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3)
- 脂硯齋評石頭記(全集)
- (清)曹雪芹 脂硯齋評
- 4016字
- 2016-11-01 17:14:23
賈蓉先回道:“我父親打發我來回叔叔,老爺們已經議定了,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簡凈之至。園基乃一部之主,必當如此寫清。]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后一圖伏線,大觀園系玉兄與十二釵之太虛玄境,豈不草索。]明日就得。叔叔才回家,未免勞乏,不用過我們那邊去了,[應前賈璉口中。]有話明日一早再請過去面議。”賈璉笑著忙說:“多謝大爺費心體諒,我就不過去了。正經是這個主意才省事,蓋造也容易,若采置別處地方去,那更費事,且倒不成體統。你回去說,這樣很好,若老爺們再要改時,全仗大爺諫阻,萬不可另尋地方。明日一早,我給大爺去請安去,再議細話罷。”賈蓉忙應幾個“是”。[園已定矣。]賈薔又近前回說:“下姑蘇聘請教習,[“畫薔”一回伏線。]采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等事,大爺派了侄兒[凡各物事,工價重大,兼伏隱著“情”字者,莫如此件。故園定后便先寫此一件,余便不必細寫矣。]帶領著來管家兩個兒子,還有單聘仁、卜固修兩個清客相公一同前往,所以命我來見叔叔。”賈璉聽了,將賈薔打量了打量,[有神。]笑道:“你能在這一行么?[勾下文。]這個事雖不算甚大,里頭大有藏掖的。”[射利人微露心跡。][射利語,可嘆是親侄。]賈薔笑道:“只好習學著辦罷了。”賈蓉在身后燈影下悄拉鳳姐衣襟,鳳姐會意,因笑道:“你也太操心了,難道大爺比咱們還不會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已長的這么大了,沒吃過豬肉,也看見過豬跑。大爺派他去,原不過是個坐纛旗兒,難道認真的叫他去講價錢會經紀去呢!依我說就很好。”賈璉道:“自然是這樣,并不是我駁回,少不得替他算計算計。”因問:“這一項銀子動那一處的?”賈薔道:“才也議到這里。賴爺爺說,[此等稱呼,令人酸鼻。][好稱呼。]不用從京里帶下去,江南甄家還收著我們五萬銀子。明日寫一封書信會票我們帶去,先支三萬,下剩二萬存著,等置辦花燭彩燈并各色簾櫳帳幔的使費。”賈璉點頭道:“這個主意好。”[《石頭記》中多作心傳神會之文,不必道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
鳳姐忙向賈薔道:[再不略讓一步,正是阿鳳一生短處。]“既這樣,我有兩個在行妥當人,你就帶他們去辦,這個便宜了你呢。”賈薔忙陪笑道:“正要和嬸子討兩個人呢,[寫賈薔乖處。]這可巧了。”因問名字,鳳姐便問趙嬤嬤。彼時趙嬤嬤已聽呆了話,平兒忙笑推他,他才醒悟過來,[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至精至細。]忙說:“一個叫趙天梁,一個叫趙天棟。”鳳姐道:“可別忘了,我可干我的去了。”說著便出去了。賈蓉忙送出來,又悄悄向鳳姐道:“嬸子要帶什么東西,吩咐開個帳,給薔兄弟帶了去,叫他按帳置辦了來。”鳳姐笑道:[有神。]“放你娘的屁,我的東西還沒處撂呢,[像極,的是阿鳳。]稀罕你們鬼鬼祟祟的?”說著,一徑去了。[阿鳳欺人處如此。忽又寫到利弊,真令人一嘆!][從頭至尾,細看阿鳳之待蓉、薔,可為一體一黨,然尚作如此語欺蓉,其待他人可知矣。]
這里賈薔也悄問賈璉要什么東西,順便置來孝敬叔叔。賈璉笑道:“你別興頭,才學著辦事,倒先學會了這把戲。我短了什么少不得寫信來告訴你,[又作此語,不犯阿鳳。]且不要論到這里。”說畢,打發他二人去了。接著回事的人來不止三四次,賈璉害乏,便傳與二門上,一應不許傳報,俱等明日料理。鳳姐至三更時分方下來安歇,一宿無話。[好文章,一句內隱兩處若許事情。]
次早賈璉起來,見過賈赦賈政,便往寧府中來,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幾位世交門下清客相公,審察兩府地方,繕畫省親殿宇,一面參度辦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齊集,[一總。]金銀銅錫以及土木磚瓦之物,搬運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寧府會芳園墻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當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連屬。[補明,使觀者如身臨足到。]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園中諸景,最要緊是水,亦必寫明方妙。余最鄙近之修造園亭者,徒以頑石土堆為佳,不知引泉一道,甚至丹青,惟知亂作山石樹木,不知畫泉之法,亦是恨事。]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湊來一處,省得許多財力,縱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虧一個老明公號“山子野”者,[妙號。隨事生名。]一一籌畫起造。
賈政不慣于俗務,[這也少不得的一節文字,省下筆來好作別樣。]只憑賈赦、賈珍、賈璉、賴大、來升、林之孝、吳新登、詹光、程日興等幾人安插擺布,凡堆山鑿池,起樓豎閣,種竹栽花,一應點景之事,又有山子野制度。下朝閑暇,不過各處看望看望,最要緊處和賈赦商議便罷了。賈赦只在家高臥,有芥豆之事,賈珍等或自去回明,或寫略節。或有話說,便傳呼賈璉、賴大等來領命。賈蓉單管打造金銀器皿。[好差。]賈薔已起身往姑蘇去了。賈珍、賴大等又點人丁,開冊籍,監工等事,一筆不能寫到,不過是喧闐熱鬧非常而已,暫且無話。
