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五經(jīng)(彩圖精裝)
- 姬昌 思履
- 736字
- 2019-03-01 19:28:08
國風(fēng)·鄘風(fēng)
鄘地究竟在何處?有不同說法。舊說是在商紂都城朝歌之南,王國維認為是在邶國之南,即今河北南部及河南北部地區(qū)。《鄘風(fēng)》共10篇。
◎柏舟◎
【原文】
汎彼柏舟 ①,在彼中河 ②。髧彼兩髦 ③,實維我儀 ④。
之死矢靡它 ⑤。母也天只 ⑥!不諒人只!
汎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 ⑦。
之死矢靡慝 ⑧。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主旨講解】
少女公開違抗父母之命,要求婚姻自由。情感強烈,語氣堅定。其中“之死矢靡它”一語已經(jīng)成為我們今天表達強烈愛情意愿的常用詞。
【注解】
①汎:漂浮貌。②中河:即河中。③髧(dàn):頭發(fā)下垂貌。兩髦:古代男子未成年,前額作齊眉發(fā);兩側(cè)頭發(fā)扎為兩綹左右垂下,謂之兩髦。④實:是。維:為。儀:配偶。⑤之:到。矢:發(fā)誓。靡:無。⑥也、只:語助詞。⑦特:配偶。⑧慝(tè):同“忒”,改變。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
【譯文】
柏木舟漂流著,在河的中央。垂著額發(fā)的少年,是我的好對象。
到死不再有他想。我的母親我的天,卻不體諒我心腸!
柏木舟漂流著,在河的兩旁。垂著額發(fā)的少年,是我的好情郎。
到死不變這愿望。我的母親我的天,卻不體諒我心腸!
◎墻有茨◎
【原文】
墻有茨 ①,不可掃也。中冓之言 ②,不可道也。所可道也 ③,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 ④。中冓之言,不可詳也 ⑤。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 ⑥。中冓之言,不可讀也 ⑦。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主旨講解】
衛(wèi)宣公強行娶了自己兒子的未婚妻齊女宣姜,宣公死后,他的兒子公子頑又和宣姜私通生下子嗣。這首詩即是揭露、諷刺衛(wèi)國的這些丑聞的。
【注解】
①茨(cí):蒺藜。②中冓(ɡòu):宮闈之內(nèi)。③所:尚。④襄:除去。⑤詳:細說,或作宣揚解亦通。⑥束:打掃干凈。⑦讀:宣揚。
【譯文】
墻上生著蒺藜,不可以除掉。宮中的秘密話,不可以亂聊。如果要亂聊,惹人一身臊。
墻上長著蒺藜,不可以除光。宮中的秘密話,不可以張揚。如果要張揚,說來話太長。
墻上長著蒺藜,不可以除凈。宮中的秘密話,不可說與人聽。如果要說與人聽,真是讓人難為情。
◎君子偕老◎
【原文】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①。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②。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③!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④。鬒發(fā)如云,不屑髢也 ⑤;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揚且之皙也 ⑥。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⑦?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⑧。蒙彼縐,是紲袢也 ⑨。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⑩。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
【主旨講解】
這首詩通過極力描寫宣姜的服飾、尊嚴、美麗的手法來諷刺她的所作所為與其地位的不相稱。成語“胡天胡帝”即是出于此詩。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注解】
①君子:指衛(wèi)宣公。偕老:代指宣姜。副:王后的首飾。筓:簪子。珈:又稱步搖,在筓之下,綴以玉,共六個,故名“六珈”。②委委佗佗(tuó):行走莊重自得貌。如山如河:像山一般凝重,像河一般淵深。象服:畫袍,皇后之服。③子:指宣姜。不淑:不善。云:語助詞。如之何:即“奈之何”,有什么辦法呢!④玼(cǐ):玉色鮮明貌,此處用來形容翟衣鮮艷的樣子。翟(dí):翟衣,即畫著翟雉花紋的祭服。⑤鬒(zhěn):發(fā)黑而密。不屑:不用。髢(dí):假發(fā)髻。⑥瑱:古人冠冕上垂于兩側(cè)用來塞耳朵的玉。揥(tì):象牙簪。揚:臉美貌。且:語助詞。皙:白。⑦胡:何。然:這樣。⑧瑳(cuō):通“玼”。展:展衣,白紗所制單衣。⑨蒙:覆蓋。縐:細夏布。紲袢:內(nèi)衣。⑩清揚:眉目清秀貌。?展:可是,一作確實解亦通。媛:美女。邦之媛,猶后世所說的國色。
【譯文】
君子終身相伴者,步搖玉簪多婆娑。舉止行動多自得,凝重如山深如河。穿著畫袍也適合。可是行為太丑陋,對她又能說什么!
鮮艷禮服畫翟雉。烏黑頭發(fā)如云綺,根本不用假發(fā)髻。塞耳美玉垂兩耳,象牙簪子插鬢里,一張臉龐白又美。莫非天神和帝子?
