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曾子易簀

【題解】

曾子病重,臥在病榻之上,他的弟子和兒子都在他旁邊伺候。這時,曾子家中的仆童發現曾子身下所鋪的席子跟禮制不符合,就毫無顧忌地說了出來。曾子的弟子和兒子不想讓曾子再起身折騰,但曾子卻堅持起身更換席子,然后安然死去。

【原文】

曾子寢疾 [1],病。樂正子春坐于床下 [2],曾元、曾申坐于足 [3],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 [4],大夫之簀與 [5]?”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 [6]:“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 [7],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 [8],不可以變。幸而至于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注釋】

[1]曾子:名參,魯國人,孔子的學生。[2]樂正子春:曾參的弟子。樂正是樂官名。[3]曾元、曾申:都是曾參之子。[4]睆(huǎn):光亮。[5]簀(zé):竹席。[6]瞿(qú)然:吃驚的樣子。[7]季孫:魯國大夫。[8]革(jí):危急。

【譯文】

曾子病臥在床上,病情已經很重了。樂正子春坐在床下,兒子曾元、曾申坐在曾子的腳邊,童仆坐在屋子的角落里,手拿著蠟燭。

童仆說:“華美而光亮,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樂正子春說:“別說話!”曾子聽到了,吃驚地說:“啊!”童仆又說道:“華美而光亮,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贈給我的,我還沒來得及把它換掉。元,扶我起來,把席子換掉。”曾元說:“您老人家的病已經很重了,現在不能更換,希望捱到天亮,再讓我很恭敬地來換掉。”曾子說:“你愛護我,還不如那童子。君子愛護人是從德行上去愛護他,小人愛護人是姑息遷就。我還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禮制罷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換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還沒有躺安穩,曾子就去世了。

曾子易簀

【寫作方法】

本文雖只有短短一百多字,但其中的四個人物形象卻惟妙惟肖,十分生動。曾子大病之中,聽到童子的提醒,毫不猶豫地說了一個“然”,可見曾子對禮制的執著之心;童子在曾子垂危之際,仍然毫無忌諱地提醒曾子要守禮,可見他的天真;子春雖然只說了一個“止”字,卻已把他當時氣急敗壞的心情描繪了出來,此文用字之神,堪稱絕妙!

⊙文史知識

子路以死守禮

圣賢之人重禮,即使面臨死亡,亦不能失禮。曾子如此,子路亦如此。孔子的弟子子路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蕢聵和孔悝一起作亂,謀劃進入孔悝的家中,和他的同黨一起襲擊出公。出公逃到衛國,蕢聵自立為衛君,是為衛莊公。子路在外面聽說孔悝作亂之后奔馳前往。遇上子羔從衛國的城門出來,對子路說:“出公逃走了,大門已經關閉,你還可以回去,不要平白無故地遭受禍殃。”子路說:“吃別人的飯,就不能躲避人家遭受的災難。”子羔離開了。恰好有使者進入都城,城門便打開了,子路隨之進去,并去拜訪蕢聵。蕢聵與孔悝當時都在臺上。子路說:“您怎么能任用孔悝呢?請把他殺掉。”蕢聵不聽。子路想焚臺,蕢聵害怕,就命令石乞、壺黡攻打子路,砍斷了子路的帽帶。子路“目眥盡裂”(眼眶都瞪裂了),嚴厲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纓,從容就義。

有子之言似夫子

【題解】

孔子的弟子有子向曾子請教“孔子有沒有說過丟官后怎么做”這一問題,曾子以孔子所說的“喪欲速貧,死欲速朽”作答。有子聽了解釋后,覺得孔子的這一言論不是針對丟官說的,而是出語有因。曾子于是請教子游,子游說“死欲速朽”是孔子針對宋國大臣桓司馬造石棺這件事而說的,“喪欲速貧”是針對南宮敬書行賄君王而發的議論。可見,曾子以它們作為回答是斷章取義。曾子聽完后,茅塞頓開,就將子游的話說與有子聽。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解釋“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另外就是指出禍國殃民的人應該“速貧”、“速朽”。

【原文】

有子問于曾子曰 [1]:“問喪于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有子曰:“然。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2],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見桓司馬自為石槨 [3],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南宮敬叔反 [4],必載寶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喪之欲速貧’,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 [5]:四寸之棺,五寸之槨。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魯司寇 [6],將之荊 [7],蓋先之以子夏 [8],又申之以冉有 [9]。以斯知不欲速貧也。”

【注釋】

[1]有子:名若,字子有,孔子的學生。曾子:名參,字子輿,孔子的學生。[2]子游: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學生。[3]桓司馬:桓魋(tuí),宋國的司馬。[4]南宮敬叔:仲孫閱,魯國人。反:通“返”。[5]中都:魯邑名,在今山東汶西。[6]司寇:主管司法刑獄的官員。[7]荊:指代楚國。[8]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9]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弟子。

【譯文】

有子問曾子說:“你向夫子問過人失去官職以后應當怎么辦嗎?”曾子說:“聽他說過:‘失去官職,希望快點兒貧窮;死去以后,希望快些腐爛。’”有子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是和子游一同聽到夫子這樣說的。”有子說:“如果是這樣,那么夫子一定是有所指才這樣說的。”

曾子把有子的話告訴了子游,子游說:“真是像極了,有子說的話的確像夫子。從前夫子在宋國居住的時候,見到桓司馬為自己造石棺,三年還沒有造好。夫子說:‘像這樣的奢靡浪費,死了倒不如快些爛掉的好。’‘死去以后,希望快些腐爛’是針對桓司馬說的話。南宮敬叔失去職位回國后,總是載著珠寶去朝拜君王。夫子說:‘像這樣的行賄,失去了官職倒不如快些貧窮的好。’‘失去官職,希望快點兒貧窮’這句話,是針對敬叔說的。”

曾子把子游的話告訴了有子,有子說:“對呀!我就說這不是夫子的話吧。”曾子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有子說:“夫子任中都宰的時候,制定了棺槨的規格:棺厚四寸,槨厚五寸。我因此知道夫子不希望人死之后很快就腐爛。從前,夫子失去了魯國司寇的官職,將要到楚國去。他先派了子夏去表明心意,然后又派冉有去楚國重申心意。據此,我知道夫子不希望失去職位以后很快就貧窮。”

【寫作方法】

“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是全篇的綱目,以下內容全由此句展開。從有子質疑曾子,到曾子詢問子游,再到曾子將子游的話告知有子,中間波瀾壯闊,節奏感極強。本文用字簡練,文情跌宕起伏,氣勢回旋往復,可謂句句起伏,層層環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德惠市| 呼和浩特市| 登封市| 蒙山县| 恩施市| 宜城市| 大理市| 宁乡县| 道真| 山丹县| 汪清县| 台中市| 甘肃省| 淮阳县| 永城市| 阳泉市| 桂阳县| 南乐县| 周宁县| 齐河县| 和顺县| 潞城市| 且末县| 闽清县| 嵊泗县| 慈利县| 桃源县| 宽城| 水富县| 绿春县| 涿州市| 清徐县| 西充县| 泸定县| 福清市| 宣汉县| 朔州市| 满城县| 中山市|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