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
- 鏡花緣
- (清)李汝珍
- 3215字
- 2016-11-02 20:43:08
話說眾人離了百藥圃,只見丫鬟稟道:“酒已齊備,夫人也不過來驚動,請諸位才女不要客氣,就如自己家里一樣才好。”眾人道:“拜煩先替我們在夫人跟前道謝一聲,少刻擾過,再去一總叩謝。”說罷一齊散步。丫鬟預備凈水,都凈了手,香云引至凝翠館。若花道:“這個座兒早間妹子胡亂坐了,此刻必須從新拈過,才好坐哩。”閨臣道:“早間業已說過,今日這個坐位原無上下,何必又拈?”春輝道:“座位自然照舊,不必說了。但妹子還有一個愚見,少刻坐了,斷無啞酒之理,少不得行個酒令,方覺有趣。若照早間二十五桌分五排坐了,不知這令如何行法?據我主意,必須減去十三桌,只消十二桌,由東至西,分兩行團團坐了,方好行令。”蘭芝道:“若擺十二桌,每桌八人,只坐九十六人,還有四位怎樣坐哩?”春輝道:“由東至西,雖分兩行,每行只需五桌;東西兩橫頭再擺兩個圓桌,圓桌上面可坐十人,豈非十二桌就夠坐么?”眾人聽了,齊聲贊好,都道:“如此團團坐了,既好說話,又好行令。”寶云唯恐過擠,執意不肯。眾人那里由他,各命自己丫鬟動手,又囑寶云把送酒上菜繁文也都免了。一齊歸座。丫鬟送了酒,上了幾道菜。
大家談起園中景致之妙,花卉之多。掌紅珠道:“適才想了一謎,請教諸位姐姐。‘無人不道看花回’,打《論語》一句。”眾人想了多時,都猜不出。玉芝道:“妹子向來參詳題義,往往都有幾分意思,無如所讀之書都是生的,所以打他不出。可惜今日只顧對花,無暇及此。明日諸位姐姐切莫另出花樣,務必猜謎玩玩。若把明日再蹉跎過去,不知何日方能再聚。偏偏今日過得又快,轉眼已是下午。剛才紅珠姐姐說‘無人不道看花回’,此等句子妹妹最怕入耳,如把‘看花回’改作‘看花來’,我就樂了。這個‘回’字好像一本戲業已唱完,吹打送客,人影散亂,有何余味?若換個‘來’字,就如大家才去游玩,興致方豪,不知何等陶情,我就歡喜了。”青鈿道:“且莫閑談,究竟他說‘無人不道看花回’是個什么用意?”玉芝道:“據我看來,內中這個‘道’字卻是要緊的,大約所對之句,必定有個‘曰’字或有個‘言’字在內。至于此句口氣,方才我已說過,就如一本戲已經唱完,無非游玩已畢之意。”小春道:“若果這樣,只怕是‘言游過矣’。”紅珠道:“正是。”題花道:“此謎以人名借為虛字用,不獨靈動,并可算得今日游園一句總結,可謂對景掛畫。”
紫芝道:“游玩一事既已結過,此刻是對酒當歌,我們也該行個酒令,多飲兩杯了。春輝姐姐可記得前月我們在文杏閣飲酒,我說有個酒令,那時姐姐曾教我吃杯令酒宣令的?后來大家只顧說笑逗趣,也就忘了。今日難得人多,必須行令,才覺熱鬧。莫若妹子就遵姐姐前月之命,吃個令杯宣宣吧。”眾人道:“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蘭芝道:“此時如要行令,自應若花姐姐或幽探姐姐先出一令,焉有我們倒僭客哩?”若花道:“阿姐此話過于客氣。行令只要逗趣好玩,那里拘得誰先誰后?”史幽探道:“今日紫芝妹妹在母舅府上,也有半主之分。俗語說的‘主不吃,客不飲’,就請先出一令。行過之后,如天時尚早,或者眾人再出一令,也未為不可。就請飲杯令酒宣宣吧,不必謙了。”
紫芝把酒飲過道:“請教蘭言姐姐,妹子宣令之后,如有不遵的,可有罰規?”蘭言道:“不遵的罰三巨觥。”紫芝道:“既如此,妹子宣了!諸位姐姐在上,妹子今日這令并非酒令之令,是求題花姐姐先出一令之令。如有不遵的,蘭言姐姐有言在先。題花姐姐請看,妹子又飲一杯了。”題花道:“莫講一杯,就飲十杯,我也不管,這三巨觥我情愿認罰。但為何單要派我哩?”紫芝道:“妹子初意原要自出一令,因人數過多,未必也全能行到;意欲拜懇公議一令,又恐推三阻四,徒然耽擱。因姐姐天姿明敏,一切爽快,所以才奉求的。”眾人道:“此話卻也不錯,就請題花姐姐先出一令。如普席全能行到,那更有趣了。”題花仍是推辭,無奈眾人執意不肯。題花道:“大眾既聽紫芝妹妹之語,都派我出令,我一人又焉能拗得?令雖要出,但妹子放肆,也要派一派了:先請諸位姐姐吃個雙杯。”眾人都飲了。題花道:“再請紫芝妹妹格外飲兩杯。”紫芝無法,只得飲了。題花道:“格外這兩杯,可知敬你,卻是為何?”紫芝道:“妹子不知。”題花道:“是替你潤喉的。把喉嚨潤過,好說笑話,笑話說過,我好行令。”
