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同的修行階段使用不同的方法
- 善用其心
- 釋萬行
- 2766字
- 2016-04-12 18:43:33
2008年4月3日
社會上講團隊精神,寺院里講六合精神,寺院的任何事情都和你息息相關。學佛是體現在用上,你學沒學好,學沒學對,就看你的表現。你能發現寺院存在的問題,說明你在用心做事;你發現不了,說明你沒有用心。
從你的言行舉止,就可以看出你這個人素質的高低。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是為道而來。你們來到這里,不要以為我沒有注意你。在我的內心,我把你們每個人都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看了個遍;甚至每天躺在床上還要把你們每個人分析來,分析去:你適合聽什么話,他適合聽什么話;你適合用什么手法,他適合用什么手法;你是放在前面訓練,還是放在后面訓練——我把你們每個人都做了透徹的分析,然后再根據你們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我每天躺在床上都干這件事。
你來到我面前,我就有這個責任,有這個義務來改變你,提升你。但是,如果用我的手法,又怕你吃不消。你確實不是那個法器,不是那塊料,只能慢慢來,先將就著,哄中帶教。
一個人如果不通過做事來鍛煉自己,怎么可能進步呢?哪一個成功的人、高素質的人不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你以為可以通過念佛、誦經、打坐把你的素質鍛煉出來嗎?一個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地觀察,不停地思考,利用一切機會把自己鍛煉出來的。
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的品質、一個人的形象,完全依托他做人做事的這個平臺。如果沒有事情來襯托,他這個人是沒有價值的,他的品質和能力也體現不出來。只有在做事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心態和能力。
人本來就是一個無我的人,什么時候有了自我?什么時候屬于自己?你們誰知道人什么時候屬于自己嗎?
答:無我的時候。
師:答得非常對。當一個人徹底無我的時候,就是真我存在和出現的時候。當你徹底無我的時候,也就是你千百億化身的時候,也就是你的真我顯現的時候。你的我執出現的時候,也就是你的真我消失的時候。因為有我執,你就無法與萬物同在,無法全方位地展現真我。一個無我的人,他心中沒有任何事,任何事都在他心中,萬物隨來隨應,隨去隨空,過后無痕。
你們看WA還不到二十歲,那么能干!可能你們女眾還沒有注意到,男眾每天和他在一起出坡干活,我相信有些人已經注意到了。他出家能干,到社會上也一樣能干。能干的人到哪里都能干。老虎走遍天下都吃肉,老牛走遍天下都吃草。
每個人成長的因緣、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你們每個人來到師父面前求法,師父教育你的手法,回饋給你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就像上次從順德來的那九十個人,我幾乎全都給他們摸頂祝福,就是兩個人我不給他們摸頂。他們跪了三次,我都沒給他們摸頭。第一次跪時,我把他們罵了一頓。第二次他們看到別人都在摸頂了,又跑來跪,我又把他們罵了一頓。最后大家都摸完了,他們想:“該輪到我們了吧!”又來跪,我又把他們罵了一頓。我知道他們心里非常不高興,非常憎恨。但是他們壓抑著自己,沒有在大家面前表露出來,最后上車走了。我完全可以成全他們,恒順他們,我也完全可以哄一哄他們,但那就不是萬行了!
一個人每天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他的人生肯定沒有方向。一個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又做不好,這種人內心沒有智慧。而一個人把事情做錯了,當大家指出他的問題,批評他的時候,他卻為自己辯護,你們記住:這種人不可以跟他共事,不值得你和他共事。做錯了就做錯了,我就承認,我就改進,我就承擔,有什么好辯護的呢?
“法門無量誓愿學”是什么意思?釋迦牟尼佛拜了好多師父,最后他說:“你們的法都不究竟,我還是放棄你們傳給我的東西。”結果修得比他幾位師父都好,還回過頭來告訴幾位師父他修行的成果。那些師父反過來要認他為師,向他學習。怎么辦呢?釋迦牟尼佛并沒有說:“你們是我的師父,可不能認我作師父啊!”但是我們在座的就會認為不行。為什么?因為你們是凡夫!在真理面前只有真理,沒有你我他,真理為大,也就是佛門里面講的“法為最”。
問:我頭很痛,晚上失眠,睡不著,請上師慈悲指點。
師:你是矯枉過正,求道心切,渴望一步登天,一口吃成個胖子,太急于求成了!如果你放慢腳步,把這根玄調松一點,那就正好。你這個情況就像當初我閉關時打坐一樣。人家都是練了幾年,至少練了幾個月才雙盤。我腿子還沒練好,往那兒一坐,雙腿一搬,小石板往上面一壓,一上座就雙盤。筋還是脆的、硬的,還沒有坐熱就雙盤,結果把膝蓋的筋給挫傷了!當時沒發現什么問題,只是感覺隱隱的痛,這么多年來我的膝蓋卻留下了宿疾。我這也是矯枉過正,一口想吃成個胖子。所以在雙盤之前要先坐一坐單盤,坐熱了再雙盤。
一個人把修行的速度提得太快,時間縮得太短了,身心就會出問題;把時間留得太長了,身心又懈怠,懶惰,死亡了。古人修行都有個時間度。低于這個時間度,說明要出問題;超過這個時間度,也要出問題。這條路我們不是第一個走,無數的古人都走過了這條路,他們都有個時間上的經驗,已經總結出來告訴了我們:修行成功大約需要多少年,達到什么程度大約需要多少年。就是一個利根器的人,也要有幾年的時間;就是再鈍的根基,也有個多少年的時間。古人早就告訴過我們了,為什么你那么急于求成呢?為什么剛開始你那么信心十足,后來又變得灰心喪氣了呢?你把這個時間的問題搞錯了,你是對自己要求太嚴了。這就叫火燒得太猛了,反把鍋燒紅了,把里面的東西燒干了,燒焦燒壞了!
問:是不是我對佛法的認識有些扭曲?
師:扭曲倒是沒有,就是把時間壓縮得太緊了,也可以說是違反了常規。
問:謝謝!我對您的話是深信不疑的。但心里又有一個念頭,就是覺得能說出來的都不是真正的佛法。您以前說的話我也知道都是方便。
師:雖然法不立文字,但是離開文字,我們也沒辦法入法和入道。而且,真正的法、真正的道是立文字的。打個比喻,如果道是一百步的話,前面九十九步都是文字,只有最后一步不需要文字,不需要語言。如果前面的九十九步你都沒有過關,語言都過不了關,你說你已經達到最后一步了,那是自欺欺人。前面的九十九步都是需要形式,需要文字,需要人為的,只有最后一步不需要文字,不需要語言,不需要形式,不需要人為,就是放下,也就是心經所講的“空”。
問:如果您早一點講這些就好了!哪一天我提累了再放下。
師:你只要出了家,在寺廟呆過,再到社會上,幾乎都不能適應。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法器,到哪里都能適應,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進入狀態。你在社會上進入不了狀態,再回到佛門里來也進入不了狀態;在佛門里能進入狀態,在社會上也能進入狀態。
一個人怎么可能因為環境不適合自己,就放棄了呢?如果環境不適合我,我就去適應環境!冬天來了,我就穿棉襖;夏天來了,我就穿汗衫。哪有夏天來了,我還穿著棉襖不放,罵天熱的?那不是白癡啊!
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成長,尤其在不同的階段更需要不同的方法。你不要死死地抓住一個方法。現在的這個方法就是供你度過這個階段的,過了這個階段,就該采用下一個階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