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政治學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開創了西方傳統政治學體系

⊙作者簡介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3年)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法學家、政治學家、最淵博的學者。馬克思稱他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稱他是“思想巨人”。亞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臘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父親是馬其頓王阿明塔的御醫。亞里士多德早年喪父,在他的監護人普羅克塞那撫養下長大。他早年學習醫學和自然科學,17歲時赴雅典,進入柏拉圖學園學習,后來兼任教師工作。公元前348年,應馬其頓王腓力二世之召,任王子亞歷山大的教師。公元前335年,他重回雅典,在城東郊一個名叫呂克昂的體育場開辦學園,經常在阿波羅太陽神廟的林蔭小道上一邊散步,一邊向弟子們講學論道,因而有人稱亞里士多德學園為“逍遙學派”。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遠征途中染病身亡,雅典發生了反馬其頓運動,亞里士多德也受株連,被控“褻神罪”,成為政治打擊的對象,因此他不得不把學園交給弟子主持,逃離雅典,前往伏比亞島上的阿爾西斯避難,并于次年病逝,終年63歲。亞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繁多,但歷經戰火,流傳下來的大約占四分之一。多數研究者一般把亞里士多德的現存著作分為五大部分:一、自然科學,主要有《天文學》、《氣象學》、《植物學》、《動物學》、《論靈魂》等;二、哲學,主要有《形而上學》、《物理學》等;三、政治倫理學,主要有《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等;四、美學,主要有《詩學》、《修辭學》等;五、邏輯學,主要有《工具論》等。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言簡意賅,是西方公認的各門學科的必讀書,長期具有法典的權威。

⊙背景提示

希臘城邦在馬其頓的統治下,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斗爭不斷深化。在政治上,亞里士多德作為奴隸主集團的代言人,提出建立由中產階級為基礎的共和政體,以調和社會矛盾,挽救處于瓦解中的奴隸主城邦國家。

