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全書(彩圖精裝)
- 樊孟
- 4354字
- 2019-01-02 17:06:16
第二節 萬病損于一元陽氣—80%的現代人陽氣不足
生病是陽氣在和邪氣“打架”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肋下,正邪紛爭,往來寒熱。”這句話就很好地說明了,我們生病的過程其實就是身體內的陽氣和邪氣打架的過程,陽氣打勝了,我們的病就好了,反之,我們的病就會日益加重。
這里所謂的“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包括六淫、飲食失宜、七情內傷、勞逸損傷、外傷等,也包括機體內部繼發產生的病理代謝產物,如淤血、宿食、水濕等,具有傷害陽氣、引起疾病的破壞作用,即所謂的“邪氣發病”。
在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陽氣與邪氣這兩種力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其相互斗爭的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力量對比的消長盛衰變化,并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即邪氣增長而亢盛,經過斗爭,邪勝陽虛,則陽氣必然虛損而衰退;陽氣增長而旺盛,經過斗爭,陽勝邪退,則邪氣必然消退而衰減。因此,正邪的斗爭及其在斗爭中邪正雙方力量的盛衰變化,不僅關系著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影響著病機、病癥的虛實變化,而且直接影響著疾病的轉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也就是陽氣與邪氣斗爭及其盛衰變化的過程。
事實上,陽氣與邪氣相斗爭的過程,也像國家之間的打仗一樣。一個國家要想抵御住外敵的入侵,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強大自己的國防軍,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人體也是這樣,如果各方面系統功能正常,陽氣充足,病邪是不可能侵犯你的。這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正邪斗爭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正氣如果能充沛于內,外來的邪氣就不能侵犯身體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邪氣之所以侵犯身體是因為正氣先虛
“過勞死”其實是陽氣提前用完了
現代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過勞死”現象在中國也越來越常見,日前報道的27歲淘寶店主猝死的新聞,其實就屬于“過勞死”。“過勞死”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超過勞動強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并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事實上,這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其根本原因無非就是陽氣提前消耗完了。
長期以來男人一向以強者硬漢的形象出現在社會上,他們錚錚鐵骨,豪氣沖天,可是繁重的家庭和事業負擔卻會漸漸磨損男人的體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男人會逐步走向衰弱:腰酸膝痛,失眠多夢,體力不支,精神不振,這些警訊常常被自詡強壯的男人當成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
很多男性認為,疲勞只是體力消耗過度的結果,休息一下就萬事大吉了。按中醫的道理來說,男性疲勞的真正原因是陽氣虧損。男子的陽氣虧損除因先天不足者外,還有其他原因。這是因為:男性乃陽剛之體,臟腑功能強盛,消耗自然很大;男性,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成就動機很強,他們長期處于心理亢奮期,甚至晚上睡覺腦子仍在運轉,為了事業情愿付出一切;由于大氣、水源、食物的污染形成的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積累起來,易損傷腎之陽氣;由于承受過重工作壓力、家庭負擔造成的陽氣虧損,使得男性患某些疾病的概率高于女性;男性為了工作要四處奔忙,生活起居不規律;時常參加各種應酬,往往吸煙、酗酒、嗜飲濃茶過量。男子長期陽氣虧損,意味著根基不固,會導致體質虛弱,周身血脈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削弱,免疫力下降,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減弱,各種致病因素緩慢積累,必然引起體質進一步下降。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勞死”也不是突然之間就會出現的現象,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觀察、警惕、及時采取措施防止“過鬧死”的悲劇再次出現。面對日益加劇的“過勞死”危機,我們應該思考哪些問題呢?
首先,“過勞死”是猝不及防的,自己要對身體引起重視。事先誰都料想不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還談笑風生的一個人,怎么會幾小時以后就突然失去了生命?死神的到來,既不事先通知,也沒有多少征兆。應當說,這比任何疾病都可怕。就算是得癌癥,也還有個過程,可以讓親人、朋友有個心理準備,病人還來得及對一些重要的事情做出安排交代。“過勞死”卻死不容情,讓人如遭受晴天霹靂。因此,再健康的人也應對自己的身體引起重視,平時注意保健,有問題及時就醫,這樣才能預防悲劇的發生。
其次,預防“過勞死”的根本之道在于從源頭上減負。避免在疲勞極限之下工作、學習、生活。也許有人會認為:“事情趕到那兒了,任務擺在那里了,你不拼行嗎?還顧得了疲勞極限嗎?”是的,責任在肩,不得不挑。但是,事業、任務、擔子是無限的,你就是365天,天天不睡覺也干不完,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體力是有限的,以有限去搏無限,無異于以卵擊石。所以,還是要量力而行。疲勞而死不光榮,量力而行也不可恥。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連自己都不珍惜,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其次,要對腦力疲勞引起重視,它對人的傷害其實比體力疲勞大。人的大腦在思維、記憶、創作、想象的過程中,高速運轉,緊張工作,其對氧氣和多種營養物質的消耗是非常可觀的。與體力疲勞不同的是,腦力疲勞不易察覺,也不容易控制。疲勞不疲勞只有自己知道,意志頑強的人,常常不在乎腦疲勞發出的信號,而把那些信號當成暫時的、偶然的不適。其實,因為超負荷用腦而導致的腦缺氧、腦缺血、腦缺營養,已經使人瀕臨死亡邊緣。
“過勞死”的教訓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極其脆弱的,人往往過高估計了自己,人們也高估了人的“強壯”,畢竟人的身體對于疲勞的承受能力也是有極限的,超越了極限,再強壯的身體,也抵抗不了死亡的威脅。

