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投資者必備的有效投資理念(3)
- 有效投資學:提升成功指數的致富秘籍
- 廖振宇
- 4924字
- 2016-04-18 10:07:28
(5)缺錢要去銀行貸款:生活中,在很多人急需用錢而自己又沒有錢的時候,多會選擇向親戚、朋友借,但是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讓自己失去朋友,還有的人選擇高利貸等也同樣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麻煩之中。其實,這個時候的最佳選擇是向銀行貸款,這樣可以把借錢的負面影響限定在最小的范圍內。
(6)投資必要的保險:或許你已經發現,在現實生活中一旦生病住院或者遭遇意外事故,都會嚴重增加自己的經濟負擔,甚至很有可能使自己陷入經濟困境之中。而投資一些醫療保險或者意外保險能夠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7)要教育孩子養成對金錢負責的態度:孩子的經濟支出是很多家庭的一項主要支出,如果能夠讓孩子的支出合理化,那么就會為家庭節約出一大筆錢。關于這方面,作家史蒂拉·威斯頓·圖特教育孩子投資的方法值得借鑒。他在銀行為女兒開了一個專門的存折,并將它交給了9歲的女兒,女兒可以把自己的零用錢存進去,當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支取。在這個過程中,女兒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培養起了有計劃地進行經濟生活的意識。
總之,學會制訂投資計劃,將收入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對金錢做最合理的支配,這樣才能輕松、愉快地過一生了。
投資啟示錄
當你下定投資理財的決心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一份切實可行的理財計劃,因為任何一個聰明的投資者都“不打無準備之仗”。當然,制訂計劃之后,更重要的是能夠按照計劃堅定不移地去實施。
懂得認錯的人才會贏
喬治·索羅斯,本名捷爾吉·施瓦茨,世界著名的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大師,現任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與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
人們習慣把索羅斯稱為金融大鱷,然而索羅斯的夢想卻不是金融投資家,而是金融哲學家。他非常推崇“反身性”和“易錯性”兩個哲學原則。索羅斯認為,人們實際上并不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且人的認識先天是有缺陷的,這就使得人們學到的知識并不足以指導人們總是做出正確的行動,這就是“易錯性”。
在索羅斯的投資原則里最重要的一點,即勇于承認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
1978~1979年間,在人們都看好博彩股的時候,索羅斯做空了國際度假勝地公司。而另一位投資專家羅伯特·威爾遜也進行了讓他后悔莫及的空方交易。兩人不同的是,威爾遜在公開自己的這場空方交易之后就到亞洲度假了,而索羅斯則一直守在大盤面前。很快,國際度假勝地公司的股票從5美元飆升至60美元,威爾遜不得不補倉,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索羅斯在發現國際度假勝地公司的股票一路走高之后,果斷承認了自己判斷錯誤,從而改變了自己的立場,將做空改為買進,最后索羅斯不僅沒賠錢,還大賺了一筆,從而使自己的財富超過了羅伯特·威爾遜。
索羅斯這樣說過:“可能對于別人來說,犯錯是一種羞恥,但是對于我來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使我感到自豪。只要認識到不完美的認知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就不會覺得犯錯誤是一種羞恥,而真正的羞恥是沒有及時改正錯誤。”
有一次,索羅斯和一位叫吉恩·羅贊的交易員就股市行情談論了一下午,索羅斯認為后市會非常糟糕,并且分析得條條是道。結果幾天之后股市大漲,屢創新高,事實證明索羅斯的論斷是錯誤的。吉恩·羅贊非常擔心索羅斯建立的頭寸會損失慘重,于是向他詢問目前損失如何,不料索羅斯卻出人意料地回答說:“我不但沒賠錢,還大賺了一筆呢。因為我后來又認識到自己是錯的,你是對的,所以我改變了策略,不僅把之前的空頭頭寸補上了,而且建立起了很大的多頭頭寸。”
索羅斯總是能夠很快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跟隨他人,他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相反,只要改對了,他就很自豪。
