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修身齊家(2)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閑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如果富貴了而憂愁、勞累,倒不如雖貧賤卻安閑自在;如果清貧卻驕傲自大,倒不如富貴卻謙遜有禮。

【酒可好,不可罵座;色可好,不可傷生;財可好,不可昧心;氣可好,不可越理】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可以喜好美酒,但不可酒后耍酒瘋罵人;可以喜好美色,但不可以傷害身體;可以喜愛錢財,但不可昧心獲得;可以有脾氣,但不可以超出情理之外。

心境平淡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出自《道德經》。意為:低賤是顯貴的根本,低下是高大的基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自《論語·學而》。意為: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不生氣,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嗎?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自《孟子·告子下》。意為:憂愁患禍能夠使人更堅強地生存下去,而安逸享樂則會使人沉淪頹廢甚至滅亡。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出自《荀子·榮辱》。意為:樂觀的人容易長壽,而多慮的人往往短命。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出自《莊子·駢拇》。意為:野鴨的腿雖然短,但要給它續上一段,也會使其痛苦;鶴的腿雖然長,但若截掉一段,也會使它悲痛。

【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出自《莊子·大宗師》。意為:修為高的人睡覺的時候不做夢,醒著的時候也沒有憂愁。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出自《莊子·田子方》。意為:人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如死灰,而相比之下,生命的結束倒顯得次要了。

【萬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出自《韓非子·解老》。意為:萬物都會有茂盛和衰敗,萬事都會有松弛和緊張。說明盛衰、張弛是一切事物的規律。

【不丑不能,不惡不知,尚矣】出自《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意為:不因為自己有所不能而感到恥辱,不因為自己有所不知而覺得可怕,這是優點。

【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出自《呂氏春秋·本生》。意為:地位高至皇帝也不驕傲,低至百姓也不煩悶,這才是道德完備之人。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三國諸葛亮《誡子書》。意為:寧靜用以修養身心,儉樸用以涵養德行。

【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繒絮足御寒,何必錦繡文】出自唐代白居易《贈內》。意為:粗茶淡飯也足可以填飽肚子,何必非要山珍海味呢?粗糙的絲綿也能夠抵御寒冷,何必非要錦衣華裳呢?

【樂太盛則陽溢,哀太甚則隱損】出自《漢書·東方朔傳》。意為:過于高興就會散溢陽氣,過于哀傷就會減損陰氣。

【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出自《漢書·岑彭傳》。意為:人總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隴地,還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總是沒有止境。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出自戰國屈原《楚辭·漁父》。意為:滄浪的水如此清澈,可以洗我的冠帶;滄浪的水如此污濁,可以洗我的雙腳。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出自晉陶淵明《移居二首》。意為:人的衣食需要自己經營,只要付出勞動,田地是不會欺騙我的!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出自唐代李白《江上吟》。意為:如果功名富貴能夠長在,那么,氣勢磅礴的漢水也應該會向西北倒流了。

【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出自唐代李白《古風五十九首》。意為:人的生命不是寒松翠柏,怎么會不老呢?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出自唐代白居易《對酒》。意為:富也好,窮也罷,能歡樂的時候就盡情歡樂,不懂得盡情享樂的,那才是白癡。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出自唐代李賀《致酒行》。意為:我有時心煩意亂,不知所措,(但是今天主人的開導令我茅塞頓開。)就像雄雞一聲報曉,黑暗就過去了,光明就到來了一樣。

【太山秋毫兩無窮,巨細本出相形中】出自北宋蘇軾《軾在穎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日湖成,德麟有詩見懷,次其韻》。意為:泰山雖然大,但卻不是最大的;秋毫雖然小,但也不是最小的。泰山的大,秋毫的小,是兩相比較而存在的。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出自北宋蘇軾《顏樂亭》。意為:有美好的事物就一定會有丑惡的事物,有芳香的東西就一定會有腐臭的東西。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出自北宋蘇軾《病中游祖塔院》。意為:因為生病而得到了空閑,那么生病也實在不是什么壞事。靜心安養是最好的藥方,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么比這更好的藥方了。

【但令名節不墮地,身外區區安用求】出自明代于謙《靜夜思》。意為:只要名譽節氣不失落于地,那些不足掛齒的功名利祿又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出自北宋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意為:青春短暫,韶華有限,我寧可用浮名虛譽,來換取那淺斟低唱的歡樂時光。

【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出自北宋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意為:何必太過于計較人生的成敗得失呢?做個才子詞人,也等于是個民間的公卿宰相。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園紅】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滸傳》。意為:人不可能總是交好運,花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是美麗盛開的。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意為:能夠獨善其身的人可以過終日安閑愜意的生活,何必非要你爭我奪萬古留名呢?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出自明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意為:命中該有的東西總會得到,不該有的東西就不要強求,一味強求也沒有用處。

