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哲學(超值全彩白金版)
- 龔耕 彭克慧 陸杰峰
- 2864字
- 2019-01-02 17:22:02
第二章 繁榮的時代
——古典時期的希臘哲學
古希臘哲學又稱古希臘羅馬哲學,是指公元前6世紀~公元5世紀出現在希臘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別是小亞細亞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學學說。在西方哲學的發展史中,古希臘哲學是它的萌芽時期,此后西方各種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思想,都是從古希臘哲學思想中發展起來的。
精神助產士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
蘇格拉底,西方古典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因為他的出現,哲學變得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

蘇格拉底像
蘇格拉底述而不作,性格倔強,尤其喜好運用“辯證法”,將那些自以為學富五車的人駁得啞口無言。
蘇格拉底的出身并不高貴,父親是位石匠,母親是位接生婆。蘇格拉底小的時候,長得很不起眼,凸眼球、獅子鼻、身材笨拙。小市民夫婦根本沒有指望家里能出個哲學家。對于小蘇格拉底,他們唯一的希望是他長大了能做個好手藝的石匠,憑著雅典人對雕塑的偏愛,今后不愁沒有飯吃。蘇格拉底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他的確成了個好石匠,據說在希臘阿克洛城的入口,有一群象征三美神的雕像便是他的杰作??墒牵袼艿募妓囅啾龋硇挠谡軐W。
蘇格拉底使用的辯證法與咱們現在知道的不同,它是一種很傷人的辯論技術,分為“譏諷”和“助產術”兩部分。具體來說,辯論者首先向對方請教學問,好像自己什么都不懂似的,然后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逐漸使對方出現前后矛盾的回答,以達到“譏諷”的目的。最后,提問者便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其實你并不懂,還是讓我來解釋所請教的學問是什么。當然,學問在你心里,只是你無法想起來,現在我幫助你回憶,就像幫你生小孩一樣?!边@樣,便開始“助產”。
哲學家小傳
蘇格拉底習慣到熱鬧的雅典市場上去發表演說和與人辯論問題。一天,蘇格拉底像平常一樣,來到市場上。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說道:“對不起!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向您請教。人人都說‘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才是有道德的’。但為什么和敵人作戰時,我軍將領卻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呢?”
“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就不道德了?!蹦侨嘶卮鹫f。
蘇格拉底反駁道:“當我軍被敵軍包圍時,為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突圍果然成功了。這種欺騙也不道德嗎?”
那人說:“那是戰爭中出于無奈才這樣做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不道德的?!?/p>
蘇格拉底又追問起來:“假如你的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作為父親,你欺騙他說,這不是藥,而是一種很好吃的東西,這也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也是符合道德的?!?/p>
蘇格拉底并不滿足,又問道:“不騙不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說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么來說明它呢?還是請你告訴我吧!”
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著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于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
一天,一個青年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知識?”蘇格拉底將這個青年帶到海里,海水淹沒了年輕人,他奮力掙扎才將頭探出水面。蘇格拉底問他:“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氣,當然是呼吸新鮮空氣!”
“對!學習就得使上這股子勁兒?!?/p>
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是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后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1/3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1/3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后1/3時,他選擇了屬于三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不過,“蘇格拉底的妻子” 可是悍婦、壞老婆的代名詞。她是個心胸狹窄,喜歡嘮叨不休,動輒破口大罵的女人,常使蘇格拉底困窘不堪。
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么要娶這么個夫人”時,他回答說:“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這樣的女人,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于相處的人了?!睋f蘇格拉底就是為了在他妻子煩死人的嘮叨申訴聲中凈化自己的精神才與她結婚的。
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后,又出外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
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會下大雨的。”
哲學辭典
智者派
智者原意為專家(experts),凡有一技之長者均可稱智者。古希臘時期,智者主要指那些能言善辯,并且教青年如何說話(修辭學)、如何爭辯(雄辯術)、如何論證(辯證法)的人。后來,智者逐漸演變成詭辯論者的同義語。智者們主要活動于公元前4世紀前后。在歷史上,智者派并不是指有統一理論的學派。通常認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和安提豐等。一般說來,智者都有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的思想傾向。他們反對愛利亞學派用唯一、不動的“存在”來說明世界的本原,強調人的感覺的真實性。主張把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人本身和人與人的關系上來,并因而提出神的存在也是不可證的。
因為經常運用“精神助產術”這種方式向他人“請教”,蘇格拉底得罪了一些自以為是的“智者”(又稱“詭辯學者”)。于是,這些“智者”便利用雅典荒誕不經的法律,控告蘇格拉底傳授對諸神不敬的學問,腐化及誤導青年,并且還把他送進了監獄。
蘇格拉底在法庭上面對不公正的指控作出了強有力的申辯,以他的口才,區區幾個造謠者根本不在話下。但蘇格拉底的口出狂言激怒了陪審法庭,最終導致他被判處了極刑。蘇格拉底早已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他甚至說對判處他死刑的人毫不懷恨。
蘇格拉底在等待執行死刑的這一段時間里,他還是有機會逃生的。他的好朋友克力同有一天到監獄里去看望他,勸告他看在朋友和家庭的分兒上給自己留一條活路——逃監??肆ν呀浐推渌呐笥寻岩磺卸紲蕚浜昧耍踔临V賂看守的錢財也有了著落,就等著蘇格拉底一句話,如果他同意就隨時可以逃生。

蘇格拉底之死 1787年 雅克-路易·達維特 法國
蘇格拉底因堅持自己的信念將被判處鴆刑,但他神色安然,面無懼色。他手指更高的天國,表明那是他的最終歸宿。
但是蘇格拉底并不為之所動,他反過來教導克力同說未經雅典人釋放,企圖逃離此地是不正當的行為。他借雅典的國家和法律之口說道:逃監是毀壞國家和法律的行為,如果法庭的判決不生效力,可以被私人隨意廢棄,那么國家還能存在嗎?國家生我、養我、教我,凡是能賦予其他公民的權利都有我的一份兒,甚至在公民成年以后允許公民帶上財產自由地離開雅典。我在70年之間都沒有離開雅典,就等于說我以自身的行為和國家簽訂了契約,表示服從國家的法律,做一個守法公民。難道就因為祖國和法律判處我死刑,我就可以竭力毀壞和顛覆國家和法律嗎?逃監是蔑視法律的行為,是踐踏自己曾經立下的契約,是最下賤的奴才干的勾當。如果我含冤而死,這不是法律的原因,而是由于惡人的蓄意。如果我以錯還錯、以惡報惡,毀傷的不僅是法律,而且是我自己、我的朋友和我的國家。這樣,我甚至到了地獄也不受歡迎。
最終,蘇格拉底飲鴆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