索羅斯認為,盡管犯錯誤并不是什么光榮的事情,但犯錯也是投資的一部分。所以他在投資之初往往會假設自己所建的倉位也許是錯的,并且時刻警惕市場的變化,這樣,他也就能夠比其他投資者更早地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索羅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這樣說過:“我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當我覺察到自己做錯了的時候,我會立刻改正,這一點對我的投資事業幫助很大。我的成功不是因為我總能夠做出正確的預測,而是因為我總能夠發現、承認并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錯,并且可能經常犯錯,因此,在投資中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索羅斯對待錯誤的態度告訴我們,在投資中我們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要有知錯就改的決心,不斷調整自己的投資行為,才能獲得利益。要想在自己犯錯后仍能取得成功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投資者要知“錯”。人們之所以會犯錯誤是因為認知上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從投資市場的角度來說,投資市場雖然會遵循一定的經濟運行規律,但是它還受到政策、國際局勢、投資者的行為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因此投資理論模型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盲目迷信;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知識不如專業投資者豐富、全面,而那些在投資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大師們的經驗雖然具有借鑒作用,但是這些經驗中也往往帶著一些主觀性錯誤,因此,投資者在認知上存在局限性也是很正常的。
簡單來說,投資者要明白,錯誤會經常發生,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事實,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不僅普通投資者會經常犯錯誤,那些專業投資者,甚至久負盛名的投資大師們也會犯錯誤,比如彼得·林奇、喬治·索羅斯、沃倫·巴菲特等人都在許多場合承認過自己的投資失誤。
其次,投資者要勇于認“錯”。雖然人們都知道“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并不甘愿承認錯誤。在股市上,很多散戶往往會陷入這樣一個怪圈——拋出的總是正在賺錢的好股票,持有的卻是不斷虧損的爛股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實際上這就是一種不愿意承認錯誤的表現,因為一旦拋出虧損的股票就意味著承認投資錯誤,因此,很多散戶總是在做這樣的傻事——用贏家來補貼輸家,即拿好股票賺來的錢填垃圾股票制造的“窟窿”。
不愿意賣掉虧損的股票,不愿意承認錯誤,導致另一個更大的錯誤,即把好股票拋掉,失去賺錢的好機會。因此,“認錯”對每個投資者來說都非常重要。索羅斯曾經說過:“認錯的好處在于能夠刺激并增強批判力,讓人不得不深入審視自己的決策,發現錯誤并及時修正。”
最后,投資者要勇于改“錯”。在投資市場上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之分,一般我們將賺錢和虧錢作為判斷標準。
投資者可以為自己制訂一些紀律來規范自己的投資行為,比如設置止損位。投資中發生錯誤在所難免,如若不及時改正錯誤就很可能血本無歸,而止損是一個及時糾正錯誤的好方法。
在做到了以上三點之后,還要懂得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爭取“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此外,需要強調的是,未來的錯誤還會不斷發生,投資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在不斷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投資啟示錄
投資大師喬治·索羅斯認為在投資中犯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承認錯誤并不可恥,知錯就改是一件讓人自豪的事情。索羅斯在自己投資生涯中,也做過不少錯誤的決策,但是因為他發現錯誤后能夠及時改正,所以他賺的多,賠的少。投資大師尚且如此,普通投資者更應該知錯就改了,固執己見會使自己越陷越深,血本無歸。
保住本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956年,巴菲特用10萬美元為資本創建了一個家庭合伙公司,后來他把自己賺來的所有錢都投在了這個公司里。每年,他都會給自己的合作投資人寫一封信,信里面總會有這樣的一段內容:
親愛的合作伙伴們,我無法向你們承諾任何結果,但是我能夠承諾這樣兩點:
第一,我們的投資對象一定是那些有價值的非熱門的產品。
第二,我們的操作原則是盡量將永久資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最低為零損失)。
巴菲特所要表達的一個重要信息是,我們會首先保住大家的本金,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爭取謀得更多的收益。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資生涯中始終堅持這兩點投資原則:一是保住本金,二是無條件遵守第一條。實際上,這對于每個投資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住了本金,才能有繼續投資的資本。本金是投資的種子,沒有了本金這個種子,就無法繼續播種,更不可能有所收獲了。