且說寶玉近因家中有這等大事,賈政不來問他的書,心中是件暢事。[一筆不漏。]無奈秦鐘之病日重一日,也著實懸心,不能樂業。[偏于大熱鬧處寫大不得意之文,卻無絲毫牽強,且有許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嘆不了、悔不了,惟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上人各各如此,又非此秦鐘意切。]這日一早起來才梳洗完畢,意欲回了賈母去望候秦鐘。忽見茗煙在二門照壁前探頭縮腦,寶玉忙出來問他作什么。茗煙道:“秦相公不中用了!”[從茗煙口中寫出,省卻多少閑文。]寶玉聽說,嚇了一跳,忙問道:“我昨兒才瞧了他來,[點常去。]還明明白白,怎么今日就不中用了?”茗煙道:“我也不知道,才剛是他家的老頭子來特告訴我的。”寶玉聽了,忙轉身回明賈母。賈母吩咐:“好生派妥當人跟去,到那里盡一盡同窗之情就回來,不許多耽擱了。”寶玉聽說,忙忙的更衣出來,車猶未備,[頓一筆,方不板。]急的滿廳亂轉。一時催促的車到,忙上了車,李貴、茗煙等跟隨,來至秦鐘門首,悄無一人,[目睹蕭條景況。]遂蜂擁至內室,唬的秦鐘兩個遠房嬸母并幾個弟兄都藏之不迭。[妙!這嬸母兄弟是特來等分絕戶家私的。不表可知。]
此時秦鐘已發過兩三次昏了,移床易簀多時矣。[余亦欲哭。]寶玉一見,便不禁失聲。李貴忙勸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癥,未免炕上挺矼的骨頭不受用,[李貴亦能道此等語。]所以暫且挪下來松散些。哥兒如此,豈不反添他的病癥?”寶玉聽了方忍住。近前見秦鐘面如白臘,合目呼吸于枕上。寶玉忙叫道:“鯨兄!寶玉來了。”連叫了兩三聲,秦鐘不睬。寶玉又道:“寶玉來了!”
那秦鐘早已魂魄離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氣在胸,正見許多鬼判持牌提索來捉他。[看至此一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后面數語,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談愚論,設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見之奇文奇筆。][《石頭記》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經之談間亦有之。是作者故意游戲之筆耶?以破色取笑,非如別書認真說鬼話也。]那秦鐘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記念著家中無人掌管家務,[扯淡之極,令人發一大笑。余請諸公莫笑,且請再思。]又記掛著父親還有留積下的三四千兩銀子,[更屬可笑,更可痛哭。]又記掛著智能尚無下落,[忽從死人心中補出活人原由,更奇,更奇!]因此百般求告鬼判。無奈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鐘道:“虧你還是讀過書的人,[可想鬼不讀書,信已哉。]豈不知俗語說的,‘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我們陰司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寫殺了。]瞻情顧意,有許多的關礙處。”
正鬧著,那秦鐘的魂魄忽聽見“寶玉來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發慈悲,讓我回去,和這個好朋友說一句話就來的。”眾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鐘道:“不瞞列位說,就是榮國公的孫子,小名寶玉的。”都判官聽了,先就唬慌起來,忙喝罵鬼使道:“我說你們放了他回去走走罷,你們斷不依我的話,如今只等他請出個運旺時盛的人來才罷。”[如聞其聲,試問誰曾見都判來?觀此則又見一都判跳出來,調侃世情固深,然游戲筆墨一至于此,真可壓倒古今小說。這才算是小說]眾鬼見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腳,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電雹,原來見不得‘寶玉’二字。[調侃“寶玉”二字,極妙!][大可發笑。][世人見“寶玉”而不動心者為誰?]依我們的見識,他是陽,我們是陰,怕他也無益于我們。”[神鬼也講有益無益。]都判道:“放屁!俗語說的好,‘天下官管天下民’,自古人鬼之道卻是一般,陰陽并無二理。[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錯會意愈奇。脂硯。]別管他陰也罷,陽也罷,敬著點沒錯了的。”眾鬼聽說,只得將秦魂放回。哼了一聲,微開雙目,見寶玉在側,乃勉強嘆道:“怎么不早來?[千言萬語,只此一句。]再遲一步,也不能見了。”寶玉忙攜手垂淚道:“有什么話留下兩句。”[只此句便足矣。]秦鐘道:“并無別話。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誰不悔遲。]以后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此刻無此二語,亦非玉兄之知己。][觀者至此,必料秦鐘另有異樣奇語,然卻只以此二語為囑,試思若不如此為囑,不但不近人情,亦且太露穿鑿,讀此則知全是悔遲之恨。]說畢,便長嘆一聲,蕭然長逝了。[若是細述一番,則不成《石頭記》之文矣。]
大凡有勢者,未嘗有意欺人,奈群小蜂起,浸潤左右,伏首下氣,奴顏婢膝,或激或順,不計事之可否,以要一時之利。有勢者自任豪爽,斗露才華,未審利害,高下其手,偶有成就,一試再試,習以為常,則物理人情皆所不論。又財貨豐余,衣食無憂,則所樂者必曠世所無。要其必獲,一笑百萬,是所不惜。其不知排場已立,收斂實難,從此勉強,至成蹇窘。時衰運敗,百計顛翻,昔年豪爽,今朝指背。此千古英雄同一慨嘆者。大抵作者發大慈大悲愿,欲諸公開巨眼,得見毫微,塞本窮源,以成無礙極樂之至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