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李時珍(1518~1593年),字東璧,亦名可觀,晚年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蘄春蘄州鎮)人。

李時珍出身于醫學世家,其父李言聞是當地有名的醫生,曾做過太醫吏目。他從小愛好讀書,14歲考中秀才,后來參加鄉試考舉人,屢試不中。

20歲那年,李時珍身患“骨蒸病”(即肺結核),幸得父親精心診治痊愈,于是下決心棄儒從醫,潛心鉆研醫學。李時珍24歲開始學醫,以后大量閱讀了《內經》、《本草經》、《傷寒論》、《脈經》等古典醫學著作。

經10余年刻苦鉆研,30多歲的時候,李時珍已經成為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

1551年,李時珍用殺蟲藥治愈了富順王之孫的嗜食燈花病,因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李時珍被楚王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擔任太醫院判的職務。

傳統制藥工具

在太醫院期間,李時珍有機會飽覽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并看到了許多藥物標本,大大開闊了眼界。

在學醫和行醫的過程中,李時珍發現古代的本草書存在不少問題,“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在藥物分類上經常“草木不分,蟲魚互混”。譬如說,天南星和虎掌原是一種藥,卻被誤認為兩種藥;萎蕤與女萎本是兩種藥材,而有的本草書說成是一種;更嚴重的是,有毒的鉤藤竟會被當作補益的黃精。李時珍認為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對藥物缺乏實地調查。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

《本草綱目》書影

知識鏈接

明代的醫藥學著作

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

王綸《本草集要》

陳嘉謨《本草蒙荃》

劉若全《本草述》

皇甫嵩《本草發明》

徐彥純《本草發揮》

李中梓《本草通玄》

汪機《本草會編》

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

倪朱謨《本草匯言》

張介賓《本草正》

李時珍不久就辭官回到蘄州,一面行醫治病,一面編修《本草綱目》。他參閱了大量典籍,歷30年,經過3次修改,1578年該書終于殺青。

李時珍為了實地了解藥物,幾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的名山大川,行程不下萬里。對于似是而非或含混不清的藥物,他都“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一種“榔梅”,據說是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仙果”。李時珍冒險采摘,研究發現它只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只能生津止渴而已。李時珍還通過對穿山甲的考察,證實了它以螞蟻為食,但不是由鱗片誘蟻,而是吐舌誘蟻。對動植物藥的實地考察為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終年75歲。

《本草綱目》共有52卷,190萬字,分為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62類,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圖1111幅。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簡單分類法,采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上來。這種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分類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其中對植物的科學分類,比瑞典的林奈早200年。《本草綱目》是一本既有總結性又有創造性的著作。

《本草綱目》除了在藥物學方面有巨大的成就外,在化學、地質和天文等諸多方面也有突出貢獻。譬如在化學方面,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

《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的一部藥物學巨著,而且也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正如他兒子李建元在《進本草綱目疏》中說的:“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采,雖命醫書,實該物理。”

《本草綱目》在萬歷年間就已經流傳到了日本,以后又傳到朝鮮和越南,并在17、18世紀傳到了歐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宜兴市| 灌云县| 吉林省| 鱼台县| 宜黄县| 平谷区| 隆安县| 万年县| 宁明县| 通海县| 宜章县| 顺昌县| 阳高县| 武邑县| 吴川市| 开化县| 剑河县| 高阳县| 临泉县| 沙湾县| 息烽县| 绥芬河市| 合肥市| 怀安县| 峨边| 孙吴县| 上高县| 沂源县| 上饶县| 三河市| 廊坊市| 科技| 浪卡子县| 南召县| 新民市| 民丰县| 德兴市| 红河县| 来凤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