心臟病患者最要緊的是固攝陽氣
現在,患心臟病的人越來越多。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在五臟中,心處于最高位,但它上面還有個陽氣,一個人如果陽氣盡了,心臟也就要快停止跳動了。因此,一個人患心臟病的根本原因是陽氣不足了,治療的時候應從固攝陽氣入手。
但是現在很多所謂的高科技都背離了這個根本,美國就制造出了人造心臟,植入人體內部,雖然與人體心臟的大小幾乎相同,但植入人造心臟的患者的壽命都很短,而且,病人極容易患中風。這是因為心臟的動力來源于腎,換了心臟卻沒有增強腎氣,而且,人造心臟屬于人體異物,腎氣是不可能向人造心臟供應動力的,腎氣與人造心臟做不到心腎相交,患者絕不可能活得長久。
與此相對應的是心臟移植手術,接受這種手術的患者能夠將壽命延長十幾年甚至更長,這是因為被移植的心臟是人類的心臟,能夠與腎氣相交通,達到心神相交。而且,新移植的心臟是健康的,腎并不需要提供大量的腎氣去補充虛弱的心氣,從而使較虛弱的腎臟功能得以恢復。雖然被移植的不是自己的心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但總比金屬、塑料之類的硬性異物要強得多,這就是心臟移植者能夠長期存活的原因。在心臟移植手術以后,如果患者能夠服用中醫‘祛邪扶正’的藥物來恢復元氣,排異反應也會很快消除。因此,治療心臟病,只要從疏通經脈、恢復元氣入手,再加上使用‘祛邪扶正’的藥物,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心為“君主之官”,指的是心是臟腑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主宰。
那么,怎樣才能固攝陽氣呢?
加強對心經的鍛煉,讓心腎相交。所謂心腎相交就是要讓心火與腎水相交,陰陽調和。但是心在上,為火,容易往上飄,而腎在下,為水,容易向下走,這樣心腎不相交,心火會讓人一直很精神,處于興奮狀態,睡不著,這就是失眠。
心經在午時當令,也就是上午11點到下午13點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是上下午更替、陽氣與陰氣的轉換點。所以說,中午吃完飯后要午睡一會兒,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這樣對身體才有好處。
此外,現代人身體內普遍寒濕重,這也是誘發心臟病的一個原因。我們只要給身體升溫,讓血液流動起來,很快就能減輕心臟的負荷,消除各種不適。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易損耗陽氣
在現代社會,未老先衰的現象已經相當普遍,這不僅影響生活質量,而且直接導致了壽命的縮短。這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陽氣消耗的過程。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人體就好比一個陽氣庫,里面的陽氣支撐著生命的延續,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庫里的陽氣在不斷地消耗、減少,等到陽氣耗完,生命也就終結了。
事實上,我們的任何一個舉動,例如讀書、走路等都在消耗陽氣。如果是按正常的速度消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活到120歲,但是大多數人都在透支自己的陽氣,比如吸煙、酗酒等,都是對陽氣的過度消耗,正是這樣的陽氣消耗,縮短了人類的壽命。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看似多姿多彩,其實總結起來只有兩個字:忙碌。事實上,這種忙碌不僅包括工作,還包括娛樂。你也許會說,娛樂不就是放松嗎,對身體應該有好處啊?確實,恰當的娛樂是一種對身體的調節,但不恰當的娛樂依然是一種陽氣的消耗,比如白領對著電腦工作一天,晚上回去還要玩電腦游戲;本身就是運動員,經過一天的訓練,晚上還要跑去跳舞等,都是一種陽氣的消耗。
另外,快節奏的生活容易讓人產生不良的情緒,比如失望、消沉、沮喪、嫉妒、焦慮、憂愁、悲痛、煩躁、憤怒等,這本身就是一種陽氣的自我損耗,因而也是壽命的損耗。還有各種慢性病,如腎炎、肝炎、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既是陽氣損耗的結果,也是損耗更多陽氣的原因;再加上來自家庭方面的因素,比如長期縱欲,使腎精虧損、陽氣虛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體的陽氣庫不只是往外輸出陽氣,還可以往里補充陽氣,比如腦力勞動者工作累了,運動一下,補充一些身體缺少的營養;睡眠本身就是一種陽氣的補充,等等。
總之,壽命的長短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除了先天稟賦的強弱之外,還與后天給養、居住條件、社會制度、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條件、環境、氣候、體力勞動、個人衛生等多種因素有關。一個人要想活到天年,必須從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加強注意,減少陽氣損耗,增加陽氣補充。

女性不孕,腎精不足是根源
中醫認為,與懷孕息息相關的臟腑是腎臟。腎中儲存有構成生命根源的基本物質,通常被稱為精或者是腎精,相當于一般人認為的卵子及精子、遺傳基因介導的質。腎精不足的時候,就不容易懷孕。另外,如果月經不調或出現經前癥候群的癥狀,也容易導致不孕。

◎命門穴。
故而,中醫將不孕癥劃分為腎陽虛所致的易受涼型不孕癥、腎陰虛所致的易頭暈型不孕癥、肝郁氣滯所致的月經不調型不孕癥。易受涼型不孕癥是腎弱體質,不適當的性生活會讓腎經和陽氣不足,子宮不能得到足夠的溫暖。此類不孕癥患者是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身體容易發冷,沒有精神,夜里起床上廁所很多次,還會感到目眩、耳鳴、性欲減退等癥狀。月經周期往往有偏長的傾向,經血的量偏少,甚至有停經的可能。治療此類不孕癥應在注意身體保暖的同時,補充腎精,同時通過治療恢復元氣。
命門穴和氣海穴是可溫暖子宮的穴道,用灸罐加溫刺激效果更佳。另可配合能促進腎功能的腎腧穴一起刺激。
此外,下面我們為大家推薦幾種治療不孕的偏方,不妨一試。
治療不孕的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