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自己的情商,我們首先應該明白什么是情商?情商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它會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明白了這些問題之后,我們才可以在提高職場情商的時候有的放矢。
情商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1995年,隨著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情商》一書的發表,全球掀起了一股強勁的情商旋風。自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情商、重視情商、提升情商,人類進入了情商時代。
雖然情商是從1995年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一書發表以后才開始成為熱點的,但是它的誕生卻要早許多。早在1990年,美國心理學家彼得·塞拉維和約翰·梅耶就共同提出了情商的概念。當時他們把情商概括為一個人的情緒智力,它包括一個人的抗挫能力、恒心、忍耐力、合作精神、毅力、直覺、人際交往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內容。情商和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有很大的關系。情商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感受、理解、控制和運用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
因為情商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當它第一次被提出來的時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后來,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人把情商應用到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貝爾實驗室被譽為新澤西州聰明工程師思想庫,曾經有一位負責人把他的員工當成了研究對象,結果表明那些工作最出色的并不是智商最高的人,反而是那些智商一般,但情緒傳遞特別活躍的人。其實很多做出過突出成就的著名人物,他們的智商也不是特別高,但他們卻有著高于常人的情商。
韋克斯勒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曾經考察過40余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最后得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感到非常驚訝的結果。原來這些人的智商大都處在一個中等或者稍微偏上的水平。他們之所以在后來的人生中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天的情商發展狀況。
還有一家跨國公司對自己的員工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給公司帶來的效益的比例是1:2。這也就是說,情商對一個人的工作效果的影響幾乎是智商的兩倍。越是那些在企業內部擔任要職的人,他們的情商給工作帶來的影響就越大。
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智商決定錄用,情商決定晉升”,這也充分說明了情商對人們工作的重大影響。
高智商雖然可以幫助你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卻不能保證你在工作中如魚得水。這也是美國掀起一股持續不斷地學習情商知識熱潮的根本原因。畢竟沒有哪個人愿意一輩子待在公司的底層,拿著最少的薪水,過著碌碌無為的人生。
1995年,丹尼爾·戈爾曼在其著作《情商》一書中對情商做出了非常詳盡的論述,他認為情商主要具有以下五種功能:
(1)了解自己的情緒。情商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以及各種情緒產生的根源。
(2)控制自己的情緒。情商可以幫助人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3)激勵自己。情商可以讓人們認準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斷地激勵自己前進。
(4)了解他人情緒。情商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他人。
(5)維系融洽的人際關系。情商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都認為,上文中提到的這五種功能正是人們擁有幸福生活的前提條件。情商的高低決定著個人的情感、事業以及社交等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情商,人們對情商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很多專家和學者都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情商的看法,還有一些知名雜志也紛紛刊登了有關情商的文章。
丹尼爾·戈爾曼認為:“一個人僅僅擁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還應注重提高情商,從而發揮出與生俱來的潛能。”
情商的創始人塞拉維博士和梅耶博士說:“毫無疑問,20世紀心理學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情商。”
美國的《讀者文摘》則發出反問:“如果你擁有了高情商,那么還有什么能把你打敗呢?”
美國的《時代周刊》甚至宣稱:“如果不懂情商,那么從現在起,我們宣布:你落伍了!”
……
近年來,很多心理學家又提出了“新情商”的說法,這為情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他們已經認定,人們可以把情商作為測定和描述人們的“情緒情感”的一個指標。它包括人們的自我了解、自我控制、對他人的理解、寬容程度、承受挫折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等。過去,人們總是把自己的成敗歸結于智商的高低,其實不然,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情商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提高自己的情商,來讓自己在職場中勝出。
哈佛啟示錄
情商對個人職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在《情商實務》一書中論述了情商對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基于這種重要性,戈爾曼更是針對情商對個人職業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與知名情商專家里查德·博亞特茲斯及安妮·麥基又合著了《最根本的領導力:情商的威力》。因此,身處職場,我們必須從此刻開始了解情商、重視情商、提升情商。
情商的職場功能不可替代
在職場中,情商是不可替代的,它能夠賦予職場人獲取事業成功的能力。具體地說,高情商賦予職場人的能力主要包括評價和表達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每一種能力都是哈佛大學對其學生的基本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哈佛大學的教授們通過調查研究后發現了這三個方面對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人們快速接近成功。
1.高情商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評價和表達能力
職場人需要自我展示,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需要“察言觀色”“識時務”,這樣才能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獲得更多的助力以及更好地與他人合作。高情商可以賦予人們這樣的能力,讓人們通過更好地識別他人的情緒和觀點而作出最恰當的應對,讓人們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從而揚長避短地展示自己、推銷自己。
在哈佛,校方常常邀請世界知名人士到哈佛做演講,以便幫助學子了解、體會他人的人生經歷,從而開闊眼界,更客觀、準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同時,校方還經常組織“哈佛總統”這樣的選舉活動,讓學子們在競爭中學會展示自我、推銷自我。由此可見,評價和表達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2.高情商的職場人往往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職場人每天都要面對繁雜的工作、千絲萬縷的人際關系、得意與失意的心理落差,等等。無論哪一項都足以讓人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對個人的工作狀態和效果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作為負面情緒主要襲擊的對象——職場人,一定要學會調節自身的情緒。
