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醫全書:彩圖白金版(彩圖精裝)
- 林致遠
- 2963字
- 2019-01-02 17:58:28
第五章 陶弘景:養性延命遵古法,導引食誡順天求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年,卒于公元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卒謚貞白先生。
常練“六字行氣功”,調養五臟,百病不生
1 大醫智慧
上自農、黃以來,下及魏、晉之際,但有益于養生及招損于后患,諸本先皆記錄,今略取要法,刪棄繁蕪,類聚篇題,分為上下兩卷,卷有三篇,號為《養性延命錄》,擬補助于有緣,冀憑緣以濟物耳。
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凡病之來,不離于五臟,事須識相。若不識者,勿為之耳。心藏病者,體有冷熱,呼吸二氣出之;肺藏病者,胸膈脹滿,噓出之;脾藏病者,體上游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肝藏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
—引自《養性延命錄》
2 精彩解讀
《養性延命錄》二卷。采摭前人養生要語,加以刪棄繁蕪,歸納提要而成。上卷敘教誡、食誡、雜誡、祈禳等項,下卷述服氣療病、導引按摩、房中術及養性延命的理論與方法。書中引用《大有經》、《小有經》、《服氣經》、《黃庭經》及嵇康注《老子養生篇》、河上公注《道德經》等古籍三十余種,對道教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作了較系統的論述,特別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即通過人的主體能動性發揮,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
六字功是一種吐故納新的功法,它是通過“吹”、“呼”、“唏”、“呵”、“噓”、“呬”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形,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對“六字功”有詳細的介紹,他認為按照“六字功”進行呼吸調適,可以養五臟、治百病。

◎“吹”對應腎,常練習此功,可以補腎氣,對腰膝酸軟等有很好的療效。

◎“唏”對應三焦,常練習此功,可理三焦之氣。對耳鳴、耳聾、腋下腫痛等有很好的療效。
六字功

續表

3 健康錦囊
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養生治病,這在中國由來已久,很早以前《黃帝內經》就探討了音樂與人體生理、病理、養生益壽及防病治病的關系。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黃帝內經》中便記述了“宮、商、角、徵、羽”這五種不同的音階,并進一步將它落實到五臟,就出現了“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腎在音為羽”。所以在我國古代就有“以戲代藥”的療法,即用音樂治療病痛。
聽音樂是簡單有效的養生法,所以,我們在閑暇之時不妨多聽聽音樂,在享受藝術的同時也換來健康的身心。比如:
無法入睡時,可選一些輕松、舒緩的搖籃曲、小夜曲等。
疲勞時,可選一些輕松歡快的樂曲、舞曲等。
情緒焦躁不安時,可以選一些抒情優美、深沉含蓄的樂曲。
憂郁時,可以選一些歡快的、熱情奔放的樂曲、舞曲等。
灰心喪氣時,可以選一些歡快的、熱情奔放的樂曲。
音樂雖然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撫慰一個人的靈魂,使人忘記疲勞與煩惱,還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達到養生的目的。
聽音樂要注意的事項

熱手摩身體,最簡便的肌膚保養竅門
1 大醫智慧
又法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熱,摩身體,從上至下,名曰乾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夜欲臥時,常以兩手揩摩身體,名曰乾浴,辟風邪。峻坐,以左手托頭,仰,右手向上盡勢托,以身并手振動三,右手托頭振動亦三,除人睡悶。平旦日未出前,面向南峻坐,兩手托,盡勢振動三,令人面有光澤生。
—引自《養性延命錄》
2 精彩解讀
按摩是人類在同疾病與死亡斗爭中產生發展起來的一種保健方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健按摩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于人們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按摩是人類在同疾病與死亡斗爭中產生發展起來的一種保健方法。
按摩是一種在人的體表進行適當維動的一種保健方法。其施術手法頗多,動作輕柔,運用靈活,便于操作,適用范圍甚廣,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有無病癥,均可采用不同的施術手法,進行保健按摩。
按摩施術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頸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的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動作輕柔,運用靈活,便于操作,使用范圍甚廣,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有無病癥,均可采用不同的施術手法,進行保健按摩。
美容按摩,就是用手在人體皮膚、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達到美容、保健、治病、健身益壽的目的。按摩能通暢氣血,去淤化滯,調節身體機能,還能促使面部皮膚營養得以改善,及時去除衰老萎縮的細胞,增加皮膚的光澤和肌肉的彈性,進而延展和消除晦暗與皺紋,達到康復面容的目的。

◎美容按摩,就是用手在人體皮膚、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
按摩護膚法

續表

3 健康錦囊
辯證施補,按摩補益方法甚多,其目的不外乎在于調整陰陽,調和氣血及調補臟腑的功能。在使用按摩補益時,要辨證施補,分清陰虛還是陽虛,氣在還是血虛,要辨清病在哪個臟腑。腎虛者則采用益腎固本的方法,脾胃虛弱則采用健脾和胃之法。

◎全身按摩時應注意操作方向,要順著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方向。
此外,不同的季節也要有所側重。春天的按摩補益.則要采用疏肝利膽,養血柔肝之法;而秋天的按摩補益,則要用補益肺氣,滋陰潤燥之法。在辨證施補時,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有選擇性的進行。
按摩雖然操作起來很方便,但也需要一些基礎的知識,按摩之前先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沐浴得法,健康百倍—陶弘景的五點沐浴建議
1 大醫智慧
沐浴無常不吉,夫婦同浴不吉。新沐浴及醉飽、遠行歸還大疲倦,并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 新沐浴了,不得露頭當風,不幸得大風刺風疾 新沐浴訖,勿當風濕語,勿以濕頭臥,使人患頭風、眩悶、發禿、面腫、齒痛、耳聾。濕衣及汗衣皆不可著久,令發瘡及患風。
—引自《養性延命錄》
2 精彩解讀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為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癥,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
夏季人體分泌旺盛,出汗較多,每天應沖洗一次。而冬、春、秋季天氣不熱,洗澡的次數可因人而異。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適當增加洗澡次數。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適當減少洗澡次數。
因此,可以說洗澡屬于一種文明習慣。但是,你是否知道洗澡也有學問,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對,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洗澡時水溫不可過高,以37~40℃為宜,不然會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害。
經常洗澡的健康益處

《養性延命錄》包括的范圍特別廣,幾乎所有與養生延壽有關的方面都有所涉及,其中不乏關于洗澡的論述。在書中,陶弘景指出了一些洗澡禁忌,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點。

◎洗澡能讓血液循環加速可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消除人的疲勞和解除肌肉的疼痛。
洗澡注意事項

哪些情況不宜立即洗澡

3 健康錦囊
冬天不必每天洗澡。如果對于某些人來說,天天洗澡的習慣不容易改變的話,就要特別注意洗澡的方法。
洗澡的方法


◎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