艷麗輕薄細紗衣。蒙著細夏布如輕絲。女子面美好眼眉。穿著單衣這女子,能是傾國的美人?
◎桑中◎
【原文】
爰采唐矣 ①?沬之鄉(xiāng)矣 ②。云誰之思 ③?美孟姜矣 ④。期我乎桑中 ⑤,要我乎上宮 ⑥,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 ⑧。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⑨?沬之東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⑩。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云誰之思?美孟姜矣。
【主旨講解】
這是一幅幽會圖卷。通過男方的思念和甜蜜回憶,展現(xiàn)了一對戀人在“桑中”“上宮”兩地幽聚,后在“淇水”送別的廣闊情景。詩篇愛情不拘禮節(jié),真誠直露,充滿了自然氣息。
【注解】
①爰:何處,哪里。唐:植物名,即菟絲,一種蔓生植物。②沬(mèi):衛(wèi)國城邑名。③云:助詞。誰之思:即“思誰”,“之”為代詞。④孟:排行第一。姜:姓。⑤期:約會。⑥要:同“邀”,邀請。上宮:樓。⑦淇:衛(wèi)國水名。⑧弋:即“姒”,也是姓氏。⑨葑(fēnɡ):野菜名,即蕪菁,芥菜。⑩庸:姓氏。
【譯文】
到哪里采摘女蘿?在那沬邑的郊野。心中把誰思念?是那美麗的孟姜。約我在桑林中相會,邀我相會在上宮,又送我到淇水邊。
到哪里采摘麥子?在那沬邑的北邊。心中把誰思念?是那美麗的孟弋。約我在桑林中相會,邀我相會在上宮,又送我到淇水邊。
到哪里采摘蕪菁?在那沬邑的東邊。心中把誰思念?是那美麗的孟庸。約我在桑林中相會,邀我相會在上宮,又送我到淇水邊。
◎載馳◎
【原文】
載馳載驅(qū) ①,歸唁衛(wèi)侯 ②。驅(qū)馬悠悠 ③,言至于漕 ④。大夫跋涉 ⑤,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 ⑥,不能旋反 ⑦。視爾不臧 ⑧,我思不遠 ⑨。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⑩。視爾不臧,我思不?。
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 ?,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 ?,眾稚且狂 ?。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控于大邦 ?,誰因誰極 ?!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
【主旨講解】
這是一支愛衛(wèi)國之歌。作者許穆夫人,是春秋早期衛(wèi)國之女,遠嫁許國穆公。因故國為外族侵滅,多災(zāi)多難,她乘車歸國圖救,卻被許國官員以不合禮教為由跟來攔截,這篇憂憤的詩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

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
【注解】
①載:乃。發(fā)語詞,無實義。②唁(yàn):向死者家屬慰問或吊人失國。本詩作者許穆夫人本是衛(wèi)國之女,嫁給許穆公。狄國攻陷衛(wèi)都,衛(wèi)懿公被殺。衛(wèi)人在漕邑擁立戴公。不久,戴公死,文公繼立。戴公、文公和許穆夫人是同胞兄妹。衛(wèi)侯:衛(wèi)國國君。③悠悠:道路遙遠的樣子。④漕:衛(wèi)國地名。⑤大夫:指來到衛(wèi)國勸說許穆夫人回去的許國大夫。跋涉:登山涉水。⑥不我嘉:即“不嘉我”。嘉:贊同。⑦旋:還歸。反:同“返”。⑧視:比。爾:你們。臧:善。⑨遠:深遠。⑩濟:渡河。?(bì):閉塞,停止。不
,不錯,行得通。?陟(zhì):登上。阿(ē)丘:偏高的山丘。?采:采摘。蝱(ménɡ):貝母,草藥名,有治療郁悶的功效。?善:多。懷:思念。善懷,多愁善感。?行(hánɡ):道理。?許人:許國的大夫們。尤:指責(zé),非難。?稚:幼稚。狂:狂妄。?芃芃(pénɡ):茂盛的樣子。?控:控告,赴告。大邦:大國。?因:依賴,依靠。極:求救。
無我有尤:即“無有尤我”。無:不要。有:又。
之:往,到。
【譯文】
駕起馬車快奔走,回去吊唁失國的衛(wèi)侯。驅(qū)馬走上漫漫長路,望到衛(wèi)國漕城頭。大夫跋山涉水追來,我心中充滿憂愁。
既然不贊同我返衛(wèi),我也不能馬上回去。比起你們沒有良策,我的想法很快就可實現(xiàn)。既然不贊同我返衛(wèi),我決不渡河再回頭。比起你們沒有良策,我的想法卻行得通。
登上那高高的山岡,采摘那解憂的貝母。女子多愁善感,自有道理和主張。許國大夫反對我,眾人是如此幼稚愚狂。
我獨行在郊野之中,一片麥子蓬勃如浪。想向大國奔走求告,可是向誰求援?向誰投靠?
你們這些大夫“君子”,不要再斥責(zé)我。縱使你們想出百般妙計,也不如我親自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