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設(shè)若有人問我:什么是詩?我知道我是回答不出的。把詩放在一旁,而論詩人,猶之不講英雄事業(yè),而論英雄其人,雖為二事,但密切相關(guān),而且也許能說得更熱鬧一些,故論詩人。
好像記得古人說過,詩人是中了魔的人。什么魔?什么是魔?我都不曉得。由我的揣猜大概有兩點可注意的:(一)詩人在舉動上是有異于常人的,最容易看到的是詩人囚首垢面,有的愛花或愛貓狗如命,有的登高長嘯,有的海畔行吟,有的老在鬧戀愛或失戀,有的揮金如土,有的狂醉悲歌……在常人的眼中,這些行動都是有失正統(tǒng)的,故每每呼詩人為怪人、為狂士、為敗家子。可是,這些狂士(或什么什么怪物)卻能寫出標(biāo)準(zhǔn)公民與正人君子所不能寫的詩歌。怪物也許傾家蕩產(chǎn),凍餓而死,但是他的詩歌永遠(yuǎn)存在,為國家民族的珍寶。這是怎一回事呢?
一位英國的作家仿佛這樣說過:寫家應(yīng)該是有女性的人。這句話對不對?我不敢說。我只能猜到,也許本著這位寫家自己的經(jīng)驗,他希望寫家們要心細(xì)如發(fā),像女人們那樣精細(xì)。我之所以這樣猜想者,也許表示了我自己也愿寫家們對事物的觀察特別詳密。詩人的心細(xì),只是詩人應(yīng)具備的條件之一。不過,僅就這一個條件來說,也許就大有出入,不可不辨。詩人要怎樣的心細(xì)呢?是不是像看財奴一樣,到臨死的時候還不放心床畔的油燈是點著一根燈草呢,還是兩根?多費一根燈草,足使看財奴傷心落淚,不算奇怪。假若一個詩人也這樣辦呢?呵,我想天下大概沒有這樣的詩人!一個人的才力是長于此,則短于彼的。一手打著算盤,一手寫著詩,大概是不可能。詩人——也許因為體質(zhì)的與眾人不同,也許因天才與常人有異,也許因為所注意的不是油鹽醬醋之類的東西——總有所長,也有所短,有的地方極注意,有的地方極不注意。有人說,詩人是長著四只眼的,所以他能把一團飛絮看成了老翁,能在一粒砂中看見個世界。至于這種眼睛能否辨別鈔票的真假,便沒有聽見說過了。他的眼要看真理,要看山川之美;他的心要世界進(jìn)步,要人人幸福。他的居心與圣哲相同,恐怕就不屑于,或來不及,再管衣衫的破爛,或見人必須作揖問好了。所以他被稱為狂士、為瘋子。這狂士對那些小小的舉動可以因無關(guān)宏旨而忽略,叫大事可就一點也不放松,在別人正興高采烈,歌舞升平的時節(jié),他會極不得人心的來警告大家。人家笑得正歡,他會痛哭流涕。及至社會上真有了禍患,他會以身諫,他投水,他殉難!正如他平日的那些小舉動被視為瘋狂,他的這種舍身救世的大節(jié)也還是被認(rèn)為瘋狂的表現(xiàn)而結(jié)果。即使他沒有舍身全節(jié)的機會,他也會因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或不肯贊諛什么權(quán)要,而死于貧困。他什么也沒有,只有一些詩。詩,救不了他的饑寒,卻使整個的民族有些永遠(yuǎn)不滅的光榮。詩人以饑寒為苦么?那倒也未必,他是中了魔的人!