【心要如天平,稱物時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時即懸空在此,只恁靜虛中正,何等自在】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心靈要像天平那樣,在稱量物體時做到物動而衡桿卻不動,把物體撤去時,就讓其懸空在那里,保持清虛中正,那是何等自在。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緣無枝之樹,才住腳便下墜。是以君子之心無時而不敬畏也】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克服欲望就好比去拉逆水而行的船只,稍事歇息,船便會順流而下;努力向善就好比攀緣無枝杈的大樹,只要一停下腳,身體就要向下滑。因此君子的心時刻都處在敬畏警惕中。

【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一個念頭收斂約束了則會產生萬種善念,一個念頭放縱恣肆了則將會有百種邪念乘虛而入。

【忘是無心之病,助長是有心之病。心要從容自在,活潑于有無之間】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淡忘是無心造成的,但是助長這種情形則是有意的行為。因此心要保持從容自在的狀態,活潑于說有也有、說無也無之間。

【目不容一塵,齒不容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靈臺內許多荊榛,卻自容得】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眼睛里容不得一粒塵,齒縫中容不得一點兒雜屑,原因就是由于這些東西都不是我自己固有的東西。然而心靈中有那么多的雜念,卻怎么能夠容納得下呢?

【心一松散,萬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萬事不入耳目;心一執著,萬事不得自然】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心一旦松懈,一切事情都會變得無法收拾;心一旦疏忽,一切事情都將不會進入自己的耳目;心一旦執著,一切事情都不能達到“自然”的境界。

【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知,過思者迷正應】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看得時間長了,即使是那些非常熟悉的字也會不認識了;目不轉睛地看,就會感覺靜物好像在活動一樣。由此可見,一旦心中疑慮過多,就會擾亂正確的見解;思考過度,該做的事情也會猶豫不決。

【安而后能慮,止水能照也】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只有安靜下來以后才可以思考,靜止的水才可以映出完整真實的影像。

【樂要知內外,圣賢之樂在心,故順逆窮通隨處皆泰。眾人之樂在物,故山溪花鳥遇境才生】出自明代呂坤《呻吟語》。意為:快樂應該懂得分內外。圣賢的快樂在其內心,因此,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窮困還是顯達,他們都會泰然自若。而普通人的快樂則是在外物,所有這些人只有在遇到了山溪花鳥這樣的美景時才會感到愉悅。

【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始是閑】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人生在世,等待著得到滿足,何時才能真正滿足呢?在未衰老時能得到清閑的心境,才是真正的清閑啊。

【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談論空虛之道的人卻往往會被空虛所迷惑;沉溺靜境中的人反而常被靜境所束縛。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在最容易使人迷惑之處識破迷惑,則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會保持清醒的頭腦;能把最難放下的事擱置一旁,則心境便會永遠平靜豁達。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佛只是個善于了卻俗塵的神仙,也是個善于了卻執著的圣人。人雖然聰明,卻不知該如何了卻所有的煩惱,不知了卻萬事便是聰明;倘若心中尚有未放下的念頭,那便是還未完全放下。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欲,則心自清】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以理智的態度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則心中就會有正確的主張;用品德修養來約束心中的欲望,則心境就自然清明。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寂靜時要保持清醒,但可擾亂寂靜之心境;清醒時要保持寂靜,但心念不可馳騁得遠而收束不住。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孩子們接受的知識很少,其天性卻愈加完整;成人接受的知識豐富,其思維卻愈加散亂。

【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方是大休歇】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能夠看得透名利這一關,只是小休息;能夠看得透生死這一關,才算大休息。

【有譽于前,不若無毀于后;有樂于身,不若無憂于心】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追求當面的贊美,不如避免他人背后的誹謗;追求身體上的安樂,不如追求無憂無慮的心境。

【達人撒手懸崖,俗子沉身苦海】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通達生命真諦之人能夠在懸崖邊緣放手離去;凡夫俗子則沉溺在世間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身世浮名余以夢蝶視之,斷不受肉眼相看】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意為:人世間的浮名,我當做莊周夢蝶去看待,絕不用世俗的眼光看待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武安市| 林芝县| 马尔康县| 疏勒县| 鸡泽县| 麟游县| 邵阳县| 崇仁县| 临沭县| 沈丘县| 公主岭市| 库伦旗| 永平县| 乐业县| 绥化市| 靖州| 铜川市| 邵东县| 海门市| 南宁市| 来凤县| 达拉特旗| 铁岭市| 贡觉县| 黄骅市| 仁布县| 湖北省| 蒲城县| 任丘市| 虞城县| 寿阳县| 通城县| 岳普湖县| 赤水市| 吉木乃县| 讷河市| 双辽市| 抚州市| 芦山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