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yōu)美,一宏壯也。
譯文
無我之境,人只有在靜中可以得到。有我之境,從由動到靜的時候可以得到。因此無我之境優(yōu)美,有我之境宏壯。
賞析
陶淵明《飲酒》詩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北朝民歌《敕勒川》中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可謂是“無我之境”的完美體現(xiàn)。如禪宗所講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真正靜了下來,也就忘記了自己,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當詩人帶著強烈的感情,或喜悅、或憂傷、或惆悵、或悲憫、或思念等的時候,眼中的景物都帶有作者的主觀色彩。當花瓣飄落的時候,憂傷的人會看到離別,思念的人會看到遠方的情人,惆悵的人會感到人生的短暫等。這種帶有感情色彩的“有我之境”,是在由動到靜的過程中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