紫芝道:“你左一個雙杯,右一個雙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說笑話,竟是得隴望蜀,貪得無厭了!也罷,我就把‘貪得無厭’做個話頭。當日有個人甚是窮苦,一日遇見呂洞賓,求其資助。洞賓念他貧寒,因用點石成金之術,把石頭變成黃金,付給此人。以后但遇洞賓,必求資助,不幾年竟居然大富。一日又遇洞賓,仍求資助。洞濱隨又點石成金,比前資助更厚。此人因拜謝道:‘蒙大仙時常資助,心甚感激,但屢次勞動,未免過煩。此后我也不敢再望資助,只求大仙賞賜一物,我就心滿意足了。’洞賓道:‘你要何物,無不遵命。’此人上前,把洞賓手上砍了一刀道:‘我要你點石成金這個指頭!’”蘭言笑道:“這雖是笑話,但世間人心不足,往往如此。”春輝道:“怪不得點石成金這個法術如今失傳,原來呂洞賓指頭被人割去了。”
紫芝道:“笑話說了,請出令罷。”題花道:“所謂笑話者,原要發笑,方才這個笑話并不發笑,如何算得?也罷,我同你豁拳,賭個勝負,輸家出令,如何?”紫芝道:“你要豁拳,我倒想起一個笑話。一人騎驢趲路,無奈驢行甚慢,這人心中發急,只是加鞭催他快走。那驢被打負痛,索性立住不走,并將雙蹄飛起,只管亂踢。這人笑道:‘你這狗頭也過于可惡!你不趕路也罷了,怎么還同我豁拳?’”眾人笑道:“這個笑話可發笑了,請出令吧。”題花道:“既派我出令,焉敢不出?但必須紫芝妹妹再飲兩杯,我才出哩。”
紫芝道:“諸位姐姐,方才我同眾人飲過之后,他又叫我格外飲兩杯;及至飲過,他又叫我說笑話;此時笑話說了,他又叫我再飲兩杯。這明明要同我歪纏了。他的意思總因我派他出令,所以如此。妹子因他只管歪纏,忽又想起了一個笑話。有一富翁帶一小廝拜客,行至中途,腹中甚饑,因同小廝下館吃飯。飯畢,店主算賬,誰知富翁吃的只得白飯兩碗,那小廝吃的,除飯之外,倒有一菜。富翁因他業已吃了,無可奈何,只得忍痛還了菜賬。出了飯館,走未數步,富翁思及菜錢,越想越氣,回頭望見小廝跟在后面,因發話道:‘我是你的主人,并非你的頂馬,為何你在我后?’小廝聽了,隨即趲行幾步,越過主人,在前引路。走未數步,富翁又發話道:‘我非你的跟班,為何你在我前?’小廝聽罷,慌忙退后,與主人并肩而行。走未數步,富翁又發話道:‘你非我的等輩,為何同我并行?’小廝因動輒得咎,只得說道:‘請問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隨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樣才好哩?’富翁滿面怒色道:‘我實對你說罷,你把菜錢還我就好了!’”
題花笑道:“若非派他吃酒,諸位姐姐何能聽這許多笑話?適才我倒想了一令。往常人少,很無意味,今日喜得人多,倒可行得,也可算得雅俗共賞。但過于簡便,不甚熱鬧,恐不合眾人之意,必須大家共同斟酌才好。”史幽探道:“只要雅俗共賞,我就放心。若是難題,教人苦思惡想,那不是陶情取樂,倒是討苦吃了。并且今日有百人之多,若全要行到,也須許多工夫;能夠完令,讓大家回去不至夜深,那才好哩。請姐姐宣宣罷。”題花道:“此令也無可宣,就從妹子起說一句書,無論經史子集,大家都頂針續麻,依次接下去。假如我說‘萬國咸寧’,第一字從我數起,順數至第四位,飲一杯接令。”蘭言道:“既如此,就請姐姐起令。但量有大小,必須定了分數,使量大者不致屈量,量小者不致勉強,方無偏枯。據我愚見,大量一杯,小量半杯。內中還有半杯也不能的,亦唯隨量酌減,這才好哩。”題花道:“此話極是。”因飲一杯道:“妹子有僭了!但我們蒙老師盛意寵召,又蒙寶云七位姐姐破格優待,今日之聚,可謂極歡了,我就下個注語:‘舉欣欣然有喜色。’……”
只見眾丫鬟來報,長班才從部里回來,說現奉太后御旨,命諸位才女作詩,所有題目卷子,已分送寓所去了。眾人聽了,茫然不解。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