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我佛慈悲不舍眾生

  • 善用其心
  • 釋萬行
  • 1444字
  • 2016-04-12 18:43:33

2008年4月15日

問:怎樣才有把握往生?

師:你生前能否出去?你生前是否去過?如果你生前不能出去,根本沒有去過,你說你死了能去,那是自欺欺人。修行并不是活著的時候沒有去,死后就能去——這不是佛法。佛法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當下。你當下能達到,臨終就能達到;當下達不到,你說臨終能達到,那只是對人的一種安慰:不要緊,你好好修,好好念佛,死了就能去極樂世界。那是怕你們退失菩提心,佛才這樣安慰你們。可是大家以為這就是佛的本意!

真正的修行人活著的時候就能脫離四大,到極樂世界去遨游;在臨終的時候,還沒有完全咽氣,神識就脫離四大走了,到生前曾去過的那個地方。你活著的時候都不能看到自己躺在床上睡覺,不能脫離四大,死后怎么可能跳出自己的身體之外,到極樂世界去呢?

剛才念到“剃頭就能入定,彼此就能心心相印……”那是因為彼此的六根能夠互用,六根完全通用了。DJ,剛才你在念的時候,第一次我說不用念了,你聽到了沒有?(沉默)一個真正的修道人,你眼睛看著文字在讀,你的耳朵為什么聽不見呢?即便你的耳朵能聽到,你的內在還應該有反應,有分析、判斷才對。一個修行人必須達到六根互用,六根同時可以起用。試問在座的各位:你的六根,有幾根可以同時起用?

萬物皆為體,皆為相,皆為用。萬物的體相用只是一個體相用。萬物的體相用所使用的都是一個,每個人都一樣。之所以覺得自己不能適應,起不了用,是因為你的業障深重。如果你沒有業障,一定能起用。

何為業障?嗜好太多,欲望太強,習氣毛病太重了,內在的那個力量醒不了。內心世界都被你的理想、欲望牽著走,從來沒讓你的心空掉過,所以那個先天的、本有的力量沒有機會蘇醒。為什么說修道的人先學空?過去禪宗講:“修道之人先學貧,貧來貧去,道方親。”就是空來空去,不能再空了,道就出現了。

真學佛修道之人,心中無一掛礙,所謂“無心于事,無事于心”,事情來了,處理完畢,當下空空蕩蕩。假如事情來了不及時處理,過后才想起,已經錯過了。如果總是在抓過去的事,盼望未來的事,心根本無法空掉。

問:入了定,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師:不是這樣。好多人把一心不亂理解為如如不動,沒有反應。隨境能出入就是一心不亂,就是究竟圓滿的定。并不是你入了定,人家叫你,你聽不見;人家罵你,你沒反應;而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問:有入定才是佛法嗎?

師:有也對,沒有也對。有也是佛法,沒有也是佛法。戒定慧是佛法,殺盜淫也是佛法。

問:如何不分別?

師:本身一體,本來如是,何來分別?你超越了七識,把七識打倒了,變成了平等性智,就無分別了。我們修行人所謂的“打七”,就是把七識給打死。

問:修行怎樣才能更快地進步?

師:吃喝拉撒,時時刻刻帶著覺照。

問:請您指點修行不能進步的原因。

師:素質太低。

問:怎么提高呢?

師:除草播種。佛祖曾經預言,在末法時期,大家都去念“阿彌陀佛”,最后“阿彌陀佛”也不念了,只念個“佛、佛、佛、佛……”。這是對漢傳佛教的預言。對密教的預言是:末法時代都是男女雙修。如果這樣是究竟的佛法,當初就不會有沙門,就不會有戒定慧了。何為沙門?何為戒定慧?大家去參。如果這些就是修行,佛祖又何必介紹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呢?

問:您能講一下有我、無我,有為、無為嗎?

師:當下即是。

問:如何區別真我和假我?

師:開門即是關門人。

問:為什么我總感覺身體很累呢?

師:懶惰,做不了主。如果你勤勞,做得了主,就不會這樣。

問:如何主宰自己?

師:多此一舉,多事。有一句話叫“閑看云飄飄,忙時睡大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何以故?提不起,放不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西宁市| 浙江省| 彝良县| 卓尼县| 临猗县| 巴中市| 湾仔区| 英吉沙县| 镇安县| 镇平县| 汪清县| 通许县| 长宁县| 原阳县| 瑞安市| 澎湖县| 公安县| 济宁市| 黄浦区| 昔阳县| 罗城| 德昌县| 平乡县| 玉龙| 咸丰县| 应用必备| 绥宁县| 马龙县| 溧水县| 汽车| 资兴市| 仙游县| 大悟县| 精河县| 额尔古纳市| 固阳县| 富锦市| 黑龙江省| 博爱县|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