說不定,我們也許能發(fā)現(xiàn)一個詩人,他既愛財如命,也還能寫出詩來。這就可以提出第(二)來了:詩人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確實有點發(fā)狂的樣子。所謂靈感者也許就是中魔的意思吧。看,當(dāng)詩人中了魔,(或者有了靈感),他或碰倒醋甕,或繞床疾走,或到廟門口去試試應(yīng)當(dāng)用“推”還是“敲”,或喝上斗酒,真是天翻地覆。他喝茶也吟,睡眠也唱,能夠幾天幾夜,忘寢廢食。這時候,他把全部精力全拿出來,每一道神經(jīng)都在顫動。他忘了錢——假使他平日愛錢、忘了飲食、忘了一切,而把意識中,連下意識中的那最崇高的、最善美的,都拿了出來!把最好的字,最悅耳的音,都配備上去。假使他平日愛錢,到這時節(jié)便顧不得錢了!在這時候而有人跟他來算賬,他的詩興便立刻消逝,沒法挽回。當(dāng)作詩的時候,詩人能把他最喜愛的東西推到一邊去,什么貴重的東西也比不上詩。詩是他自己的,別的都是外來之物。詩人與看財奴勢不兩立,至于忘了洗臉,或忘了應(yīng)酬,就更在情理中了。所以,詩人在平時就有點像瘋子;在他作詩的時候,即使平日不瘋,也必變成瘋子——最快活、最苦痛、最天真、最崇高、最可愛、最偉大的瘋子!
皮毛的去學(xué)詩人的囚首垢面,或破鞋敝衣,是容易的,沒什么意義的。要成為詩人須中魔啊。要掉了頭,犧牲了命,而必求真理至善之闡明,與美麗幸福之揭示,才是詩人啊。眼光如豆,心小如鼠,算了吧,你將永遠(yuǎn)是向詩人投擲石頭的,還要作詩么?——寫于詩人節(jié)。
英國人
據(jù)我看,一個人即使承認(rèn)英國人民有許多好處,大概也不會因為這個而樂意和他們交朋友。自然,一個有金錢與地位的人,走到哪里也會受歡迎;不過,在英國也比在別國多些限制。比如以地位說吧,假如一個作講師或助教的,要是到了德國或法國,一定會有些人稱呼他“教授”。不管是出于誠心吧,還是捧場;反正這是承認(rèn)教師有相當(dāng)?shù)牡匚唬呛茱@然的,在英國,除非他真正是位教授,絕不會有人來招呼他。而且,這位教授假若不是牛津或劍橋的,也就還差點勁兒。貴族也是如此,似乎只有英國國產(chǎn)貴族才能算數(shù)兒。
至于一個平常人,盡管在倫敦或其他的地方住上十年八載,也未必能交上一個朋友。是的,我們必須先交代明白,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里,大家一天到晚為生活而奔忙,實在找不出閑工夫去交朋友;歐西各國都是如此,英國并非例外。不過,即使我們承認(rèn)這個,可是英國人還有些特別的地方,使他們更難接近。一個法國人見著個生人,能夠非常的親熱,越是因為這個生人的法國話講得不好,他才越愿指導(dǎo)他。英國人呢,他以為天下沒有會講英語的,除了他們自己,他干脆不愿搭理一個生人。一個英國人想不到一個生人可以不明白英國的規(guī)矩,而是一見到生人說話行動有不對的地方,馬上認(rèn)為這個人是野蠻,不屑于再招呼他。英國的規(guī)矩又偏偏是那么多!他不能想象到別人可以沒有這些規(guī)矩,而另有一套;不,英國的是一切;設(shè)若別處沒有那么多的霧,那根本不能算作真正的天氣!
