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要讀的書(彩圖精裝)
- 桑楚
- 3123字
- 2019-01-02 20:11:38
君主論
/意大利/尼古拉·馬基雅維里/歐洲各國君主的案頭書
⊙作者簡介
尼古拉·馬基雅維里(1469~1527年)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時是一位政治思想家。他出生于佛羅倫薩,馬基雅維里家族從13世紀起就是佛羅倫薩富有的世家大族。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家境不堪富有,但非常重視兒子的教育。馬基雅維里7歲上學,12歲時被送往一著名教師門下接受正規教育,而后進入佛羅倫薩大學完成他的教育,在那里受到人文主義者語言學家馬爾切洛·阿德里亞尼的古典文學訓練。馬基雅維里熟悉拉丁文和意大利的古典文學、史學,尤其是熟悉古羅馬-羅馬共和國政制以及西塞羅等人的論辯和社會哲學。他在30歲時進入執政團秘書處,并承擔過多種行政和軍事使命,數次前往法國晉見路易十二,撰寫了《法國情況報告》。馬基雅維里是佛羅倫薩終身行政長官彼埃羅·索代里尼的朋友,曾跟他處理政務。1512年11月,馬基雅維里被剝奪了一切職務,他只好被迫隱居圣·卡夏諾鄉間,在閑暇之中撰寫了《君主論》和《論提徒斯·李維》的前十卷;1519年至1520年又寫了七卷本的《軍事藝術》。馬基雅維里經常參加奧爾蒂·奧里切拉里花園的文人聚會,而且還受托撰寫了《佛羅倫薩史》,但1527年佛羅倫薩舉行反對梅迪奇家族的起義,重建共和國時,馬基雅維里想恢復他在國務廳的職務,遭到自由共和國衛士的拒絕,他憂郁成疾,怏怏死去。

尼古拉·馬基雅維里像
⊙背景提示
14~15世紀,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國家。意大利地處地中海中部,地理位置優越,扼亞歐貿易的樞紐,但處于分裂狀態;14~15世紀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產生了一批偉大的博學多識的人文主義學者,他們擺脫中世紀神學的桎梏,對希臘古典著作和藝術進行研究和鑒賞,在文學、藝術、政治學、科學等領域進行了新的創造。馬基雅維里的故鄉佛羅倫薩是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
⊙內容提要
《君主論》以章為體,共26章,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關于政體的學說(第1章至第14章)他把政府的形式分為兩種:共和國和君主國,而君主國又具體分為三種類型,即世襲君主國、混合君主國和新式君主國。(二)關于君主的統治術(第15章至第23章),這是《君主論》最著名的部分,他對君主的統治權術進行了全面的研究。第24章至第26章是專門談及那些“喪失了自己國家的意大利君主們”的問題。
各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君主國有多少種類,是用什么方法獲得的。從古至今,統治人類的一切國家,不是共和國就是君主國。
第2章,世襲君主國。在世襲君主國里保持政權比在新的君主國里容易得多,因此人們已經習慣了在世襲君主統治下的生活。
第3章,混合君主國。在新君主國里會出現許多困難,首先如果不完全而只是一部分是新的君主國,新舊變化的原因是人民本希望通過變化改善自己的境地,但后來的經驗告訴他們,生活的境地比以前更壞了,這樣新君主就有麻煩了。