在哈佛這個精英匯集之地,每天凌晨四點的時候圖書館就已經滿是學習的學子們了。由此可見,學子們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們所要面對的壓力并不比職場人少。但是學子們比很多職場人高明的是,他們懂得減壓。在哈佛,半夜奔跑、尖叫以減壓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拋開這種減壓方式的好壞不論,哈佛學子們對待壓力的態度卻很值得我們學習。
每個人所能承受的壓力都是有限的,而身處職場,每天都需要面對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如晉升壓力、業績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等。因此,在壓力將自己壓垮之前及時地進行自我調節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事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輝煌。
3.情商可以幫助職場人更好地解決問題
哈佛大學第26任校長陸登庭曾經說過:“哈佛給予學生的是一種學習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情商所能給予職場人的主要職場能力之一。
我們知道,情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一個人的認知,尤其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這種影響會更大。例如,作為情商組成部分之一的情緒,它的波動就會影響到職場人對事件的分析。有時候它甚至決定了職場人能否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式,能否預測到工作中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很多時候,人們會對工作產生暫時性的茫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是常見的,同時也是可以解決的。而解決的首要方法便是提高自己的情商。高情商可以幫助人們利用這個空當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重新審視、調整自己內外部的需求,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從而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
作為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的情緒可以稱得上一個動機系統,它具有非常強大的能量,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潛力,進而更好地解決那些復雜的問題。而這種動機系統唯有情商才能啟動。當然,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特定的成長環境,所以每個人情商的高低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采取不同的做法,所取得的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高情商對于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讓情商很好地服務于我們也并非易事。如果能將以上三種能力結合起來便能輕松解決問題。然而,要將以上三種能力結合起來是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哈佛啟示錄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明確指出,情商能夠轉化為利潤、收入和成長性。而這正是情商所給予個人的評價和表達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體現。作為職場人,應該致力于提升自我的情商,以此為晉升、加薪、事業有成添加砝碼。
情感的產生及其特點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告訴我們,情商是情緒、情感的智商。這或許非常抽象,因為無論是情感還是情緒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很多時候人們只能被動地去感受它,而要主動地運用它的力量來獲取成功和幸福似乎有些遙遠。其實,情感并沒有那么抽象,也并非那么不可理解。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作為哈佛大學學子典范之一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一次演講中,為了鼓舞士氣竟然憑借堅定的信念依靠自己殘疾多年的雙腿站了起來。雖然站起來的時間很短,但卻足以說服眾人“一切皆有可能”,足以鼓舞和感動眾人用同樣堅定的信念去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
還有哈佛人類學博士馬友友,在美國專門為其舉行的露天音樂會中,人們或坐或臥,或相擁相抱,或面帶微笑,或含著淚水,靜靜地聆聽,恨不得在他的音樂中安然逝去。他用音樂融合了不同膚色人種的情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那些平庸人的人格在那一瞬間得以升華。
看,情感并不抽象!羅斯福總統可以通過堅定的信念來創造奇跡,我們一樣可以通過內心的積極情感來獲取工作的力量。馬友友能夠通過音樂來激發情感的力量,我們職場人一樣能夠利用情感的力量去獲取成功。而在這之前,我們一定要首先了解情感的產生及其特點。
其實,所謂情感是指,在個人的需求、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個人對外界事物做出的反應或者體驗。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情緒、情感和他的需求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如果現實情況正好符合一個人的需求,他就會產生愉快、幸福、滿意、興奮等積極的情緒和情感。相反,如果現實情況不符合他的需求,他就會產生失望、抑郁、悲觀等消極的情緒和情感。
情感的含義是非常廣泛的,當然最基本的就是一個人的愛、恨、情、仇。除此之外,它還包括一些更高級的組成部分,如理智、道德、責任和美感等,這些都屬于高級情感。幾乎所有的高級情感都包含著理智的因素。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說高級情感是理智活動的結果。當然,這些高級情感也對一個人的智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對人的大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已經找到了情感產生的秘密。
原來在大腦中有一個被稱為大腦邊緣系統的部位,人類的很多情感都來自于這里,例如憤怒、快樂、悲傷、恐懼和興奮等。人類的欲望也是來自邊緣系統。不過,愛這種情感來自于大腦中一個叫做新皮質的部位。
盡管人類經過了漫長的進化史,現在人類的大腦中依然存在著一些非常原始的情感反應。它們依然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當我們感到恐懼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就會自動流向大腿的內側,這樣一來我們的奔跑速度就會在無形之中加快。當一個人聞到了自己十分討厭的氣味的時候,臉部就會自動向上皺起,并且還會關閉鼻孔,從而防止那些氣味進入體內。當我們對某件事感到特別驚訝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睜大眼睛,讓自己獲得更多的信息。
由于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同,每個人的情感都有自己的指向性,我們也叫它傾向性。例如,當人們面對那些危害社會的行為的時候,有的人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厭惡和抵觸情感,恨不得拔刀相助,為民除害。可是有的人卻對此熟視無睹,無動于衷。有的人能夠虛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評,可是有的人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卻會生出一種不滿,嚴重的時候還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抵觸情緒。
情感具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性,那就是傾向性和穩固性。
情感的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人的需求的影響。當外界事物滿足了自己的需要的時候,就會產生肯定性的情感。如果外界事物沒有滿足自己的需要,就會產生否定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