除了規(guī)矩而外,英國人還有好多不許說的事:家中的事,個人的職業(yè)與收入,通通不許說,除非彼此是極親近的人。一個住在英國的客人,第一要學(xué)會那套規(guī)矩,第二要別亂打聽事兒,第三別談?wù)危敲矗蠹抑缓谜勌鞖饬耍鞖庥质悄敲床坏萌诵摹W匀唬撕苡械恼f,假若他愿意:他可以講論賽馬、足球、養(yǎng)狗、高爾夫球等等;可是咱又許不大曉得這些事兒。結(jié)果呢,只好對愣著。對了,還有宗教呢,這也最好不談。每個英國人有他自己開闊的到天堂之路,乘早兒不用惹麻煩。連書籍最好也不談,一般的說,英國人的讀書能力與興趣遠(yuǎn)不及法國人。能念幾本書的差不多就得屬于中等階級,自然我們所愿與談?wù)摃闹辽偈沁@路人。這路人比誰的成見都大,那么與他們閑話書籍也是自找無趣的事。多數(shù)的中等人拿讀書——自然是指小說了——當(dāng)作一種自己生活理想的佐證。一個普通的少女,長得有個模樣,嫁了個駛汽車的;在結(jié)婚之夕才證實了,他原來是個貴族,而且承襲了樓上有鬼的舊宮,專是壁上的掛圖就值多少百萬!讀慣這種書的,當(dāng)然很難想到別的事兒,與他們談?wù)摃蛽v亂大概沒有什么分別。中上的人自然有些識見了,可是很難遇到啊。況且有些識見的英國人,根本在英國就不大被人看得起;他們連拜倫、雪萊和王爾德還都逐出國外去,我們想跟這樣人交朋友——即使有機會——無疑的也會被看作成怪物的。
我真想不出,彼此不能交談,怎能成為朋友。自然,也許有人說:不常交談,那么遇到有事需要彼此的幫忙,便丁對丁,卯對卯的去辦好了;彼此有了這樣干脆了當(dāng)?shù)慕簧媾c接觸,也能成為朋友,不是嗎?是的,求人幫助是必不可免的事,就是在英國也是如是;不過英國人的脾氣還是以能不求人為最好。他們的脾氣即是這樣,他們不求你,你也就不好意思求他了。多數(shù)的英國人愿當(dāng)魯濱遜,萬事不求人。于是他們對別人也就不愿多伸手管事。況且,他們即使愿意幫你忙,他們是那樣的沉默簡單,事情是給你辦了,可是交情仍然談不到。當(dāng)一個英國人答應(yīng)了你辦一件事,他必定給你辦到。可是,跟他上火車一樣,非到車已要開了,他不露面。你別去催他,他有他的穩(wěn)當(dāng)勁兒。等辦完了事,他還是不理你,直等到你去謝謝他,他才微笑一笑。到底還是交不上朋友,無論你怎樣上前巴結(jié)。假若你一個勁兒奉承他或討他的好,他也許告訴你:“請少來吧,我忙!”這自然不是說,英國就沒有一個和氣的人。不,絕不是。一個和氣的英國人可以說是最有禮貌,最有心路,最體面的人。不過,他的好處只能使你欽佩他,他有好些地方使人不便和他套交情。他的禮貌與體面是一種武器,使人不敢離他太近了。就是頂和氣的英國人,也比別人端莊的多;他不喜歡法國式的親熱——你可以看見兩個法國男人互吻,可是很少見一個英國人把手放在另一個英國人的肩上,或摟著脖兒。兩個很要好的女友在一塊兒吃飯,設(shè)若有一個因為點兒原故而想把自己的菜讓給友人一點,你必會聽到那個女友說:“這不是羞辱我嗎?”男人就根本不辦這樣的傻事。是呀,男人對于讓酒讓煙是極普遍的事,可是只限于煙酒,他們不會肥馬輕裘與友共之。