拿破侖加冕儀式 達維特 法國
《君主論》對后世影響十分深遠,特別是“政治無道德”的思想,對歐洲很多君主的執政起到指示作用。
第4章,為什么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國在亞歷山大死后沒有背叛其后繼者。
第5章,對于占領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和君主國應當怎樣統治。要保有被征服的國家辦法有三,其一是把它們毀滅掉,其二是親自前往駐在那里,其三是允許它們在自己的法律下生活,同時要它們進貢并且在那個國家里建立一個聽話的寡頭政府。
第6章,論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獲得新君主國。在一個全新的君主國里,有的君主以能力登位,有的以幸運登位,可是最不倚靠幸運的人卻是保持自己的地位最穩固的人。
第7章,論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運而取得的新君主國,這些國家的君主發跡時不很辛苦,但保持時就辛苦勞瘁了。
第8章,論以邪惡之道獲得君權的人們,從平民成為君主的方法有兩個:一個靠某種邪惡卑鄙的方法,一個靠他的同胞們的幫助,前者在奪取一個國家時,應審度自己必須從事的一切損害行為,并要立即畢其功于一役。
第9章,論市民的君主國。如果一個平民,不是靠邪惡之道或兇暴行為,而是由于獲得本土人民的支持而成為本國的君主,這種國家稱之為市民的君主國。
第10章,應該怎樣衡量一切君主國的力量,人口眾多或財力充裕能夠募足軍隊的君主在疆場依靠自己的力量屹立不動,如果不能決戰疆場,被迫躲在城墻后防御,應使城市森嚴壁壘,備足糧草。
第11章,論教會的君主國。這種國家的困難來自取得這種國家之前,因為他是依靠人類智力所不能達到的力量支持的,是由上帝權威維護的。
第12章,論軍隊的種類與雇傭軍。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軍隊。君主用來保衛本國的軍隊,或是自己的軍隊,或是雇傭軍、援軍、混合軍隊。
第13章,論援軍、混合軍和本國軍隊。援軍帶來的危險比雇傭軍還多,英明的君主應謝絕使用援軍,轉而依靠自己的軍隊。
第14章,君主關于軍事方面的責任。君主除了戰爭、軍事和訓練之外,不應有其他的目標,在和平時期要比戰爭時期更注意軍事訓練。
第15章,論世人特別是君主受到贊揚或受到責難的原因。
相關鏈接
中世紀后期法國著名政治學家、法學家讓·布丹的《國家論》是行政國家政治理論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探討問題之廣、論點之復雜、提出前景之新穎,可以同亞氏的《政治學》媲美。布丹認為,政治學的起點不是君主,也不是公民,而是擁有最高權、不從屬于其他權力的國家。他認為主權是保障國家內聚力和國家獨立的前提,但必須把作為主權的“國家”同具體實施這一權力的“政府”區別開來,每一種國家形式可以有不同的政府類型,有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并認為君主制是最適時宜的政治形式,布丹把君主制區分為“領主的”君主制、“暴君的”君主制和“主權的”君主制,并詳細加以闡述。《國家論》開創了以具體的法學方式闡述政治學的先例,對政治科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16章,論慷慨與吝嗇。慷慨與吝嗇在不同的情況下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第17章,論殘酷與仁慈。每一位君主一定希望被人譽為仁慈而不是殘酷,但必須提防不要濫用仁慈。
第18章,論君主應當怎樣守信。
第19章,論應該避免受到蔑視與憎恨。君主應表現偉大、英勇、莊嚴和堅韌不拔,才會使人們不蔑視與憎恨。
第20章,堡壘以及君主們每日做的事。堡壘是否有益要看情勢,堡壘可建也可不建,但君主不能只建堡壘而不顧及人民的憎恨。
第21章,君主為了受人尊敬應當怎樣為人。君主應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應做出偉大的事業,并適時使人們歡度節日和賽會。
第22章,論君主的大臣。大臣是否賢明,取決于君主的明智,好的大臣應以君主的利益為重。
第23章,應該怎樣避開獻媚者。賢明的君主應在國家內選拔一些有識之士,單獨讓他們有講真話的權力,但只是就他們詢問的事情。
第24章,意大利的君主們為什么喪失了自己的國家,原因就在于沒有自己的軍隊。
第25章,命運在人世事務有多大力量和怎樣對抗。命運是我們行動的半個主宰,其余一半由我們自己主宰。
第26章,奉勸將意大利從蠻族手中解放出來,解救意大利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自己的軍隊。

《君主論》扉頁
《君主論》(1513)旨在成為統治者的指南,它提出了統治者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功,應該做些什么,說些什么。許多人都認為,馬基雅維里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就是狡猾而又肆無忌憚的塞薩爾·博爾吉亞。
⊙作品評價
《君主論》這本“驚世駭俗”的小冊子,在當時一版再版,影響極大,1559年在歐洲被列為禁書。幾百年來,人們對其褒貶不一。馬基雅維里的權術思想,對后世影響較大。他的“政治無道德”論被后人稱為馬基雅維里主義,并作為一種政治理論流傳開來。由于馬基雅維里從人出發,第一次把政治問題看成是純粹的權力和權術問題,西方學者一般認為,他為近代政治學開辟了道路。由于書中為君主們提出了一整套統治策略和政治權術,因而《君主論》成為歐洲各國歷代君主和統治者的案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