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確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先秦時期,人們知道了表示冷熱和四季的幾個主要節氣: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這四個節氣是利用土圭測日影確定的。隨著勞動人民的不斷發明和研究,二十四節氣逐漸確定和完整起來,于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

二十四節氣的豐富內涵

我國廣大農民群眾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都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的,一年中氣候冷熱的變化,對于農業生產有著很大的關系。我國大部分地區處在溫帶,氣候冷熱變化很大。勞動人民為了農業生產上的需要,創造了二十四節氣,從節氣的名稱上,我們就可以知道它包含的意義。二十四節氣中,表示四季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名稱;表示天氣變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個節氣名稱;表示農事和其他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名稱。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里相對所處的位置,把一年劃分成為24個等份,在古代這24個等份(每個月中)前面這個叫“節氣”,下一個等份叫“中”,又叫做“中氣”。時間長了人們把這個就簡化了,把24個等份叫做“節氣”。每一個月都有兩個節氣。

太陽從黃經零度算起,沿黃經每運行15°所經歷的時日稱作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共經歷24個節氣(每個月兩個節氣)。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經歷時日15天,后來人們習慣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基本含義如下:立春,春季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晝夜平分;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夠茁壯成長;立夏,夏季的開始;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小暑,天氣慢慢開始變熱;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立秋,秋季的開始;處暑,炎熱的暑天即將結束;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晝夜平分;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立冬,冬季的開始;小雪,開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將會增多,地面可能會有積雪;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小寒,氣候開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图木舒克市| 安康市| 炎陵县| 五指山市| 东兰县| 淮滨县| 宣城市| 龙井市| 和林格尔县| 苍南县| 静乐县| 昔阳县| 那曲县| 卢氏县| 南皮县| 通化市| 昭觉县| 孟州市| 铁岭市| 岳普湖县| 忻城县| 利川市| 江都市| 孟连| 衡东县| 花莲市| 济宁市| 教育| 巴塘县| 泰宁县| 衡山县| 锡林郭勒盟| 鄯善县| 阿勒泰市| 鄂伦春自治旗| 洛扎县| 新绛县| 台中县| 桃园市|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