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臧哀伯諫納郜鼎

【題解】

公元前710年,宋國的太宰華都殺死了宋國大臣孔父嘉,占有了他的妻子,之后又殺害宋殤公,立宋殤公的兒子公子馮做了國君。這年三月,齊、魯、鄭、陳四國承認了華都的新政權。華都為拉攏四國,就向四國行賄。其中,魯國得到的賄賂是郜鼎。魯國大臣臧哀伯擔心魯國接受郜鼎不合禮,便向魯桓公勸諫,指出這是“非禮”的行為。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1],納于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 [2]:“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 [3],大路越席 [4],大羹不致 [5],粢食不鑿 [6],昭其儉也。袞、冕、黻、珽 [7],帶、裳、幅、舄 [8],衡、紞、纮、綖[9],昭其度也。藻、率、鞞、鞛 [10],鞶、厲、游、纓 [11],昭其數也。火、龍、黼、黻 [12],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鸞、和、鈴 [13],昭其聲也。三辰旂旗 [14],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于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15]

周內史聞之 [16],曰:“臧孫達其有后于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

【注釋】

[1]郜(ɡào):國名,在今山東城武東南。[2]臧哀伯:魯國大夫。[3]清廟:即太廟。[4]大路:天子祭祀時用的車。越(kuò)席:蒲草席。[5]大羹(tài):古代祭祀時用的肉汁。不致:不放調味品。[6]粢(zī)食:此處特指祭祀用的谷物。[7]袞(ɡǔn):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龍的禮服。冕:古代帝王及上公所戴的禮帽。黻(fú):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皮做成。珽(tǐnɡ):古代帝王所持的玉笏,又稱大圭。[8]幅:即纏腿的布。舄(xì):重木底鞋(古時最尊貴的鞋,多為帝王或大臣穿)。[9]衡、紞(dǎn)、纮(hónɡ)、綖(yán):古代冠冕上的四種裝飾品。[10]藻、率(lǜ):古代放置圭、璋等玉器的墊子。鞞(bǐnɡ)、鞛(běnɡ):刀鞘和刀鞘上近口處的飾物。[11]鞶(pán)、厲:古代衣服上的大帶。游(yóu):通“旒”,旌旗上的飄帶。纓:馬鞅。[12]火、龍、黼(fǔ)、黻(fú):古代禮服上所繡的花紋圖案。[13]钖(yánɡ)、鸞、和、鈴:古代車馬旌旗上的四種響鈴。[14]三辰:指日、月、星。旂(qí)旗:有鈴鐺的旗子。[15]公:這里指魯桓公。[16]內史:周朝官名,掌書王命等事。

【譯文】

魯桓公二年夏四月,魯桓公從宋國取得原屬郜國的大鼎,并安放在太廟里,這是不合于禮的。

臧哀伯勸阻說:“做人君的,應該發揚美德,阻塞邪惡,以此來作為百官的榜樣,還怕有所缺失,所以還要宣揚美德以昭示子孫。因此太廟用茅草蓋成,大車用薄草席做墊子,肉汁不調五味,主食不用精米,這樣做是為了表明節儉。禮服、禮冠、蔽膝、玉笏、腰帶、裙子、裹足、鞋子、橫簪、瑱系、帽帶、頭巾,這些是用來表示等級制度的;玉器的墊子、刀鞘的裝飾、束衣的布帶、下垂的大帶、旌旗的飄帶、馬鞅,這些是用來表示尊卑等級的;衣上畫火、畫龍、畫黼黻,這些是用來表示貴賤的花紋;用五色來象征天地四方,是為了表明車服器械的顏色;用各種各樣的鸞鈴來點綴車馬旗幟,是為了表明各種聲音;將日月星辰畫于旗上,是為了表明光彩。講求美德,就應該節儉而有法度,升降而有等級,用文彩和器物來記錄它,用明亮的聲音來發揚它,以此來為百官樹立榜樣,百官因此警醒恐懼,不敢輕視綱紀法律。現在您廢棄道德而炫耀有違禮法的行為,把人家賄賂的器物置于太廟之中,把它明明白白地置于百官面前,如果百官也跟著這樣做,您又能懲罰誰呢?國家的衰敗,是由為官者走入邪路開始的。為官者喪失道德,是由于自恃被寵信而明目張膽地接受賄賂。郜鼎置于太廟之中,什么樣的明目張膽接受賄賂能比這更甚呢?周武王打敗商朝,將九鼎遷到洛陽,正義之士還有所非議,何況把象征著違背禮法、表明叛亂的賄賂器物放在太廟之中,這怎么能行呢?”隱公不聽。

周朝的內史聽到了此事,說:“臧孫達在魯國一定會后繼有人吧!君主違背禮制,他沒有忘記用道德來加以勸阻。”

臧哀伯諫納郜鼎

【寫作方法】

文章開門見山,指出魯桓公“納鼎”是“非禮”的行為,這樣就奠定了此文基調,讓讀者對作者的觀點一目了然。臧哀伯的辭令一正一反,他一則說“昭徳塞違”,連用七個排比,告訴桓公應當發揚“儉、度、數、文、物、聲、明”等美德,可謂氣勢不凡;一則說“滅德立違”,連用三個反問,說明“納鼎”的壞處,言語犀利,直刺要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壶关县| 武穴市| 苏尼特右旗| 泰州市| 离岛区| 延寿县| 剑阁县| 凌源市| 绍兴市| 郑州市| 西昌市| 恩施市| 呈贡县| 英吉沙县| 达拉特旗| 四子王旗| 巩义市| 台州市| 岱山县| 襄汾县| 若羌县| 德令哈市| 天水市| 丰台区| 涟水县| 额济纳旗| 延庆县| 沂南县| 铁岭县| 灵台县| 丹江口市| 桂平市| 西峡县| 高尔夫| 青阳县| 新兴县| 台州市| 湘潭市| 紫云| 佛山市|