在投資中,誰都不能避免虧損。虧損發生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會抱著市場會反彈的信念,認為只要自己堅守下去,自己投資的產品就會大漲,而如果自己拋了就只能接受損失了。然而現實很少按照投資者的期望走,因為沒有及時止損,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我們都知道投資是為了獲得收益,即使沒有收益,也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本金。
固執己見不僅不會獲得收益,還可能搭上自己的本錢。在投資中,保住本金甚至比獲得收益更加重要。
首先,在投資中,能保住本金實際上就是賺錢。
幾乎所有的投資大師和專業理財人士在進行投資的時候都最看重穩定性。他們都是控制風險的老手,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他們更喜歡長期投資,比如他們很少投資短期債券,而更青睞于投資長期債券。
本金是富豪們發家致富的前提,幾乎所有富豪理財的第一步都是儲蓄。舉個例來說,巴菲特從6歲時就已經開始儲蓄了,每個月存30美元,一直存到13歲時,他擁有了3000美元。他用這些錢購買了生平第一只股票,開始了他的投資之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每年都堅持存錢,堅持投資,一直堅持了80年,最終成為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富豪。
韓國知名投資專家慎永根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的關鍵是將來能夠得到多少收益,但比這一點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將來還能保住現在手里的本金。”實際上,巴菲特、索羅斯、羅杰斯等投資大師們選擇投資產品的大前提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賺錢很重要,但是保住本錢更加重要”,因此他們并不渴望一夜暴富,而是通過長期持有績優股來獲得利潤。而那些想要一夜暴富的投資者,通常都缺乏耐心和穩定性,其結果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搞得自己傾家蕩產。
其次,失去了本金,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機會。
池榮俊,韓國牙科醫生,由于投資房產而成為億萬富翁。在被問到投資秘籍的時候,池榮俊醫生表示,他更重視資產的穩定性,即保護本金。這是因為賺不到錢不會把人逼進死胡同兒,但是倘若把本金搞沒了,那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很多人都只看到巴菲特是一個賺了數百億美元的成功投資家、大富翁,卻很少有人看到他投資40年從沒有賠過本。這就是世界上能匹敵巴菲特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投資大師的投資價值觀里最重要的一點是保住本金,遺憾的是,許多投資者都把眼光聚集到了自己能獲得多少利益之上。換言之,大多數投資者不僅僅是想通過投資賺錢,他們更想發橫財。
不要相信那些短期內能把本錢翻幾番、甚至幾十番的“天方夜譚”,就算是巴菲特這樣的傳奇人物也沒碰到過投資回報翻一番的情況,他40年投資生涯的年平均收益率僅為26.5%。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要先學會如何控制風險,保住本錢,然后才是如何賺取高額的利潤!
最后,每一位投資者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投資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雖然風險的大小有所不同。在投資中,風險意味著可能會導致損失,但是同時也意味著賺錢的好機會。投資者要想得到獲得收益的好機會,就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比如,2003年初,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斥巨資4.88億美元大量吃進“中石油”的股票,當時“中石油”的港股股價為每股2港元,巴菲特總共買進1758億股。2003年的前半年,“中石油”的港股股價一直在1.65~1.98港元之間浮動,也就是說,巴菲特的近5億美元大概被套牢了半年,這種風險是一般投資者根本無法承受的。2007年時逢大牛市,“中石油”股價達到14港元以上,這一年巴菲特大量減持手中的“中石油”股票,他在“中石油”這一只股票上賺了40億美元。
因此,重視本金不等于放棄收益。投資者在投資中要做的不是規避一切風險,因為放棄一切風險也就意味著放棄一切賺錢的機會。對于投資者來說,學會管理和控制風險才是保住本金的良策。
綜上所述,對于投資者來說,在穩定性中追求利益,即穩中求勝是最佳的投資模式。
投資啟示錄
巴菲特在投資的時候首先看重的是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盡量使自己的本金不受損失,其次才是投資產品的升值空間,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他在40年的投資生涯中一次也沒有賠過本,而且賺多賠少,最后成了坐擁幾百億美元的世界級富豪。巴菲特保住本金的理念對于普通投資者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