這樣講,好像英國人太別扭了。別扭,不錯:可是他們也有好處。你可以永遠(yuǎn)不與他們交朋友,但你不能不佩服他們。事情都是兩面的。英國人不愿輕易替別人出力,他可也不來討厭你呀。他的確非常高傲,可是你要是也沉住了氣,他便要佩服你。一般的說,英國人很正直。他們并不因為自傲而蠻不講理。對于一個英國人,你要先估量估量他的身份,再看看你自己的價值,他要是像塊石頭,你頂好像塊大理石;硬碰硬,而你比他更硬。他會承認(rèn)他的弱點。他能夠很體諒人,很大方,但是他不愿露出來;你對他也頂好這樣。設(shè)若你準(zhǔn)知道他要向燈,你就頂好也先向燈,他自然會向火;他喜歡表示自己有獨立的意見。他的意見可老是意見,假若你說得有理,到辦事的時候他會犧牲自己的意見,而應(yīng)怎么辦就怎么辦。你必須知道,他的態(tài)度雖是那么沉默孤高,像有心事的老驢似的,可是他心中很能幽默一氣。他不輕易向人表示親熱,可也不輕易生氣,到他說不過你的時候,他會以一笑了之。這點幽默勁兒使英國人幾乎成為可愛的了。他沒火氣,他不吹牛,雖然他很自傲自尊。
所以,假若英國人成不了你的朋友,他們可是很好相處。他們該辦什么就辦什么,不必你去套交情;他們不因私交而改變作事該有的態(tài)度。他們的自傲使他們對人冷淡,可是也使他們自重。他們的正直使他們對人不客氣,可也使他們對事認(rèn)真。你不能拿他當(dāng)作吃喝不分的朋友,可是一定能拿他當(dāng)個很好的公民或辦事人。就是他的幽默也不低級討厭,幽默助成他作個貞脫兒曼,不是弄鬼臉逗笑。他并不老實,可是他大方。
他們不愛著急,所以也不好講理想。胖子不是一口吃起來的,烏托邦也不是一步就走到的。往壞了說,他們只顧眼前;往好里說,他們不烏煙瘴氣。他們不愛聽世界大同,四海兄弟,或那頂大頂大的計劃。他們愿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走到哪里算哪里。成功呢,好;失敗呢,再干。英國兵不怕打敗仗。英國的一切都好像是在那兒敷衍呢,可是他們在各種事業(yè)上并不是不求進(jìn)步。這種騎馬找馬的辦法常常使人以為他們是狡猾,或守舊;狡猾容或有之,守舊也是真的,可是英國人不在乎,他有他的主意。他深信常識是最可寶貴的,慢慢走著瞧吧。蕭伯納可以把他們罵得狗血噴頭,可是他們會說:“他是愛爾蘭的呀!”他們會隨著蕭伯納笑他們自己,但他們到底是他們——蕭伯納連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些,可只是個簡單的,大概的,一點由觀察得來的印象。一般的說,也許大致不錯;應(yīng)用到某一種或某一個英國人身上,必定有許多欠妥當(dāng)?shù)牡胤健8爬ǖ恼摂嗫偸敲獠涣宋kU的。
婆婆話
一位友人從遠(yuǎn)道而來看我,已七八年沒見面,談起來所以非常高興。一來二去,我問他有了幾個小孩?他連連搖頭,答以尚未有妻。他已三十五六,還作光棍兒,倒也有些意思;引起我的話來,大致如下:
我結(jié)婚也不算早,作新郎時已三十四歲了。為什么不肯早些辦這樁事呢?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掙錢不多,而負(fù)擔(dān)很大,所以不愿再套上一份麻煩,作雙重的馬牛。人生本來是非馬即牛,不管是貴是賤,誰也逃不出衣食住行,與那油鹽醬醋。不過,牛馬之中也有些性子剛硬的,挨了一鞭,也敢回敬一個別扭。合則留,不合則去,我不能在以勞力換金錢之外,還賠上狗事巴結(jié)人,由馬牛調(diào)作走狗。這么一來,隨時有卷起鋪蓋滾蛋的可能,也就得有些準(zhǔn)備:積極的是儲蓄倆錢,以備長期抵抗;消極的是即使挨餓,獨身一個總不致災(zāi)情擴大。所以我不肯結(jié)婚,賣國賊很可以是慈父良夫,錯處是只盡了家庭中的責(zé)任,而忘了社會國家。我的不婚,越想越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