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專業知識(1)
- 思考力:讓財富迅速增長的智慧書
- (美)拿破侖·希爾
- 2811字
- 2016-04-18 16:58:18
專業知識是個人經驗和觀察的集合。
專業知識——獲得財富的第四步。
知識可分為兩類:常識和專業知識。常識是人所共知的,對于獲得財富,用處可能并不大。例如大學教授擁有淵博的知識,但能夠獲得巨大財富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他們的知識是用來傳授和解惑的,而不是利用知識獲取財富的,簡而言之就是利用知識的目的不同。
知識本身并不具有吸引力,不能主動吸引財富,你必須合理而準確地運用知識,有的放矢地把知識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再輔之以計劃,這樣才能順利地將知識轉化為財富。許多人都對“知識即力量”存在誤解,為什么會產生誤解呢?就是因為擁有知識本身只意味著你知道、了解什么,而要想真正地發揮出知識的力量,那么只有運用它,并輔之以目標和計劃,才可實現。
如今,教育體系的缺陷之處就在于:學生們學習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但很難真正靈活地運用它們,即使運用了,也只能算是解題高手。
有的人或許會說:福特只上過幾年學,他是個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這種想法是多么荒謬!荒謬之處就在于:他完全不了解教育為何物。“教育”這個詞來源于拉丁文中的“Educo”,它的本意是:培養內心,由內而外發展。
一個人如果受過教育,這并不意味著他會擁有多么淵博的學識或專業知識,但一定昭示著他的思維意識曾得到過發展。
“無知者”變巨富
芝加哥有一家報社曾連發多篇社論抨擊福特為“無知的和平主義者”。福特對此表示強烈抗議,并以該報“肆意誹謗他人名譽”的罪名將其送上法庭。法庭審理時,報紙一方的律師以向福特問問題的形式企圖證明福特的無知。當然這些問題不包括汽車制造方面。
那位律師就向福特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知道誰是本尼迪克·阿諾德嗎?英國在平息1776年的叛變時,曾派出多少軍隊來美國?福特就第二個問題做了如下回答:“本人并不知曉士兵的準確數字,但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活著回去的士兵肯定比派出的少許多。”就這樣,那位律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問一些令福特厭煩的問題,最后福特忍無可忍,用手指著那位律師說:“尊敬的先生,我必須提醒您,我的辦公桌上安裝了一排電鈕,按下其中一個,我的助理就會前來。在我耗費心血創建的企業中,我想知道的所有事情,我的員工都能夠解答。那么,尊敬的先生,請您告訴我,在周圍的人都能夠提供我所需的知識的情況下,我有必要僅僅為了回答問題,而去將所有的知識塞進腦子里嗎?”
那位律師被問得無言以對。從福特的回答中,法庭上的人們都感受到福特確實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而并非是一個無知的人。有的人雖受過教育,但卻不知道需要知識的時候知識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因此知識僅僅被他占有,而不是“物盡其用”。福特卻不然,他在智囊團的幫助下,獲得了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并且合理而準確地運用了它們。但他自己心中是否擁有這些知識并不重要,只要他靈活地運用了來源于智囊團的那些知識就足夠了,哪怕運用完之后就將其忘記也是可以的,因為知識上的“物盡其用”同樣重要。
你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任何知識
在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之前,你必須具備商品、服務、職業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夠順利地獲得屬于自己的財富。
如果你的專業知識遠不能滿足能力要求,這時你就必須借助智囊的作用,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要想獲得財富,是需要力量的。而這些力量來源于對專業知識的合理運用,但所需的知識不必自己完全具備。
比如,有的人本身的教育程度不高,并沒有多少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但他們卻有獲得財富的雄心和意志。
對于這樣的人來說,上段的內容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鼓舞,而有許多人卻因自己未受過良好教育而自卑一生。
其實在生活中,一個人只要擁有一個掌握了某一方面專業知識的智囊,那這個人就會和團隊里的每個人一樣具備這些專業知識。
愛迪生終生只接受過三個月的學校正規教育,但這并不代表他缺乏知識,他也沒有因貧窮而死。
福特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還沒有上到六年級就中途退學了。但他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專業知識是我們能夠獲得的最為豐富和廉價的技能。對此,你如果表示懷疑,就不妨去查詢一下各個大學教師的工資單吧,這樣你就會明白我所說的一切。
獲得知識的途徑
首先你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或目標,從而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知識。目標確定以后,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認清你所需知識的來源,比較重要的來源是:
1.因生活閱歷而得來的經驗和在家庭所受的教育。
2.與他人合作得到的經驗或見識。
3.高等院校的學校教育。
4.公共圖書館。
5.專業培訓。
要想使知識具有實際價值,必須組織運用它,并且要有合理的計劃和目標。有時候目標很重要,目標決定了你知識的真正價值。
假如你想進一步接受學校教育,就要明確你獲得知識的目的性。從而確定知識的來源應該是什么。
從成功人士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得知,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獲取與他們的事業、目標相關的專門知識。如果你認為學校生涯一結束,你的求知之路就消失了,那是可悲的,是很難成功的。其實,學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你掌握獲得有用知識的方法,而不是教給你一勞永逸的捷徑。
最被需要的人才
公司在錄用人才時,總是傾向于在某一領域有專長的人。在學校里,比較活躍的學生往往比那些只顧潛心讀書的人更有成就。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雖然一般,但他們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且易與所有人相處。這樣的學生在應聘時,多數情況下都是最受青睞的人,有時可能會同時收到多家公司的聘請函。
曾有一家大型公司致函羅伯特·摩爾,在談到選才的標準和方式時說:“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在物色具有管理才能和遠大前途的人。我們的最大標準就是人才的性格、智慧、能力、品行等方面是否卓越,而不會看重他的教育背景。”
“實習”的提議
在談到要建立一個暑期實習制度的時候,摩爾這樣說道:“在學生完成自己的學業之后,應避免學生在與自己的專業沒有關系的課程上虛度時光的行為。學校一定要重視專業人才這一問題,并擔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
對于想接受專業教育的人來說,夜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函授教育有很高的針對性,而且可教育的科目也是極為廣泛的。家中學習的其中一個優點是學習計劃是有彈性的,即使是閑暇時間也是可以用于進修的。還有一點就是假如你選的函授學校得當,你將可以運用學校提供的所有課程,這對于需要專業知識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管你居住在何處,都能夠分享這些有益的資源。
來自收費機構的教育
不費吹灰之力或不需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得到的事物,人們往往漠視。公立學校條件良好,但教學效果不佳大概也是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函授學校是有組織的事業機構,因為收費較少,所以要求立即付款。無論一名學生成績如何,學費都是要交的,這樣就產生一種作用:本來已選擇放棄的孩子也會跟著課程順利把學業完成。
我從我的經驗中深深領悟到了這一點。我曾參加過一個關于廣告的函授班,在讀了一段時間之后,就不想再讀了。但由于學校不停地催交學費,而且是不管我讀不讀都要收費,于是我堅持讀完了我所學的課程。雖然當時覺得學校的這種收費制度不合理,但后來我發現正是這種制度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