⊙內容提要

《政治學》插頁

《政治學》中,亞里士多德講授的內容包涵對青少年的教育,諸如史學、軍事、藝術、宗教等項目。

《政治學》以卷和章為體,分八卷,113章,共38萬字。第一卷,主要討論了家庭和城邦國家的起源。亞氏先從說明人類社會組織入手,說明人類的社會團體的目的是善,而政治性的社會團體的目的在于最高尚的善,其次,追溯城邦的起源,城邦先于家庭,先于個人,并且高于一切;第三,詳細論述家庭生活的諸要素。家庭的組成與主仆、夫婦和父子三倫,家務主要在于治產。治家依靠工具,而家務工具有兩類:一為有生命工具,一為無生命工具。家庭關系中夫婦和父子至為重要,國家如同家庭,夫婦關系類似政治家統治自由民,父子關系類似君主統治臣民。家務重在培養道德,其目的在善。第二卷,討論理想的城邦和好的城邦。首先評論柏拉圖的理想城邦,其次評論了法勒亞的法制;再次評論希樸達摩的法制。在對各種理想城邦進行評論之后,亞里士多德開始對現實世界的城邦展開討論。他第一個論及的是斯巴達城邦的政體,第二個論及的是克里特政體,第三個論及的是迦太基政體,最后他對雅典政治家梭倫大加贊嘆,認為梭倫懷有民主抱負,完成一代新政而又能保全道德,不棄優良傳統。第三卷,關于公民和政體理論。首先是討論公民問題。政治權利是公民資格的真正條件,而居住權和訴訟權或者血統都不足以構成公民身份。在理想城邦中,好公民不必都是善人。但在政治體制為輪流執政的城邦中,公民必須兼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品德,好公民就同于善人。其次,對政體依據設立的宗旨和政權的形態而加以分類,正宗政體可分為君主制、貴族制或共和制三種政體;變態政體可分為僭主、寡頭和平民政體三種。亞氏還論述了關于寡頭和平民政體建制的原則,著重論述了君主制。第四卷,關于現實政體的類別。除君主制和貴族制外,共和制和變態的平民、僭主和寡頭制四類型是討論的主要內容,通過分析來說明它們各自適合于什么樣的公民團體,以及各種政體如何建立又如何毀滅,如何維護和保全。第五卷,關于政變和革命。城邦一般都是以正義與平等觀念為原則建立,城邦內有不同觀念的部分會試圖推翻這種政體,這是引起政變和革命的一般原因。政變的三要素:一般心理狀態、變革者的企圖以及事變發生的動機。平民政體常常因群眾領袖所持劫富政策而引起變革,或激成富人政變,或群眾領袖乘機自立為僭主。寡頭政體的變革常常由于政府不善待民眾,或統治集團內訌。在貴族政體中,如果統治集團的門戶過于狹隘,常常引起變動和內訌。第六卷,建立較為穩定的平民和寡頭政體的方法。平民政體由性質不同的人民和不同的職司機關組合而成,平民政體以自由為宗旨,對于政事應由人民輪流參加。軍事機關對寡頭政治的影響特別大。一般政體都應慎重建立各種職能部門。第七卷,政治理想和教育原則。世上有三善:身外之善、身體之善、靈魂之善。幸福在于靈魂諸善。城邦與個人相同,修善才快樂。幸福是善的極致和完全實現。欲達到幸福,一個城邦和其中的公民須有健康的身體、適當的財富和生活條件。在具備幸福條件的城邦中,立法者可以運用其智慧引導公民行善。習慣和理性必經培養才能發展,所以治國者應重視教育。第八卷,關于教育和訓練青年。城邦應有統一的教育制度,每個公民受同樣教育。教育初期,先施體操,同時施以音樂。音樂教育有三題:課程制定、樂調和韻律選擇、樂器的選擇。

亞里士多德與亞歷山大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正在輔導他的學生、天才少年亞歷山大大帝,后者曾征服了當時整個已知的世界。

⊙作品評價

《政治學》一書開創了西方傳統政治學體系,使政治學在體系上從哲學、倫理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亞氏在《政治學》中闡述的理論和方法,在西方乃至世界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這種研究方法為后來的許多思想家和研究者所效仿。《政治學》中的許多政治主張,尤其是關于政體的分類理論,對后世影響極大,西方思想家都直接或間接沿用亞里士多德的政體理論。

相關鏈接

哈羅德·D.拉斯韋爾的《政治學:誰得到什么?何時和如何得到?》是美國政治學行為主義學派的一部早期代表性著作。全書分為4篇,共10章,約12萬字。第一章《精英》為第一篇,闡明拉斯韋爾所主張的新的研究方法,可以理解為全書的導言。第二篇《方法》由第二至五章構成,結合歷史和現實分別具體分析了精英是如何使用象征、暴力、物資和實際措施等方法獲取和維護自己的特殊利益的。第三篇《結果》由第六至九章構成,分析了各種精英人物在技能、階級人格和態度等方面的不同特點,以及在這些方面具有不同的精英之間價值如何分配,并根據這些特點對精英人物進行了分類。第四篇《概論》由第十章構成,是全書的總結,指出要對權勢人物作出令人滿意的分析,就不能使用某個單一的標準,不同的政治分析方法采用不同的標準會得出不同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盘锦市| 安吉县| 崇信县| 麟游县| 三穗县| 尼玛县| 惠来县| 柳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克拉玛依市| 获嘉县| 桐城市| 博客| 阿克陶县| 日喀则市| 新田县| 九江县| 安泽县| 香港 | 台中市| 兰州市| 宁陕县| 潜江市| 黄平县| 莲花县| 比如县| 阿拉善右旗| 平安县| 绍兴县| 从江县| 车险| 新郑市| 武安市| 兴仁县| 武安市| 定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大英县| 龙口市|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