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周保緒濟①《詞辨》云:“玉田②,近人所最尊奉,才情詣力亦不后諸人,終覺積谷作米、把攬放船,無開闊手段。”又云:“叔夏所以不及前人處,只在字句上著功夫,不肯換意?!薄敖讼矊W玉田,亦為修飾字句易,換意難。”
注釋
①周保緒濟:周濟。
②玉田:張炎。
譯文
周濟在《詞辨》中說:“張炎是近人最尊奉的詞人,他的才情造詣也不亞于其他的詞人,但總覺得是積谷作米、把攬放船,境界不夠開闊。”周濟又說:“張炎之所以不如其他的詞人,是因為他只在字句上下功夫,不肯創新意境?!薄敖讼矚g學習張炎的詞,也是因為修飾文字容易,開創新意境難。”
賞析
王國維引用清代詞論家周濟在《詞辨》中的話,來總結張炎的詞。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的原文為:“玉田,近人所最尊奉,才情詣力亦不后諸人,終覺積谷作米、把攬放船,無開闊手段;然其清絕處,自不易到。”“叔夏所以不及前人處,只在字句上著功夫,不肯換意,若其用意家者,即字字珠輝玉映,不可指摘。近人喜學玉田,亦為修飾字句易,換意難?!?/p>
張炎的詞繼承了姜派詞人藝術精湛的特點,著重于對音律、字句的精雕細琢,對清初浙西詞派的影響很大。浙西詞派的開創者朱彝尊在《解佩令》中說:“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
“修飾字句易,換意難”實為寫詞的真理,雕琢詞句不難,而創造意境難。張炎雖然才情造詣不遜于同時代的其他名家,但他過于在字句上下功夫“琢磨”,不能創造新意境,因而他的詞作往往在整體構思上失之空疏,境界不夠開闊。后人之所以喜學習張炎,就是因為詞中的意境難以表達,而字面功夫容易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