題意識,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啟發,這要求我們脫離既定概念,打破刻板印象。脫離既定概念也是發現問題的一種方法,指的是跳出原有的思考框架,摒除刻板印象或去除既定觀念,以找出不同于以往的使用方法,例如將鋼筆使用在T恤上等。既定觀念對問題的解決是種阻礙,唯有打破刻板印象重新審視事物才能培養發現問題的靈敏度。

一位年輕人正在火車上觀望沿途的風景。途經一片荒無人煙的山野時,包括年輕人在內的多數旅客都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

行至一個拐彎處時,火車開始減速,一座簡陋的平房緩緩地進入年輕人的視野。與此同時,幾乎所有乘客都睜大眼睛來“欣賞”這寂寞旅途中的獨特景色,甚至有不少乘客開始議論起這座房子。年輕人沒有參與議論,但是聽了他人的議論后,他的心為之一動。幾天后返回時,這位年輕人中途下了車,他不辭辛勞地找到當時看到的那座平房。主人說,這里每天都有火車駛過,“隆隆”聲震耳欲聾,他們實在受不了這噪聲了,一直都想將這房子低價賣掉,但是卻始終無人問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扶绥县| 汨罗市| 延庆县| 特克斯县| 凉山| 红原县| 平塘县| 宁南县| 普兰县| 巴马| 青海省| 盈江县| 隆回县| 屏东市| 呈贡县| 宾川县| 丰都县| 宜阳县| 安康市| 仪陇县| 定远县| 吴旗县| 连城县| 泸水县| 紫云| 沅江市| 武强县| 曲水县| 无为县| 吉林省| 邳州市| 河津市| 林甸县| 嘉兴市| 徐州市| 公主岭市| 黄冈市| 普兰县| 石家庄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