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平衡
- 其心無住
- 釋萬行
- 1371字
- 2016-04-12 18:38:50
天下萬物皆是一陰一陽,一正一負,一明一暗,有有形就有無形,有心理就有生理,有精神就有物質,有瞬間就有永恒,有本源就有歸宿,這就是宇宙對立統一的自然規律。只有這樣,宇宙萬事萬物才會平衡。千百年來無數的人在探討和摸索,也有很多人悟到了宇宙的自然規則。能夠遵循宇宙的自然規則,和自然規則融為一體,就是得道之人。還有更多的人也在尋覓宇宙的規律與法則,但沒有找到,這就是所謂的“再來人”。“再來”就是過去的工作沒有完成。我們修行人都是再來人。如果我們打開第八識,看到自己累世收錄的信息,就會對自己過往的所作所為有一個清楚的了解。當我們前六識向外捕捉新信息時,七識和八識才會逐漸活躍;當活躍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平息。只有平息以后,八識才能徹底打開。任何事物要想讓它平息,首先要把它激活,讓它活躍,然后才會徹底平息。平息以后才是真正打開的開始,所謂“先死后生”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候你的修行才能圓滿,你才能與道同行。
有一部分人是為了健康而學佛。健康和學佛是一致的。生理和心理、地水火風協調平衡了才會健康。實際上修行剛開始的階段就是修身修健康,身體健康了才是修道的開始。當一個人生理的機能修活以后,先天能量喚醒了,憑借這股力量,修道就開始了。我們普通人生理的機能和能量還達不到修道的標準,僅供我們維持生命而已。甚至有少部分人連維持生命的能量都不夠,整天病怏怏的,走路都沒力氣,說話也沒力氣,工作更沒力氣,稍微做一點事就累倒了。
身體就如同手機的電池,你會使用會保養,電池的壽命就長;你不會使用和保養,電池很快就老化,可能用一天就沒電了。懂得用電池的人,會把里面的電量全都用盡,然后再充電,充足了再使用。這也就是為什么社會上有一種職業在訓練人的潛能時,一定要讓他發揮到極限的原因。就如同我們每天在禪堂里喊“起”字一樣,本來你可以喊五秒鐘,但你只喊了三秒鐘,還有兩秒鐘的力量你沒有使用。你今天不用,明天不用,后天不用,三年以后你想用都沒有了。如果你今天喊五秒,明天喊五秒,后天喊五秒半,逐步增加,堅持一段時間后,你的潛能就慢慢開發出來了,你身體的容量和空間就會慢慢擴大。一個人的力氣也是這樣,本來你可以挑一百斤,但今天挑八十斤,明天挑八十斤,后天還挑八十斤,挑一段時間后,你就真的只能挑八十斤了。相反,本來你只能挑一百斤,但你堅持挑一百零五斤,并逐漸增加,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就能挑一百一十斤、一百二十斤,甚至更多了。
人的潛能和素質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表面上看是在摧殘自己,實際上是長養自己;表面上看是在保護自己,實際上是在摧殘自己。自然界事物發展的規律就是這樣。人也是這樣,看似很聰明的人,實際上是很笨的人;看似很笨的人,實際上是很聰明的人。
一個人要掌控自己真的是千難萬難,遇到一個突破自己的機會更難。如果機會來了,我們不抓住,不利用,那我們怎么成長呢?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看你有沒有準備好。如果你準備好了,隨時都會遇到機會,從而改變和提升自己;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即便機會來了,你也把握不住,改變和提升自己也就無從談起。機會不會長此以往地眷顧你。同樣,你跟隨的老板、領導,包括你的父母都不可能長此以往地照顧你,教導你。你必須自己抓住機會,突破自我,獨立地成長。現在這個機會(禪七)來了,你是否能抓住,能把握,讓自己獲得一次突破和飛躍呢?——參!!!
2010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